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打仗弱,不是留言,而是事實。這是幾百年的時間,歷史給人們的經驗。

義大利打仗是真的弱,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我們得出的結論。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義大利都是參戰國,但是結果不言而喻,義大利式其中最弱的一個。

義大利在世界大戰中,表現極為搶眼,關鍵是敗得極為慘。第一次世界大戰,義大利就是牆頭草,先是參加同盟國,後來又投靠協約國,名聲都敗光了,不過第一次世界大戰,保住了不少利益,就是留下了牆頭草的印象。

第二次世界大戰,義大利也比較慘,先是參加了軸心國,結果最不經打,1943年早早的就投降了盟軍,結果國家一分為二,北部被德國佔據,南部被盟軍控制,你說慘不慘,真的很慘。

總的而言,義大利在世界上也算是比較重要國家,兩次世界大戰,都扮演者很重要的角色,但是一直在軍事上,節節敗退,留下了一個弱國的名號。


我歷史學得不好,偶爾看過義大利的一些資料,在此班門弄斧、拋磚引玉。

義大利在拜占庭時期還是挺牛B的,四艘戰艦穿梭於敵人的幾十艘戰艦竟毫髮無損。義大利的地理位置極佳,利於國際貿易和對外擴張。底子好,工業革命、文藝復興也在歐洲最早。近代科學之父伽利略、文藝創始人達芬奇都出生在義大利。達芬奇有多牛?他的科學不是他的強項,也讓其他人望塵莫及,不但會製造槍、子彈、大炮、坦克(說錯了,不是製造,是發明),甚至預言了原子彈的爆炸。

福兮禍之所伏,義大利的過於強大導致無人敢惹,和中國封建時期的天朝上國如出一轍,統治階層目中無人,妄自尊大,開始飽暖思淫慾。淫慾之國,必然仗著國家機器,嚴格管控人民。對外則不思進取,以穩為重。儘管出現了伽利略、達芬奇這樣的曠世奇才,但腐朽的統治者卻熱衷於扼殺文明。一無所能、只會虛張聲勢的教會掌握了國家權力。不但布魯諾被燒死在羅馬廣場,伽利略、達芬奇也被排擠到別的國家。

羅馬教會的倒行逆施,直接導致義大利的工業文明停滯不前,被法、德、英等國迅速趕上,又將其遠遠拋在後面。義大利正在閉關鎖國、夜郎自大、歌舞昇平的時候,第一、二次世界大戰打響,義大利的真實國力終於得到了客觀的檢驗。正如慈禧太后由一開始向八國宣戰的豪氣衝天,到後來的量中華之物力結餘國之歡心類似,義大利一開始豪情宣戰,之後則處處打醬油,牆頭草隨風倒了。

可悲的是,義大利至今仍未清醒,可能它覺得自己在二戰中是戰勝國吧,忘記了自己的實際表現了。以致始終發展遲緩,在當今世界舞臺上,幾乎被完全地邊緣化了。


曾經和義大利學生、老師和咖啡館羣眾聊過這個問題,總的來說當義大利人聽到我描述「義大利軍隊二戰表現」的時候,他們並沒有表現出憤怒,也沒有熱情進一步給我解釋,反而笑呵呵地說「這就是我們義大利人的生活方式」。

「義大利打仗極弱」的說法一般是網上流傳的各種二戰期間義大利如何坑盟友小段子的合集。就歷史而言,二戰期間義大利軍隊的戰鬥力的確無法和歐洲其他大國相提並論,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義大利整體的軍事工業實力薄弱,並且戰前並沒有做好充分的戰爭動員,各項戰備工作都嚴重滯後。再強大的拳擊手,餓著肚子上場也撐不了多久。

當然,義大利在二戰戰場上也並非一無是處。比如在北非戰場,正是由於有義大利海軍和陸軍補給部隊的支持,沙漠之狐隆美爾才能在戰役前期摧枯拉朽。無獨有偶,同樣在北非戰場,義大利「阿里埃特」裝甲師在阻擊英國精銳第七裝甲師時,表現出傑出而專業的多兵種協同作戰能力,最終成功把英軍阻擊在交通要塞古比井之外。最令人稱道的是1942年12月義大利第八集團軍在蘇聯包圍下,成功撕開缺口,返回本土的戰例,雖然最終整個集團軍只剩下不足五千人。

除了國家實力不足的客觀原因外,義大利軍隊打仗弱也有主觀原因,很重要的一點是義大利歷史所造就的獨特國民性格。當我們回溯義大利歷史的時候,往往會聯想到它在古羅馬帝國時期的輝煌,但事實上這也是義大利歷史的頂點。

義大利半島的近代史是由日耳曼人、西班牙人等外族的殖民者所寫就的,而義大利1871年統一之前一直處於多個國家並存的分裂狀態,並且版圖變遷頻繁。這樣一種政治生態造就了義大利民眾獨特的民族性格,那就是缺少高度的政治忠誠感和國家意識,民眾大多追求個人與家庭生活的自由與安樂,厭惡權威對個人的支配。所以說當墨索里尼匆匆動員義大利人民發動戰爭,無論他鼓吹的美好生活藍圖如何誘人,一旦戰局不利,這些義大利軍人都會扔下步槍,回歸自己的葡萄酒空心粉生活。


