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世纪,居住在中国东北松花江流域的女真族建立金国,先后灭掉辽国和北宋。北宋灭亡的那年,赵构建立起南宋王朝,后来定都临安。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南下,赵构只知南逃,不敢抵抗,甚至一度乘船入海,不敢登陆。他写信给金军统帅宗翰苦苦哀求:「自古面临危亡的国君,或是奔逃,或是坚守。我现在已经逃无地,守无人。乞求元帅赐予怜悯和宽恕。」全军南进,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一些主战派将领,坚决抗击金兵。岳飞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员。


  岳飞是河南汤阴人,出身在一个农民的家庭。童年时候,跟从名师学习武艺,能左右开弓,并成为一县无故的击抢手。他还精通兵法,喜欢学习历史。南宋初,他参加了北方人民组织的抗金队伍「八字军」。后来到开封,受到南宋抗金老将宗泽的赏识。由于他的勇敢和才干,立下多次战功,很快升为一支军队的将领。岳飞的军队见律严明。行军露宿,只许士兵睡在廊檐下。老百姓请他们进屋,他们也不进去。老百姓亲切地称呼他们为「岳家军」。岳家军练兵认真,作战勇敢,能够以少胜多,在突然受到敌人袭击时一点也不慌乱。金兵惧怕他们说:「推倒一座山容易,动摇岳家军的阵容很难!」


  1140年,金兵又大举进攻南宋。岳飞等将领分路出击,岳飞负责中原一线,他一面派人到河北一带联络当地的民间抗金组织,一面亲率大军进击,收复了河南许多州县,驻军郾城,两军展开激战。郾城大战中,金投入精锐骑兵15000人。兀术以头戴铁盔身穿铁甲的3000「铁塔兵」打前锋,以号称「拐子马」的骑兵居左右,列队进攻。岳飞指挥儿子岳云等率军应战。将士手持刀斧,冲入敌阵,上砍骑兵,下砍马腿。双方从下午激战到天黑,宋军大获全胜,追杀金军几十里。


  岳家军乘胜前进,抵达开封的朱仙镇,北方人民抗金情绪高涨。岳飞要求宋高宗下令北伐。宋高宗和朝中的奸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会威胁自己的统治,于是向金求和,并命令岳飞撤回军队,岳飞愤慨地说:「十年的功劳,一天就断送了!」1141年,宋高宗解除了岳飞等抗金将领的兵权。秦桧又派他的爪牙诬陷岳飞谋反,把岳飞和他的儿子岳云逮捕入狱。另一位抗金将领韩世忠去质问秦桧,根据什么说岳飞谋反,秦桧拿不出证据,竟厚颜无耻地说:「莫须有。」韩世忠愤怒地对他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1142年初,宋高宗和秦桧杀害了岳飞。那时候,岳飞刚39岁。


  岳飞一生廉洁正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有人问他:「什么时候天下才能太平?」,岳飞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怕死,天下便可太平!」。他一生坚持抗金,保卫了南宋人民的生命财产,因此受到历代人民的尊敬。


  他写下了《满江红》这一传世之作。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手握千军万马铁血雄师的岳飞,甘愿带儿子一起去明知是难,难道就凭那个被金人吓阳痿了的赵构一十二道圣旨?站在岳飞当时的地位环境中岳飞如果不去觐见的话,赵构敢对岳飞做什么?如果岳飞向天下人公布赵构不但不想报父兄家仇,而且为了安乐抛开半壁江山都不要,一心只想守住半壁江山跟金人苟和。有这样充分的理由就算造反都说的过去,岳飞为什么甘愿去死也不这样做的原因就是看到老百姓又要从外乱转向内战里去。所以老百姓一千多年永记岳元帅的恩典,就算老百姓知道岳元帅是用死换百姓的安稳,而且带上儿子更是怕儿子在他死后起反。岳飞尽忠朝廷是赵构和秦桧铁定知道的,但岳飞带子卜死全天下的老百姓都知道是为天下受苦的百姓。这才是百姓永敬岳飞元帅的真正原因。


岳飞就没有和金主力打过,何来抗金一说?岳飞做为唯一一个被以畏敌罪处死的武将,一生都没和金主力对抗过,岳飞数次抗旨不去和金主力对抗,岳飞消极避战,发展自己的实力。

金兵打到家门口了不去打,金兵撤军了要去「直捣黄龙」?简直就是胡说八道。颠倒黑白。


岳飞抗金,不管皇帝多么昏庸无道,作为将帅都应该忠诚职守保护皇家安全,不然就是不忠。封建社会的君臣关系: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岳飞完全是死于君臣关系的愚忠之下。说岳飞刚腹自用,迎先帝,功高盖主,十二道令牌招之不回,那都是无须有的扯淡。


我们不能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岳飞,岳飞抗金首先是为国尽忠,然后是保境安民,但是要看到在古代国家就是皇帝,皇帝就是国家,因此岳飞为国尽忠就是为皇家尽忠,但是不能是只是为皇家尽忠,那样的话岳飞就太狭隘了。而且如果真是那样,宋高宗只用1道令牌就能让岳飞回来。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