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对哲学基本概念的说明与考察

在正式开始这一部分的内容之前,我先假定读者对哲学的了解还限于中学时对哲学的介绍性的程度,如果读者已经对哲学有一定了解或研究,大可放心地跳过我这一段并不算精彩和精准的导论。另外需要说明的一点是鉴于我水平如此之有限,以至于我不敢妄自对一些表述进行语言上的转化,因此读者可能会看到这一章大部分内容都来自引用内容,化用一句当代作家的话,这是我的浅薄,也是我的真诚。

第一章 哲学之学

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

——【古希腊】柏拉图

哲学词源为希腊语 φιλοσοφ?α,意思是爱智慧。「哲」一词在中国起源很早,如「孔门十哲」,「古圣先哲」等词,「哲」或「哲人」,专指那些善于思辨,学问精深者,即西方近世「哲学家」,「思想家」之谓。在《易经》当中已经开始讨论哲学问题,形而上学的中文名称取自《易经·系辞上传》「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1874年,日本启蒙家西周,在《百一新论》中首先用汉文「哲学」来翻译philosophy一词。【引用自维基百科——哲学】

对于哲学的定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严格意义上讲,对哲学的定义其实是不成立的,因为语言在它被讲出来的那一瞬间就凝固了,而任何事物都处在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中,雕塑只会被风化,而不能增添出新的东西。因此我在这里也不给出我的定义,但总的来说,给出这样一个描述是恰当的:哲学是对普遍的和基本的问题的研究。

当然在这里也可以给出一些权威的定义,例如罗素曾经说过「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著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科学知识所不能肯定之事物的思考;但它又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论是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威。一切确切的知识(罗素认为)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但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

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称「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著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

从哲学的历史起源来看,古希腊哲学家透过问问题来进行哲学实践,他们所提的问题大概可以归类为三类,这三类问题分别形成了哲学的基础学科——形而上学、伦理学、认识论。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又诞生出了逻辑学和美学。这五个分支是哲学的主要分支。除此以外,从哲学的具体内容我们又可以将其划分为宗教哲学,语言哲学,科学哲学,政治哲学,历史哲学等。

除了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之外,哲学最基本的问题便是:「思维和物质何者是为第一性?」这个问题引发了古今中外无数睿智头颅的沉思,但是至今没有一个答案,而且私以为以后也不会有答案,由此引发的唯物唯心之争论也深刻地影响了超过哲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音乐,政治,历史在内的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

第二章 哲学用词

凡能够说的,都能够说清楚;凡不能谈论的,就应该保持沉默。

——【英国】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市面上有现成的哲学词典,下面这些词都可以在它上面查到,但我不建议初学哲学者像学一门自然语言一样,背单词然后做阅读,我认为应当反过来,在对哲学发展历史的了解中逐渐接受一些概念,会比一开始就生硬地记下一些名词更来得深刻,当然,如果完全不了解,可以说是读一本无字天书,自然无法可想,所以在这里还是列出一些简单和基础的哲学用词,需要注意的是,很多辞汇在不同的哲学流派中所代表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甚至有的还完全相反,鉴别这一点无论对于读者还是作者而言,都是一个十分困难且重要的工作,与第一章类似,本章内容绝大部分是引用他人的总结。

【是】

要定义「是」这个词,我们是不能通过询问:「什么是 是?」来进行探究的。因为我们还没有定义它,所以从古典哲学的角度来看,我们是不能这样诘问的(虽然现代哲学有不同的观点,也就是说,当你在使用一个锤子或者电脑的时候,你并不需要知道锤子是怎么造出来的,也不需要知道电脑内部的微电子结构和计算机软体层面的底层架构),那是否我们就束手无策了呢?我们可以仿照维特根斯坦或海德格尔的做法,先对这个词的语言环境进行研究。

「是」这个词是一个系词,又译为系动词,在语言学上为表示用于与谓词(主语补语)链接一个句子之主词的字词,比如在一个句子「天空是蓝色的」中的「是」。系词源于拉丁语名词为「链接」或「结合」两个不同「事件」之功能语词。

也就是我说我们在说A是B的时候,其实意思涵盖非常丰富,举例而言,我们可以说白马是马,这涉及到一个哲学史上的著名思辨,即「白马非马」,是中国春秋时期名家提出辩论问题之一。其中最著名的论据由公孙龙提出,根据离坚白的思路而建立。白马非马的论证,被收录在《公孙龙子·白马论》中。公孙龙首先建立了「白马非马」这个命题,主要的理由是,「马」是用来描述外形,而「白」是用来描述颜色,颜色与形状属于不同范畴,所以白马不能说是马。白马是由颜色(白色)与外形(马),两种特征结合而成。如果不具备颜色(白色)这个特征,单单只有外形(马),就不能说是白马。他接著强调,黄马、黑马皆是马,但黄、黑马不是白马。如果白马是马,那黄马、黑马不是马,所以也不是马,与命题矛盾,所以不成立。

《白马论》:「求马,黄、黑马皆可致;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使白马乃马也,是所求一也。所求一者,白马不异马也;所求不异,如黄、黑马有可有不可,何也?可与不可,其相非明。故黄、黑马一也,而可以应有马,而不可以应有白马。是白马之非马,审矣!」。

公孙龙的论证总结如下:白马有两个特征:有马的特征:白色的;而马只有一个特征:有马的特征。因此拥有两种特征的白马不等同马,所以白马非马。

A是B在很多时候并不是数学或物理上的一个等号,请再允许我强调一遍,它仅仅起到一个链接和结合的作用。除此以外的意蕴,例如其他哲学流派的观点在此不表,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调查相关的文献。

【存在】

在了解了「是」之后,我们姑且假设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使用这个词了,那么我们就可以问「什么是存在?」在海德格尔著名的《存在与时间》中,他用了整整一章节来讨论这个问题。海德格尔所提出的基础的存在论,其主要贡献在于将人们思考的关注点由外部转移到存在本身。这里的存在是一种感受性的意识活动。从这个方面来说,海德格尔并没有解释「存在」,而是引领人们重新认识自身,重新返回本真。

存在,又译为实在、存有,按照20世纪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家的定义,是具有难以改变,但能够改变的特性。而相对于存在的不存在(虚无)则是具有难以控制,但能够控制的特性。而两者的界别存在于(无限线)的正反面上。但此界别中的正反面本不存在,故分辨的方向只在乎于其外延对该物的影响。贝克莱认为,无法被感知的事物(包括被神感知),就无法证明其存在,故「存在就是被感知」。黑格尔认为,存在不过是绝对理念的一个最简单的规定;存在主义所说的「存在」,实质上仅仅是个人的主观存在。

存在乃是一切存在者的共性。存在的逻辑属性:主动变化的单位个体。存在可以说是「可以被理解并形成概念」,以一个小婴儿为例,他刚出生,并不了解「书本」为何物,但是一旦他长大后了解了「书本」为何物,那对他来说,「书本」的概念已经形成,所以存在。所以「存在」是相对于个体的一种狭义概念。对我们来说,未来的科技是「不存在的」,但我们一旦理解,那「不存在」将会被转变为「存在」,所以可以说我们的世界是无法定义「不存在」,因为我们如果把某项东西定义为「不存在」,那不存在便存在了。

