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胡治言/综合报导

现代人运动很强调核心,有许多人还会直接将核心与「腹部」做联结,觉得核心运动就是腹部运动,但实际上核心绝对不等同于腹部,它的重要程度远高于此,日常生活中的各项动作更是离不开核心。所以我们请来台湾复健学会、周适伟诊所的周医师来谈谈,所谓的「核心」到底指的是什么,同时用王建民来当例子,让大家知道核心有多重要。另外周医师也会谈到一般复健运动与健身运动的差别,以及有时明明是强调手的运动,为何复健科医师却先帮你看脚,这一切都是有根据的。

▲周适伟医师谈运动链。(图/记者谢婷婷摄)

▲周适伟医师表示,人类所有动作的源头其实都来自于脊椎的某一个点。(图/记者谢婷婷摄)

周适伟医师提到,人身上所有动作与源头都是运动链的一环,运动链的源头是核心,另一端就是动作的表现,中间则是运动的控制,所以核心的重要程度就如同定海神针,这里指的核心不只是「横隔膜到骨盆底」这段,因为人身上包括刷牙、拿筷子的动作源头,其实都来自于脊椎的某一个点,所以延伸来讲,整条脊椎,包括了颈椎、胸椎、腰椎、笃椎、尾椎等,都算是人类的核心。就像古时候找师父学武功,徒弟每天尽做些砍柴、挑水、蹲马步、站桩的基础动作,苦工做了多年,结果真正学拳的时间反而不多,一下就学完出师了,这其实就是在告诉大家核心的重要,要打好拳踢好脚就是要有好的基础与下盘。

▲周适伟医师谈运动链。(图/记者谢婷婷摄)

▲周适伟医师提到,人身上所有动作与源头都是运动链的一环。(图/记者谢婷婷摄)

「核心」的概念套用在复健上面,除了刚刚的下盘稳定度影响打拳外,周医师还以投手王建民为例,提到当时他肩伤不断,追朔历史会发现他最早开始时是跑垒时扭到脚,所以周医师认为他的脚伤对于肩伤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也就是刚刚提到的核心问题,马步不好,拳就打不好,下盘不好,球就丢不好,若一个人全身问题很多,但又没有特别痛的患处,通常周医师会将下肢的诊断优于上肢,因为下肢动作不好上肢就不会好,这也就是中医学里所谓的上病下治,

▲▼ 2013年世界棒球经典赛中华VS澳洲-王建民(图/记者徐文彬摄)

▲王建民在2013年世界棒球经典赛中的投球英姿,资料照。(图/记者徐文彬摄)

除了上病下治外,还有所谓的「左病右治」,周医师则以丢标枪的例子来解释,一位标枪手因为成绩上不去而来求诊,医师发现他右手没问题,问到最后才发现是左膝盖有点不舒服,选手原来认为左膝的问题只要练习时闪一下就好了,可在周医师眼里,这才是真正影响成绩的源头,因为像人走路一样,右手出去时是你的左脚摆前,而掷标枪时也是如此,左膝的不舒服会导致稳定度不好,最后影响到右手的成绩,就如同王建民一样,只是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也无法完全套用这个观点,像是手摔伤了你总不能去治疗脚一样,有时还是先必须治疗患处才行。

▲周适伟医师谈运动链配图、棒球、标枪。(图/pixabay)

▲标枪手因为成绩上不去而来求诊,医师问到最后才发现是左膝盖问题,图为示意图,非当事人。(图/pixabay)

至于一开始提到的复健与健身运动的差别,周医师表示,复健科医师是经由诊断,针对病患的情况下去开运动处方,而健身教练则是针对技术,让人在没有伤痛的情况下练的更强壮,周医师就举例,如果一个人在受伤前是跑10公里脚不会痛,现在只跑5公里就痛了,复健科医师的责任就是重新把你送到跑10公里不会痛的位置,这样的运动治疗就是医师针对诊断的内容下的处方,但若跑者想从10公里进到21公里时,这部份就变成是教练要努力的方向,如果再有伤痛,就继续回来找医师让他不痛。

▲▼2018金门马拉松。(图/记者潘泓钰摄)

▲周适伟医师用马拉松选手为例,解释复健科医师与健身教练的差别,示意图。(图/记者潘泓钰摄)

周适伟医师也提到,其实同一种类的运动在整个在运动光谱里面是有连续性与共通性的,你在伤痛的时候去做,他就会叫做「复健运动」,当你已经没有伤仍持续做的时候,甚至做的更多更强,这时候就会变成「健身运动」,所以用整个运动链来看,复健运动与健身运动有时候是很难有分割点的,因为看在其他人眼里,动作是一样的,只是实际上的强度、频率、时间已经做了调整,只是形式是一样的。

▲周适伟医师谈运动链。(图/记者谢婷婷摄)

▲周适伟医师表示,用整个运动链来看,复健运动与健身运动有时候是很难有分割点的。(图/记者谢婷婷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