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我觉得预先是这样安排行事步骤的:荆轲拿樊於期的头,秦舞阳手捧装著有毒匕首的地图。到了朝堂上后,荆轲把头放在案桌上,秦舞阳也把地图放在案桌。等秦王过来看的时候,荆轲把地图展开,同时秦舞阳抓起匕首刺杀秦王。

但是,因为秦舞阳在走进朝堂的时候,身体瑟瑟发抖,结果引起了秦王的怀疑,秦王让秦舞阳不准上殿,只准荆轲一人上殿。这样一来,荆轲又捧樊於期的头又拿地图,最后又展图又拿匕首杀人。这样,这个过程多多少少有些手忙脚乱,再加上他武功也比较一般,所以最后任务没有完成。

(荆轲剧照)

那么,既然秦舞阳会吓成那样,当初为什么要派他去呢?

历史上有一篇叫做《燕丹子》(写作年代及作者都不确定)的历史笔记,里面解释说:「然窃观太子客,无可用者。夏扶,血勇之人,怒而面赤;宋意,脉勇之人,怒而面青;舞阳,骨勇之人,怒而面白。光所知荆轲,神勇之人,怒而色不变。」

就是说,之前太子丹和谋士田光是做过详细的分析预案的。他们充分考虑到这些勇士到了秦朝的朝堂之上,肯定会激动害怕。要怎么样才能让秦王不发现勇士的激动害怕呢?只能选择秦舞阳和荆轲。因为勇士夏扶一激动,脸就变红,勇士宋意一激动,脸就变青。只有荆轲不会变脸色。秦舞阳虽然会变,但他是变成白色,白色一般都不容易发现。所以最后选择了荆轲和秦舞阳。

如果这篇历史笔记记载的是真实的,应该说,田光和太子丹的分析是很有道理的。谁知道,那秦舞阳脸变白的同时,他还「振恐」,也就是吓得发抖。这一点,太子丹和田光绝没有想到。

(秦舞阳剧照)

那么,太子丹和田光的失误在哪里呢?

第一,太子丹和田光误解了秦舞阳的勇敢。

秦舞阳之所以被选上,是因为他是名将秦开的孙子。他们认为名将之后,肯定也是很厉害的。没想到,一般的将三代,常常是怂包。还有,秦舞阳十二岁的时候就敢杀人,人不敢忤视。但是,他所杀的其实只是一般的老百姓,是弱者。面对秦王这样的强者,他还能这样勇敢吗?

第二,太子丹和田光没有对秦舞阳进行「危境」训练。

他们知道秦舞阳在激动的时候脸色发白,说明他们对他是经过试验的。但是这种试验可能有些浅尝辄止,并没有对他进行过严格的「危境」训练。也就是说把他放在最危险的地方,看他会是什么样子。如果经过这样的训练,发现秦舞阳会手脚发抖,绝不会再派他去了。

(燕太子丹在易水送别)

第三,太子丹和田光没有给秦舞阳足够赴死的动力。

史书只是记载了太子丹如何厚待荆轲,让荆轲出于感激,「士为知己者死」,前往刺杀秦王。那么,他们是用什么办法让秦舞阳也愿意舍身赴死呢?史书上没有记载。我觉得,很可能就是采用吓唬。毕竟秦舞阳身上有命案,如果他不去,一样是死。所以他只能去。但是,这样一来,他就缺乏足够赴死的动力,他怎能不怕呢?如果太子丹对秦舞阳也像对荆轲一样,给予足够的恩惠。或许秦舞阳心理负担就不会那么大,也不会吓得发抖了。

(参考资料:《史记》《燕丹子》)


刺客也有等级,分别为血勇、脉勇、骨勇、神勇四级。

燕国太子丹从秦国逃回燕国,就开始筹划刺杀秦王嬴政的事情。为此招募了三个自认为不错的勇士:夏扶、宋意、还有这个秦舞阳。燕国的太傅鞠武虽然不赞同行刺这件事,但还是给燕丹推荐了一个刺客圈的大拿,这个人是田光。

