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称帝后,追封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庙号始祖,这是古代开国皇帝的通常做法,体现其皇位的合理性与继承性。

但是,孙权的权力直接来自于哥哥孙策,从现实看孙权是孙氏集团的「第三代」,第一代的孙坚得到了追封,第二代的孙策也应该享受此殊荣;从情理上讲,没有孙策也就没有孙权的后来,要追封的话孙策也应该一并追封。

但孙权没有这样做,只追封孙策为长沙桓王,王与帝有本质区分,孙权的做法自然受到了一些人的质疑。

但孙权这样做是没有问题的,古代宗庙祭祀实行昭穆制度,庙制规定,天子立七庙,诸侯立五庙,大夫立三庙,士立一庙,庶人无庙,以此区分亲疏贵贱。《周礼》记载:「辨庙祧之昭穆。」郑玄注释为:「自始祖之后,父为昭,子 为穆。」意思是,始祖在宗庙中居中,以下子孙分别排列左右两列,左为昭,右为穆。

具体的情形是:始祖为穆,始祖之子为昭;始祖之孙为穆;始祖孙之子又为昭;始祖孙之孙又为穆。在昭穆排列中,通常是降序单线排列,以保证父子始终异列,避免「并肩而立」的尴尬,而祖孙则始终同列。这时候,如果中间多出一个平辈,则打乱了昭穆次序。

以孙氏为例,孙坚为穆,孙权为昭,孙权之子为穆,孙权之孙为昭,这是正常序列。如果前面插入一个孙策,情况就变化了,孙坚为穆,孙坚为昭,孙权又为穆,孙权与父亲同为穆,这就不符合常规了。

这不仅是一个仪式问题,更有现实的考虑。如果追认兄长为皇帝,那么兄长的儿子也拥有皇位继承权,具体到孙策,他的儿子孙绍与孙权的几个儿子一起在法理上也都可以问鼎皇位,这容易造成内部分裂。所以,无论从通行制度还是现实去考虑,孙权的做法都是没问题的。

那么,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炎一下子追封了3位已故皇帝,即晋宣帝司马懿、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又如何理解呢?

司马懿是司马炎的爷爷,司马师是司马炎的伯父,司马昭是司马炎的父亲,这次追封后晋朝的宗庙排列如下:司马懿为穆,司马师为昭;司马昭为穆,司马炎为昭。如果这样排,的确有些乱。

司马炎是如何考虑的呢?其实,昭穆次序的考虑在他看来还是次要的,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即确定谁是始祖。始祖即太祖,司马炎当然希望父亲司马昭能为始祖,但谁都知道晋朝基业创建与爷爷司马懿、伯父司马师密不可分,司马炎如果将二人排斥在昭穆之外,必然会受到质疑。

所以,司马炎确定了这们的七庙制度:六世祖司马均,五世祖司马量,高祖司马俊,曾祖司马防,祖宣皇帝司马懿,父景皇帝司马师,父亲文皇帝司马昭。上面这六位,合为「三昭三穆」,但「太祖虚位」,也就是干脆不明确为太祖。

这是从制度方面的考虑,从现实考虑,司马炎将伯父司马师也追封为皇帝,不担心他的后代拥有皇位继承权吗?这一点恰恰不用担心,因为司马师只有5个女儿,没有儿子。


这是一种政治方面的考虑。

自古为了争夺皇位,常常搞的是血雨腥风。轻则宗室亲族为之一空,重则亡国之祸就此埋下。

所以从周朝开始就定下「父死子继,兄终弟既」。就是防止皇族争抢皇位大肆杀戮的情况。

孙坚是孙权的父亲。孙坚成为皇帝,孙权继承帝位是符合「父死子继」的传承传统的。但是孙策与孙权却是兄弟关系。如果孙策也被追封为皇帝,孙权等于是从孙策手中继承的皇位。从法理上讲也是符合「兄终弟既」的原则。如此,孙策一脉的后人也成为皇帝后裔,获得了争夺皇位的名分。就像辽国、金国还有刘宋都出现过兄弟两人相继继位,造成两脉的后人互相残杀。

