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回答是否的问题,答案为——是,西汉确实存在「抑商」的行为,但这个「商」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指的是商人而不是商业。

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商人一直是一种相对独立于国家政权的势力。特别是在后期兴起的盐铁交易方面,靠近原料产区的人民往往具备一种地理上的优势,这些人「靠山吃山」先富了起来。然后,国与国之间的交易又促进了地区间贸易的发展,这也给商业发展注入了动力。这一时期先后出现了许多到现在都十分著名的商人,如吕不韦等。

但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兴起的儒家与法家,却不约而同地提出抑制商业的思想。这主要是出于保护国家农业发展,防止农民大量变成不事生产的商人,这一思想也大体被秦帝国所采纳。

西汉的商业和商人

在西汉初期,随著社会逐步稳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恢复。在大城市常住的封建主与权贵阶级对于商品与服务的需求逐步提升。这一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全国商业的发展与进步。西汉政权吸取秦帝国统治者的经验,建立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权,而这个政权几乎就是以后两千年中国政权的原型。而这种政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商业采取抑制政策。

汉代的所有市场均有政府的管控,长安城的两个市——东市和西市均由官方设立。汉代的商人主要由两类人群组成:一是官方市场里的坐贾,一是流动于城市之间和外国的行商。前者只有用少量资本,必须向官方登记并缴纳商业税,且身份较低,经常受到官方的处罚;后者一般更富有,且不一定在官方登记,这些人常常依靠和官方的关系投机发财。

汉代的政策对于商人的打击一直十分严厉。如高祖曾颁布法令禁止商人穿丝绸衣服与骑马;汉武帝对所有商人科以重税,且不得占有土地。尽管商人可能会很富有,但毫无疑问他们受到了政府很大的压迫。但矛盾的是,这些政策却一度使得农民变得更加困苦,商人变得更加富有。

西汉对于商人的抑制,除了防止大量农民「舍本逐末」之外,还有一个维稳的考虑。当时的很多商业活动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盐铁制造。这些产业需要大量的工人,这些人很容易使得政府的管控失效,成为威胁社会稳定的隐患。所以,武帝时期除了对商人不断增税之外,还先后将盐铁收归国营。西汉对于商人的抑制的另一种重要措施是征收财产税,税率一开始为个人财产的1.2%,到了武帝时期达到6%。这一措施也导致了很多大商人的破产,无数的财产被国家没收。


抑商是必然的,中国古代大部分时候都是重农抑商的政策。

为什么呢?在古代,农业国家,生产工具简单,主要靠人力,一个农业从业人口少可以养活几个人?

先秦时期,一女不织,或受其寒,一男不耕,或受其饥,大意是,如果有一个人不耕田,就有一个人需要挨饿。

在这种生产力条件下,如果经商的人多了,从事农业的人口就会减少,农也产值就低,这样每一个农民的负担就重。恶性循环下去,其实是伤农的。

所以几代都是重农抑商的,商人即使有钱,也不能参加科举,不能穿丝绸的衣服,只能穿布鞋、、、等一系列措施。

西汉前期,肯定也是抑商的,不然怎么可能国库充盈呢?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