田光已老,行刺这活已经干不动了,燕丹让田光鉴定新招募的这三个勇士,田光这才说了一番勇士分类话:

血勇之人,怒则面赤——夏扶就属于血勇之人。

脉勇之人,怒则面青——宋意就属于血勇之人。

骨勇之人,怒则面白——秦舞阳就属于骨勇之人。

怒形于面,很容易被人觉察,以上这三个人是干不成这种大事的,所以说秦舞阳最早是被否定的!当然还有一种高级的,是神勇之人,这种人喜怒不形于色,在田光的朋友圈里荆轲正好是这种人,当时就举荐给了燕丹!

荆轲对行刺一事做了一个详细的计划,先从徐夫人(人名)处求得一把锋利的匕首,淬毒藏于地图中,以樊於期(秦王仇人)的人头和燕国土地督亢(献地图)为礼物接近秦王,实施行刺。唯一缺的就是一个帮手,前面说过秦舞阳是被否定的,虽然说13岁杀过人,但是还做不到喜怒不形于色。荆轲中意的人选是自己朋友圈的盖聂。单说盖聂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是看过《秦时明月》的就会恍然大悟,盖聂就是里面的那个大侠!

当时通信不够发达,不像现在有电话、简讯、微信等,再加上盖聂行踪不定,很久都没联系上。当时秦军已经灭了赵国,战火已烧到燕国边界。一旦秦国打到燕国境内,献地似乎就不大好使,燕丹终于没有沉不住气,几次催促荆轲赶快行动,荆轲不得已才带上骨勇的秦舞阳出使秦国!

秦舞阳的表现,远没达到预期,非但怒则面白没有表现出来,反而面白如死人,似有振恐之状。这也难怪,刺秦99%的死亡概率(另外1%放弃,那也是不可能滴),不管成功不成功都是一个死,每走一步就离死亡更近一步,在殿前不敢动也是一个还想活命之人的正常表现。

而荆轲不愧是神勇之人,以「北方蛮夷之鄙人,平生未尝见天子」掩盖了秦舞阳的不正常表现,还在没有帮手的情况下,独自一人实施刺秦,虽然失败,却也壮烈!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第一,十死无生,谁不怕?

去刺杀秦始皇,无论成功与否,肯定必死无疑。

关键在于,你还不会是好死,基本不是五马分尸、就是放到锅里活活煮死。

这种情况下,说不怕是假的,就是钢铁侠来说不定都尿了。

第二,秦舞阳的事迹没什么了不起。

秦舞阳是个杀人魔,当年13岁,但他12岁就曾经杀人,还持刀上街,老百姓都不敢看他。

12岁在我们看来,就是小学六年级。小学生都敢杀人,确实很叼的样子。

但古代不同,古人寿命短,男人很多十三四岁就结婚成家。12岁在古人看来,也就是个小伙子,不算什么小孩了。

所以,秦舞阳12岁杀人,在当年并不是儿童犯罪。

第三,秦舞阳杀人也不算什么

书中说秦舞阳杀了人,但没说杀了什么人。

你杀1个武艺高超的武人,和杀1个跑堂的店小二甚至洗碗大妈,当然是完全不同的。

现在看来,秦舞阳杀得不过就是这些更弱的人。

那么,他不过是个普通的杀人犯而已,和刺客是两回事。

你让今天的死刑犯,去刺杀普京,去刺杀鑫胖,看看会怎么样?