所以,孙权将孙坚追封为皇帝,仅追封孙策为王是为了国家政局的稳定,降低宗室屠戮的风险。


作为三国中最后一个称帝的国家,公元229年,孙权称帝,追封其父孙坚为武烈帝,庙号始祖,这符合古代帝王追封的传统。但是,承袭父兄江东基业的孙权却只追封哥哥孙策为长沙桓王,其子孙绍,封为吴侯,后改封上虞侯。要知道奠定孙权霸业的江东基业都是孙策打下来的,连同孙权的主要谋臣武将大都是孙策旧部。正如东晋时期孙盛所评价的那样,「策为首事之君,有吴开国之主;将相在列,皆其旧也。」

由此看来,孙权此举抹杀了哥哥孙策的功劳,没有给予孙策应有的追谥,有忘恩负义之嫌。难怪《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也认为,「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侯爵,于义俭矣。」

但是,孙权这么做还是其考虑和合理之处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为了避免出现宗庙设置方面的尴尬。古代王朝建立后,有立「七庙」的传统。《礼记》规定天子可以追祀七世祖,太祖庙居中,左右各为三昭、三穆。具体的情形是:始祖为穆,始祖之子为昭;始祖之孙为穆;始祖孙之子又为昭;始祖孙之孙又为穆。在昭穆排列中,通常要保证父子始终异列,避免「并肩而立」的尴尬,而祖孙则始终同列。这时候,如果中间多出一个平辈,则打乱了昭穆次序。如果孙权称帝后也追封哥哥孙策为皇帝,就会出现孙坚为穆,孙坚为昭,孙权又为穆,孙权与父亲同为穆,这就不符合常规了。

二是皇权传承的现实考虑。如果追封孙策为皇帝,那么,孙权的侄子孙绍势必要封王,同样具备继承皇位的资格,这就使得孙权一系的儿子们在皇位继承方面多出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这无疑是孙权所不愿意看到的,这也是孙权不愿意追封孙策为皇帝的最主要原因。事实上,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孙绍仅被封侯爵,远离了争夺帝位的行列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毕竟孙权晚年逐渐昏聩,不但杀戮大臣,还在太子人选问题接连犯错,造成自己的儿子之间互相攻讦,孙权甚至赐死过自己的儿子孙霸,在这种情况下,怀玉有罪的孙绍难免逃脱叔叔孙权的猜忌,下场不太乐观。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代吴国的建立者。

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

222年,魏文帝曹丕册封孙权为吴王,建立吴国。

229年,孙权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

孙权称帝后,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庙号始祖;

孙权大帝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

孙权大帝封孙策长子孙绍为吴侯,后改封上虞侯,其子孙奉继嗣。

题中所说:孙权称帝后只追封孙坚为皇帝,却无视孙策。

其实,孙权没有无视孙策,而是对孙策很重视,册封为长沙桓王,并且对孙策后代也进行了册封。

孙权这样册封有没有道理?

第一、从国家安全考虑,能不能册封孙策为皇帝?

孙权自己有几个儿子,都有资格继承皇位,至少有两个儿子渴望继承皇位;

孙权几个儿子之间有矛盾,而且孙权、后宫、吴国重臣对于皇位继承,也有分歧。

这就意味著,孙权这一支系因为皇位继承,有很大可能会产生内乱。

如果册封孙策为帝,那么正统的皇位继承权应该属于孙策儿子孙绍。

当孙绍参与皇位争夺,内乱将会不可收拾;强势的魏国一定会借机消灭吴国。

从国家安全考虑,不能册封孙策为皇帝。

第二、从建国贡献大小,该不该册封孙策为皇帝?

吴国江山的起点在于孙坚,打下江山根基的人是孙策,这是后人的看法。

在孙权看来,吴国江山从父亲开始奠基,哥哥在中间只是起了传承作用。

孙坚191年去世,孙策16岁接过父亲的指挥棒,奋斗9年,东吴仍然不够强大。

孙策200年去世,孙权接手东吴的大业,经过29年南征北战、东征西讨,终于修成正果,建立吴国。

所以,孙权认为父亲开创的东吴基业,主要还是在自己手中发展壮大起来的。

从建国贡献来看,不该册封孙策为皇帝。

第三、从历史传承、从天下大势来看,如何册封孙策最合适?