在这里我们先不引入诸如「此在」,「无」,「缘在」等概念。它们只会让初学者越弄越糊涂,所以读者只需要对上述文字有一个感性的认知即可。

【思维】

思维,或是心灵,心智是指一系列认知能力组成的总体,这些能力可以让个体具有意识、感知外界、进行思考、做出判断以及记忆事物。心灵是人类的特征,但是其它的生物可能也具有心灵。

很长的时间里面人们都试图从哲学、宗教、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角度来试图理解心灵究竟是什么,并尝试探究心灵的独特的性质。围绕心灵的本质所产生的问题主要是它与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关系,这个问题也构建了心身二分法的观念。心身二分法讨论了心灵是否在某一程度上独立于人体的肉体,而肉体来自于并且可以被认作是包括神经活动在内的物理现象,也讨论了心灵是不是与我们的大脑以及大脑活动保持一致。另一个问题则讨论是否只有人类才拥有心灵,或者是部分或全部动物以及所有生物也拥有心灵,或者甚至人造机器也可能拥有心灵,无论心灵与肉体的关系究竟如何,人们普遍都认为心灵使个体具有主观察觉,并且对其周围环境存在意向性,可以通过一定的媒介感知并回应刺激,同时拥有意识,可以进行思考和感觉。

【物质】

物质是一切表象的载体,是客观实在。物质是不能被创造和消灭的。世界上各种事物的存与亡,只是物质具体形态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

物质指在人们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有著无限多样的形态,无穷的变化发展,但归根结底都是客观实在的外在表现,都是物质的外在表现。意识只是高度发展的物质的一种外在表象。

运动和变化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产生时间,变化产生空间,宇宙创生于物质。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著的物质的各种不同表现形态。物质是运动的,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物质有保持原有平衡状态的属性(即惯性),运动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又时刻破坏著平衡,惯性维护平衡与作用造成变化成了物质最基本属性的矛盾,正是这一矛盾推动著物质从无机物到有机物到多分子体系的转化,推动著物质从多分子体系到原始生命的演化,推动著物质从原始生命到动植物到人类的进化。「万物如此,皆因其本。」惯性维护平衡与作用造成变化这一矛盾是其他所有的有意义事物的存在条件,是一切意义的来源,人类活动与它发生著关联,并产生著价值。

【实在】

实在指实存的与可能存在的东西,源于拉丁文Realitas。司各脱于13世纪将该引入哲学,认为它与being(存在)同义,而两者与实存(Existence)之间也没有明确的区别,但在各种哲学体系中有一些不同的用法。以后的哲学家以不同的意义使用「实在」一词。康德把实在看成是形式与经验材料相符合。费希特认为实在即他所说的非我,是由自我所确定的。黑格尔认为实在是本质与实存的统一,现实事物的表现就是现实事物本身,现实事物就是本质的东西,具有其必然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在或现实指实际存在的东西,它们是客观存在的,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它们可能由于其必然的失去而失去其现实的存在,或由于其必然性还没有充分表现出来而正处在从可能向实在的存在发展之中。

【精神】

精神特指人的感觉、知觉和意识。人是其对象之所是。与动物相比,人是一个精神实体,人的精神来自于人对其对象的感觉、知觉和意识等的体验和考量。在广义的自然界的背景之下,整个世界表现为原始自然、人化自然、能动自然和虚拟自然,它们同时构成了个体的对象世界。人的对象世界在其自然的属性方面由低到高呈现出较大的差别,差别表现为从非能动的自然逐渐地向能动的自然演变的过程。人在对象面前既是接受对象的受体,也是选择对象的主体。

由此而形成人与对象的四大关系:

1.原始自然与个体发生相互作用进而凝聚成个体的感觉。

2.人化自然与个体发生相互作用进而凝聚成个体的知觉与表象。

3.他人与个体发生相互作用进而凝聚成个体的意识和语言。

4.自我与个体自身发生相互作用凝聚成个体的反思。

人在与对象世界发生作用的过程中形成了自我。

在感觉阶段,人是一个凭著感觉认知世界的感觉主体,感觉主体的能动性表现为摹仿性;

在知觉和表象阶段,人是在多个感官的自觉的基础上形成的知觉主体,知觉主体的能动性表现为综合特性;

在意识阶段,人是一个有著反主体倾向的意识主体,意识主体的能动性表现为反主体性;

在反思阶段,人是一个能够自我审视的理想主体,理想主体的能动性就是反思自身。这些不同阶段的对象关系进驻在个体之中,就形成了个体不同阶段的自我。自我就是个体从对象那里获得的对象关系寄宿在个体之中所形成的人的感觉、知觉、意识等精神实体。

可见,精神并非内生的,而是由外而内的。外界的事物通过人的感觉、知觉和意识等进入人的体内,便成了人的精神。

【客观】

客观性是哲学的一个中心概念,指从不同观点或角度来思考或判断某件事物的合理性,一个事物不受主观思想或意识影响而独立存在的性质,跟「主观性」相对应。客观的事实,不受人的思想、感觉、工具、计算等主观手段的影响,而能保持其真实性。在日常语意中来说,客观相对于主观,是一种尝试性的减小观念对目前对话内容探讨造成影响的语汇提示。是「中立」的同义词。与公正连用组成短语「客观公正」时则指一种努力减少「个人成分」参与的叙述或者论证方式。

客观性是群体建构的产物,即一个特定的群体所组成的社会组织里所存在的共有认识。是一种跨越个人范畴的概念。是个体与个体在社会层面上经过时间所达成的共识。「客观」所包含的内容其实被主观地塑造著。不过可以视为在许多「主观」作用下的综合效果。客观还是一种探讨现实世界本质的观点,认为真实存在于个体经验之外,存在于个体的感官,理解,想像之外。认为尽管世界对于个体只能「主观的」呈现但个体的存在无法影响世界的塑造。

【主观】

主观与客观性相对,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又一固有的本质属性。 主观性指以主体自身的需求为基础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的倾向,它是个体可以拥有的观点,经验,意识,精神,感受,欲望或信念的属性。 其根本特征是,只存在于主体之内,属于主体的心意状态。 它可以影响人判断和真理的因素。主观性预设了一个组成和产生主观性的主体,该主体是一个存在物的形式,主观性是其内容,主体的变化即是主观化的进程。 主观性作为存在的一个特性,是一个关于自我或者主体的经典哲学问题。 尽管这个主题本身保持著恒定的特点,但是因为依赖于主体,其潜在性因素会导致持续的变化。 主观性始终在持续变化,因为构成我们精神体验的有认知,感觉,情感,想法以及信仰等因素。 随著时间推移,依照主观性与世界的关系,人与宇宙的关系也会持续地产生变化。

