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6月22日,德军550万军队对苏联展开突袭,苏德战争正式爆发。关于描写该场战争经过和结果的资料早已是汗牛充栋,在此我们不重复和赘述。值得后人注意的是这场战争不是苏联与德国的单独较量,在它们背后还有诸如义大利、罗马尼亚、英国和美国这样的支持者和协助者。如果仅从战争资源的角度来分析的话,没有罗马尼亚给予石油援助的德国能否与没有英美军援的苏联一较高下呢?

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军几乎全部的石油资源都来自罗马尼亚,要弄明白这个问题,首先得弄清楚德国与罗马尼亚是怎么勾搭到一起的。一战期间罗马尼亚与德国分属不同阵营,一度被德国打到亡国,本来二者之间应该势同水火才对,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经济危机却改变了这种状况。作为协约国龙头老大的英美对罗马尼亚的经济创伤熟视无睹,而苏联则趁机对罗马尼亚提出领土要求。

德国的工业能力在全欧首屈一指,尤其希特勒上台之后在经济领域取得的成就丝毫不亚于美国罗斯福新政,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的重工业、军工业、汽车业和化工业以火箭速度飙升。可惜石油的短缺如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悬挂在德国人的头顶常常让精英阶层夜不能寐。鲁尔工业区盛产煤炭,但缺少铁矿,这也是普法战争期间普鲁士执意割走法国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原因之一。而比铁矿更让德国人苦恼的则是石油,因为除极少数国家之外欧洲基本不产油,德国全年的产油量只有区区50万吨。

五十万吨的产量对一个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来说连塞牙缝都不够,英美海权国家可以凭借庞大的海上力量从海外和殖民地获取原油,但德国这样的陆权国家做不到。当时遍观全欧唯有苏联和罗马尼亚石油储量还算丰富,尤其罗马尼亚不仅号称欧洲油箱,而且管道四通发达,所以在战前不仅德国,英法也是抢夺罗马尼亚石油的主力。希特勒上台之后德国已经表现出愈加强烈的扩张势头,对此英法并非全然不知,他们在海外石油源源不断的情况下还去争夺罗马尼亚石油就是为了瘫痪德国的战争机器。

二战爆发前罗马尼亚的石油,大部分被英法美资本控制。在这一点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的最为露骨:「只要德国持续油荒,它就会变成一只没有动力的野兽,哪里还有什么战争威胁?」但德国显然不会坐以待毙,英国首相话音刚落,德国就对波兰实施致命一击,而在这场战争当中英法的表现也让罗马尼亚大为恐惧。作为军事盟友的英法对德宣战之后竟然坐看波兰沦陷,这不能不让罗马尼亚考虑自己的后路。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和罗马尼亚的关系开始升温,而德军与苏联瓜分波兰之后没有继续东进,反而调头攻入法国,恰在此时苏联强占了罗马尼亚的比萨比拉亚。然而苏联的胃口显然不止于此,当斯大林又向罗马尼亚的北布科维纳提出主权要求时,德国放出话来不惜武力捍卫罗马尼亚。为逼迫苏联退后,德国赶忙与维希法国讲和并抽出兵力调往罗马尼亚,至此罗马尼亚正式加入轴心国。

苏德战争期间罗马尼亚不仅派出军队协同德军作战,而且全力支持德国石油消耗。纳粹最疯狂的时期石油年消耗量达到2000万吨,自身生产只有50万吨,算上罗马尼亚提供的1400万吨,石油赤字还有500万吨。闪击战的核心就在于飞机和装甲部队的突袭,没有石油这些武器统统都是废铁。为了拿下苏联,德军统帅部计划三个月打到莫斯科一线并占领高加索油田,可惜推进到一半就油料耗尽。此后双方互有胜负,德军紧衣缩食在存储了半年石油之后发动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果在苏军抵抗之下又一次石油耗尽。从这一点说斯大林格勒之所以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德军的石油储备耗尽,双方陷入消耗战是一大因素。