为了表明自己当皇帝是顺理成章,同时也表明自己仁义裹天,孙权学习历史上大有作为的皇帝。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建立政权,与哥哥刘𬙂的贡献密不可分。刘秀当上皇帝后,追封哥哥为齐武王,没有追尊为皇帝。

因此,孙权仿而效之。

孙权建立吴国是三国中最晚的,是顺应天下大势。孙权册封父亲为皇帝也是顺应天下大势。

几年前,魏文帝曹丕建立魏国的时候,就追尊父亲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孙权追封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与曹丕追尊父亲曹操为武皇帝,性质是一样的;孙权追封哥哥孙策为长沙桓王,与刘秀追封哥哥刘𬙂为齐武王,性质也是一样的。

因此,孙权称帝后追封孙坚为皇帝,追封哥哥为王,不但不是忘恩负义,而且正是孙权仁至义尽的表现。


三国之东吴,势力根基基本上都是小霸王孙策一手打下来的,但孙策英年早逝,临死之际,传位于弟弟孙权,后来孙权称帝,追封其父孙坚为皇帝,但传位给他的兄长孙策却只被封为长沙桓王。

孙权无视孙策,忘而负义是普通人的角度看问题。

我们普通人的道德观念都是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况且孙策在自己有孩子的情况下,把江东之主的位置传承给了弟弟孙权,可以说孙策对孙权恩义深重。

然而,孙权称帝后,追封其父孙坚为皇帝,其兄孙策追封为长沙桓王,站在我们平民百姓的立场,从我们普通人的角度去看,孙权确实无视孙策,有忘恩负义之嫌。

但是,孙权毕竟是一方霸主,所以我们需要站在他的立场来看这个问题。

孙权必须为东吴的江山能够稳定传承考虑,皇帝是不可以随便追封给兄长的。

古代君主的继承,名正言顺的是子承父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王朝权利的平稳过渡。

宋太祖来了一次兄终弟及,传位给了弟弟宋太宗,至今都留下「烛影斧声」的千古谜团,为人所诟病。

而孙策是在自己有儿子的情况下传位给了弟弟孙权,若孙权称帝时,追封孙策为皇帝,那将置孙策的子孙后代于何地?难道将来还传位给孙策的儿子不成?

所以,孙权在称帝后只追封父亲孙坚为皇帝,而没有追封哥哥孙策为皇帝,并不是无视孙策,而是为了东吴的基业能够稳定传承。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孙权称帝之后,追尊父亲孙坚为始祖武烈皇帝,却仅仅追封长兄孙策为长沙王,谥「桓」。相比之下,晋武帝司马炎即位后追尊祖父司马懿、父亲司马昭为高祖宣皇帝、太祖文皇帝的同时,追尊大爷司马师为世宗景皇帝,狠狠地打了孙权的脸。要知道,司马师的过继嗣子司马攸可是司马昭的亲儿子,是司马炎的亲兄弟!给大爷司马师皇帝的名分,等于是增加了司马攸的「正统性」筹码,对司马炎自身是有著严重威胁的。可是,司马炎依然这么做了。反观孙权,不仅没有追尊长兄孙策为皇帝,而且连仅有的长沙王也没有让孙策的儿子孙绍承袭。三国承汉制,由孙策的儿子孙绍袭长沙王,顺理成章。可是,孙权并没有,只给了侄子孙绍一个吴侯的爵位,即便这个有著特殊含义的爵位,最终也被收回了,孙绍被改封为上虞侯。那么,孙权为什么要如此呢?很显然,就是在刻意低调处理孙策的历史地位问题。

孙坚虽然号称东汉末年十八路诸侯之一,实际上仅仅是一路军阀而已,与后来江东政权关系并不大。真正建立江东政权的是孙策。孙策凭借著从袁术手里带出来的少量人马和父亲留下的草台班子,一路延揽人才、收拢地方豪强,硬生生打出了江东政权的雏形。只可惜,天妒英才,孙策因伤英年早逝,只留下一个未成年的儿子孙绍。身处乱世,这是致命的。为了江东政权的稳定和发展,孙策毅然放弃了儿子孙绍,将一切权力移交给了弟弟孙权,自此,孙权成为了江东政权的新老板。孙策选择孙权,主要是出于公心,私心或许也是有的。毕竟儿子年幼,与其将来让孙权自己动手夺权,倒不如索性直接把权力交给孙权,换取儿子的平安富贵。当然,这仅仅是个人看法而已,一家之言。

