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大利打仗弱,不是留言,而是事实。这是几百年的时间,历史给人们的经验。

义大利打仗是真的弱,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得出的结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义大利都是参战国,但是结果不言而喻,义大利式其中最弱的一个。

义大利在世界大战中,表现极为抢眼,关键是败得极为惨。第一次世界大战,义大利就是墙头草,先是参加同盟国,后来又投靠协约国,名声都败光了,不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保住了不少利益,就是留下了墙头草的印象。

第二次世界大战,义大利也比较惨,先是参加了轴心国,结果最不经打,1943年早早的就投降了盟军,结果国家一分为二,北部被德国占据,南部被盟军控制,你说惨不惨,真的很惨。

总的而言,义大利在世界上也算是比较重要国家,两次世界大战,都扮演者很重要的角色,但是一直在军事上,节节败退,留下了一个弱国的名号。


我历史学得不好,偶尔看过义大利的一些资料,在此班门弄斧、抛砖引玉。

义大利在拜占庭时期还是挺牛B的,四艘战舰穿梭于敌人的几十艘战舰竟毫发无损。义大利的地理位置极佳,利于国际贸易和对外扩张。底子好,工业革命、文艺复兴也在欧洲最早。近代科学之父伽利略、文艺创始人达芬奇都出生在义大利。达芬奇有多牛?他的科学不是他的强项,也让其他人望尘莫及,不但会制造枪、子弹、大炮、坦克(说错了,不是制造,是发明),甚至预言了原子弹的爆炸。

福兮祸之所伏,义大利的过于强大导致无人敢惹,和中国封建时期的天朝上国如出一辙,统治阶层目中无人,妄自尊大,开始饱暖思淫欲。淫欲之国,必然仗著国家机器,严格管控人民。对外则不思进取,以稳为重。尽管出现了伽利略、达芬奇这样的旷世奇才,但腐朽的统治者却热衷于扼杀文明。一无所能、只会虚张声势的教会掌握了国家权力。不但布鲁诺被烧死在罗马广场,伽利略、达芬奇也被排挤到别的国家。

罗马教会的倒行逆施,直接导致义大利的工业文明停滞不前,被法、德、英等国迅速赶上,又将其远远抛在后面。义大利正在闭关锁国、夜郎自大、歌舞升平的时候,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打响,义大利的真实国力终于得到了客观的检验。正如慈禧太后由一开始向八国宣战的豪气冲天,到后来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余国之欢心类似,义大利一开始豪情宣战,之后则处处打酱油,墙头草随风倒了。

可悲的是,义大利至今仍未清醒,可能它觉得自己在二战中是战胜国吧,忘记了自己的实际表现了。以致始终发展迟缓,在当今世界舞台上,几乎被完全地边缘化了。


曾经和义大利学生、老师和咖啡馆群众聊过这个问题,总的来说当义大利人听到我描述「义大利军队二战表现」的时候,他们并没有表现出愤怒,也没有热情进一步给我解释,反而笑呵呵地说「这就是我们义大利人的生活方式」。

「义大利打仗极弱」的说法一般是网上流传的各种二战期间义大利如何坑盟友小段子的合集。就历史而言,二战期间义大利军队的战斗力的确无法和欧洲其他大国相提并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义大利整体的军事工业实力薄弱,并且战前并没有做好充分的战争动员,各项战备工作都严重滞后。再强大的拳击手,饿著肚子上场也撑不了多久。

当然,义大利在二战战场上也并非一无是处。比如在北非战场,正是由于有义大利海军和陆军补给部队的支持,沙漠之狐隆美尔才能在战役前期摧枯拉朽。无独有偶,同样在北非战场,义大利「阿里埃特」装甲师在阻击英国精锐第七装甲师时,表现出杰出而专业的多兵种协同作战能力,最终成功把英军阻击在交通要塞古比井之外。最令人称道的是1942年12月义大利第八集团军在苏联包围下,成功撕开缺口,返回本土的战例,虽然最终整个集团军只剩下不足五千人。

除了国家实力不足的客观原因外,义大利军队打仗弱也有主观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义大利历史所造就的独特国民性格。当我们回溯义大利历史的时候,往往会联想到它在古罗马帝国时期的辉煌,但事实上这也是义大利历史的顶点。

义大利半岛的近代史是由日耳曼人、西班牙人等外族的殖民者所写就的,而义大利1871年统一之前一直处于多个国家并存的分裂状态,并且版图变迁频繁。这样一种政治生态造就了义大利民众独特的民族性格,那就是缺少高度的政治忠诚感和国家意识,民众大多追求个人与家庭生活的自由与安乐,厌恶权威对个人的支配。所以说当墨索里尼匆匆动员义大利人民发动战争,无论他鼓吹的美好生活蓝图如何诱人,一旦战局不利,这些义大利军人都会扔下步枪,回归自己的葡萄酒空心粉生活。


你们在这嘲笑人义大利人打仗弱,拖后腿、菜鸡。打衣索比亚那土著军队都那么吃力。

打希腊反让人反推。战场上不是奋战而是整建制投降。一点没有尚武之风。

其实你错了,义大利人挺尚武的,据网上统计,义大利是一个极其热爱打架的民族。经常就在街上干起来了。

当然跟他们浪漫有关系。碰到个喜欢女的不管人男朋友在不在跟前就敢跑过去求爱。不干你干谁。

但是偏偏打仗很菜鸡,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打仗和打架一字之差,还就不是一回事。