主观性是通过社会内部众多相互作用而发生的一种内在的社会模式。 主观性是一个个体化的过程,同样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个体从未远离一个独立的环境,但也无尽地陷入与周围世界的相互作用之中。 文化是任何不断经历变革的社会主观性的总和。主观性由文化塑造的同时又转而影响文化的形成,它的形成还受到经济、政治制度、社会与自然世界的影响。 尽管社会与文化的界限是难以确定和任意的,但是蕴藏在其中的主观性是显而易见的,并且这会使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相互区别。 在某种程度上,主观性是现实的一种特别的经验或组成,它包含了一个人如何看待人性、客体、意识与自然,并与它们相互作用, 因此不同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一种交替的存在感,从而形成的不同生活方式。 不同社会的主观性之间的分离对于个体的普遍影响在于文化冲击,其中,其他文化的主观性可能会被视为不相容的、不可理解的,甚至是敌对的。

【唯物】

唯物论是一种哲学理论,肯定世界的基本组成为物质,物质形式与过程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持著「只有事实上的物质才是真实存在的实体」的这一种观点,并且被认为是物理主义的一种形式。该理论的基础是,所有的实体(和概念)都是物质的一种构成或者表达,并且,所有的现象(包括意识)都是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了意识,而意识则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生理反应,也就是有机物出于对物质的反应。因此,物质是唯一事实上存在的实体。作为一个理论体系,唯物主义属于一元本体论。但其本身又不同于以二元论或多元论为基础的本体论。

唯物主义是现实世界的一种解释。恩格斯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对立的。唯物主义在哲学上属于一元的本体论,因此就和二元论及多元论产生的本体论不同。以对现象实质的解释来说,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中性一元论及心灵论不同。虽然有许多的哲学流派,有些流派之间可能只有短微的差异,不过许多哲学可以分为以下两类,这两类在其定义上是互斥的,分别是唯心主义及唯物主义。这两类哲学的基本主张和现实的本质有关,而其主要差异出现在对以下二个基本问题的回答上:「现实包括什么?」以及「现实如何产生的?」。对唯心主义而言,心、灵或意念是主要的,物质是次要的,对唯物主义而言,物质是主要的,心、灵或意念是次要的,是物质的产物。

历史上,源于笛卡尔的传统观点认为,意识是非物质的存在。而唯物主义者的观点则是从根本上反对这一信条的。尽管如此,唯物主义本身并没有讨论如何来描述所谓的「物质实体」。在实践中,唯物主义通常等同于物理主义或其他理论的一个种类。唯物主义通常被认为与简化论的方法论原理有关,根据简化论,被一个特定描述层次所区分出来的事物或者现象,如果它是真的(正确的),那它也必须可以在其他描述层次中被解释—特别是在一个普通或简化了的层次中可以被解释。而非简化唯物主义就明确地反对这一种概念或说法,但无论是简化唯物主义还是非简化唯物主义,都通常将物质的构成作为所有存在事物、性质、无法解释现象的物质基础。杰瑞·福多通过描述经验主义和某些特殊学科(如心理学和地质学)是无法直接从基本物理中观察出,从而有力地证明了这个观点。并且,很多有关的文献都是基于这些观点之间的联系而发展起来的。

现代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们扩充了唯物主义中关于物质的定义,其中包括符合科学并能探测得到的实体,如能量、力、甚至空间曲率等。尽管如此,像玛丽·米雷这样的哲学家,依然认为概念中的「物质」是非常难以定义的。特别地,唯物主义是二元论、现象论、理想主义、活力论以及二重一元论的相反对照面。在某种程度上,唯物主义的物质性,可以和决定论的概念产生联系。启蒙时代的一些思想家认同决定论。

唯物主义通常会被唯心主义思想家批评和反对。他们认为唯物主义是一种令精神上空洞的哲学观。而马克思则将唯物主义作为一种非形而上学的「唯物史观」,相对地,他将其专注于人类活动(包括实践和劳动)和由此产生的制度生成、复制和摧毁。

【唯心】

唯心论(英语:idealism)、唯心主义、理想主义、理念论或观念论在哲学中是一个提出心灵是基本之存在的哲学理论。

唯心论直接相对于唯物论,后者认为世界的基本成分为物质,我们对世界之认识主要是通过物质,并将之视作为一种物质形式与过程。唯心论同时也反对现实主义的哲学观,后者认为在人类的认知中,我们对物体之理解与感知,与物体独立于我们心灵之外的实际存在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则认为唯心论是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之一,是与唯物论对立的理论体系。唯心论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精神、意识的第一性,物质的第二性,也就是说:唯心主义是认为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并认为可以区分为主观唯心主义、绝对唯心论和客观唯心主义三种基本类型。

1.否定物质的存在

2.神明、理念和精神等起决定作用

3.心灵是思想观念的根本原因

柏拉图哲学思想的核心是理念论,他认为存在著一个由形式和观念组成的客观而普遍可靠的实在世界,即「理念世界」也就是我们的世界观,而是。理念世界是独立于个别事物和人类意识之外的实体,永恒不变的理念是个别事物的「范型」,个别事物是完善的理念的不完善的「影子」或「摹本」。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讲到一个地穴寓言:有一些囚徒从小就住在这洞穴里,头颈和腿脚都绑著,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往后看,只能向前看著洞穴山壁,在他们背后远方较高的地方有东西燃烧著发出火光,他们谈论著火光产生的影子。这些人终其一生,眼前所看到的都只是倒影而已,然而他们却深深相信这些都是真实的人生事物。囚徒们之间有过某种选举,也有人在其中赢得过尊荣;而那些敏于辨别、而且最能记住过往影象的次序、因而最能预测后面影象的人,甚至还得到过奖励。后来有一个清醒的智者帮一位囚徒解除禁锢,矫正迷误,并让这囚犯看见影子产生的原因,最后还带领著囚犯离开了地穴。可是囚犯一开始难以适应外世界(太亮),大概需要有一个逐渐习惯的过程。当他真正看见其发光的原因太阳(比喻真理)的时候,再看看地面上的一草一木以及影子,他回想自己当初的穴居、那个时候的智力水平,以及禁锢中的伙伴们,他会庆幸自己的这一变迁,而替伙伴们感到遗憾。柏拉图在寓言中所说的真实事物和太阳,是对他的理念世界的比喻,而火光之类,是对现实世界的比喻,他认为理念世界比现实世界更真实更完美。

比如遥远的天体人眼看到的都是那个天体的过去,有时候那颗天体已经死亡了,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假象,而这个假象就不属于客观物质,同样他也不属于我们内心意识。从而说明了我们看到的未必就是真正的客观物质。同样宇宙所有事物都是光线到达眼睛时的事物,所以我们看到的都是过去,而宇宙瞬息万变。所以我们看到的宇宙都不是客观现实的宇宙。

【知识】

知识是对某个主题确信的认识,并且这些认识拥有潜在的能力为特定目的而使用。意指透过经验或联想,而能够熟悉进而了解某件事情;这种事实或状态就称为知识,其包括认识或了解某种科学、艺术或技巧。此外,亦指透过研究、调查、观察或经验而获得的一整套知识或一系列资讯。认知事物的能力是哲学中充满争议的中心议题之一,并且拥有它自己的分支—知识论。从更加实用的层次来看,知识通常被某些人的群体所共享,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操作和管理。