换句话说,江东政权的大框架是孙策留下的,后来孙权手下的重臣,诸如张子布、周公瑾等等也都是孙策的旧臣,甚至不少老臣、老将还是父亲孙坚的旧班底,而这些人掌握著江东政权的行政、军事等方方面面。也就是说,孙权手下的掌权者,很大一部分都是孙策系的旧臣。身处乱世,孙权根本不可能进行大规模地重新洗牌,只能全盘接收。这或许正是孙权低调处理孙策历史地位问题和刻意压低孙策子孙地位的原因所在。因为,如果追尊孙策为皇帝,孙绍的宗法地位将比孙权更加正统。一旦孙绍野心膨胀或者被有心人利用,举起反叛大旗,名正言顺。同时,孙权手下那么多孙策系旧臣依然手握实权,万一相互呼应起来,孙权很难收场。即便强势镇压了,江东政权也势必元气大伤。身处三国乱世,内乱就意味著被他国吞并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这是孙权不愿意看到的。

对于司马炎而言,却不存在这样的问题。首先,司马师去世后,司马昭全盘接手了司马师的一切,连司马师的「儿子」都是司马昭生的。原本司马懿、司马师的旧臣,顺理成章就成了司马昭的班底,不听话的也被司马昭收拾得差不多了。因此,司马炎接过来的实际上是父亲司马昭的班底,而不是大爷司马师的。其次,司马师绝嗣,过继嗣子司马攸也是司马昭的儿子,对于群臣而言,司马攸和司马炎的区别并不大,都是旧主亲子,不存在旧部倒向哪一个的问题。毕竟,倒腾来、倒腾去江山都是司马昭家的,心向司马昭的旧臣们基本上不可能去折腾。再者,司马炎称帝时,晋已经代魏,蜀汉也早已经降魏(实际上掌权者是司马昭),剩下的孙吴政权也已经日薄西山,灭吴只是时间问题。即便生乱,司马炎平叛也没有被他国吞并的风险。因此,司马炎才敢于如此大方,追寻大爷司马师为皇帝。但是,孙权所处的时代不同,形势不同,他不敢冒这个风险。

除了这个原因,或许孙权个人觉得,长兄孙坚建立的仅仅是江东政权的雏形,而江东政权最终与魏、蜀形成鼎足之势、三分天下得其一,主要还是自己的功劳,根本没有追尊孙策为皇帝的必要。或许孙权觉得,孙策充其量就是一方诸侯、割据军阀而已,压根儿配不上皇帝的尊号。从孙权死后的谥号「大」来看,这个人生前多半还是比较「唯我独尊」的。当然,这仅仅是个人的一些推测,真实原因恐怕只有明孝陵边上躺著的孙权自己知道了。


孙权称帝后,尊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而兄长孙策只追封为长沙桓王。那么,这是不是说明孙权忘恩负义呢?其实不然,下面笔者试分析之。

第一,无论是孙坚还是孙策,生前既无皇号,亦无王号

东吴政权实际上是孙权的哥哥孙策建立的,但是孙策能够崛起于江东,又与孙坚旧部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在孙坚生前,东吴政权连个影子都没有,他一直在荆州地区作战,最后也战死于荆州。然而,孙坚的旧部,却是孙策得以自立门户的根本,因此,东吴政权的建立,与孙坚是分不开的。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就指出,「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显然,三世指的是孙坚、孙策与孙权。