这些人一样直接尿了。

第四,荆轲卑鄙,欺骗少年

虽然古人成年较早,毕竟秦舞阳才13岁,他的身心发育是不太成熟的,这是客观生理规律。

著名黑社会大哥曾经说:什么道上混的老流氓,我都不怕,就怕十三四岁的小孩。这些小孩一根筋,不知道天高地厚,随时可以杀人。

道理也是如此,少年冲动容易被骗。

所以,荆轲和燕太子忽悠秦舞阳,给他戴高帽,让他去送死,秦舞阳就傻乎乎的去了。

但容易被骗,并不是智障。

到了秦国王宫一看,我曹,到处都是精兵猛将,这次行刺摆明了十死无生。秦舞阳发现自己必死,这才害怕了起来。毕竟再多的高帽,也没有自己性命重要,恐惧也是人的天性。

所以,秦舞阳倒是不算丢人,就是荆轲和燕太子太不是东西,忽悠少年去做这种危险的事情。


现代人看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有时会发出一个疑问:与荆轲同去的秦舞阳,在秦王面前吓得浑身发抖,最后只有荆轲独自刺杀秦王。如果当时有个比秦舞阳更勇敢的人做荆轲副手,最终的结果会不一样,秦王可能被刺死,历史也将重新改写……

当时,为什么没有安排更勇敢的人作荆轲副手呢?史料中对此没有解释,但是通过对各种史料的汇总分析,我们还是能找出一些原因来的。

1、秦舞阳并非平庸之辈

燕太丹子挑选秦舞阳作荆轲副手,也是必然选择。因为秦舞阳并非平庸之辈,《史记》载:「燕国有勇士秦舞阳,年十三,杀人,人不敢忤视。乃令秦舞阳为副。」13岁就敢杀人,别人见到他,害怕到不敢看他的眼睛,这是秦舞阳成为荆轲副手的主要原因。

按古人习惯,秦舞阳的13岁是虚岁,实际是12岁。那么,仅凭这点就选中秦舞阳?显然不是!史书记载,燕国曾有位贤将叫秦开,年轻时在胡地当人质。归国后率兵攻破东胡,胡人退却1000多里,秦开在燕国历史上最大功绩,是夺回被胡人侵占的辽东。

当时,箕子朝鲜欲出兵干预,秦开率军进入朝鲜西部,攻取2000余里,兵至满番汗(今朝鲜安州)。「与荆轲刺秦王秦舞阳者,开之孙也」。原来,秦舞阳是将门之后,作为秦开的孙子,未成年时就敢杀人,这份胆量也不是凭空而来的。

2、秦舞阳面对秦王政彻底崩溃

秦舞阳成为荆轲副手的最初表现,还符合杀手本色:「荆轲与武阳入秦,过阳翟。轲买肉,争轻重,屠辱轲,武阳欲击,轲止之」。这段记载源自《燕丹子》。入秦途中路过今天河南禹州,荆轲买肉和屠夫争执,秦舞阳拨刀想杀人,被荆轲拦住。

动不动要杀人的秦舞阳,面对秦王政表现如何——至陛,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北蕃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慴。原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取舞阳所持地图。」

荆轲捧著樊於期脑袋,秦舞阳捧著地图匣子,以正副使的次序走到殿前阶下,秦舞阳脸色突变,浑身发抖,大臣们感到奇怪。荆轲回头冲秦舞阳笑笑,给秦王谢罪:「北方小国、蛮夷之地的粗人,没见过天子而心惊胆颤。希望大王原谅他,让他完成使命。」秦王对荆轲说:「拿上来秦舞阳手里的地图。」

3、秦王政的气场到底有多强大

秦舞阳面对秦王政彻底崩溃,首先是因为秦王政的强大气场。《史记》引用尉缭子之语记述过秦始皇的外表:「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这9个字的意思是:鼻子高挺,眼睛细长,有隼鸟一样健壮的胸膛,声音洪亮,十分威严。

