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考仲子之宫。初献六羽。

直译:九月,仲子的「宫」落成。初次采用「六羽」的舞队。

咱们先来逐字解释:

考,《说文解字注》:「凡言寿考者,此字之本义也。引伸之为『成』也。」

仲子,还记得是谁吗?不记得的话,就得回看隐公元年喽。(参看隐公元年(1)- 一起读《春秋》)

她就是鲁隐公同父异母兄弟鲁桓公的母亲,在隐公二年去世。(参看隐公二年(6)- 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

宫,《说文解字》:「室也。从宀(mián),躳(躬)省声。」

宫就是室,区别在于「宫言其外之围绕」,就是说宫包括了室和室外四周的空地。

河北平山战国晚期中山国王墓出土的错金银铜版兆域图,长96厘米,宽48厘米,现藏河北博物院。铜版正面是中山王厝陵区建筑规划图,上刻划有陵墙、土丘、祭室及附属建筑之名称及尺寸,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建筑设计图。

扩展阅读:河北博物院十大必看宝物

兆域图释文

从上图可以看出,内外墙均称作「宫垣」,显然「宫」包含了建筑本体和周围的空地。

《公羊传·文公十三年》有这样的记载:「周公称大庙,鲁公称世室,群公称宫。」 意思为祭祀周公的地方称为太庙,祭祀第一代鲁公的地方叫做世室,祭祀之后的各位鲁国国君的地方都叫做「宫」。

也就是说「仲子之宫」,即祭祀仲子的地方。

仲子之宫在哪?

杨鸿勋教授《妇好墓上「母辛宗」建筑复原》一文对安阳殷墟妇好墓进行了考证,就「一号房基」恰压在墓口上的情况进行了分析论证,认为殷代纪念、奉祀先人的建筑-「宗」就建在埋葬先人遗体的地方。

妇好墓上「母辛宗」遗址平面图(《杨鸿勋建筑考古学论文集》)

「母辛宗」复原建筑

前文提到的错金银铜版兆域图显示,建于战国晚期的河北平山县中山国王墓,其王与后、妃三陵并列,上构高大夯土台,台上建祭祀建筑。

中山王陵设计透视图(《杨鸿勋建筑考古学论文集》)

从商朝的妇好墓到战国晚期的中山王墓,其墓上方都有祭祀用的享堂,由此观之,「仲子之宫」也应当是在仲子去世后,在仲子墓所在位置,修建的祭祀建筑。

考仲子之宫」也就是祭祀仲子的宫室落成,那么,「初献六羽」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先来一起看看《左传》记载的事件背景:

九月,考仲子之宫。将万焉。

九月,祭祀仲子的宫室落成,将要表演「万舞」。

万,指「万舞」,古代的舞名。先是武舞,舞者手拿干戚(武器);后是文舞,舞者手拿鸟羽和籥(乐器)。

在《诗经》中,有一首名叫《简兮》的诗,描绘了万舞的场景,留下宝贵的文字记忆:

《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诗中「左手执籥,右手秉翟」的诗句,正是文舞舞者的形象,也因此用「羽」来代表文舞。

《坛庙祭祀节次》,清内府三色套印本

公问羽数于众仲。对曰:「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

鲁隐公问大夫众仲,应该用多少舞者才合适。众仲回答:「(万舞的表演者)天子可以使用八行八列(64人),诸侯可以使用六行六列(36人),大夫四行四列(16人),士只能两行两列(4人)。

【这里面有个情况,就是为什么鲁隐公要问使用多少舞者。通常来说,只要按照惯例来安排舞者就好了。那鲁国的正常祭祀,舞者用多少人呢?

