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蜀国能否翻盘的问题,历史上很多人讨论过了,其实今天看来,蜀国会败,不是一名名将甚至一名统帅能决定,原因如下:

1、诸葛亮也说过,天下三分,益州疲弊,蜀路难三个字就说明了和外界交通不便,经济发展受到了极大限制。

2、诸葛亮晚年算的上是穷兵黩武,蜀国连年攻战消耗国力、劳动力极大,而且消耗民心,战争不是人民想要的,这可不是换一员大将能解决的。

3、人才凋零,有能为的文才只孔明、士元二人,却没有更多能人志士。

4、不重视培养下一代人才,诸葛之后,无人能与魏吴相抗。

5、后来的蜀国为诸葛亮一人的蜀国,亮强则国强、亮错则国败,诸葛难免有专权之嫌,做了很多现在看来错误的决定。如:不取西凉之马、未加培养有文武之才的魏延、马谡(无将之时还要斩)。。。多了去了。

这些都是问题,民心向背才是大事,蜀国之亡,不是一两员大将能左右的,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蜀国灭亡是必然的


决定统一走向的是实力 是地盘 是物资 不是哪个人就能翻天覆地的

当然 历史上也不乏伟人 他们能够改变历史的走向 而这类人数量极其稀少

三国这段历史 不到一百年 在整个历史长河中都算极其极短的插曲 能归为第一类的 少之又少

在我看来 三国里属于这一类的人 只有两人

曹操 周瑜

没有曹操 真如他所说的 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没有曹操 士族就会早一些登上历史舞台 建立一个类似于晋朝一样以士族为统治阶级的王朝

曹操在绝对劣势的情况下 打败了袁绍 彻底阻碍了士族一统天下的道路 同时 几乎一统天下 在实质上终结了汉王朝的统治 他是可以给历史改道的人

没有周瑜 曹操很有可能在生前一统天下 因为赤壁之战的主体就是曹孙两家 刘备无足轻重 周瑜在类似于曹操打袁绍的处境下 以弱势兵力取胜 将孙吴的国运延长了数十年 属于改写了历史的人

至于刘备和诸葛亮 他们值得倾佩 但他们事业的巅峰无非就是割据一方 有没有他们 蜀地都会被吞并 他们属于延续历史走向的人

说这么多废话 只是想说

太史慈绝不是第一类人 他至多和刘备 诸葛亮一样 是可以顺应历史潮流 做点事情出来的人

纵观太史慈一生 他只能算是一个讲义气的勇将 以忠义闻名 但缺乏足够硬度的战功

他最有名的事迹是 报恩孔融 酣斗孙策 压制刘磐 是孙权即位前期孙吴重要将领 被委托以压制南部诸事的重任

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如果我们查查他的同事 像黄盖 程普 甘宁 凌统等人的事迹 会发现太史慈没有建立如他们那样大的功绩 说白了 太史慈是厉害 但也没有厉害到能够改写历史 以少胜多的地步 撑死了就是个将才

如果他跟随刘备 估计跟赵云的待遇类似 多了个能打仗的将军 但不至于到独当一面 进位五虎将的地步 所以 太史慈的加入对于改写刘备军的命运 没有太大的作用

另外 太史慈早夭 没有留下更多的事迹 自然也不能把他定义为神将一类的猛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