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需要作出区分:

1,汉初实行的道家是黄老学,黄老学跟老学有很大不同,无为思想也有很大不同,黄老无为更接近儒家的无为;

司马谈最先提出了六家的说法,把先秦儒、墨两家扩展为儒、墨、道德、名、法、阴阳六家。这个时期的道家(道德家),指黄老道家,属于吸取其余五家思想而成的新流派。所以,黄老学的无为之治看起来跟孔子提到的无为,以及孔子学生宓子贱的执政方针相似。

2,汉朝府库充盈和黄老学有一半关系,最主要是同萧何有关,以及之后文、景二帝亲贤良和儒生有关;

之所以会认为文景之治和黄老学有关,恐怕是跟曹参在齐任用盖公这件事弄混了。黄老学的盖公治理齐地,效果不错,但这不是整个汉朝。汉朝的法令制度主要跟萧何有关,曹参任汉的相国后,整天只是吃喝玩乐,主要用手下人来做事,延续的是萧何的政策。文景时期,亲儒士、重贤良也是很常见的现象。休养生息和轻税负,这不仅仅是黄老学的特点,其实先秦不少学派都有类似的观点。

3,黄老学不擅长治理,能够守成,而难于变革,对于战争也一味求和。此外的吕后专权,外戚干政也迫使黄老学逐渐成为禁忌。

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解答,一方面道家学说不再适应汉武帝时期统治者的需要,另一方面,儒家学说经过发展之后迎合了现实政治的需要,最终取代道家学说。

的确,汉初自汉高祖刘邦到汉景帝刘启的几任统治者尊崇黄老无为而治的思想,劝课农桑、减省租赋,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到汉武帝即位之时,按照《汉书·食货志》的说法,有了「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的景象,社会经济获得长足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国库充盈,看起来是一副盛世景象。但在这盛世背后,也隐藏著一些政治危机,诸如匈奴问题,在汉初针对这一问题的方针主要是以和为主,处于战略防御阶段;再如王国问题,汉初实行的郡国并行制导致地方势力一度做大,威胁到了中央集权,七国之乱的爆发就是典型的例子。这些问题的存在表明汉王朝需要变革,继续往大一统中央集权的方向发展,而道家学说显然不适应这种现实政治需要。

与此同时,儒家学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以董仲舒为首的儒生提出了一整套适应中央集权需求的、符合大一统观念的理论,董仲舒在应对汉武帝的对策之时,系统的论述了天人感应学说,阐述了大一统的必要性,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很恰当的迎合了汉武帝想要加强中央集权、加大皇权权威的需要,也为解决西汉盛世之下面临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使得儒家学说成为此后漫长历史时期的统治根基,这与当时的历史形势分不开。


俗话说落后就要挨打,汉初刘邦被围白登七日,后来找人贿赂冒顿单于的后妃说情才得以脱围,文帝,景帝时虽然经济已经得到了长足发展,不过在军事战备方面却远远落后与对手,不得不采取和亲手段来化解矛盾,而且匈奴人时不时南下骚扰,边民也是满腹委屈,到了武帝时候,他就想不能再任人宰割,于是励精图治,在卫青霍去病的带领下彻底扫除了匈奴的威胁,如果汉武帝继续无为思想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大家可以借鉴北宋或者南宋的时候,那时候经济文化可以说是高度发达,然而却是国家富裕军事实力不行,落得最后身死国灭的下场,所以到了汉武帝时期,废除了道家无为思想推行了儒家思想,提升了国力,扫除了北方威胁,所以后来西汉灭国也是亡语与后戚王莽之手,而不是被北方游牧民族消灭。


汉初根本不是道家的无为之治,没有哪个官员是道家的,张良是儒道都有,更何况张良早早就退休,对朝政影响不大。

如果按照道家无为,就应该无政府主义,老死不相往来,但是汉初明末不是道家无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