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他的名气特别大,大到什么程度呢,大到和「孔圣人」齐名,他被人称作「南海圣人」。

这个圣人的名字经常出现在中学的历史课本中,好多的中学生对他可谓是「如雷贯耳」。什么公车上书、百日维新、保皇救国……都有他,谁啊?大名鼎鼎的康有为。

      康有为康圣人,不仅自己名声在外,而且还有一大堆同样著名的学生,比如梁启超啊、谭嗣同啊、刘海粟啊、林旭啊等人。

      康有为绝对是个高产的写手,毫不夸张的说,已经实现了著作等身。他写过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戊戌奏折》等都是相当在线的。在文章中提到的观点,新颖除旧,简直让一大帮的莘莘学子顶礼膜拜,惊为天神!

     他不仅是一个「有文化、有名望」的中年欧巴,还是一个「生财有路」的小能手。他依靠自己的人脉和资源,炒房卖地,是中国近代最早从房地产致富的一批人,是现在的地产商们都应该焚香祭拜的前辈。

这个乐子就大了!这样一个牛逼带闪电的人,居然屡屡落第,连个举人都没混上,甚至连秀才的头衔都来路不正。那么,问题来了!一个连举人都不是的人,如何带领一大帮知识分子掀起了「公车上书运动」?

可能吗?可能。因为,他的学生们太厉害了,都是高人,个顶个都比他厉害。他唯一厉害之处,就是会拉拢人,拉拢人拜他为师。

对于收学生,老康可是不遗余力!不顾一切!而且眼光独到,见到好的绝不放过,主动上门求你,拜我为师吧!而这些学生,也真是不负所望。不仅在学识领域成就了他,更在政治领域成就了他!

或许真的就是时势造英雄,康有为幸运的抓住了很多机会!而且,一出手就写下了《新学伪经考》,尽管有人说是抄袭别人的。

书中洋洋洒洒的提出了如何挽求民族存亡,如何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直接就把豪情壮志的光绪皇帝给震住了。快!快把这个牛人找来。

再加上,他形象公关工作做的特别好,就像三国时的刘备一样,广告做得好!天天叫嚷著革新变法,但却没有具体的方法,就只是喊口号,而且喊得特别响亮。

维新变法顺利时,他整天人五人六的出来显摆。一旦情况有变,显现出颓势之后,他第一个撒丫子就跑了,跑的无影无终。而他的苦逼学生们,却个个视死如归,被押赴了刑场,成就了「戊戌六君子」的美名。

这以后还咋出来混呢?变法时自己嚷嚷的最起劲,一有情况,自己第一个逃之夭夭。丢人啊!康有为自己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老康蒙著被子想了两天,心生一计。开始宣传说,自己有「衣带诏」,是光绪皇帝给他的密诏。意思很明显,就是说当初不是我想跑,是皇帝让我跑的。为了延续大清的基业和江山,为了继续维新变法,我不得不跑。

这样,康圣人又开始蒙骗海外的华人,他们开始纷纷为老康募捐。于是,老康顿时又有钱了。有钱了咋办?挥霍呗!

他开始到处旅游,还美其名曰「宣传维新思想」。先后去过香港、新加坡、日本、美国、埃及、墨西哥、巴西和印度,以及欧洲诸国,差不多有50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玩了个遍。真令我羡慕到流哈喇子!

而且,还从挪威捎带脚的登陆了北极。没错,康有为就是登上北极的第一个中国人!我就纳闷了,你到北极跟谁去宣传「维新变法」?北极熊吗?

这种骗人骗钱的行为,让人感觉特别不耻。至于说「衣带诏」嘛,确实存在。不过,人家光绪皇帝不是给他的,而是给他学生杨锐的。

这份密诏的内容是:

「近来仰窥皇太后圣意,不愿将法尽变,并不欲将此辈荒谬昏庸之大臣罢黜,而用通达英勇之人令其议政,以为恐失人心。……尔其与林旭、刘光第、谭嗣同及诸同志妥速筹商,密缮封奏,由军机大臣代递,侯朕熟思,再行办理。朕实不胜十分焦急翘盼之至,特谕。」

康有为从自己的学生那里,探听到了这封密诏的内容,之后就开始拿这份密诏说事儿。反正也死无对证了,怕啥。

直到1909年,老佛爷也拜拜了,宣统皇帝也继位了。杨锐的儿子杨庆昶,才敢将密诏的原件转呈给了光绪帝的亲弟弟,现任的摄政王载沣,此事才得以大白于天下。

而康有为之前一直篡改密诏的内容,欺骗了世人,到处招摇撞骗。终于在此时,被自己啪啪打脸!这脸可算丢到家了。

皇帝的密诏都可以伪造,干其他的龌龊事,对于康有为来说,就更是轻车熟路了。

「康大圣人」在《大同书》里,冠冕堂皇的宣扬男女平等和人人平等。但是,但是!这货自己在私底下撩骚发情就没消停过,这个数目应该接近三位数。这也就罢了,不提了!