在义大利人心目中,自由是最重要的,义大利人的守时和集体观念相对就差一点,宴会迟到20分钟左右都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义大利人有早晨喝咖啡、吃烩水果、喝酸牛奶的习惯。酒特别是葡萄酒是义大利人离不开的饮料,不论男女几乎每餐都要喝酒,甚至在喝咖啡时,也要掺上一些酒。

义大利人完全以家庭为中心,祖母(nonna)非常受人尊重——每年甚至还有一个「最酷奶奶」的评选(最近的优胜者因赤脚跳快速旋转的塔兰台拉舞而击败了其他竞争者,在比赛中胜出)。

义大利人热情好客,也很随便,但时间观念不强,常常失约或晚点。

义大利人喜欢喝酒,而且很讲究。一般在吃饭前喝开胃酒,席间视菜定酒,吃鱼时喝白葡萄酒,吃肉时用红葡萄酒,席间还可以喝啤酒、水等。饭后饮少量烈性酒,可加冰块。义大利人很少酗酒,席间也没有劝酒的习惯,随意。

「没有爱情,生活则不可想像」——开朗的义大利南方人

义大利政府机关下午从不办公,政府工作人员一般都从事第二甚至第三职业,且一直干到很晚,这是个不是秘密的秘密。

义大利人缺乏强烈的民族主义感,但家庭却是义大利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组织和政治单位,义大利人对自己的家庭绝对忠诚,非常看重自己的出生地,祖母(nonna)非常受人尊重。义大利人谈到自己时,总是会说我是某村人、某某省人、某某大区人。

义大利是一个内向的世界,不太注意外部世界(跟荷兰人一样,他们的语言只有他们自己用)。和英国人恰恰相反,义大利人非常不喜欢排队。

也许这些民族特点和人文特点,让义大利人认为义大利打仗极弱吧!


舆论流传各种贬低义大利战争的段子,而义大利人是很喜欢的。这是顺水推舟的智慧,可以塑造出义大利人不愿意二战的印象,降低二战责任的责难。是一种成功的洗白方式。

这让我想起了捷克电影《好兵帅克》,帅克漠不关心战争,混日子罢了,反正都是你们大国之间的胜败,何必得罪人呢?这就是小国小民族的大智慧。而二战后的义大利人也有了这种智慧。同时也顺应了欧洲宣传历史虚无主义的任务。

大家认同吗?


文明往往与惨暴成反比。只有窝囊的个人没有窝囊的民族,只有不会打仗个人没有不会打仗的民族。当一个国家的军队大多数是各行各业的专家和巨匠组成的时候,当他们不是出于保家卫国而是被法西斯独裁绑架上战车无端去侵略他国的时候,明知理亏与极不情愿就会押抑了在各次战斗中当看到自己身边的战友一个个接连倒下后本该涌现出来的死拼血性,没有都没有。所以才会有成建制的找个小理由全军投降,和对自己的俘虏我有冰淇淋??舔决不会让你凉水喝的奇事。这也是二战结束,义大利战俘只所以没有被集体送上军事法庭审判的原因之一。因为欧洲的文艺复兴在义大利,义大利的艺术中心在罗马、米兰和佛罗伦萨。文明的义大利人给了血腥惨暴的二战温柔的一吻,故意抬高了一公分的一枪。


义大利人自己如何看待?这个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只是从国际上比较普遍的看法,义大利二战的确怂的不要不要的,「经典战例」就不一一列举了。

但是要是从民族性格来分析,以古罗马人为主体的义大利人,也不是一个真正以怂货为主的国家。事实上二战义大利主力军没有参战,派出去的一小撮好战分子,人少又形不成什么气候。至于在其他战场的很多怂事笑料,主要还是因为当时的墨索里尼政权不得人心,部队出去打仗不知道为何而打,为谁而战,所以一打起来都是献城投降的,导致了大家对义大利战力的极弱看法。


其实义大利有一支几十人的伞兵凭借步枪和手榴弹抵挡了盟军一个营(忘记了,还是一个团,无论一个营还是一个团都是兵力和武器不占任何优势)几天的进攻。

我想表达的是,认清了自己就没有必要嘲笑或者看低别人。无论在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有强的或者弱的地方,我们不能只看到自己强大的地方而看不到弱的地方。

美军也有硫磺岛,中国短短时间内丢了东四省,苏联也有兵临莫斯科城下。

重视自己的不足,正视他人的长处,找到我们该进步的地方。


长期城邦制历史造成的国民性格问题。义大利城邦间战争就是为了谈判搞搞铺垫,义大利人历史悠久老于世故,相比真刀真枪的流血牺牲,他们更喜欢靠协商解决问题,何况城邦间长久以来根本也没什么像样的战争,义大利的环境造就了义大利人的不善战。同样的义大利人,在南美起家的红衫军经历了动荡环境的磨砺,回到欧洲打起游击战来就机智又勇敢,以寡敌众大胜是常态,可见不是义大利人的问题,而是义大利地区社会文化大环境的问题。即便有能打仗的人也会被淹没在玩弄政治权术的口水仗中。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