【经验】

经验,在哲学上指人们在同客观事物直接接触的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关于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经验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它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也是认识的开端。经验有待于深化,有待上升到理论,理论源于实践,实践又检验理论,循环往复,不断演化。在日常生活中,亦指对感性经验所进行的概括总结,或指直接接触客观事物的过程。

【先验】

先验的发展线索不仅仅以它的命名者康德为开端,而且是肇始于自笛卡尔以来至今仍然起作用的欧洲近代哲学传统,因而对它的理解也关系著对整个近代西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为谨慎起见特在一般性的概念后开列了对此概念的发展演变产生重要影响的数位哲学家及其对此概念的影响与发展,从而尽可能的描述这个概念在哲学思想史上的传承与变化,以便于我们全面准确地了解其含义并根据用词语境作出词义判断和理解。

经院哲学中先验意为超范畴的。存在之先验的规定,表示存在之普遍的,超感觉的,在一切经验以前被知觉认识到的特性。在康德哲学中,同「经验」相对。意为先于经验的,但为构成经验所不可或缺的。康德认为客观物质世界只能给人们一堆杂乱无章的感觉材料,而知识的构成全靠用人的头脑里固有的「先天形式」来加工整理,因此先天形式和后天的经验是构成知识的根本要素。那些不是与对象有关,而是与我们关于对象之认识方式有关的认识,只要它们是先天可能的,都称作先验。先验并不意味著某种超越出经验的东西(超越的),而是某种虽然先于经验(先天的),但除了使经验成为可能以外还没有得到更进一步规定的东西。

先验概念与超验概念的统一对立具体表现在:这两者都与「超越」有关:后者涉及意识的超越活动以及超越状态,前者则反思地回溯超越是如何可能的问题;后者是自然的、直向性的,前者则是哲学的、反思的。先验不仅仅是指先于感性经验的,或独立于感性经验的。

【理性】

在哲学中,理性指人类能够运用理智的能力。相对于感性的概念,它通常指人类在审慎思考后,以推理方式,推导出合理的结论。这种思考方式称为理性。感性和理性,都属于意识的范畴,且为意识的性质。 理性,基于意识,是具有参照性的意识。 参照系,可以是生命,比如本能;也可以是知识,比如坐标;也可以是意识,比如自我。

有基督信仰者认为:真理的本性即为「理性」。真实的道理就叫真性,真理源于自有永有的创造者。人对真理的探究结果产生理性。但是同为基督教教徒的何志涤牧师对此有所批评:「我尝试从网中找到一个很有趣的定义说:「真理的本性即为「理性」。真理源于自有永有的创造者。人对真理的探究结果产生理性。」 但是,在哲学中,「理性是指人类能够运用理智的能力。相对于感性的概念,它通常指人类在审慎思考后,以推理方式,推导出结论的这种思考方式」。这两个定义似乎是有矛盾。」

【感性】

感性是人类经由感官,对于某种事物产生直接感觉与情绪的一种能力,相对于理性的概念。这个概念在18世纪时起源于英国,对于知识是如何获得,这个课题进行讨论时产生的。它也被当成是道德哲学的人性基础之一。

约翰·洛克《人类理解论》是西方最早提出感性概念的哲学著作之一,他认为人类出生时如同白板,否认理性先天存在,主张人类是透过感性,对外在事物产生经验,逐渐累积知识。感性和理性,都属于意识的范畴,且为意识的性质。感性,基于意识,是非参照性的意识。非参照性,就是意识从虚无中,以自身方式延展的自然的,自由的,无规则的。

第三章 哲学发展简史

正如哲学是研究他人误解的学问,历史是研究他人错误的学问。

——【法国】雷蒙?阿隆

很多人类社群思考过哲学问题并且互相学习建立了各种哲学流派。

东方哲学是通过每个地区的历史时期来组织的。西方哲学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或更多时期,最重要的是古典哲学、中世纪哲学和近代哲学。

一.古印度

印度哲学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吠陀时代已经开始,至公元前6世纪为全盛时期。当时古印度的思想界百花齐放,其中最著名的包括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耆那教创始人笩駄摩那、阿耆多·翅舍钦婆罗、波拘陀·迦旃延、富兰那·迦叶、数论派等。

二.中国

中国哲学的主要部分起源东周时期,当时以诸子百家广为人知,以孔子的儒家、老子的道家、墨子的墨家及晚期的法家为代表,还有一些流派例如农家、阴阳家和名家在之后则名声不显。在秦朝焚书坑儒后除了法家、儒家、道家外其他流派都不再活跃。

三.古希腊-罗马

古希腊-罗马哲学是西方哲学的一个时期,时间为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6世纪。它一般被分为三个时期:前苏格拉底时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古典希腊时期、和后亚里士多德(或希腊化)时期:有时候会把新柏拉图主义和基督教哲学家们的古典时代晚期加入作为第四个时期。

1.前苏格拉底时期

在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西方哲学就从古代神话和诗歌中脱颖而出,逐步开始对宇宙的组成以及本源的思考而开始了独立发展。前苏格拉底时期的自然派哲学家们多关注自然界,被认为是西方最早的哲学家,不管他们认识以及解释世界的方式是否正确,但是他们的想法之所以有别于迷信的原因在于,这些哲学家是以理性辅佐证据的方式归纳出自然界的现象。诸如:

米利都学派,其代表有最早的哲学家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米尼以及色诺芬尼。皆是一元论者,即世界万物皆来自一个本源。如泰勒斯的「水」,阿那克西曼德的「无限物」,阿那克西米尼的「气」,而色诺芬尼发展了阿那克西米尼学说,提出神主宰一切。

埃利亚学派,其代表有巴门尼德和芝诺。巴门尼德提出一个重要的理论:无不能生有,有不能变无,则一切运动变化都是不存在。爱利亚的芝诺进一步发展了老师的理论,即世界只有「存在」,而没有「不存在」,只有「一」,而没有「多」,因此,世界是不变的。

赫拉克利特,他强调「变」。认为变才是真实的,而永久的不变是不存在的。他便向外界宣传自己的理论,世界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火就是一切事物的本质。他更加暗示世界中的变存在著秩序和理性。

多元论者,如恩培多克勒提出的「四元素」;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即粒子论;德谟克利特又指出了「原子」,即原子论等。皆认为变是若干物体的不同组合。公元前5世纪中期,普罗泰戈拉和高尔吉亚等所形成的辩士学派将研究的重点由自然转移到人类本身。认为「人才是万物之本」。他们都不相信有真正的存在和真理。普罗泰戈拉认为是非善恶都是相对于人的感觉而言,而高尔吉亚却认为所有的都是同样的假,这是怀疑论的雏形。