帝王之相还表现在秦王政身高、气力上。据负剑击杀荆轲和秦剑长1.3米至1.5米的记载,推算秦王政身高近1.9米。在古代,这个身高是常人是异人之相。

统一全国后,秦始皇巡游中曾用连弩射杀「巨鱼」。秦弩最大张力700多公斤、射程860多米、弩重100多公斤。没有相当的力气,怕是连弩机也扳不动吧。

秦王政的气场还来自秦师!透过西安出土的兵马俑军阵,今人仍能感受到一股肃杀之气。当年秦舞阳面对的是真实的秦武士,是当时天下无人能敌的最强大的虎狼之师。

4、荆轲真正的副手没有跟随

秦舞阳是燕太丹子选中的,但并非是荆轲所中意的副手。对此《史记》记载:「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治行」。这里说入秦行刺前,荆轲在等待一个人,打算一同出发。但那人家住得很远,一直没赶到,荆轲甚至替那人准备好了行装。

后世猜测,这个让荆轲备好行装的人,才是他心目里的真正副手,也许他早就看出秦舞阳并不合格。荆轲要等的人是谁?是曾用眼神杀退荆轲的第一剑手盖聂?还是曾呵斥荆轲的猛士鲁句践?抑或后来眼瞎仍用琴击秦王的高渐离?对此,史料没有明确记载。

可以设想,上述三人中的任一个人,都会比秦舞阳更适合当荆轲的助手。他们至少不会因为浑身发抖,从而失去接近秦王政,最终让荆轲独自刺秦……

荆轲没等到真正的副手,秦舞阳跟随,这是历史的选择,是时代的选择。战国纷争的局面,早让七国人民厌倦战争,和平和统一是最大渴望。因此,秦舞阳这个不靠谱的副手,使荆轲刺秦王政失败,也许是冥冥中上天所注定的吧。

图据网路,文为指动济南原创,转载请注明


荆轲刺秦王,战国时期最有名的「刺杀案」,可惜刺杀未遂,最终送了荆轲和秦舞阳两个人的性命。

秦舞阳,是个在13岁就敢杀人的主,可是在秦王殿,秦舞阳怂了,差点露馅。但即使没露馅,也一定引起了某些人的警觉。

问题来了,难道燕国没人了?为什么偏偏要派一个「吓得发抖」的秦舞阳来呢?

秦舞阳在燕国声名显赫,以胆大勇武著称

谁能想到,秦舞阳会在秦王殿内紧张成如此呢?在燕国,秦舞阳可是「胆大勇猛」的存在,13岁就敢当街杀人,走到燕国都城街上,人们都不敢正眼看他,说这样的人胆小,谁信呢?

其实,如果太子丹是个有心人,就会发现,秦舞阳的胆大是假的,他在燕国「胆大包天」依靠的是他的爷爷。

秦舞阳爷爷是谁?他的爷爷是燕国名将秦开,秦舞阳是个标准的官三代,这是将门之后啊!按遗传基因的角度来看,秦舞阳的紧张应该能比大多数人好很多。

但是,秦王殿毕竟是秦王殿,那气势,那文武百官,根本不是燕王大殿所能比的。关键是,这个大殿,没有秦舞阳他爷爷啊!

秦舞阳的胆,就是秦舞阳的爷爷。「胆」不在跟前,没晕倒都是好事。

但是,太子丹哪能知道秦舞阳会这样?所以说,不是太子丹不安排其他人,而是觉得秦舞阳就是最好的。

荆轲刺秦前,一直在等一个人,但是没等来

荆轲刺秦,是荆轲被迫答应的,他还没刺秦,朋友田光就为这个事死了,然后太子丹头都快磕烂了,只为了荆轲答应刺秦这个活。

荆轲答应太子丹去做这个刺客。但是,答应后,荆轲迟迟没有动,太子丹著急了:「先生为何还不行动呢?」荆轲回答说道:「我在等一个人」。

过了一段时间,荆轲还没行动,太子丹又开始催了:「先生怎么还不动身?」「我在等一个人」荆轲继续答道。

又过了一段时间,看到荆轲还是没行动,太子丹有点火了:「先生是害怕吗?为什么还不动身?」这次荆轲没法再说「等一个人」了。因为这个人,可能不来了。

所以说,荆轲有他想要找的帮手,只不过帮手没来成而已。所以,只能接受太子丹安排的秦舞阳了。

那个勇敢的人是谁?为什么没来?