而就英美给予的军援来说,长期以来其重要性都没有得到苏联方面的客观评价。在苏联的官方公布中,英美的军事援助只占苏军总消耗的4%,而真实的数字远不止此。仅在开战的前半年,苏军就已经损失了20000多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将近18000架飞机和300万军队,这对此前遭受过大清洗的苏军来说无疑于灭顶之灾。在德军的狂飙突进中,苏联的工农业产区相继沦陷,多达45%的人口、63%的煤、57%的有色金属、58%的钢、71%的铁和42%的电力落入德军之手。但对普通苏联人来说最要命的还是粮食不足,西部农业区被占领之后剩下的苏联人迎来的是大饥荒。

战争爆发几天后斯大林亲自向英美求援,尽管英国和美国的援助更多的是出于利用苏联遏止纳粹的目的,但截止战争结束,它们已经向苏联交付了超过1700万吨,近98亿美元的物资。当时的美元可比现在的美元值钱多了,英美的卡车、燃油、坦克、飞机、炸药、机床以及牛奶、鸡蛋、小麦成批成批地从伊朗、北冰洋和太平洋三个方向输入苏联。而且很多工业品的质量也比苏联自产的高出一大截,比如被苏军用国产Б-78勾兑的航空油。

苏联是个缺铝的国家,斯大林曾说:「给我们高射炮和铝,我们就能再撑三四年。」这话是苏联空军被德国基本打残的时候说的,而铝是制造飞机的重要材料,战争期间援苏的飞机至少占到飞机总数的15%至20%甚至更高。至于铝则几乎完全依赖外援,否则不仅飞机不能升空,就连T-34坦克都无法开动,因为发动机也需要铝。综合以上信息可知,无论罗马尼亚的石油还是来自英美的军援都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那么假设除去罗马尼亚和英美,苏德战场的形势究竟如何呢?

很遗憾,这种假设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假设没有罗马尼亚的石油,德军不可能侵苏。试想一下,如果回到1941年之前苏德之间还没有爆发战争,英美固然不会对苏联给予援助,但希特勒绝不会在坦克开不动的情况下向苏联挑战。


关于罗马尼亚和匈牙利在二战时期是不是炮灰,答案就是不是炮灰。那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点。

第一点,在战场上的作用,罗马尼亚和匈牙利主要是在参加了苏联的卫国战争起到了作用,在一九四一年的红胡子计划中,罗马尼亚参加了南方集团吧群的作战,在围攻苏联的海港要塞敖德萨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使得红色帝国的陆军无法有效的反击,只能退守克李木要塞。在一九四二年的蓝色的南线行动方式中,罗马尼亚派出了两个强大的集团军参加对苏作战,匈牙利人也参加了战争,并且派出了一个鸡团裙参战。保护了德军的侧翼。在一九四三年最大的水柜大会战中,匈牙利也派出了几个师参加搏杀。表现出了超出凡人的勇气,在红色帝国的陆军面前各种走位,七进七出,如入无人之境。在一九四五年的匈牙利围城战中,匈牙利军队和德军战斗到了最后一刻,始终没有投降,展现了无比的勇。

第二点,从经济角度看,德国伐董二次世界的搏杀,其中关键的要素就是石油资源,当时德军本土是无法生产石油的,只能够通过煤炭链子石油,所以为了保持自己空前巨大的石油资源,必须依靠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的油田,尤其是罗马尼亚的巨型油田。在一九四一年的红胡子计划中,德国陆军自己能支撑三个月的燃料支撑,如果没有罗马尼亚的油田,可能都无法支撑第二年的战局。在一九四二年的攻势作战中,德军就是为了石油资源,开始冲击高加索的石油区,但是最后还是失败了,这时候的罗马尼亚从经济角度看,就更为重要,他支撑了德国的战争车轮。


历史上但凡在老大之间穿梭的小弟国家结局都不是很好,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才是王道。二战中充当德国仆从国的有义大利、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和芬兰。

