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阗的起源其实并非印度,但因为贸易和地缘政治因素而深受印度文化的影响。所以也就有了建国始祖源自印度的说法。这恰恰也说明了于阗在当时印度-中亚文化东传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于阗的土生人口,其实属于早期动迁的斯基泰-伊朗移民。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后,他们就开始进入当地,并在之后的2000年里成为了当地的主要人口与文化载体。所以,至今发现的大部分于阗文书,都使用著一种东伊朗系的方言书写。此时的印度,既没有佛教也没有阿育王的孔雀帝国,自然谈不上印度起源。

但就是在如此早期的时代,后来的丝绸之路贸易就已经自然产生了。虽然类似的线路还存在数条,但于阗本身所在的南疆路线是去往印度河流域最方便的途径。这也让该地区在日后的发展中,经常受到印度文化的辐射。

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于阗应该已经开始接触到印度来的佛教文化。虽然有中亚的巴克特里亚希腊人阻隔他们与印度孔雀帝国间的直接联系,但丝毫挡不住过往商贾和专业传教士的影响。阿育王在帝国疆域稳固后,曾经大量派出佛教僧侣到外部世界传教。最远的一些人曾经抵达过希腊雅典,距离跟进的于阗也应该在这个时候就受到了影响。这也算是印度文化首次对当地的大力度传播。

当然,真正让印度文化大量进入的还是公元1世纪后期开始的贵霜帝国。尤其是在著名的迦腻色伽国王时期,贵霜帝国的首都从兴都库什山以北的巴克特里亚城,搬到了山脉以南的莲花城(今日的白沙瓦)。帝国的疆域也从恒河流域的边缘,一直延伸到费尔干纳盆地与东面的西域西部城市。于阗就在这一时期,做过贵霜的附属势力。迦腻色伽本人也有保护佛教徒,继承人中不乏以佛教为主的君主。于阗的佛教和印度文化,就在这个时期定型。

这种因地缘政治而带来的文化成果,在贵霜之后的白匈奴帝国时代依然奏效。白匈奴人以河中起家,很快就占据了阿富汗和北印度地区,继而东进到西域。他们等于在地缘上维持了于阗过去在贵霜时代的地位。大量从印度来的商队,会经过开伯尔山口北上,再翻过帕米尔边缘山麓抵达于阗。

何况从贵霜时代开始,佛教僧侣本身就控制著相当比例的东西方贸易。遍布各城市的寺庙,也是商队休息和储存货物、资金的商馆。所以,非常倚重商业收入的于阗,也不可避免的被佛教文化所浸染。从这里向东的商人或僧侣,也对中原早期的佛教发展有著很重要的影响。不少中亚和印度的高僧,都通过于阗进入汉-魏-晋-北朝境内,影响力至今都随处可见。

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于阗的斯基泰系贵族开始有了先祖来自阿育王时代的印度说法。实际上这种自我宣布和追认,往往有著比较现实的深层次因素。首先就是上面提到的宗教+商业因素,其次就是于阗屡屡遭遇北方和西方的游牧/半游牧势力威胁,需要在文化上保持一种逼格更高的自我意识。最后,以佛教经文上的圣主后裔自居,也是向东方输出文化与商业行为的宣传需要。

在白匈奴的帝国被波斯-突厥联军摧毁后,于阗的文化和经济地位也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即便有唐朝军队的西征和西域都护府的建立,也是如此。于阗继续扮演著东西方世界的十字路口角色,并用佛教文化不断影响东方世界。但佛教文化已经在印度本土衰微的时代,于阗俨然成为了佛教在北方世界的中心。

一直到伊斯兰化的突厥势力开始在西北地区出现,于阗的生存才受到真正的严重威胁。王国晚期的历史,就是一部四处拉佛教盟友对抗喀喇汗国的战争史。以于阗为核心的西域佛教势力,一度还对喀喇汗国控制的西域城市进行过宗教圣战。当然,由于国力和军事水平的差距,这场长期战争最后还是以于阗灭国而告终。


谢谢邀请,关于于阗的创始人,有说为古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阿育王。这是发生在公元前200多年的事情。我们一般百姓了解的新疆和田地区目前以信奉伊斯兰教为主,实际上远在于阗王国时期,这里曾信仰佛教,而佛教的传入正是来自古印度的孔雀王朝。