荆轲找的帮手终于没来,荆轲和秦舞阳上路了,这一去就再也没能回得来。也许死之前,荆轲都在考虑:「他为什么没来呢?」

很多人好奇,他等的那个人,到底是谁?有人说,肯定是战国第一高手盖聂,也有人说是高渐离。实际上这两人都不是,因为盖聂看不上荆轲,因为荆轲的武功「太糙」,入不了盖聂的眼;而高渐离何须等?能很快联系上的。那么这个人到底是谁?

这个人必须与秦国有大恨,这样才有可能心甘情愿前去。其次,这个人必须有报仇的愿望,而且有报仇的能力,个人素质要出众。当然,这个人和荆轲关系还要不错。

荆轲等的人,很有可能是韩国张良。公元前230年,韩国被秦国所灭。因为张良家族五世相韩,对韩国有著非常深厚的感情,因此恨死了秦国。张良一直在考虑如何报仇,并且找过刺秦的杀手。作为杀手的荆轲,很有可能认识张良。如果张良能来,那是最好不过了,但在没有手机的社会,联系起来实在不方便,估计放出去的信鸽早被人射落烤了吃了,所以远方的张良没有来。

于是,荆轲很失望地带著秦舞阳上路了,这是一条去往阴间的路,明知道是死,但却无法退却了。

荆轲不是不想带其他勇敢的人,问题是自己等的人没有来,燕国安排的又没办法完全推辞,所以,最后只能和秦舞阳共同赴死了。


其实找了一个神秘高手,但是人家没来,只好让秦舞阳上了……

《战国策·燕策三》记载的很清楚,荆轲临走前一直在等待一个人,但是那人没来,「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这说明荆轲已经找到了做合适的伙伴。

但是因为「居远未来」,心急的太子丹催促荆轲快点出发,带上秦舞阳当助手就行了。

这个秦舞阳,唯一的「战绩」就是12岁杀过人。至于杀的什么人,为什么杀,用的什么手段,咱们都不知道。

去刺杀秦王这种事情,在那个时代肯定是有去无回的。太子丹找到秦舞阳,估计也就是觉得这年轻人胆子大,而且年少气盛,喊几句口号就愿意跟著去死了。

事实也证明了,秦舞阳还没动手就被吓傻了,妥妥的猪队友。


回头来说那个神秘人。

荆轲既然接下了这个任务,就知道自己回不来了。这时候命不重要,怎么把任务完成才重要。所以寻找副手这件事,他不会完全按照太子丹的来办。

于是,荆轲找到了自己信任的人,这个人是谁,众说纷纭,没有定论。不过既然是荆轲找到的,一定有本事,也不怕死。两人也一定商量好了一起去,所以荆轲才会等他。

至于这人是不是住得远,不一定。太子丹在旁边催促著出发,荆轲总要有个理由搪塞一下,所以只能说我的朋友家有点远,再等一会儿。

这个人也许是高渐离、鲁勾践、狗屠,也许是盖聂,还有可能是张良……

所以秦舞阳就不用多讨论了,能找出这个荆轲等待的神秘人才最重要,尤其是找出最后他为什么没出现的原因,更重要。


荆轲这个人的勇敢自不用说,当太子丹找到他的时候,他就知道此次太子丹让他干的事情,绝对不会太简单的。但是,他又不能拒绝太子丹。

为了保证太子丹交代给他刺杀秦王的命令得意实现,荆轲还是做足了准备的。

他先是找了一个叫秦舞阳的猛士,这个秦舞阳有多猛呢?

