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部《铁齿铜牙纪晓岚》让我们对于和珅这个历史人物有了很多的了解,虽然电视剧与真实的历史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有了较为不错的还原。和珅乃是八旗子弟,但是本家中落加上父亲早逝因此家境贫困,不过因为八旗的身份,和珅还是有机会就读于专为八旗子弟设立的咸安宫,在那里和珅获得了良好教育的机会,也开始了他的开挂之路。

和珅贪污资产甚巨,为何二十大罪状中,却没有一个关于贪污的字眼

在咸安宫,和珅学得满、汉、蒙、藏四族语言,更是精通四书五经,不过第一次参加科举的和珅并没有高中,反而因为家世得以继承爵位,后来又入选了皇宫侍卫,得以在乾隆面前一展学识从而进入了乾隆的仪仗队。和珅面容清秀,加上谈吐不凡很快就得到了乾隆的赏识,同时为了让自己在乾隆面前有更好的印象,和珅一直在摸索着乾隆的脾性。乾隆喜欢什么和珅就去了解,乾隆让他干嘛他立马就去学习,正是这种态度让乾隆对他的宠信日益增加,其升迁速度在乾隆一朝绝对位于榜首。

和珅贪污资产甚巨,为何二十大罪状中,却没有一个关于贪污的字眼

起初的和珅也只是一位为了讨好皇帝的贴心小棉袄,但是随着权力越来越大,受到的诱惑也逐渐增多,为了升官发财而行贿的人也越来越多,因此得罪了一大批利益相关者。在诸多朝臣的弹劾中,和珅逐渐开始对那些反对他的臣僚们起报复之心,经常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势对其进行构陷污蔑,同时利用乾隆对他的信任,开始了权倾朝野的步伐,到了乾隆晚年时,和珅基本笼络朝堂中绝大部分的力量,从而令作为储君的嘉庆心生忌惮。

乾隆退位嘉庆时,嘉庆虽然登基但是权力基本还是在乾隆手中,而作为乾隆最信任的人,和珅对于嘉庆的威胁是无须言明的。嘉庆登基时,整个皇宫无论宫女还是太监几乎都被和珅给收买了,有一次和珅送给嘉庆一对玉如意,嘉庆因此写下数篇赞美如意的诗作,然后故意丢给自己身边的太监,果不其然这几首诗立马出现在和珅的桌面上,这无疑加剧了嘉庆要除掉和珅的念头。

和珅贪污资产甚巨,为何二十大罪状中,却没有一个关于贪污的字眼

嘉庆四年,乾隆驾崩,嘉庆正式掌权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将和珅下狱,因此罗列了二十条罪状。但是令人奇怪的是这二十条罪状当中却没有任何一个字眼提到贪污,要知道民末出版《清朝野史大观》就记载和珅贪污多达二十亿两白银,虽然其数量真实性还有待考证,但是贪污的事实却是存在的。

但是我们纵观和珅二十条罪状会发现,里面无非是一些泄密、逾制、越权、违规等等罪责,但是关于和珅巨贪的罪名却都是用藏这样的字眼去代替,而且数额也不大。不过我们仔细研究却能发现里面暗藏许多门道。首先来讲,嘉庆整治和珅想法极其迫切,要知道皇宫里面全是和珅的眼线,如果稍微延误一点,就会引起和珅的反弹,所以在乾隆驾崩的第二天,嘉庆便罗列出二十条罪状将和珅打入天牢。如果是慢慢搜寻和珅贪污的证据,时间太长工作量太大,很难将工作在短时间内完成。

和珅贪污资产甚巨,为何二十大罪状中,却没有一个关于贪污的字眼

再一个来说,和珅掌控朝堂多年,其贪污的渠道多是为乾隆办事的过程中行动的,如果将这些罪名列出来那不是明晃晃的打乾隆的脸么。而且贪污这种事情 ,一般牵连甚广,如果深挖的话很可能牵连到更多的官员,届时整个朝堂都会引发震荡,对于一个新登基的皇帝来说这是十分愚蠢的行为,所以嘉庆只把打击面停留在和珅一人身上,而不是顺藤摸瓜挖出更大的隐患。

而且没将和珅贪污罪名直接列出来还有一个好处,因为直接将和珅贪污所得银两标明的话,那么这些钱财无疑都要进入国库。但如果是“藏”,那么嘉庆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将和珅贪污的银两拦截下来。事实上,和珅的家产,一部分进了国库,一部分进了内务府。所谓内务府,就是嘉庆的小金库!所以当时民间也会流传一句“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名言。

和珅贪污资产甚巨,为何二十大罪状中,却没有一个关于贪污的字眼

不过有事说事,虽然嘉庆成功将和珅扳倒了,但是其能力还是十分有限,心高志远却无识人之明,在其执政期间几乎没有什么值得拿出手的政绩,反而贪污行贿之风更胜,就连自己也被人冲进皇宫行刺过四次,嘉庆和道光的统治也被人戏称为“嘉道中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