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__6471695.jpg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79717

在图书馆新书区顺手借回家的书,以为这是一本寻找自我的工具书,没想到是一本小说,但作者有心理咨商证照,把专业的心理治疗理论跟小说结合在一起,让这本小说除了引人入胜还有自疗效果。

借由卡蜜儿的故事遇到惯性治疗师的故事走入人心,「幸福的能力可以靠著日复一日的锻炼与强化而来,可惜学校没教。」借由惯性治疗师克劳德的口中说出。小说就在卡蜜儿一步步慢慢实践的疗程中展开。

第一课:永远别只是等待与保持被动。第一个任务是进行一场内、外整理。把断舍离的概念带入小说中当开场。随著卡蜜儿的进化,让她意识到一个人自我认同是什么,世界对你的印象就会是这样。循序渐进一连串的疗程用有趣的文字描成融入日常生活的吸引人故事,帮助卡蜜儿突破困境,但其实背后有深厚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随书附赠的「日常惯性学手册日常惯性学手册」,图书馆借回来的书没有这个附件,所以打算买一本来收藏,故事的最后有转折,有点类似遗憾收纳员的收尾,都有传承的意思,虽然我们不见得都能幸运的遇到属于自己的惯性治疗师,而且本书中的惯性治疗师克劳德还对卡蜜儿的创业给了实质帮助。但作者已经透过这本书把惯性治疗师送给读者,只要依自己的能力付出行动,同时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幸福,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或他人的惯性治疗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