据说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就杀过人,而且是面不改色,心不跳的那种狠人。

就是因为他有过这种经历,所以,最终他才会被荆轲给选中的。

其实荆轲心目中的最佳人选,并不是秦舞阳,秦舞阳只是其中的一个,那个被荆轲更看重的人,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竟然迟迟没有来到。

太子丹实在等不及了,他就催促荆轲赶紧上路,去刺杀秦王嬴政。但是,荆轲知道没有那个人,这件事他干成功的概率不大。

可是,太子丹讽刺地说他是不是害怕了,想临阵脱逃了。

荆轲很无奈,他不得不带著遗憾,去秦国了。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在渡过黄河的时候,他就知道此次自己前去,肯定是有去无回了。

当他和秦舞阳来到秦朝宫殿之外的时候,没想到的是,这个原来杀人不变色的秦舞阳竟然开始掉链子了。秦舞阳看到那些守卫皇宫的士兵后,竟然开始瑟瑟发抖了。他的腿,他手,他的全身上下,似乎不受他控制了。

这很明显有点做贼心虚的表现,还好这时候的荆轲是镇定自如。秦舞阳的这种表现,秦朝的官吏当然是看到一清二楚的了。

所以,秦朝的官员就没有让秦舞阳上大殿,而是直接让荆轲去面见秦始皇的。

荆轲就是一个书生呀,让他去刺杀秦王嬴政,真的是太难了,但是,当时已经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地步。

荆轲只好硬著头皮上去了,他见到秦王嬴政后,先是给秦王道歉,说跟他一起来的秦舞阳,没有见过什么世面,所以,当他见到秦朝这么威严的阵容之后,他吓的竟然是浑身哆嗦了起来。

秦王觉得荆轲说的很有道理,也就没有过多的怀疑他们。

当荆轲说要献给秦王燕国的地图的时候,他就有了接近秦王的机会,地图是像画轴一样卷在一起的,最里面藏著一把锋利的匕首,而且只有荆轲知道,这把匕首只要刺到人,就会让他丧命的。

画轴慢慢地被荆轲给展开了,秦王嬴政看上去很激动。

当画轴被彻底地被展开之后,那把锋利无比的匕首终于显露了出来,说时迟,那时快,荆轲立马拿起它来,刺向秦王嬴政了。

可是,秦王嬴政早已起身逃脱了,不得已荆轲开始拿著匕首在秦王后面追他。

虽说当时秦王身上有宝剑,但是,他的宝剑太长了,一时半会根本抽不出来。

还好这时候有一个医生,他把手里拿著装药的箱子投向了荆轲,荆轲被突然的物体打到,他和秦王的距离就越来越远了。

最终荆轲被赶来的侍卫给杀死了,这是秦王嬴政距离死亡最近的一次。

所以说这一次荆轲之所以失败,不是失败在秦舞阳的身上,而是失败在太子丹的催促,让他错过了心目中最理想的人选。


说实话,荆轲是我最佩服的古人之一,他是少有的不借助外部条件,单单凭个人品质傲然立于世间的顶天男儿,是千古无一的英雄。

咱现在说一个人厉害,气场强大,实际上绝大部分人并不是他本身厉害,只不过是外部条件加持罢了。比如说有的人权力很大,官威带给他气场,没有了权力,他也就是一个糟老头子。有的人金钱很多,自以为有钱能使鬼推磨,不可一世,等变成了穷光蛋,这人立马就变怂包。有的人很有名气,比如很多明星,气场一万八,但是过气以后,可能还不如个普通人。这种完全靠外部条件加持的人其实没什么厉害。

除了这些人呢,还有一种人,比他们稍微好一些,比如自身有很多知识,掌握很多技能,这属于内外合一的,外部的条件跟自身融为一体,分不出彼此。有的人学富五车可以侃侃而谈,有的人盖世神功可以以一敌百,这样的人凭借外部的学习提升了个人气场,而且这种提升只要以后不痴不傻,是很难剥夺掉的,这种人比上面的人要厉害一些,但也就那样。