公元前6世纪末,以毕达哥拉斯为主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所主张的哲学与前述的观点既相近又有不同。罗马古代的历史上记载毕达哥拉斯第一个称自己为哲学家,或者说是爱智慧。他认为「一切都是数字」。其意思就是说一切事物的实质和结构都是它们所包含的数字关系所决定的。他称平均、秩序和调和是宇宙的三大基调,并以音乐的调和说明宇宙的调和。他所在的学派将宇宙总结为十种性质相异的组合:有限与无限、奇与偶、一与多、左与右、男与女、静与动、直与曲、光明与黑暗、善与恶、方与圆。至此之后,数学的本质及其地位,一直都是哲学的主要问题之一,数学不受观察和实验造成的不确定性影响,而且是通过纯粹的思想加以理解的。其中关于变与不变的关系的争论,真实世界与直觉世界的差别,真理与意见的矛盾,导致产生了认识论的问题。

2.古典希腊时期

在古典希腊时期西方哲学方法的关键特质被建立:依靠诉诸理性和论证,通过一种批判性的方法来接受或建立观点。这包括苏格拉底被称为苏格拉底反诘法或「反驳论证」方法的辩证法,他主要用其来检验例如善良和公平正义的关键道德概念。这种方法将一个问题分解成一系列的疑问,在对疑问的回答中逐步提取想要找到的答案,其极大影响可以从现在使用的科学方法中看出,在科学方法中假说是第一个阶段。

苏格拉底没有直接教过人,但之后的柏拉图深受其影响。而其整个哲学思想来源于两大理论:其一,永远不要做坏事;其二,一个内心真正善良且正义的人绝不会做相反之事。他认为真理有其客观性,试图推翻智者们以个人主观感觉为真理的思想。然后提出德的概念,以作为人生行事的方向。对于道德是什么的问题,苏格拉底的回复为「知识即道德。」对于知识是何物的问题,他回答说知识是透过理性而得的概念。苏格拉底开创了认识论和伦理学,如此奠定了他的哲学地位。

古典希腊时期的的哲学家中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后世的影响力最大,特别是柏拉图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创始人。哲学家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黑德评价柏拉图:「欧洲哲学传统最被普遍公认的特点,就是它包含了一系列对柏拉图的注脚。我的意思不是怀疑学者们系统体系的思想是提取自柏拉图的著作。我暗示的是那些他们散落的一般思想的财富。」换言之即使数千年后,人们依旧在试著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这也代表著人们依然为这些问题或是这些问题所延伸的更多问题而感到困惑。

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对柏拉图产生了显著地影响,并通过柏拉图影响了整个西方哲学。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作为最早的古典希腊哲学家批判地引用了其它的一些」智者「,当时这些人在希腊被称为「辩士」并在毕达哥拉斯之前相当普遍。从他们的批判看来,在他们的古典时代一个在更高尚地、纯粹地」爱智慧」(真的哲学家)与那些更早更普遍的旅行教师——经常也通过自己的技艺来赚钱——之间的分水岭之后被建立。

3.希腊化时代

亚里士多德死后,整个哲学界陷入了独立时期,称为希腊化哲学时期。因为整个社会和政治陷入混乱。这段时期产生了斯多葛学派和伊壁鸠鲁学派,以及怀疑主义派、新柏拉图派和新毕达哥拉斯主义。这些学派的共同特点是伦理化。斯多葛学派主要是顺应自然和自制。伊壁鸠鲁学派则是把快乐作为生活的本质和善的标准。而新柏拉图派和新毕达哥拉斯派都是带有宗教主义的哲学,并逐渐产生融化基督教和希腊哲学于一体的理论,即为后来的基督教哲学。直到公元529年,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尼命令关闭雅典的柏拉图学院。伯里称一些余下的学院成员逃入了萨珊王朝首都泰西封。

四.中世纪哲学

中世纪哲学指的是西欧和中东在中世纪的哲学体系,其时间范围没有定论,大致上是从基督化的罗马帝国时期至文艺复兴时期。中世纪哲学被部分定义为对古典希腊和希腊化哲学的再发现和进一步发展,另一部分是需要解决神学问题并把亚伯拉罕诸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教条同世俗知识一同整合并推广。

文艺复兴人文学者们排斥中世纪时期,把它当作在希腊罗马的古典时代与古典文化「复兴」之间的一个「过渡」的野蛮时期。然而在中世纪这将近一千年中哲学在欧洲仍取得了长足地发展。荷黑·格拉西亚认为"在强度、复杂度还有成就上,可以确信地说哲学在十三世纪的兴盛能与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哲学的黄金时期媲美。

这个时代讨论的问题有信仰和理智的关系,神的存在与统一,神学话题和形而上学,关于知识、宇宙和个人的问题。

中世纪的哲学家包括基督教学者希波的奥古斯丁、波爱修斯、安瑟伦、普瓦捷的吉尔波特、皮埃尔·阿伯拉尔、罗吉尔·培根、圣文德、托马斯·阿奎那、邓斯·司各脱、奥卡姆的威廉和让·布里丹等;犹太哲学家迈蒙尼德和吉尔松尼德;还有穆斯林哲学家肯迪、法拉比、海什木、伊本·西那、安萨里、伊本·巴哲、伊本·图菲利、伊本·赫勒敦和伊本·鲁世德等。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传统一直到17世纪仍在活跃,例如弗朗西斯科·苏亚雷斯和约翰·波音索特等人物。其中托马斯主义之父阿奎那极大地影响了整个天主教欧洲,他特别强调理性和论证,是最先开始使用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和知识论的著作的新译本的学者之一。他的工作明显远离了统治大部分早期经院哲学的新柏拉图主义和奥古斯丁的思想。

1.文艺复兴

从文艺复兴开始,人们的思想开始从清净的僧院走出,来到喧嚣的尘世。从而发展自然,也发展人类自身。从而形成人文主义和自然哲学两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思潮。

「文艺复兴」是对中世纪到近代之间过渡时期的通称,那时对古典文献的重新学习帮助把哲学界的兴趣从对逻辑学、形而上学和神学领域的钻研转移到包括道德、语言学和神秘主义的更加广泛的研究。对经典和人文艺术例如历史学和文学的研究在基督教世界学术界中享有前所未有的兴趣,这个趋势被称为人文主义,它受到柏拉图主义、希腊怀疑主义和罗马斯多葛主义的影响。人文主义者的哲学兴趣跟随彼特拉克转移到造物主与其美德上,替代了中世纪时对形而上学和逻辑学的兴趣。

那时对古典哲学的研究出现了两种新方式。一方面对亚里士多德的研究因为阿威罗伊主义的影响而产生了变化。阿威罗伊亚里士多德主义者和更正统的天主教亚里士多德主义者譬如艾尔伯图斯·麦格努斯和托马斯·阿奎那之间的分歧最终在文艺复兴发展出一种「人文亚里斯多德哲学」,譬如伯多禄·蓬波纳齐的思想。另一方面,在一些之前不为西欧所熟知的作品的重发现的帮助下,对柏拉图和新柏拉图主义的研究作为另一个选择变得普遍起来。著名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柏拉图主义者包括库萨的尼古拉,还有之后的马尔西利奥·费奇诺和若望·皮科·德拉·米兰多拉。