你們在這嘲笑人義大利人打仗弱,拖後腿、菜雞。打衣索比亞那土著軍隊都那麼喫力。

打希臘反讓人反推。戰場上不是奮戰而是整建制投降。一點沒有尚武之風。

其實你錯了,義大利人挺尚武的,據網上統計,義大利是一個極其熱愛打架的民族。經常就在街上幹起來了。

當然跟他們浪漫有關係。碰到個喜歡女的不管人男朋友在不在跟前就敢跑過去求愛。不干你幹誰。

但是偏偏打仗很菜雞,這也說明瞭一個問題,打仗和打架一字之差,還就不是一回事。


在義大利人心目中,自由是最重要的,義大利人的守時和集體觀念相對就差一點,宴會遲到20分鐘左右都是十分正常的事情。義大利人有早晨喝咖啡、喫燴水果、喝酸牛奶的習慣。酒特別是葡萄酒是義大利人離不開的飲料,不論男女幾乎每餐都要喝酒,甚至在喝咖啡時,也要摻上一些酒。

義大利人完全以家庭為中心,祖母(nonna)非常受人尊重——每年甚至還有一個「最酷奶奶」的評選(最近的優勝者因赤腳跳快速旋轉的塔蘭臺拉舞而擊敗了其他競爭者,在比賽中勝出)。

義大利人熱情好客,也很隨便,但時間觀念不強,常常失約或晚點。

義大利人喜歡喝酒,而且很講究。一般在喫飯前喝開胃酒,席間視菜定酒,喫魚時喝白葡萄酒,喫肉時用紅葡萄酒,席間還可以喝啤酒、水等。飯後飲少量烈性酒,可加冰塊。義大利人很少酗酒,席間也沒有勸酒的習慣,隨意。

「沒有愛情,生活則不可想像」——開朗的義大利南方人

義大利政府機關下午從不辦公,政府工作人員一般都從事第二甚至第三職業,且一直幹到很晚,這是個不是祕密的祕密。

義大利人缺乏強烈的民族主義感,但家庭卻是義大利最重要的社會、經濟組織和政治單位,義大利人對自己的家庭絕對忠誠,非常看重自己的出生地,祖母(nonna)非常受人尊重。義大利人談到自己時,總是會說我是某村人、某某省人、某某大區人。

義大利是一個內向的世界,不太注意外部世界(跟荷蘭人一樣,他們的語言只有他們自己用)。和英國人恰恰相反,義大利人非常不喜歡排隊。

也許這些民族特點和人文特點,讓義大利人認為義大利打仗極弱吧!


輿論流傳各種貶低義大利戰爭的段子,而義大利人是很喜歡的。這是順水推舟的智慧,可以塑造出義大利人不願意二戰的印象,降低二戰責任的責難。是一種成功的洗白方式。

這讓我想起了捷克電影《好兵帥克》,帥克漠不關心戰爭,混日子罷了,反正都是你們大國之間的勝敗,何必得罪人呢?這就是小國小民族的大智慧。而二戰後的義大利人也有了這種智慧。同時也順應了歐洲宣傳歷史虛無主義的任務。

大家認同嗎?


文明往往與慘暴成反比。只有窩囊的個人沒有窩囊的民族,只有不會打仗個人沒有不會打仗的民族。當一個國家的軍隊大多數是各行各業的專家和巨匠組成的時候,當他們不是出於保家衛國而是被法西斯獨裁綁架上戰車無端去侵略他國的時候,明知理虧與極不情願就會押抑了在各次戰鬥中當看到自己身邊的戰友一個個接連倒下後本該湧現出來的死拼血性,沒有都沒有。所以才會有成建制的找個小理由全軍投降,和對自己的俘虜我有冰淇淋??舔決不會讓你涼水喝的奇事。這也是二戰結束,義大利戰俘只所以沒有被集體送上軍事法庭審判的原因之一。因為歐洲的文藝復興在義大利,義大利的藝術中心在羅馬、米蘭和佛羅倫薩。文明的義大利人給了血腥慘暴的二戰溫柔的一吻,故意抬高了一公分的一槍。


義大利人自己如何看待?這個我們就不得而知了。只是從國際上比較普遍的看法,義大利二戰的確慫的不要不要的,「經典戰例」就不一一列舉了。

但是要是從民族性格來分析,以古羅馬人為主體的義大利人,也不是一個真正以慫貨為主的國家。事實上二戰義大利主力軍沒有參戰,派出去的一小撮好戰分子,人少又形不成什麼氣候。至於在其他戰場的很多慫事笑料,主要還是因為當時的墨索里尼政權不得人心,部隊出去打仗不知道為何而打,為誰而戰,所以一打起來都是獻城投降的,導致了大家對義大利戰力的極弱看法。


其實義大利有一支幾十人的傘兵憑藉步槍和手榴彈抵擋了盟軍一個營(忘記了,還是一個團,無論一個營還是一個團都是兵力和武器不佔任何優勢)幾天的進攻。

我想表達的是,認清了自己就沒有必要嘲笑或者看低別人。無論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都有強的或者弱的地方,我們不能只看到自己強大的地方而看不到弱的地方。

美軍也有硫磺島,中國短短時間內丟了東四省,蘇聯也有兵臨莫斯科城下。

重視自己的不足,正視他人的長處,找到我們該進步的地方。


長期城邦制歷史造成的國民性格問題。義大利城邦間戰爭就是為了談判搞搞鋪墊,義大利人歷史悠久老於世故,相比真刀真槍的流血犧牲,他們更喜歡靠協商解決問題,何況城邦間長久以來根本也沒什麼像樣的戰爭,義大利的環境造就了義大利人的不善戰。同樣的義大利人,在南美起家的紅衫軍經歷了動蕩環境的磨礪,回到歐洲打起遊擊戰來就機智又勇敢,以寡敵眾大勝是常態,可見不是義大利人的問題,而是義大利地區社會文化大環境的問題。即便有能打仗的人也會被淹沒在玩弄政治權術的口水仗中。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