最厉害的一种人其实是荆轲这样的,自身带有强大气场,天生神授,自打赤条条来到这个世上就透露出威武霸气。荆轲是天生神勇之人,他出身平平,地位不高,既没有高深学识,也没有绝世神功,但是自带一种不可轻侮的气场,不要说小小太子丹,就是面对千古一帝秦王嬴政,他也丝毫不怯场。荆轲既没有经过系统训练,又没有每天谈笑驰骋诸侯之间,这份气场只能说是打娘胎里带来的,这样的人物就算一辈子平凡,那也是响当当的好汉。

实际上,人类历史也足够长了,从很久以前人就分了阶层,对上位者的敬畏那是刻在骨子里,打在基因上。就好像现在要见首长,不要说一个普通人了,就是寻常百姓眼里那些达官显贵也免不了瑟瑟发抖,这是人之常情。但是荆轲却可以完全无视这些常理,以一个使臣身份坦然面对秦王,这只能说是天生了不起,后世也就项羽主席等聊聊数人可以比拟。

秦舞阳说实话也还算凑合,但是他的威势是如何而来的呢。首先秦舞阳爷爷是燕国大将,出身高贵,估计秦舞阳从小就爱舞枪弄棒啥的,又是个暴脾气,小小年纪就杀人,但是这基于两点,一个是他本身武艺不错,打得过人家,二来他身份不低,杀了别人也没事。也就是说秦舞阳的威势主要来源于他的身份和武艺,这样的威势一旦遇到比自己更高更强的对手时,立马就会被打回原形。也就是说秦舞阳跟普通人没什么本质差别,只不过他出身好点,脾气差点,从小杀人罢了。

不过就连秦舞阳这样的人,已经被评为骨勇之人了,仅次于荆轲这种神勇之人。也就是说在太子丹能接触到的人物里,他是最高层次的勇敢之人。

荆轲自己是那种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的人物,他自然也能看出秦舞阳到底是什么货色。本来按照荆轲意思,他需要等待一个跟自己差不多的朋友,可是燕太子丹却不是什么能成大事的人,这时候表现出极大不信任。因为刺秦无论成功与否,刺客肯定小命不保,太子丹就不停的催荆轲去送死。荆轲是何等样人,岂能一直听太子丹这个小人啰嗦,于是他就决定马上出发,而太子丹这边能配备唯一拿得出手的人也就秦舞阳了。

荆轲是可以仅凭自身气势就可以与秦王相抗衡的人物,也许天生气势太足,荆轲并不屑于过分修炼个人武技,刺秦失败其实主要还是他武艺太薄弱了,起码去做刺秦这样的大事,他的武艺是远远不足的。


荆轲,战国时期著名刺客,齐国大夫庆封之后,善击剑。

秦舞阳,燕国贤将秦开之孙。

其少年之时便犯下杀人案件,「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其便遵燕太子丹命令跟随荆轲刺杀秦舞阳。

田光,燕之处士。时人称其为燕国勇士,被誉为智深而勇沈的「节侠」,学识渊博。

田光为燕太子丹谋划刺杀秦王,因自己年迈体衰无力担此重任,便举荐了荆轲。其当时曾与太子丹说「臣窃观太子客,俱无可用者,夏扶血勇之人,怒则面赤;宋意脉勇之人,怒则面青;秦舞阳骨勇之人,怒则面白。夫怒形于面,而使人觉之,何以济事?臣所知有荆卿者,乃神勇之人,喜怒不形,似为胜之」。

太子丹要刺杀秦王这样的头等国家大事,必然会选择自己所知最厉害的人,必然全力以赴搜寻能者,寻找出来上述这几个门客必然有其过人的一面,也是太子丹在燕国(当时燕国极为弱小)暗中搜寻自己所能找到最强著,田光一一否定其推举之人选择荆轲便可知秦舞阳只是徒有其表,不可当此重任。