文艺复兴也重新产生了对反亚里士多德的把自然看作一个有机的、活生生的整体而不取决于神学的理论的兴趣,例如在库萨的尼古拉、尼古拉·哥白尼、焦尔达诺·布鲁诺、波纳蒂特·特勒肖还有托马索·康帕内拉的著作中。在自然哲学中这样的运动与对神秘主义、魔法、赫尔墨斯主义还有占星学等兴趣重燃相契合,它们被认为隐藏著收获知识和掌控自然方法的大门。

这些新的哲学运动伴随著欧洲宗教和政治的剧变同时出现:宗教改革和封建制的衰落。虽然参与宗教改革的神学家们对哲学没有直接的兴趣,他们打破了神学和知识权威的传统基础。同时还伴随著信仰主义和怀疑主义的复兴,体现在伊拉斯谟,蒙泰涅和桑切斯等思想家身上。同时,民族国家政治上逐步的中央集权的过程得到了世俗政治哲学的响应,如尼可罗·马基亚维利、托马斯·莫尔、伊拉斯谟、尤斯图斯·利普修斯、让·博丹和胡果·格老秀斯等的著作。

2.东亚

先秦诸子之后的两汉经学、魏晋玄学等都是中国哲学的一部分,自唐朝起佛教也开始对哲学产生重要影响;不过中世纪中国哲学最主要的部分是宋明理学的发展。

宋明理学反对汉代后开始影响儒学的道教和佛教中的迷信和神秘的元素,是一股倡导更加理性和世俗化儒学的哲学运动。尽管理学遭到道教和佛教徒的批评,理学仍借鉴了它们两个的部分术语和概念。然而和佛教和道教把形而上学看作心灵发展、宗教启示的催化剂并且是不朽的不同,宋明理学把形而上学当作建立一个理性的伦理体系的指导。宋明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韩愈和李翱被视为宋代理学的先驱。宋代理学家周敦颐以道教形而上学理论为框架建立了他的伦理哲学体系,他被看作是宋明理学的创始人。

在东亚的其他地方,日本哲学形成于本土的神道信仰和佛教、儒家以及另一些中国哲学和印度哲学学派混合发展。与日本类似,在朝鲜哲学中巫教的情绪化内容被混合到了从中国传入的理学当中。

五.近代哲学(17-19世纪)

1.早期近代哲学

西方哲学史上的近代早期一般指17世纪和18世纪,其中18世纪常被称为启蒙时代。现代哲学不同于其前身,它和传统权威例如教会、学院、亚里士多德的关系更加独立,出现了对知识基础和形而上学体系建设的新兴趣;和摆脱了自然哲学的近代物理学的出现。从17世纪开始,近代哲学就以认识论为研究重点。由于经验论(经验主义)与唯理论(理性主义)的争论,使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作为认识论的首要问题突显出来。

当时其他的哲学焦点包括精神的天性和其与身体的关系,新的自然科学对诸如自由意志和神的传统上属于神学的话题的影响,和伦理学和政治哲学的世俗基础。这种潮流最早被鲜明地体现在弗兰西斯·培根的被称为用来扩展知识的新的、经验主义的程序,并很快在笛卡儿的机械主义物理学和理性主义的形而上学中建立了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形式。培根运用归纳法,第一个提出思维的主体「人」应该主动干涉自然来为人服务。

近现代政治哲学的鼻祖托马斯·霍布斯最早将这套方法论系统得应用在政治哲学上,包括"社会契约"的近代理论。早期近代哲学的学术经典一般包括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洛克、贝克莱、休谟和康德。同时其的其他思想家也对哲学做出了贡献,例如伽利略、皮埃尔·伽桑狄、布莱兹·帕斯卡、马勒伯朗士、艾萨克·牛顿、克里斯蒂安·沃尔夫、孟德斯鸠、皮埃尔·贝尔、托马斯·里德、让·勒朗·达朗贝尔和亚当·斯密,而让-雅克·卢梭是反启蒙运动的开创性人物。早期近代哲学的大致结束通常被确定为伊曼努尔·康德的试图限定形而上学范围、证明科学知识并用道德和自由来调和两者的体系。

理性主义者中勒内·笛卡儿认为物质世界是由数学关系组成的单一体系,他企图将物理学转化为数学。他在其著作中,对整个经院哲学以及在他那个时代流行的教育与哲学体系加以讽刺。其认为「我思故我在」是认识论的无可怀疑之出发点。笛卡尔是割裂精神和物质的二元论者,为了厘清二者关系,他坚定认为在上帝那里,精神和物质是统一的。其理论被称为笛卡尔主义。斯宾诺莎是笛卡尔之后,又一位著名的唯理论者。他的认识论、几何学和机械观都来自于笛卡尔。但他不认同笛卡尔的二元论,认为精神和物质不过是唯一实体的两种属性。莱布尼茨作为唯理论者坚定地维护笛卡尔的学说并反驳约翰·洛克的理论。与笛卡尔不同的是,他认为万物的实体是「单子」,且互相没有关系,而是由于「前定和谐」才共存一体,即存在于神之中。「前定和谐」调和了笛卡尔之二元论和斯宾诺莎之实体双重性。

洛克发展了经验论,他不认同笛卡尔的「天赋观念」,提出白板说,他强调人们从感觉中抽象出普遍的概念,认为感觉中的个别东西才是第一位的。不过他基本认同笛卡尔的二元论。贝克莱发展了洛克的哲学理论,提出了「存在就是被感知」。他认为除了感知的主题和被感知的知觉之外,什么也没有。他非常不赞同物质的抽象概念,认为其既无客观实在,也不能存在于人心。大卫·休谟的理论比贝克莱的更进一步,他不仅仅认为物质实体不存在,更认为精神实体不存在。只承认知觉的存在。他还以自己的不可知论和怀疑论认为不存在统一性和普遍性的东西,认定多样性和个别性才是最高原理。

经验论与唯理论的争论也包含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争论。在18世纪时,法国的拉美特利公开宣布唯物主义是唯一的,而百科全书的主编德尼·狄德罗也拒绝承认神的存在。

另外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其他百科全书派的学者都有涉及政治和伦理领域。他们都认为机械主义才是最终形式——物质是唯一的且处于永恒运动的,精神只是人脑的属性。因此他们认为无机物与有机物不可逾越,人的思维是人感官的结果。不过他们仍然是经验主义者,在因果性上,他们认为只有必然性才是唯一的,这就成为唯心主义的观念。

2.德国古典哲学

从18世纪中后期开始,直到19世纪初,哲学便进入了近代哲学的总结时期,这就是德国古典哲学时期。有两条线索标志著转折的到来:一、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更加明确;二、产生了系统辩证法。其代表人物有I.康德、J.G.费希特、F.W.谢林、G.W.F.黑格尔等。康德给哲学带来了三个标志性的创造:

哲学意义的新规定;

哲学方法的新概念;

哲学写作的新结构。

他受到休谟的诸多影响,并为西方哲学带来一次革命。他认为哲学的研究核心就是规定理性能做什么以及不能做什么。康德同意休谟的理论并认为,存在一些原则,使得心灵对经验和认识加以组织,而证据皆可以在数学中找到。即是,包含在命题里的要比包含在原是概念的定义要多得多。他使用称之为批判哲学的先验方法,来展现经验的某些范畴和形式都必然地被预先存在于人们一切言谈之中。

