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必须明确一个概念,胜败乃兵家常事,决定战争胜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不存在一个国家铁定能打过另外一个国家的情况,我们这里谈论的「能打过」或「打不过」,都是从军事、政治、经济等几个方面综合对比进行的主观猜测,毕竟阿提拉的崛起没赶上巅峰时期的罗马帝国,没人能准确把握变化无常的历史脉搏。

我们要肯定阿提拉的绝世才能,「上帝之鞭」绝不是浪得虚名,成长于罗马宫廷的他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对罗马的内部结构和内政外交研究颇深,几乎是一个「罗马通」了,在继承了鲁嘉的位子以后,带领统一的匈人帝国迅速发展崛起,经常找茬掐架,靠著骁勇铁骑南征北战,对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造成极大的打击。然而如若将阿提拉置于罗马帝国的全盛时代,阿提拉未必能尝到什么甜头。

第一,阿提拉的匈人铁骑对抗罗马的齐整阵型,未必能赢。匈人骑兵机动性强,破坏性大,但组织纪律性和兵种配合性略差,优缺点都很明显。罗马帝国战士训练有素,兵种配合及工事设置战力强劲,匈人军队和罗马军队硬磕并得不到什么好处,优势完全发挥不出来,这一弱势,即便在对抗分裂的东罗马帝国和西罗 马帝国时,都十分明显。

第二,阿提拉强大的军事联盟并没有那么稳定。阿提拉的军事联盟里包含了阿兰人、萨克森人、东哥德人、赫鲁利人等大量蛮族,这个联盟实质上并不稳定,远不及先进文明和政治体制揽挟下的罗马集团,阿提拉的联盟足够庞大,但全盛时期的罗马帝国怕也不会在军队数量上输给他。

第三,后勤保障上阿提拉也不一定能刚得过罗马帝国。阿提拉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是钻了周边国家四分五裂的空子。南征北战最终打得都是后勤保障,单靠烧杀抢掠是养不活一支军队的。而按提拉的后勤之薄弱,在阿提拉被迫撤出义大利的时候就得以体现。全盛的罗马帝国国富民强,抵御奔袭而来的阿提拉大军,应该不在话下,如果愿意的话,来个反杀应该也没太大问题。

不过战争本无定法,历史不容假设,没人能断定如果两者兵戎相遇罗马帝国就一定能立于不败之地,毕竟阿提拉的雄才也为匈人大军增添了几分胜算。


先直接上结论再分析吧:在冷兵器时代军事科技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军事体制和国家实力均占优的罗马帝国在巅峰时代能够打赢阿提拉。

在开始分析之前,我们可以先看看交战双方的概况,并界定「巅峰罗马帝国」这一概念。

阿提拉(406-453年)是5世纪时的匈人首领,缔造了短暂存在的「匈人帝国」,是有著「上帝之鞭」称号的令人畏惧的统治者。阿提拉统治期间曾多次与处于衰落中的罗马帝国交战,对帝国的东部和西部地区发起过多次军事行动。阿提拉曾摧毁了义大利北部军事重镇阿奎利亚,并一度迫使西部皇帝瓦伦提尼安三世放弃拉文纳、逃往罗马。453年阿提拉突然逝世,他逝世后不久,诸子为争夺统治权相互内战,这也导致匈人帝国迅速解体。

至于罗马帝国的巅峰期,史学界一般认为是在安敦尼王朝的「五贤帝」(96-192年)时期,其疆界的最大值出现在图拉真(98-117年在位)时期,此时地中海完全成为罗马的内湖。图拉真统治期间,罗马帝国的对外战争几无败绩,主要事迹是赢得达契亚战争和帕提亚战争的胜利。罗马军队一度攻占帕提亚帝国首都泰西封、扶植了亲罗马的傀儡政权,这时罗马帝国的边境东起两河流域,西达不列颠,南至埃及、北非,北抵莱茵河和多瑙河以北的达契亚。

在确定了比较对象之后,我们可以看看阿提拉与衰落的晚期罗马帝国之间的交战记录。总体来看,阿提拉占据明显优势,但他在沙隆会战的决定失败令其元气大伤。

440年,阿提拉率匈人军队渡过多瑙河,劫掠了伊利里亚地区和色雷斯地区。

441年,阿提拉率军进攻巴尔干半岛,先后攻陷了马古斯、费米拉孔、辛吉杜乌姆等城市,但罗马军队于442年时击退了阿提拉的攻势。

443年,匈人军队占领了整个巴尔干半岛,并一度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但由于攻城乏术作罢。

447年,阿提拉第二次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但依然无法攻破君士坦丁堡的城墙。

451年,阿提拉集结一支由多民族组成的混合军队进入高卢,在奥尔良地区与西哥特和罗马联军相遇,随后双方爆发了著名的沙隆会战,阿提拉被联军击败、停止了进军西欧的行动。

452年,阿提拉侵入北义大利、摧毁了重镇阿奎利亚。随后与罗马议和,撤回本国。这也是他生前的最后一次军事行动。

我们必须承认,阿提拉具有出色的军事才能、无愧于「上帝之鞭」之名,但他对罗马的军事胜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罗马帝国陷入分裂、多面受敌的状况。而从沙隆会战的结果来看,即使是衰弱的西罗马帝国,在集结全国之力的情况下也仍然能够在正面交锋中击败阿提拉。基于这一现状,阿提拉的对手如果是图拉真皇帝(下图)治下的鼎盛罗马帝国,他的胜算想必不会太大。

军事体制方面,罗马军队强调多兵种协同作战、善于修筑野战工事,著名的「三线战术」则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这使得罗马军队无论是面对步兵强悍的日耳曼人、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的希腊化军队,抑或是拥有强大骑兵的帕提亚帝国都能找到制胜之道。更重要的是,装备弩炮、抛石机等重武器的罗马军队拥有匈人所不具备的攻坚能力。罗马行省的驻军和辅助部队的存在,也可以有效地防止匈人军队对边境地区的骚扰、防止匈人进一步深入内地。相较之下,匈人的优势仅在于骑兵,其步兵远逊于罗马,军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也较差。考虑到战法的相似性,罗马军团完全可以借鉴对抗帕提亚骑兵的经验、有效对抗无马镫的匈人骑兵。

国家实力方面,匈人帝国也显然无法与罗马帝国相提并论。所谓「匈人帝国」实际上只是一个松散的部落联盟、没有完备的国家机构,它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阿提拉的个人权威。从阿提拉死后匈人帝国迅速解体的现实来看,真正直属于他的作战力量只有匈人本部,阿兰人、赫茹利人、东哥特人等部族仍然保持著独立地位、阿提拉本人并无直接指挥他们作战的权力,其军事实力不宜高估。相较之下,鼎盛期的罗马帝国在人力(6000万人口)、财力和军队数量(30万常备军团部队,如果计算辅助部队还会更多)上都具备明显的优势,足以在一次战役中投入5万以上的大规模兵力。此外,罗马军队还能利用地中海成本低廉且便利的海运,有效整合帝国资源对抗外敌。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图拉真时代的巅峰罗马帝国足以完胜阿提拉的匈人帝国。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