罗马尼亚和匈牙利军队参与了对德军进攻苏联的作战。实际上,在对苏军作战的过程中,德军指挥层就已经与罗马尼亚和匈牙利军队之间发生了摩擦。罗马尼亚军队在进攻顿河和伏尔加河的过程中,就损失了罗军全部陆军力量的三分之二,这其中大部分是罗军的精锐部队。至1943年初,罗军在苏联战场上损失近40万人,但是罗军的巨大损失并没有得到德军指挥层的同情,充其量就是德军的炮灰部队。苏军在力量得以恢复,进入反攻之后,德军高层完全丧失了对罗马尼亚军队的信心和信任,一方面,罗马尼亚军队认为德军应该对前线的失败负主要责任,另一方面德军根本不会正视罗军,在德军撤退的过程中,罗军去掩护德军撤退,但在武器供给、后勤保障方面,德军却给予罗军差别化的待遇,并且四处刁难,罗军充满了沮丧的失败主义情绪,贼船好上,下船不易,纳粹德国还在经济上控制包括罗马尼亚在内的仆从国。罗马尼亚大量的石油被出口到德国,但是并没有换得德国允诺的真金白银,而是大量的工业和金属半成品,因而罗马尼亚会在经济上更加依赖德国,而德国就容易控制仆从国。

罗马尼亚在1944年9月就与苏联方面签订了停战协定,其后罗马尼亚一直由苏军占领。匈牙利也在1945年初与苏联、美国签订了停战协定。战后同盟国为了制定对仆从国的和约,举行了包括伦敦会议、莫斯科会议在内的一系列会议,拟定了对仆从国的和约。罗马尼亚和匈牙利在战后赔偿方面也付出了巨大代价。


讲到东线战场,人们印象中往往是苏德之间金戈铁马的钢铁碰撞,记住的是曼施坦因、古德里安、朱可夫等叱咤风云的名将,而忽略了在漫漫东线特别是南部战线,还有约50个师的仆从国军队与德军并肩作战,他们来自罗马尼亚、义大利、匈牙利、芬兰、斯洛伐克、克罗埃西亚等国,其表现和作用是苏德战场上无法回避同时也是颇具争议的话题。国内外一般多倾向于将他们归纳成炮灰,认为他们战斗力悲催、装备低劣、士气低落、指挥呆板,常常一触即溃,是苏德战场上无足轻重的龙套。

以罗马尼亚和匈牙利为例,其实他们是东线不可或缺的盟军。不可或缺,并不是说战斗力强到缺了就不行,而是指没有这些盟军,德国的南方集团军群不大可能推进到顿河河曲和高加索。德国发起「巴巴罗萨」行动,全面进攻苏联,由北至南三个战略方向共集中了550万兵力,其中芬兰、罗马尼亚、匈牙利军队约87万,随后义大利、斯洛伐克、克罗埃西亚等国也派出了军队。尤其在地域广阔的乌克兰和高加索作战的南方集团军群,其编成内有大量的罗、匈、意等国军队。

面对苏军愈来愈强有力的抵抗和反攻,南方集团军群的39个师兵力过度伸展,越来越漫长的侧翼被力量不断增强的苏军突破包抄的危险日益增大,而广大占领区由于苏军和游击队的活跃,也需要大量兵力维持治安保护补给线。多线作战并且遭受越来越严重伤亡的德国不可能填补所有这些窟窿,于是希特勒一而再地要求各轴心盟国派遣更多的军队到东线,参加这场他竭力渲染为挽救欧洲文明的十字军式战争。虽然不堪重负,但各国却不敢违逆,只能不断加码,从规模上,罗马尼亚无疑是东线第二大轴心国军队,第3、第4两个集团军辖27个师,总兵力达38.2万。匈牙利也从1941年的喀尔巴阡集群(约相当于一个军,4.44万人)增加到一个集团军(第2集团军),20.9万人。这并非霍尔蒂的本意,只是生怕在与罗马尼亚人的邀功争赏比赛中落后。同样地义大利也将其远征军从一个军(6.2万)增加到一个集团军(第8集团军),20万人。

在德军一路向东的狂飙突进中,各盟国军队或是掩护侧翼,或是在德军装甲集团之后扫荡清除包围圈的敌军,同时担当占领军,清剿游击队和保护补给线。值得指出的是:在南翼黑海沿岸,罗马尼亚军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与德国第11集团军一起渡过普鲁特河收复了比萨拉比亚和布科维纳后,又越过德涅斯特河沿黑海推进,并且独力进行了敖德萨围城战,装备不足缺乏攻坚能力的罗军在付出重大伤亡后迫使剩余苏军从海路撤退,从而把敖德萨及周围地区纳入了罗马尼亚的占领区(称为德涅斯特河东岸总督区)。