凭借著他的三部「批判性」的著作,为先验方法作出相应的结构:

分析论,分析理性的有效机能;

辨证论,展示理性的可能失误;

方法论,列举实用的各种规则。

他还为道德哲学奠定了新基础,且他赋予了自由概念的新意义。因为其影响在现代依旧尚存,其理论被人们称为康德主义。

费希特本来承认斯宾诺莎的机械的因果决定论,但后来受到康德的影响,开始认为因果决定论只是表面,其实质为自我不是必然性的奴仆而是独立自由的主体。就此,他建立了主观的思维与客观的存在之统一说。

谢林是从费希特理论出发的,但深受斯宾诺莎和文学上浪漫主义的影响,创立了自己的学说。即他认为自然和精神、存在和思维,客体和主体,表面相反,实则统一,是同一个「绝对」的不同发展阶段,这个「绝对」即是万事万物的根源。他认为艺术才是最直观的理性。

黑格尔及其理论的出现将西方哲学的推上一个新高度,他创立了西方哲学史上最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并系统地阐述了辩证法。他的理论和学说对近现代哲学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并被称为黑格尔主义。从黑格尔的思想体系中发展而成的多种哲学运动。其重点就是以历史和逻辑为主,历史方面,它从不同角度理解「凡是合理的就是现实的」;逻辑方面,它有发现其中所说的「真理即整体」。

黑格尔认为哲学的重点是放弃分裂,达到统一。他把以前的时代说成是思维与存在、理想与现实分裂,自由与必然,个人与社会、无限与有限、统一性与多样性分裂之时代。他从康德的「心灵的合理性以及在经验中的积极作用」的概念出发,但反对康德的「超越经验世界和』物自身』的世界」,并认为心灵和世界一样具有相同基础理性结构。他所认为的普遍性不是脱离特殊的抽象普遍,而是包含特殊在内之普遍,即为具体普遍;他所认为的统一也非脱离矛盾、对立的抽象统一,而是包含它们在内的统一,即为对立统一。上述综合在一起即是他的理论:最真实的无所不包的整体即是「绝对精神」,又是对立的统一。他认为,为了达到这个「绝对精神」,需要经过三个阶段,从逻辑、自然到精神,即是从思维到存在,再到两者统一的过程,从而完成他的统一论。就此,社会和历史的现象,便被赋予一种在哲学史上还是崭新的显赫地位。他还将伦理学划归到这个领域,从而在伦理学理论和对思想的理解中提出重要的路线。

六.现代哲学(19-20世纪)

从19世纪中叶开始,西方哲学就进入现代哲学阶段。因为在19世纪中期,欧洲的工业革命几近完成。现代哲学,特别是19世纪中后期的哲学流派,有叔本华的意志主义,新康德主义,新黑格尔主义,马克思主义。

20世纪的西方哲学上主流有两条:

一、由弗雷格、罗素创立的,并以维特根斯坦为主的分析哲学。它把哲学问题变成语言分析问题,由此产生了逻辑经验主义或逻辑实证主义以及其他语言分析相关的哲学派系。

二、由胡塞尔创立的现象学发展起来,以海德格尔为主的存在主义。它把哲学问题变成对个人生存状态的反思,由此产生了解释学。

现代哲学主要包含以下几种潮流。

1.以黑格尔主义为主的潮流

历程哲学:19世纪中期,黑格尔主义在中欧受到欢迎,并在此后也隐约出现在该地区。在英国和美国也具有影响力,不仅启发了布拉德利、罗伊斯等人的观念论哲学,还形成了一种哲学气候。即形式有所修正,但是本质不变。比如怀特海的「历程哲学」。

马克思主义:K.马克思的著作本身不能说成是一种哲学,更不是一种哲学体系,但他的全部论述是对哲学,特别是对黑格尔体系中的唯心主义进行的激进批判。他认为哲学必须变成现实,人就不能在只是解释世界,必须即改造世界本身,有改造人对世界的认识

但是尽管马克思本人批判黑格尔的观念论,但其思想却深受黑格尔的特别是辨证论的影响。并将其基本本质作了自然主义的改造。这之后,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才在恩格斯、普列汉诺夫和列宁等人的阐释和补充下,为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并形成新的世界观。另外马克思主义也指各种不同的社会主义运动,如由列宁所创立而被斯大林修改的苏联马克思主义,称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俄国革命以及后来建立的各种共产党之教义。它的旁系包括反斯大林的托洛茨基及其追随者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其他第三世界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此外,比上述类型更为复杂的版本有阿尔都塞等人做出详尽阐述。然而,在卢卡奇和布洛赫等人采用黑格尔学说,而非科学学说对马克思思想重新诠释,才使得马克思主义在欧洲,后来在英美等地获得新生。之后,新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受到弗洛伊德、存在主义、康德、社会科学以及黑格尔等思想的革新,已形成不同的发展方向。如霍克海默、阿多诺。以及与「法兰克福学派」有联系的「批判会理论」等。后来,萨特和不少法国学者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以及科拉科夫斯基和彼得罗维克等东欧哲学家提出的「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革新的黑格尔主义:20世纪开始,黑格尔主义的社会性方面在狄尔泰和一些德国学者重新发展。他们对其在研究人类社会和文化的生活与历史的进路作出修正。

在美国,詹姆士和杜威对黑格尔主义作出了相似的,在社会性倾向和自然主义特色的详尽阐述。实用主义运动在英美影响甚大,在此将黑格尔的思想发扬为新的哲学运动

英国的维特根斯坦也转变的思路,从之前的实证主义和新康德思想,转而去研究语言、科学,及科学史、伦理学等。

结构主义:在法国,因科杰夫的影响,使得黑格尔主义对萨特等人形成冲击,当他们研究马克思主义时,这种冲击更加明显。则出现与克劳德·李维等相关联的「结构主义」。还有福柯和德里达等法国「后结构主义」等思想。

2.后古典现代哲学。

分析哲学:后古典主义是种哲学观,从培根,笛卡尔到休谟和康德,这股浪潮获得科学的倾向,后来又获得逻辑和语言的,逐渐形成一种基本的分析哲学。

实证主义:19世纪上半叶英美,「苏格兰常识学派」很普及,后来英国摩尔的思想和20世纪初美国「新实在论者」都发展了它。孔德的实证主义在法国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在美国得到米尔格拉姆的发展,成为「实验主义」,又形成科学性的实证主义。

新康德主义:实证主义在德国由陆宰和布兰希维克等人的发展下,形成「新康德主义」,并经由重新发现的休谟主义和黑格尔主义的影响,在英美等地也流行起来。

逻辑实证主义:一种很注重逻辑的学说,在德摩根、布伦塔诺、迈农和弗雷格等人的努力下,取得了进展。罗素和摩尔发动了分析运动,由此形成分析哲学的雏形。又在维特根斯坦的研究下,将分析哲学进行了重新解释,变成了语言分析问题,从而产生逻辑实证主义。

