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讯(黄建材 姚晓明) 金秋相聚厦门,共襄佛禅盛会。10月18日至22日,第13届中国厦门国际佛事用品秋季展览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展出面积11万平方米,设置国际标准展位6000个,汇聚国内外千家佛教用品行业的品牌企业,涵盖佛教用品产业各类产品,吸引海内外观众超过20万人次,规模宏大,盛况空前,同时进行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演艺活动。在B区B4T042展馆,德化县静心堂瓷塑艺术研究所展出了自主研发的立式或坐式的淡彩系列与极彩系列的瓷塑佛像艺术作品,吸引了广大客商的高度重视与浓烈兴致。

众所周知,福建德化是闻名遐迩的世界瓷都,是世界最大的白瓷观音生产基地。自"瓷圣"明朝何朝宗以来,世代传承、名家辈出、争奇斗艳、流光溢彩。郭桂星与爱人林宝珍也不甘示弱地一起创造了一系列珍贵的佛禅瓷塑原创作品。

图: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苏献忠(右)莅临爱徒郭桂星(左)的展馆进行指导

图: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苏献忠(左)在静心堂展馆与客商进行亲切交谈

郭桂星的师父叫苏献忠,瓷都德化唯一百年老字号"蕴玉瓷庄"第四代传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一级高级技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德化县现代陶艺家协会主席。有了名师的指导,郭桂星的技艺更上一层楼,承前启后,推陈出新,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创作技法,奠定了自己的作品魅力和艺术风格。郭桂星认为,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经过时间的洗炼,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宗教。佛教信徒们日常供奉佛祖与菩萨所需的吉祥物品,以及生活所需要的佛事用品,也随著时代的不断发展有了更多的创新需求。在包容性极强的中国,佛教蕴含了许多为人处世的超然之道,佛事与佛事用品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更加精致多样的发展进步。瓷塑佛像艺术创作的主要使命,是让身处浮华喧嚣的当今社会的广大民众,更进一步感受到佛教的庄严肃穆,体验到深邃凝练的厚重文化。

郭桂星介绍,西方三圣又称弥陀三尊,指的是西方极乐世界三尊主要的佛菩萨,即教主阿弥陀佛和他的左胁侍观世音菩萨、右胁侍大势至菩萨。造像上,三者皆在莲座上,莲象征出淤泥而不染,于一真法界而能应化在十法界;阿弥陀佛居中,观音菩萨胁侍在左,大势至菩萨胁侍在右。三者塑像或画像为修行净土宗者礼敬的对象。

弥勒佛即弥勒菩萨,也叫弥勒菩萨摩诃萨,在大乘佛教经典中,常被称为阿逸多菩萨摩诃萨,是世尊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未来将在娑婆世界降生修道,成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所以也叫未来佛。弥勒佛被唯识学派奉为鼻祖,其庞大思想体系由无著菩萨、世亲菩萨阐释弘扬,深受中国大乘佛教大师支谦、道安和玄奘的推崇。 在一些汉传佛教的寺院里,常见到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的弥勒佛塑像。"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此在佛教作为表法教育,表示"量大福大",提醒世人学习包容。

图:上海无为寺方丈玄洪法师特为静心堂瓷塑艺术研究所题词赞赏

"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地藏菩萨因此得名。佛典载,地藏菩萨在过去世中,曾经几度救出自己在地狱受苦的母亲;并在久远劫以来就不断发愿要救度一切罪苦众生,尤其是地狱众生。所以,这位菩萨同时以"大孝"和"大愿"的德业被佛教广为弘传。也因此被普遍尊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并且成为了汉传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唐朝来华求法的地藏比丘被认为是地藏菩萨的化身。这位出身新罗王族的僧人所在的安徽九华山也被视为地藏菩萨的应化道场,并因此成为了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千百年来香火鼎盛。

图:静心堂展出的精美佛像强烈吸引了各地各类的众多客商

郭桂星,1983年出生于福建德化城关,2002年毕业于德化陶瓷技术学校,学艺于德化民间百年老字号"蕴玉瓷庄",进修于福建工艺美术学校雕塑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系。早期担任德化几家陶瓷厂的陶瓷样品设计人员。2005年成立"玉鑫瓷坊",自主设计、研发生产传统手工白瓷系列产品。"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007 年,郭桂星的原创作品<<敦煌丝音>>获得福建省现代陶瓷精品赛"银奖" ,并获福建省博物馆永久收藏。

2013年9月2日,德化县静心堂瓷塑艺术研究所在宝美工业区正式成立,郭桂星在瓷塑业内有著自己独特鲜明的作品特色和艺术风格。静心堂的作品设计理念采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古典工艺元素,用明快随意的现代设计理念与技巧再行整合,去繁求精,简洁圆融,更充满令人惊喜的意境。生产原料以陈年精炼的中国白瓷泥为主,件件作品都经过手工的精心制作与巧妙修饰,以期达到或突破瓷泥的制作极限。再经窑炉高温多次烧成,奉行"十窑一宝"的古训,每个环节都力求尽善尽美,美轮美奂。

郭桂星现为静心堂瓷塑艺术研究所艺术总监、国家一级高级技师、泉州市工艺美术师、福建省雕刻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郭桂星说,再好的艺术珍品也不能老是束之高阁,要大胆地走出去"结缘四海宾朋、共囊佛禅盛举",在国家"一带一路"伟大政策规划的指引下,重温海上丝绸之路的旖旎风光,传播慈悲济世的佛教文化,传播包容共荣的中华文化,实现社会和谐与世界和平的美好梦想。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