可气的是!他的正式老婆们,有名有姓绝无法抵赖的就有6人,并同时居住在上海的家中:大老婆张云珠,这是正房;二姨太梁随觉,娶得时候17岁;三姨太何旃理,这个还是美国的华侨后裔,17岁过门;四姨太市冈鹤子,这是个小日本,娶得时候也是17岁;五姨太廖定徴,17岁娶回家;六姨太张光,这个娶得时候年纪偏大,都19岁了。本人突然发现,好有规律啊,基本都是17岁!

瞧瞧吧!这就是著名的「南海圣人」康有为,他要是圣人了,那我们岂不是个个都是神?

欢迎关注:文史不假


历史上的捡漏王有:

朱元璋(前期抗元,主力部队分别是占据安徽、河南、江苏、山东的刘福通。占有江苏、浙江等地的张士诚。占据湖南、湖北和江西等地的徐寿辉。占领四川和云南的明玉珍。以上这四个人的军队才是消灭元朝在南方势力的主力军,而此时的朱元璋仅仅只有两三万的人马,占据著安徽的滁县与和州。而后,朱元璋趁机南下攻下了南京,这时他势力才开始增长。再往后,他便开始与徐寿辉、方国珍、陈友谅、张士诚等起义军互相伤害。直到1367年,朱元璋终于统一了南方。)说到底他才是历史上最大的捡漏王,捡了个皇帝位。

康有为(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活动事迹为:发动公车上书、组织强学会、戊戌变法、张勋复辟。)一代书生,后人作诗调侃他

:「避债无台却有舟,一钱不值莫风流」。


康有为一生中最闪光的地方大多都在历史教材上可以看到。他在光绪年间考取进士,1895年组织了名动天下的公车上书。他虽然仅仅被光绪皇帝召见过一次(仅一刻钟左右),但足以吹嘘一辈子。康有为被光绪帝任命总理衙门章京并谋划变法事宜。

百日维新失败后,康有为流亡海外。在这期间康有为准备建立保皇组织,并让自己的女儿在香港活动筹集经费。当时香港的华侨商人对康有为的君主立宪制比较认同,再加上受激昂的舆论推动同情戊戌六君子的牺牲,于是大家纷纷慷慨解囊意在救国。然而大家做梦也不会想到,以康有为这般名望的变法维新人士,却拿大家用来救助皇帝和国家的钱供自己挥霍。

更让海内外爱国华人大跌眼镜的是,康有为筹集到救国捐款后迟迟没有进一步行动,各种豪言壮语石沉大海。国内一些革命者被清朝通缉潜逃香港,仰慕康有为之名前来求助。谁知康有为拒绝见这些求助的爱国者,更是一毛不拔不愿帮助。有人不忿将此事向侨民宣传此事,导致康有为的名誉一落千丈。他的丑恶行径甚至登上了《中国日报》,成了天下笑柄。

康有为在墨西哥的时候发现有轨电车是个难得的商业卖点,就用筹集的爱国捐款在车轨附近购置了许多地产。他甚至在瑞典购置小岛建立中国式园林并居住四年多,归国后还把盛宣怀在上海的「大观园」豪宅买下来居住。这般有钱有势,让捉襟见肘的晚清朝廷情何以堪?

康有为早期提倡男女平等和一夫一妻制,谁知他自己就有两个姨太太。康有为49岁的时候在美国娶了17岁女华侨,53岁又娶了16岁日本少女。这一树梨花压海棠的故事还没完结,康有为69岁的时候表示要迎娶出身贫寒的18岁少女,结果遭到全家包括妻妾、儿女的一致反对。康有为却不听规劝,执意要娶这个能做他孙女的姑娘,闹得全家都拒绝参加婚礼。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史赫赫有名的风云人物,不否认他为国家进步做出的贡献。但康有为其人私德饱受诟病,好色好淫,名为救助光绪皇帝的保皇党骗光了爱国人士的善款后就供自己挥霍,打著皇帝的旗号做出这种事情,人所不齿。


一个妄人,无知狂妄,书生误国,且厚颜无耻,假借清帝之名大肆敛财。晚年还纳了一个少女为小妾。道德败坏,光绪帝算是被这人误导了


沽名钓誉的政治投机分子,腰里别个死耗子,冒充打猎的


康有为有野心无实才。

不如徒弟梁启超啊。


站的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历史时期他的贡献很大。


制度强国第一人!可惜,可叹!被一个专制之人捡个大漏!


康有为作为晚清时期的文化人,一生充满了文人气息,想问题是美好的,实现起来困难重重。同时与所处的时代有关,真是一个书呆子。也有人认为他是政治投机分子,我认为就是一个书生,无用的书生。


名为清贤,实为清贼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