语言哲学:二战后,分析哲学更加分化,并形成多个不同的派系。但其本质相差无几,都集中研究「分析」这一概念上来,后来有不少开始研究语言哲学这一分支。

现象学:而胡塞尔将严谨的数学思想赋予哲学,使的笛卡尔主义进一步激进化,在海德格尔的影响下,便产生了现象学运动。

唯物论:其中费尔巴哈作为德国古典哲学期间的一个唯物主义代表。他将黑格尔哲学称谓精致化和理性化的神学体系,他认为人是思维与存在统一的,思维不仅仅是人脑的表现也是人与人思维的表现。他的唯物论和实证主义以马赫的学说达到顶点,并在英国流行。

新托马斯主义:而从公元1879年以来教宗利奥十三世颁发教义宣称为「永远的父亲」之后。多玛斯哲学在基督宗教和神学中的哲学教义再度得到肯定。而梅西耶(Désiré-Joseph Mercier)和马里旦(Jacques Maritain)发展了该学说并吸收了近代哲学的诸多优点,逐步形成新托马斯主义。

3.多种主义的第三潮流

科学哲学:在实证主义出现后的晚生的现代哲学流派,罗素等提倡的新型哲学,具有科学精神,注重的是可否被证明与是否合乎逻辑,减少提及一些像形而上学和主观的问题,例如神或本体论终极的美等。

意志主义:该潮流在费希特和谢林的学说下,又经过康德以及黑格尔的影响,终于由叔本华所注意到其中尚未被探索的领域——人类生命和一切生命基本特性的东西,即是「意志」。而尼采也有所谓的「权力意志」这种学说,一种关于生命与世界的与叔本华类似的诠释。但,尼采对其进行彻底的改革,有「对所有价值重新作出评价」的论述。将其大胆的心理概括传统从宗教、艺术到道德、社会,再到科学和认识本身。

实用主义:因为达尔文发现的进化论,让斯宾格勒发展为一个哲学表达,而柏格森为其发展提供促进作用。在一战后,舍勒、普莱斯纳和盖伦等采用上述学说,开创了「哲学人类学」。上列观点在桑塔亚那、杜威等人和怀特海的影响下,重新对黑格尔主义进行理解。由皮尔士和詹姆士等思想家开创了实用主义运动,对「人类行动、利益和目的作出实际考虑」。

存在主义:而齐克果对人类生命诠释的过程中比实用主义更激进,他通过「信仰跳跃」来获得与上帝的关联。海德格尔和雅斯培也对齐克果的「主体性」和实用主义进行研究。雅士培强调人类存在不可能被化解到只能以客观角度加以了解的地步。海德格尔更进一步对「存在的意义」作了研究,他主要对人类存在的特性和结构做了奇特的分析。在萨特和加缪的发展下,使之流行并衍生出「存在主义」。萨特发展了海德格尔的理论,他认为人们在对「塑造人类自己」这个问题存在本质性的不确定。

解释学:研究存在主义的哲学家多采用现象学来解释人类生命和人类条件的问题。而庞蒂使用存在主义和现象学对人类存在作研究。从齐克果以来的这些哲学家多注重以文学风格对哲学进行研究。从此,哲学、语言和文学三者关系更为紧密,如伽达默尔的「诠释学哲学」和卡西尔的「符号形式的哲学」等,逐步形成解释学。

第四章 重要哲学流派

他人即地狱。

——【法国】让-保罗·萨特

1.德国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的各种变体在18世纪晚期至20世纪早期的哲学界相当流行。康德主张的先验唯心主义认为人们对事物的理解是有界限的,因为在客观判断条件下很多事情是办不到的。他在1781年发行的作品《纯粹理性批判》试图调和18世纪两大主要的哲学派别: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并且建立一个研究形而上学的新基础。德国唯心主义最著名的作品是黑格尔于1807年出版的《精神现象学》。

黑格尔承认自己的理念不是新的,不过他的目标是完成之前的哲学家们的不完整的体系。黑格尔认为哲学的重点是放弃分裂,达到统一。他把以前的时代说成是思维与存在、理想与现实分裂,自由与必然、个人与社会、无限与有限、统一性与多样性分裂之时代。他从康德的「心灵的合理性以及在经验中的积极作用」的概念出发,但反对康德的「超越经验世界和『物自身』的世界」,并认为心灵和世界一样具有相同基础理性结构。他所认为的普遍性不是脱离特殊的抽象普遍,而是包含特殊在内之普遍,即为具体普遍;他所认为的统一也非脱离矛盾、对立的抽象统一,而是包含它们在内的统一,即为对立统一。上述综合在一起即是他的理论:最真实的无所不包的整体即是「绝对精神」,又是对立的统一。黑格尔认为需要经过三个阶段来达到这个「绝对精神」,从逻辑、自然到精神,即是从思维到存在,再到两者统一的过程,从而完成他的统一论。他还将伦理学划归到这个领域,从而在伦理学理论和对思想的理解中提出重要的路线。

2.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的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核心的哲学体系。其认为实践是检验哲学之真理性的最终标准,哲学应伴随著社会、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其主要思想体系在19世纪70年代主要由恩格斯创立,20世纪20年代在苏联形成完整体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个体系在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推动下得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宣称自己的理论体系具有科学性,认为哲学可以成为科学的一部分。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哲学还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

另外马克思主义在政治上也指各种不同的共产主义运动,如由列宁所创立而被斯大林修改的苏联马克思主义,称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俄国革命以及后来建立的各种共产党之教义。它的旁系包括反斯大林的托洛茨基及其追随者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等。

3.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现代哲学派别,在20世纪的美国成为一种主流思潮。对法律、政治、教育、社会、宗教和艺术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实用主义也试图在理性主义及经验主义找出一条中间道路来,是「经验主义思想方法与人类的比较具有宗教性需要的适当的调和者。」

4.现象学

现象学是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在1900年提出的理论,强调对直接直观和经验感知的区分,认为哲学(或至少是现象学)的主要任务是厘清二者之间的关联,并且在直观中获得对本质的认识。

5.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是一个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潮,该术语被用在十九世纪晚期到二十世纪的一些哲学家的工作上,尽管他们的学说相差巨大,但他们都相信哲学思考开始于人类主体——不仅仅是思维主体,而且包括行为、感知、人类个体。存在主义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认为人存在的意义是无法经由理性思考而得到答。在存在主义中,个体的出发点的特征是被称为「存在的态度」,或一种面对显然是一个无意义的或荒谬的世界的迷失和混乱的感觉。很多存在主义者还认为传统的体系和哲学学术无论是内容和风格都过于抽象并远离人类经验。

19世纪哲学家克尔凯郭尔和尼采被看作存在主义的先驱,尽管他们没有使用这个术语。然而他们的影响延伸出了存在主义思想。克尔凯郭尔著作主要针对的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他认为其忽视或排除了人类的内在主观生命。相反克尔凯郭尔认为"真理是主观的",主张对一个现实的人类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处理个人与存在内在关系的问题。克尔凯郭尔作为一个基督徒相信宗教信仰的真相是一个主观问题,而且人应该用热情去深思这个问题。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