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学领域,人脑被称为宇宙间已知的最复杂的组织,关于它的工作原理,我们研究了这么多年还是不知道。

目前只是知道了一些关于它的基本的结构,以及基本功能。今天我们就来简单地了解一下这些基本结构基本功能。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懂一些脑科学,毕竟它涉及到我们每个人自身。

「人脑」每个人都有,而且正常人都知道它很重要。经常听人说「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甚至有这样一句略感惊悚的话「大脑是你最重要的器官,这句话是大脑告诉你的」。

在这里,首先我们要区分的第一个概念是「人脑」大于「大脑」,或者说「人脑」包括「大脑」,「大脑」只是「人脑」的一部分。

下图是「人脑」的主要结构:

从进化的角度看,人脑分为三个层次:最底层的是「脑干和小脑」,这是人类最原始的脑,基本上所有的动物也都有。

「脑干」这整个结构里面包含「延髓、脑桥、网状结构、丘脑」,它们都有各自的功能,比如说调控你的呼吸,心跳,消化等等。并且它们基本上是自动干活的,就是说不需要你的意识参与。

人脑中间这层是「边缘系统」,一般哺乳动物也有这层,但像鸟鱼虫这些动物是没有进化出这一层的。

「边缘系统」主要包含「海马体、杏仁核、下丘脑」,它们都是一式两份,在左右脑各一个。在这里先提一下,大脑分为两个对称的半球,左脑右脑由神经纤维束「胼胝体」连接,进行信息交流。

当然它们也都有各自的功能,比如说我们的记忆与海马体有关,情绪与杏仁核有关,口渴饥饿与下丘脑有关。今天我们不做深入研究,只先弄清楚人脑的大概结构和功能。

人脑最上面这一层就是我们常说的「大脑」了,它包裹著「脑干」和「边缘系统」,主要分为「大脑皮层」(又叫大脑灰质)和「大脑白质」。

大脑皮层可以看作是覆盖在大脑最上面的一层皮,它有凹下去有凸起来褶皱在一起(凹下去的叫「沟」,凸起来的叫「回」),整个展开大概跟一张报纸(4张A4纸)那么大,2-4毫米厚,当然大小和厚度每个人有差异。

我们常说的锻炼大脑让人变聪明,从生物学本质上来说就是让这张「大脑皮层」表面积变得更大,厚度变得更厚。冥想就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这个以后有机会再写。

「大脑皮层」是我们产生抽象思维的生物基础,比如说产生语言,理解语言,逻辑推理,设定目标,作出计划,作出决策等等。它是人类最新进化出的产物,我们说整个人类文明都是建立在大脑皮层上面都不为过。它呈现灰色,主要是由神经细胞的胞体组成。是我们人类行为的最高司令部。

部分哺乳动物其实也是有大脑皮层的,只是它们不具有我们人类大脑皮层所具有的各种强大功能。所以我们说人与动物最大的差别,就是思维能力的差别。

「大脑白质」呈现白色,主要由神经细胞的突起部分组成。你可以理解为它负责传递信息给大脑皮层的。大脑皮层负责接收信息,处理信息和发出指令。

既然「大脑皮层」这么神奇而且重要,那么我们再继续深入了解一下它的结构和功能。

神经科学研究大脑皮层,目前是根据功能将它划分为四个脑叶:额叶、顶叶、枕叶、颞(nie四声)叶。同样的这四个脑叶对称分布在人脑的左右半球上。

整个大脑皮层在中间从上往下「切下去」有一条「中央沟」,从前面往后面「切过去」有一条命名为「外侧裂」。从上图中可以看到具体位置。

目前神经科学已知的,在额叶上靠近「中央沟」的一个区域叫「运动皮层」,这里控制著人体器官的运动,比如说手指打字,嘴巴咀嚼,行走等等。

在「左半球额叶」上还有一个特别的区域,叫「布洛卡区」,这里专门产生语言,就是说你说出语言是这个地方控制的。如果这个地方受损,你就无法说出你想说的语言。

顶叶大概位于头顶靠后的位置,在顶叶上也是靠近「中央沟」的地方,有个区域叫「躯体感觉皮层」,这里控制著你的躯体感觉,比如说压迫,瘙痒,疼痛等等。

接下来大概后脑勺这个地方叫「枕叶」,它是专门接收和处理我们的视觉信息。比如说你看到的东西是什么?

