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遇到了几例类似的案例,均主诉背部筋吊紧的感觉,每天感觉背部两条大筋紧的不行,牵拉的非常厉害,经常感觉背部非常累的感觉,非常痛苦,因为我以前也碰到过类似的案例,觉得在临床上是非常容易碰到类似的患者的,所以,今天我就将我以前的治疗思路和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思路跟大家分享一下。

咱们先将病人的基本情况所一下:

病人A,女,40岁,工作为某大学的教师,3年前双侧腰部出现疼痛,没有在意,后来发现疼痛开始上移,不仅仅是腰部的疼痛,背部的疼痛等等,还开始出现了背后整条大筋的牵扯感,尤其是在一天的忙碌后,很难好转,常常会影响睡眠。病人觉得很痛苦,感觉背部很累,去一些医院寻诊后,做过类似针灸推拿等一些治疗,效果均不甚理想,不能很好的消除自己的问题。后微信上搜索到我们,经过一系列问诊和评估,觉得病人的不适跟自己平时的工作习惯有关,病人长时间保持在一个弯腰驼背姿势下进行工作,不工作还算可以,如果工作过久后,背部就感觉异常牵拉感。针对这些习惯所影响的部位进行处理后,病人很快得到了好转,目前已经没有太多不适,得到了很大方面的改善。

病人B,女,35岁,某金融公司高管,压力比较大,有健身史,经常感到背部疼痛,也有类似吊紧感,觉得背部从上到下很不舒服,经常一天劳累工作后感到非常不适。我在问诊过程中问她是在什么情况下这些问题开始加重的?她说:在换了工作环境以后。她觉得以前的工作环境还算不错,每天工作不需要太多的弯腰驼背的动作,后来工作环境改变了以后,电脑放在了非常靠里的位置,如果不弯腰弯的厉害,就很难碰到电脑,所以现在整个后背都不舒服,每天忙碌一天后就感觉特别累,所以希望我们能帮到她一些。而比较幸运的是,在我们的治疗下,她的症状也得到了非常好的治疗。

讲上述两个案例原因是希望各位能从这些案例中找到一些共通点,比如说,这种问题的人大多数都是长期伏案工作的一种人,而且女性偏多,更为有意思的是很多人是腰部先出现不适,后来背部,颈部,甚至头部出现了不适。而且只要工作久了,病人就会感觉更不舒服,上述线索无不说明著他们的很多症状跟他们的工作有关。即伏案工作,那么伏案工作对整个人有什么影响呢?下面我就跟大家来分析一下。

正如上述图显示的一样,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经常表现出的是这样的一种工作状态,总会有些驼背,头往前探,这些人呢?其实存在著更严重的一个体态问题,就是长期保持著骨盆后倾的状态,骨盆后倾会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影响.

布鲁格有个经典的图来描述人在坐位时的骨盆和周围脊柱位置变化,比如坐姿为骨盆后倾时,人就要腰椎弯曲向前,继而引起腰椎变平而人体前倾导致胸椎后凸增加,这就是在伏案工作中整个脊柱变化的情况,时间久后,很多人的骨盆后倾的肌肉就变得僵硬,在这里面短外旋肌表现的尤为显著。

我们有个非常重要的关节与关节之间的关系图,这个理论认为呢,人生下来时,每个关节都有著不同的性质,比如说,踝关节,本身被赋予灵活性,膝关节是稳定性,髋关节是灵活性,而骶髂关节和腰椎则是稳定性。胸椎灵活,下颈段稳定,上颈段灵活,所以这些关节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拿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就是当髋关节灵活性降低后,腰椎和胸椎都要增加其灵活性来代偿髋关节丧失的灵活性,所以腰椎就容易损伤了,腰椎损伤后,胸椎和颈椎也会慢慢出现问题。所以,如果我们由于长期的骨盆后倾的姿势导致臀部的肌肉短缩而影响髋关节的灵活性时,其它的腰椎和胸椎节段就会不断的代偿,进而出现腰部疼痛、胸椎疼痛和颈椎疼痛,其实这在整个肌肉失衡的过程中是非常值得重视的,千万也不能忽略。

而在肌肉失衡的评估与治疗体系中,Janda(扬达)告诉我们当人体出现疼痛时,人体已经开始了一个适应,我们最开始经历的是水平适应,这个是怎么回事呢?就是当人体出现疼痛时,人体一些肌肉就会出现保护性痉挛,然后骨骼的位置就出现了变化,姿势开始歪七扭八,甚至旋转,这只是在肌肉骨骼水平上的改变,也就是我们说的水平适应,它只发生在肌肉骨骼系统中。但是当肌肉过度的收缩或拉长后,其实是经历了很多神经学的内容的,交互抑制等等,然后呢,控制我们肌肉张力,协调能力的小脑可能就出现了问题,当然小脑出现了问题,其余中枢结构也会出现问题,比如说大脑,传导通路等等,这也从肌肉骨骼水平上升到了神经中枢水平,也就是垂直适应。所以其实当疼痛出现时,它告诉著你身体肌肉骨骼出现了问题,如果是长时间的出现疼痛,那么它可能提示你出现了中枢神经系统的问题,甚至当致痛因素解除后,仍然不会完全好转,这就形成了中枢敏化了。

听我讲完了上述那么多内容,相信大家应该已经知道了我是怎么解决上述两个案例的了。因为上述患者皆有髋关节过度僵硬,活动度降低,而腰椎和胸椎代偿,所以我采用了处理使髋关节活动降低的因素:短外旋肌和臀大肌等附著在臀部的肌肉,增大髋关节的灵活性,并且处理了竖脊肌区域(单纯处理该区域不会有很好的长期效果),还有屈髋肌等等,很快病人的大筋牵拉感就有改善。

所以在治疗很多病人时,我们不能只考虑损伤的区域,因为它可能只是个结果,并不是我们想当然的原因。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