在完成收复失地而且有所拓展后,这场皮洛士式的胜利使得罗马尼亚国内反对继续随德军东进的呼声高涨,但上船容易下船难,罗军只能继续以更大的兵力配合德军,指望彻底击败苏联,以求不被斯大林秋后算账。在克里米亚战役里,除了协助德军围攻黑海舰队基地塞瓦斯托波尔,两个罗马尼亚摩托化团和几个德国摩托化连共同编成格罗戴克摩托化旅,向中部穿插,在主官德国的格罗戴克上校负伤后,罗马尼亚的科尔内上校接过指挥权,一路突进到刻赤以南,完成了对苏军重兵集群的包围,一举歼灭16.2万(大部俘虏)。在向高加索挺进的德军右翼是罗马尼亚骑兵军,在扫除了亚速海沿岸敌军后攻占了阿纳帕,使克里米亚的罗、德军队可以通过海峡进入高加索。随著德军在斯大林格勒的失败,高加索战线的轴心国军队只能撤出,以免退路被切断。1944年4月,在苏军的重兵集团攻击下,连接克里米亚的彼列科普地峡失守,克里米亚的轴心军面临绝境,罗马尼亚军队又一次被要求充当后卫,掩护德军撤往唯一可以从海路撤退的塞瓦斯托波尔,最终,罗马尼亚海军和空军运输机赶在苏军杀到之前把42190名罗军(总共64172人)和上万德军安全撤出了克里米亚,称得上是一次小型「敦刻尔克撤退」。

希特勒(前排右)和罗马尼亚首相安东内斯库(左一)

匈牙利军队对德国东线的投入和贡献要比罗马尼亚小得多,但考虑到对苏联并没有领土诉求以及国力的相对弱小,依然不可小视。苏德战争打响后,匈牙利借口东部地区遭到苏联轰炸机袭击对苏宣战,随即喀尔巴阡集群(辖两个小型军第8军和机动军)于1941年6月29日攻入乌克兰,7月7日,机动军到达德涅斯特河,喀尔巴阡集群一分为二,第8军留在乌克兰充当占领军,而贝拉·米克洛什少将的机动军跟随德国第17集团军以及第1装甲集群推进,直面苏军西南方面军,匈牙利轻骑兵和摩托化营克服泥泞的道路,相继攻占了一系列城镇。转向东北进攻后,该部负责防御120英里长的第聂伯河桥头堡阵地近一个半月。到1942年11月被召回匈牙利,机动军已行军1100英里,伤亡近三千人,损失了大部分装甲车辆。在罗马尼亚派出两个集团军协助德国进攻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后,本意想把有生力量留在特兰西瓦尼亚对付罗马尼亚的霍尔蒂,只能硬著头皮拼凑了第2集团军,去保卫顿河中游地区,掩护德军的北翼。


这两个难兄难弟怎么说呢?他们都是希特勒帝国的小马仔,更深入点,我们发现这两个小马仔私人之间还有著大家仇。什么家仇呢?两小马仔碰巧是隔壁邻居,在院子墙角什么的存在房产上的纠纷,这种涉及尊严的问题结果很严重。

一寸江山一寸血,虽然罗马尼亚和匈牙利都听老大德国的,但是老大也知道安排他们上战场不容易啊,不能安排两国军人在一起作战,会产生内讧的。因此,这两国有点特殊,但是既然德国都带上他们一起玩了,说明虽然有矛盾,但是德国安排好部署,在整体战略上还是有好处的。

好处之一,就是炮灰啊。首先,我们要明白罗马尼亚和匈牙利为什么要出兵?很显然,有出于利益出兵,比如罗马尼亚仇视苏联,想从对苏战争中获利,但是这只能是小理由。但是更重要的原因还不是这个,在德国的烈火烹油般的军势面前,你不出兵也得出兵,不然德国就接管你,照样征兵出战。