无论是孙坚还是孙策,生前既没有称皇帝,也没有称王,只是将军的头衔。孙权在称帝后,追认父亲孙坚为皇帝,孙策为长沙桓王,都只是象征性的尊号,并没有实际的意义。

第二,追认父亲为皇帝,是有先例的

在孙权之前,魏文帝曹丕就这样做了。魏政权取代汉政权,虽始于曹丕,但实际上魏国的天下是曹操打下来的,曹操才是魏国的真正开国者。曹丕当上皇帝后,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大家都知道,中国文化十分强调伦理观念。孙权追尊父亲孙坚为皇帝,与曹丕追尊曹操为皇帝,性质是一样的,既彰显父亲对政权建立的贡献,也是仁孝的一种表现。后来西晋开国,早已去世的司马懿也被追认为开国皇帝,道理是一样的。

第三,为什么孙权没有追尊哥哥孙策为皇帝呢

既然东吴政权的建立,主要是孙策之功,为什么孙权不同时追尊哥哥为皇帝呢?为什么只尊他的长沙桓王呢?是不是忘恩负义呢?

其实不然。倘若把孙策也追尊为皇帝,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孙策若是被尊为皇帝,就表明他的子孙同样具有皇位继承权,这么一来,事情就会变得非常麻烦了。我们知道,在孙权晚年,几个儿子发生夺嫡之争,好几个死于非命。光孙权自己的儿子,为了争皇位就刀光血影,血肉横飞,若是孙策的子孙们也有继承权,也加入夺嫡之争,那么将是怎么样的闹剧啊。

因此,古代的礼法制度,是要充分考虑到皇位继承的问题。就好比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其政权的建立,也与哥哥刘𬙂分不开,刘秀当上皇帝后,把哥哥追封为齐武王,也没有追尊为皇帝。因此,孙权的做法,是没有问题的,不存在忘恩负义。


孙权是政治家,政治家做事考虑的是利益,是长久而不是考虑对的起,还是对不起谁。

虽说孙权能在三国中占有一席之地,哥哥孙策功不可没。但是,这并不是孙权再做任何事前,都要考虑对得起,对不起孙策的缘由。

孙权在称帝之后,只册封了自己的父亲孙坚为皇帝,而不册封孙策,无疑这是最为英明的选择。是处于政治层面来的考虑,这样做只是为了让自己家的江山更为长久。

要知道古代皇位的传承,一般都是父子相传,孙权把自己的父亲追封为皇帝,他作为儿子的还是当皇帝,这就是正统,无论怎么推算,都是合法的。

但是,一旦孙权把哥哥孙策也册封为了皇帝,这个问题就大了。

因为孙策也有儿子,孙策的儿子,若是长大之后,他就会有别的想法。既然我的老爹孙策也是皇帝,那么他的皇位就应该有我来继承。

为什么是你这个当弟弟来继承呢?若是那时候我小,掌管不了政事,现在我大了,是不是该把皇位传给我了呢?

所以,若是出现这种情况,你说是不是双方之间就会搞事情。为了争夺皇位而大打出手。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孙权只能无视孙策,给他什么都可以,但是,就是不能给他皇帝的名号。

这真的不是孙权的忘恩负义,谁让传承制度,就是这样定的呢?

历史上兄终弟及的传承制度不是没有,但是,无疑例外最后都演化成了父子相传。

你看宋朝本来是赵匡胤开创的,赵匡胤死后,皇位糊里糊涂的就落到了他的弟弟赵光义的头上。

赵光义当了皇帝之后,排除异己,基本上把能威胁到,他皇位的人都给杀死了,赵匡胤的两个儿子也因此殒命,还有赵匡胤的弟弟赵廷美,也是被哥哥赵光义给弄死的。

赵光义把潜在的竞争对手都给弄死之后,就把自己的儿子立为了太子,然后皇位就由他的儿子继承,儿子的儿子继承,就这样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这才是皇位的最佳传承制度,一旦兄弟相传,毕竟会引起一场大的屠杀。唐太宗李世民也是属于这种情况,他就是杀了自己的哥哥太子李建成当上的皇帝。

通过以后的这些事件来看,孙权的做法无疑就是正确的,是最英明的选择,而不是题目所说的忘恩负义。


我觉得并非是孙权忘恩负义,而恰恰是为了保护孙策的子孙,用心良苦,我们在讲述一个政治人物行为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他所面临的环境,孙权称帝后,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庙号始祖;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封孙策长子孙绍为吴侯,后改封上虞侯,其子孙奉继。

乍看之下,好像孙权太不够意思了,他的位置都是大哥给的,追封大哥一个皇帝的位置咋了,晋朝的开国之君司马炎不是还追封他的大伯司马师为景帝,庙号世宗。那么为什么司马炎能追封司马师为皇帝,而孙权却这么吝啬呢?

