投鞭断流其实是前秦世祖宣昭皇帝苻坚吹嘘的词语,主要是为了宣示自己的实力,让手下的臣子和将领无话可说,其实夸大的成份非常大,投鞭断流的情况根本不可能发生。

长江最宽的地方大约有4000-5000米左右,最窄的地方也要有1000多米,五代十国时期前秦与东晋隔江对峙,缺少当时的水文资料,不过估计当时发起进攻的地方江水的宽度不会低于2000米。长江的深度在2.5米至10米左右,部分地方会更深,这里暂不考虑。

假设由马鞭组成的堤坝宽度1米,长度2000米,高度4米,体积就为8000立方米,马鞭的长度大约在50-70厘米,尾端直径5cm,鞭梢更细一些,一立方大约可以放200根马鞭,8000立方米就是16万根,而且长江水是流动的,想要投鞭断流还需要更多的马鞭去填充,50万只马鞭都不能起到什么作用,倾举国之力都做不到投鞭断流,


成语投鞭断流出自《晋书符坚载记》,十六国时期,国家实力最强的前秦秦王符坚,欲要东渡长江灭掉东晋,在全国征兵八十万,有大臣反对:东晋遥远,又有长江天堑的阻隔,军队想过长江都难,不利征伐。符坚却信心满满道:光是我的军队,每个人都将马鞭投到水里,都可以阻断江水,又怎么会过不去?

虽然此后符坚在淝水之战中败了,但这成语却留了下来,形容兵力雄厚,是个褒义词。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八十万马鞭。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