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的邀请!战马是古代重要的军事物资,战马是国家军事实力的标志。所以战马是国家专门的部门养育的。

我是千千千里马,咏马、画马、研究马文化是我的重要工作。我的主要著作就是《杜甫的马诗与唐代画马》。我写了二百多首咏马诗,滥竽充数,是中国历史上写咏马诗最多的人。

中国是最早利用马匹动力,发展生产的国家。所以,中国是车马古文明的先进国家,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骄傲。

据说,黄帝时代已经有车,奚仲是一位著名的车辆改革家。但是,考古还没有发现属于黄帝时代车文明的遗迹。

不过,商朝的车马文化已经很发了。周朝是中国历史上车文明的一个高峰。

根据战国时代成书的《周礼》记载。国家养马的组织也是非常发达的。首先是管理制度,非常严格。

例如,国家的马严格按等级分为:戎马、田马、驽马三等。

「戎马」是八尺以上,体格高大强健的骏马,也是用于作战的马。

「田马」是国王贵族用于狩猎的马,也是良马。

「驽马」是用于杂役的马。

周朝还对养马的人员有严格的编制。大体是「三乘为皂」,「三皂为系」、「六系为厩」、「六厩为校」。这种编制,体现了分组分级所管理的马匹数量不同。

我们按一乘4匹马计算,「皂」管理12匹马,「系」管理36匹马,那么6「系」为一厩,「厩」就管理著216匹马,而6个「厩」是一校,那么「校」就管理著1296匹马了。

这完全就如同今天军事化管理的班排连营的军事编制一样,在管理马匹的养育了。

《周礼》中的国家牧马制度,后世基本延续下来了。

汉代经过文景二帝「息兵养马」的励精图治,到汉武帝时代,马匹数量大大增加,成为亚洲第一军事强国。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养马规模宏大的时代。唐初麟德年间养马达到70万匹。开辟了八坊四十八监的新制度。每一个监,就是一个中心养马基地,每一个基地,又分为东西南北四个使。

杜甫的诗歌《秦州杂咏二十首》中有「南使宜天马」的说法。「南使」说的就是陇右监牧使的「南使」这个养马中心。而且,养马的最高权利机构,是国家的重要人物掌握的。

唐玄宗的第一个职务就是从监牧总使开始的。

唐玄宗时代,养马有了较大发展。大约在80万匹马以上。根据天宝十三年群牧使的报告,仅仅陇右监牧使这个全国最的大养马中心,就有33万匹马。这还没有计算其它7个养马中心的数量。

宋元明清个个朝代,国家的战马,都是由国家统一养育管理的。今天的「围场」,就是清朝的牧马中心。

新中国的牧马数量达到1亿2千多万匹马。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