我们先来对比一下司马师跟孙策

司马师从他的父亲司马懿手里面接过权力后,制定选拔官吏的法规,命百官推荐贤才,整顿纲纪,使其各自职掌,朝野肃然,在军事上,司马师在新城之战击败吴国诸葛恪的大军,并指挥平定淮南三叛,巩固了司马家的权力基础。

最重要的是,司马师没有亲生儿子 ,只有五个女儿,一个养子司马攸,司马师这一系对司马昭一系没有威胁,所以司马炎称帝后可以大大方方的封司马师为皇帝,也展现一下自己的胸襟。

孙策却不一样,他打下了江东六郡后就被刺身亡,由于孙策死得太早,孙策打下的江东六郡非常不稳固,人心很浮动。孙权继位后,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安抚人心,巩固地盘,才把江东稳固下来,孙策的情况属于创业未半,中道崩阻罢了。

关键的是,孙策这一系有继承人,他死的时候有儿子孙绍,当年就有群臣建议拥立孙绍为江东之主,只是因为孙绍年纪小,无法服众,最后没有成功。

在孙权眼里,孙策这一系属于一个重大隐患,没有斩草除根已经是很客气的了。

另外孙权称帝后,朝廷上有著非常激烈的储位争夺,长子孙登、三子孙和,四子孙霸、幼子孙亮,为了储位都打的不可开交。

我们设想一下,假如孙策被追封为皇帝,他的后人肯定不甘心,必定参与皇位争夺,孙策一系的文臣武将,周瑜,太史慈,蒋钦,陈武,周泰,甘宁,凌操等要么早早去世,要么失势,仅仅一个张昭能犯得起什么大浪么,最后一定死的很惨。

为了保存大哥的遗孤,也为了自己的权力,孙权也只能把大哥降为王,把他的儿子降为候,让孙策一系永远没有继承江东的法理依据。

我们往往都喜欢用一般老百姓的眼光来看政治人物的行为,事实上他们的很多做法,看似不近人情,实际上用心良苦,如果你有什么看法,可以留言给我!


引用当下流行的一句话,不是孙权不想追封,而是实力不允许啊!若孙权只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他怎么供奉孙策都可以,可偏偏他是割据一方的雄主,并且最后是称帝的帝王,他的一言一行直接会影响时局的发展。

不管是忘恩负义也好还是生性凉薄也罢,孙权不追封孙策,历史君认为他有著两方面的考量:

其一他有儿子,他的兄长孙策也有儿子,追封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无可厚非,毕竟权力地位讲究一脉相承,若是追封孙策为皇帝,问题随之而来,那就是承认了孙策的儿子也有继承皇位的资格,在他没驾崩之前没啥,一旦他去世,就会有人利用孙策为皇帝这件事做文章,为了避免这种祸端,孙权只能封孙策为王。

也许有人会说你看人家晋武帝司马炎多仁厚大方,篡位登基为帝后不就尊自己的伯父司马师为景皇帝了么?司马师有儿子,他就不担心这种问题么?其实细细了解之后你会发现,晋武帝聪明著呢!虽然司马师有儿子他也不担心,因为司马师的儿子司马攸是他的亲弟弟,只不过过继到了他伯父家而已,本质上来说是司马师无子,他才会追封司马师为皇帝的。当然这是题外话。

回归到本题,孙权考量的还有一个问题,江山虽然是他父兄初建,但坐稳江山靠的还是他自己,再说孙策在公元200年就去世了,孙权称帝是在公元229年,中间相差了近30年,孙策的影响力早已被磨灭,为了突出自己的功绩,自然没必要拔高孙策,不然会显示他的无能。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孙权没有追封孙策,也在无形中为孙策的后代避免了皇位的纷争,君不见孙权的几个儿子为了皇位,结果血流成河。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