「额叶,顶叶,枕叶」这三个术语名词大概就是根据人的额头,头顶,枕头的地方相对应的位置来命名的,还比较好记。最后一个「颞叶」其实也是这样来命名的,因为「颞」(nie四声)字本身意思就是头颅两侧靠近耳朵的地方,所以叫「颞叶」也是如此。

颞叶主要负责接收和处理听觉信息。其中跟额叶一样,在「左半球颞叶」上有一个特别的区域,叫「威尔尼克区」,它主要是理解语言的,如果它受损,你就不能懂的别人在说什么。

在这里要强调的是,这些大脑皮层的脑叶只是科学家为了研究方便而划分的界限,而不是说明大脑皮层就是严格按照这些界限来行事的,同时大脑皮层各区域也不是单独工作的,它们总是协同工作。关于人脑还有太多的奥秘等著我们去揭晓。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人脑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处在底层的最原始的「脑干和小脑」,中间的「边缘系统」,还有最上面的「大脑」。而大脑上的「大脑皮层」又是我们的人类思维的生物基础。确实人脑里的每一个组织都非常神奇而重要,但我们可以这样说「大脑皮层」更加神奇,更加重要。

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大脑的左右半球。在前文中我已提到大脑是分为两个对称的左右半球的,它们通过神经纤维束「胼胝体」相连,来交流信息,见上图。

现在很多培训机构,有这样一些说法「左脑是理性脑/学术脑/逻辑脑/抽象思维脑,右脑是感性脑/艺术脑/创造脑/形象思维脑」,我们一直习惯用左脑,现在要开发右脑,或者说开发全脑。如下图是最常见的宣传图:

这种说法非常夸大其词,甚至是错误的。原因可能是当科学研究出来时,新闻媒体为了吸引公众注意力而夸大其词,然后企业刚好可以「推销」这种观点来赚钱,当然还存在一些确实无知人云亦云的人。

另外就是人类特别喜欢将事物分类,能一分为二是最好的,这样可以满足对秩序感的需要,还可以满足解决复杂问题的满足感。

从宣传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们把左右脑功能几乎完全独立区分开了。还经常有些小游戏或者测试区分有的人是左脑人,有的人是右脑人。我们的左右脑确实在加工信息时,风格有些不同,但是它们的差异性没有超过相似性,并且左右脑是无时无刻都在交流信息,在做任何一件事时都是协调合作一起完成的。只要大脑没有受损或者病变,我们都是全脑人。

包括大脑只开发了10%那是多年前的「科学」,目前也被认为也是错误的,现在还这样说就是谣言。我们的大脑每个区域都有它的功能,并且一直都在工作著。之前斯嘉丽主演的电影《超体》对这个谣言又是宣传了一把。

还有「右脑记忆储存量是左脑的100万倍/10万倍」,纯属无稽之谈,没有任何研究证据能表明。

美国生物心理学家罗杰.斯佩里因为研究裂脑病人(为了治疗脑电波在两个大脑半球之间震荡引发的癫痫,而剪断胼胝体的人,称为裂脑病人),揭开了大脑两半球的一些秘密和功能分工,而获得1981年的诺贝尔生物或医学奖。他的实验在这里就不写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查找书籍(这种知识百度搜索是真的难用)。他研究所得的一些观点有:

左脑控制右侧身体,右脑控制左侧身体;大部分人的语言能力是在左脑的(注意是大部分人,不是所有人);左脑识别,记忆数字文字比右脑强,右脑识别,记忆图像和形状比左脑强;识别人脸,空间记忆能力在右脑等等。

但是请注意,他是在「裂脑病人」身上做的实验和研究,而我们正常人的两侧大脑是时刻互相交流的,并且是有可塑性的。

那么为什么人们在做相同的一件事时,有的人更理性,更具逻辑性,而有的人更感性,更情绪化呢?那不是因为他们使用了不同的大脑半球,可能是他们有不同的人生经历和个人经验导致的。固然每个人的大脑结构会被反向塑造得有所不同。

大脑这个组织确实很神奇,也有很多谜团我们还不知晓。能知道多少就知道多少吧,进一步总有进一步的惊喜。搞不懂的就搞不懂吧,不用钻牛角尖。总之多动脑思考问题,肯定是真正的健脑,跟多动手健身是一样的。

本文参考书籍: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原书第七版

著:美国 菲利普.津巴多,罗伯特.约翰逊,薇薇安.麦卡恩

翻译:钱静,黄珏(jue二声)苹

《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

著:美国 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

翻译:王垒,王苏(su一声)等北京大学心理学系18位教授。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