孔雀王朝鼎盛时期控制了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孟加拉湾,德干高原以及远达阿拉伯海的广大领域。其最后一个国王前阿育王以佛教的「护法名王」为尊名,来到今新疆和田地区,创立于阗王国,(中央王朝秦汉时)这里开始信奉佛教,而现在我们在新疆于阗古国附近出土文物多为伊斯兰教特征,是因为在公元1000年左右(中原王朝宋朝时),于阗王国被建都喀什的黑韩汗国所灭,伊斯兰教开始盛兴。

应该说,古印度孔雀王朝与我国境内的古于阗王国有著源远流长的脉连关系。


首先,这种事情,在古代文明中还是颇为常见的。比如古罗马的传说和史诗中有特洛伊战争的相关记载、衣索比亚的王朝起源中有涉及古以色列国的记载,还有更离奇的,马来人的史诗里还说亚历山大大帝是他们的祖先。

文明肯定会相互影响,这些影响体现在早期的文献中,十分普遍。

具体到于阗国,有一种传说是它是西迁的汉人跟北上的孔雀王朝阿育王的宰相的人马结盟建成的,这个说法是不是史实有待考证,其实,阿育王是不是真的是那个时候的人都有争议呢,还有人说阿育王其实是贵霜帝国的迦腻色伽。不过,印度文化影响到新疆一带应该是比较不令人吃惊的事,早期汉传佛教很多天竺僧,不都是走这条线进入中原的么?西域的那些小型城邦,基本上早期也是信佛教,后来到了宋朝左右才伊斯兰化的。

于阗国的国姓是「尉迟」,一般认为这个姓氏就是这个来源,包括后来的鲜卑尉迟氏,也是从于阗跑出来融入鲜卑人的。这个尉迟,20世纪上半叶有不少学者都认为是Vijaya这个词的转译。Vijaya这明显就是个天竺梵文辞汇了。所以说于阗国的文化中既然有这么多古印度的因素,出现孔雀王朝相关记载也是十分正常的了。


诚谢邀请。关于这一问题,我了解的太少,手中几乎没有这方面资料。试著回答一下。于阗国遗址应该在中国新疆。时间应该是在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印度孔雀王朝佛教刚刚兴起,似乎因为宗教战争一部分人逃亡到当时古于阗国。据传说这是一个当时中印杂居的国度。

谢谢。

新疆这块儿因为地域广大,历史复杂,在历史上又从来没有形成过一个真正统一的政权,很难说在历史上不被周围的中原文明或者印度河流域文明甚至远方的两河流域文明所影响。

古印度也曾经辉煌过,但不过是昙花一现。如果说印度文明曾经通过某种形式影响到新疆地区,也并非就不可能,但也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比如我们的郑和下西洋,非洲都到了,瓷器碎片都留了,至今那里还流传著不少的这样那样有关中国的传说,也还真有中国人的后裔留在了非洲,可那又怎么样?

不知道出题者想通过这个题说明什么?是想说凡是中国的土地都不能有外国的蒲公英种子飘进来吗?


在没文字或文字初期时代的人类社会到底是什么情况,现代人是说不清了。和田那片绿洲甚至整个新疆都经历了多次的人种更替,谁也不知道最远古的新疆先民是从哪里来的。现在新疆以维吾尔人为主,但他们并不是新疆最早的土著,所以说新疆并不是维族人的新疆,维族想占据新疆搞独立那是其他中国人不会同意的。随著西部大开发,移居新疆的汉人也越来越多,当今北疆地区维族人已经成为少数。另外随著民族的融合,以后维族人都要融入中华民族的血统,都会具有儒家文化的思想观念,新疆是中华民族的新疆会越来越稳固。以前的历史就当个传说故事吧,没有什么惋惜和抱怨的。印度的佛教在历史上传播到东南亚和我们的中原地区,后又引进到日本韩国。印度的文化曾经在整个大东亚地区辉煌过,这是我们不了回避的。咱们华夏民族是个爱学习的民族,也是个爱创造的民族。结合佛教古人创立了道教,开创了中华文化的根基,现在我们又在努力学习西方科学,将来中华民族定会开创更辉煌的世界。


提了到孔雀王朝、这个有可能大概的是、还是的跟佛教有关系吧、因为佛教以、孔雀、识为佛母,在封神演义上、提到的比较多,因为太古老了、以供参考。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