根据《礼记·祭统》的记载:

昔者,周公旦有勋劳于天下。周公既没,成王康王追念周公之所以勋劳者, 而欲尊鲁,故赐之以重祭。外祭则郊社是也,内祭则大尝、禘是也。夫大尝、禘,升歌《清庙》,下而管《象》,朱干玉戚以舞《大武》,八佾以舞《大夏》,此 天子之乐也。康周公,故以赐鲁也。子孙纂之,至于今不废,所以明周公之德而又以重其国也。

简而言之,由于周公的巨大贡献,鲁国可以享受周天子的待遇,在「大尝、禘」这种合祭祖先的祭祀上,采用八佾的舞队但是从春秋经传记载的「吉禘于庄公、禘于武公、禘于襄公、禘于僖公」等,可以看出鲁国也以「禘」的名义专祭某一公,因此也必用八佾来舞蹈。

这次仲子之宫落成,祭祀仲子,而不是祭祀某位鲁公,如果用八佾来舞蹈,显然有点过了,所以才会让隐公犯了难,来询问众仲的意见。】

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故自八以下。」

所谓舞,就是用来节制八音,宣播八风,所以人数从八行八列开始,逐渐按照等级减少。」

【八音,指的是「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种材质的乐器。

按照郑玄的注解:「金,钟镈也;石,磬也;土,埙也;革,鼓鞀(táo,俗称「拨浪鼓」)也;丝,琴瑟也;木,柷(zhù)敔()也;匏,笙也;竹,管箫也。」

钟、罄、埙、鼓、琴瑟、笙、箫这些乐器相对常见,尤其是当前热播的文创综艺《国家宝藏》,著实让「曾侯乙编钟」火了一把。

咱们在这里,简单通过图片了解两件不常见的乐器:

彩绘福鹤木柷:柷作木制方斗形,上扩下窄,三面彩绘山水楼阁,一面彩绘祥禽瑞兽。内侧三面中间突起作鼓形,为敲击之用,一面中间穿孔,用以出音,木柷下方形金漆趺座。现存于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莲座虎形木敔:敔作木雕伏虎形,通体黄漆,眼白口红。体黄爪白,花斑尾。虎背有竹制片状龃龉二十七片,现仅存二十五片。伏虎卧在虚称式基座上,须弥座上部饰波曲纹,下部饰莲瓣纹。现存于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这些歌者、乐工、舞者的位置,在清代的祭祀典礼如下图排列:

奏乐位次图,《国学礼乐录》清李周望辑

说完「八音」,再说「八风」。「八风」的解释更是众说纷纭,罗列如下:

《吕氏春秋?有始》:「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滔风,东南曰熏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凄风,西方曰飂风,西北曰厉风,北方曰寒风。」

《淮南子?地形训》:「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条风,东南曰景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飂风,西北曰丽风,北方曰寒风。」

《说文解字》:「风,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阊阖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

陆德明:「八方之风,谓东方谷风,东南清明风,南方凯风,西南凉风。西方阊阖风,西北不周风,北方广莫风,东北方融风。」《易纬通卦验》:「八节之风谓之八风。立春条风至,春分明庶风至,立夏清明风至,夏至景风至,立秋凉风至,秋分阊阖风至,立冬不周风至,冬至广莫风至。」】

公从之。于是初献六羽,始用六佾也。

鲁隐公听从了众仲的建议。从此,在祭祀仲子的典礼上都使用六行六列的舞者。

【有可能不仅是在祭祀仲子,而是在单祭祀女性先辈时,都采用「六佾」。】

关于「初献六羽」,我还有一种想法,先罗列于此,有待考证:

古时候祭祀,按照「事死如事生」的原则,需要由人扮演被祭祀的先人,接受后人的敬献。这个扮演的先人,就叫做「尸」。根据《仪礼·特牲馈食礼》的记载,核心仪节中有「献尸」的环节。「献尸」即向「尸」来献酒,第一次献酒就叫做「初献」。

根据记载,初献时候用「武舞」,二献用「文舞」。而仲子是妇女,没有武功颂扬,所以在初献的时候不使用「武舞」,而采用「文舞」,即「六羽」。


「考仲子之宫,初献六羽」解释完了,我还想再唠叨一句。天子以九为尊,鼎也用九鼎,为什么舞「自八以下」呢?

我想,除了「节八音行八风」的说法以外,可能还有一种编舞的需求。

《坛庙祭祀节次》,清内府三色套印本

从上图可以看出,舞者「对舞」的动作非常多,如果用九行九列,不管怎么编排,恐怕都得有一个舞者落单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