出兵了,炮灰那是逃不掉的。从古自今的战争中,仆从国的军队或者说杂牌军,在很多战役中是不能取得与宗主国正规军的待遇的。这不是说因此德国的军队战争压力小,一些硬仗、血仗还需要德国正规军去直面的,罗马尼亚和匈牙利去打德国还不放心呢,两国只能是战略上的配合部署。配合不是替补,一些前期的人肉消耗战都会派这些仆从国的军队去送命,德军撤退的时候也会让这些仆从国的军队去做后卫部队,这些其实就是纯炮灰的料。

如何评价他们在战争中的作用?打仗能力是没法跟有军人传统的德国部队相提并论的,但是在补充战争人力消耗、维持占领区治安、当掩护撤退的弃子这些方面还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例子

1942年底苏军重创了两个罗马尼亚集团军,罗军最好的部队基本在这次战役中一扫而空,没等匈牙利人幸灾乐祸的情绪结束,1943年1月的沃罗涅日战役中,匈第二集团军和配合作战的德军遭到巨大损失,这一损失甚至远超过1942年8月匈军在顿河一线的伤亡,匈牙利总参谋部终于放弃了在苏联赢得战争的希望,就在这一年里,匈军得德国方面的允许,从苏联撤退了它的残兵败将。

二战时,罗马尼亚排出了第三和第四两个集团军参加东线作战,加入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在随德军越过边境的过程中表现还可以,后来独力攻击敖德萨的时候开始掉链子了,屡攻不克,后来还是苏联人主动放弃才得手。第三集团军被配属给德国的第11集团军指挥,跟著曼施坦因在克里米亚半岛除了次风头。但曼帅始终对罗马尼亚军队的战斗力表示不放心。此战之后,第三和第四集团军被调到斯大林格勒外围,负责保卫第六集团军侧翼,在苏军的攻击下近乎全军覆灭。此后,罗马尼亚军队在南线战场更多地以打酱油成分出现,随著德军参加过克里米亚半岛防御战、第聂伯河防御战。退回罗马尼亚后,在雅西战役中来了次大崩溃,让德国人叫苦不迭。

(欢迎关注「子屠龙」头条号)


从总体而言,在结果上,他们成了炮灰,但具体在军事行动中,他们不是当炮灰使用的。

在军事上,他们作为仆从国军队配合德国军队作战,主要承担掩护德军侧翼和维护占领区治安的任务。如众所周知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后期,苏军就是突破了罗马尼亚军队值守的侧翼掩护阵地包围了德军,一般情况下,德军不会把攻坚与后卫这样的硬仗交给仆从国军队去完成。当然罗马尼亚军队在黑海沿岸的独立作战中有过相当出色的表现,这是极为个别的例外。

其次,罗马尼亚对德国最不可或缺的是他的石油,其境内的普洛耶什蒂油田是二战中德国唯一能够获得石油供给的地方,自然价值非同小可。罗马尼亚在国土防空作战与地面战中给美苏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有即使后期他们主动选择离开轴心国阵营改换门庭,在具体的战斗过程中也不乏美苏军人向这个昔日的敌人新来的伙伴开火的例子,显然,战争末期短暂的投诚不足以洗白前面长期的污点。从一个侧面也显现出罗马尼亚军队并不是我们想像的那么无能。


当然是炮灰。俄罗斯以斯拉夫人的家长自居,霸道野蛮,家里人早就不满意,只好跟著外人找机会发泄一下对家长的不满情绪。不过家长就是家长,一耳光过去,打的小兄弟们撞天昏,有苦难言。


我看了关于二战1944年的一部电影。里面抵抗苏军进攻的就是穿著德国军装而不是德国人的人。顽强的在跟苏联人打仗的画面深刻的留在了我的脑海里的同时改变了我对这些仆国军队的战斗力的看法。


二战的时候,罗马尼亚和匈牙利起到了很小的作用,说他们是炮灰也不为过,多多少少让前苏联认清了只有坚决的用战争回应才是出路,当时,两国从财力物力都不足以支持那场战争,说他们两国是炮灰也不过。


匈牙利不太了解,但罗马尼亚军队爱叛变,反复无常给人们印象深刻,二战时当德国人强大时军队整体投靠德国甘愿当炮灰。当德国快战败时又整体投靠苏联打德国。当齐奥塞斯库遇危机时,又是军队的的叛变给了齐奥塞斯库致命的一击。此国的军队是世界上最不靠谱的军队。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