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晶晶今欺负了点点“”宁宁吃饭把饭弄到地上了“……妈妈发现丁丁每天从幼儿园回来都向他打各种小报告,妈妈总是不痛不痒地答应着,但是妈妈细细一想,如果孩子在学校也跟老师打这样的小报告,同学们该有多讨厌他啊,记得当年自己上小学的时候,就非常讨厌班上爱打小报告的小青。

  第二早上,妈妈送丁丁上幼儿园的时候,就把自己的担忧跟老师讲了,结果老师也说丁丁整天跟他说这个小朋友违反纪律,那个小朋友不听话,都是数落其他小朋友的不是,让他有时也应接不暇。

  那么孩子喜欢打小报告都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原因呢?

  一、报复心理

  有的孩子以前被别的孩子打过小报告,并且因此受到老师的批评,因此怀恨在心,他们通过打小报告来反击,以达到心理平衡。

  二、体现自己的价值

  有的孩子希望通过别的孩子表现差的时候,来反衬自己,以获得老师的关注,这些孩子可能认为老师不注意他,甚至认为偏爱别的孩子,为了让老师关注到他,而采取打小报告来达到目的。

  三、想帮助别人

  有的孩子是想把别的小朋友从错误的行为中拯救出来的心态打小报告的,这时候的打的小报告往往是有用的。

  四、想和老师套近乎

  有些孩子打小报告,让老师感觉他很好管理,让老师对他刮目相看,这样做的结果会助长孩子们打小报告的风气。

  五、家长的误导

  孩子上幼儿园后,父母为了防止孩子在幼儿园受到伤害,告诉孩子遇到困难要找老师来解决,如果孩子不论什么事情都找老师来解决,不但会失去小朋友的信赖,还会养成依赖的习惯。

  对于孩子打小报告,父母不能简单地认为孩子多管闲事,只有找到孩子小报告的心理原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是不管怎么说,打小报告都是一种无能的表现,都是表明一个事情,就是自己能力达不到的情况下,希望借助外力来控制别人,因此父母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教会孩子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等他将长大了,自然有处理大事情的能力。

  面对孩子的小报告,父母不能只是应付了事,可以用一种夸张的的方式来回答孩子的小报告,这样的回答让孩子觉得重要的的事情变得微不足道,等下次出现类似的事情,孩子觉得没有必要跟大人说了。

  孩子在幼儿园里受到欺负因为打小报告而获得老师的帮助和解决,父母最好要引导孩子好好想想,除了打小报告,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让孩子慢慢学会宽容、谅解、克制愤怒,同时也勇敢地面对那些伤害自己的人。

  我是侯妈,多平台签约作者,欢迎你能关注我,每天给大家分享教育内容,培养优秀孩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