太子丹,燕王喜之子,战国末期燕国太子,刺秦失败后被燕王所杀,将其头颅献与秦王求和。

丹曾少年时在赵国和燕国作人质。从其刺杀秦王此等大事却心浮气躁,甚至暗示忠臣田光自杀保密,还怀疑过以死告慰太子丹的田光推荐的荆轲,可见其也并非能者。

荆轲也心知秦舞阳不行,便寻找到了自己的老友一起出发刺秦,能让荆轲认可的能力必然绝非一般。但因荆轲老友居住太远一时无法赶过来。太子丹竟然在已经决定献出樊於期头颅和燕国督亢的地图如此宝贵的东西后,还急迫在乎这些时日,怀疑荆轲怕死拖延,竟然说出荆轲要是不愿意他便派遣秦舞阳前去刺秦的话。由此准备不足,可见大事难成。荆轲一怒之下呵斥太子丹的急躁,秦王岂是说杀就能杀的,但也无可奈何,只得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动身。

只能说不是没有安排更厉害的,奈何荆轲已寻找到了足以让胜利有更大把握的人时,太子丹的心浮气躁、不断怀疑和催促,为失利埋下伏笔,荆轲只能匆匆带著秦舞阳踏上不归路。

PS:好在太子丹无能,秦王嬴政未被刺杀,否则华夏大地大统一不知拖至何时。

欢迎关注,祝你幸福。

以上。


这个问题,《战国策 燕策》里面记载的很清楚:这是燕国太子丹给荆轲配的助手。荆轲是没有看上秦舞阳的。

整个刺秦计划,幕后老板是太子丹。荆轲是太子丹雇的杀手。杀手完成任务,需要几样东西:秦将樊於期的头,天下最锋利的匕首,羊皮地图和得力助手。前面几样都准备齐了,就剩助手。

作为当时世界上一流的杀手,荆轲遇事冷静,心思缜密。他虽然沉默寡言,但目光锐利,看人很透。

秦舞阳是燕国的官二代,因他爷爷打败胡人的功劳,燕国人本就对秦家心存敬畏。加之秦舞阳个性凶狠,十二岁杀人,仗著家世,什么责任都不用承担,燕国人对秦舞阳就更加忌惮了。一般人在街上,见到秦舞阳,连眼睛都不敢和他对视。

在荆轲的眼里,秦舞阳不过是一只狗,虽然这只狗体型庞大,本性凶猛。叫声很大,见人就咬。这只不过是狗仗人势罢了,狗已经没有了野性,无法独自在野外生存了。离开了燕国的这个环境,狗是很容易变成哈巴狗,落水狗之类的……

荆轲需要的最少是一匹狼。秦国是虎狼之国。进入虎狼成群的秦国,你带一只宠物狗,显然是可笑的。狗和狼是有本质区别的。

可惜,太子丹看不到这点。太子丹是一个善良的,也是一个单纯的人。他和秦王不一样。秦王在秦国虎狼成群的环境里早已变成了一头狮子,他竟然还单纯企望狮子和善待他这头羔羊。他做事于心不忍,要樊於期的头,就是例子。看到太子爬到樊於期尸体上,痛苦流涕的样子,荆轲冷了许久的心竟然也暖了一下。就凭这一点,他愿意为这个人效劳。

荆轲已经找到了一匹狼,可是,太子丹等不及了。他竟然怀疑荆轲的勇气。荆轲暴怒了。士可杀不可辱。那就出发吧。也许就是天意,天下的气数都归秦。

果然,到了秦国。还没见到秦王,在秦国的宫殿的台阶下,那只没见过世面的藏獒吓得双腿发抖,怎么也迈不上宫殿的台阶。荆轲看看秦舞阳,笑了。这个悲壮的任务只能由自己一人去完成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