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曹操不急于发动赤壁之战,就算接下来曹操谁也不打,只休养生息,耗也能把孙权和刘备耗死,就更别说攻取益州了。

赤壁之战是曹操一生统一天下的最好时机,可惜被轻易得来的胜利冲昏了头脑的曹操,在夺得荆州后,仅仅休整了两个月,就于公元208年的冬天发动了不应该发动的赤壁之战。

当时的天下大势对曹操太有利了,曹操已经统一了北方,雄据幽州、青州、并州、冀州、兖州、徐州、豫州、司隶,又在赤壁之战前,拿下了荆州,天下十三州,曹操一个人就占有九州,统一天下指日可待。

欲统一天下,必先取荆州。荆州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曹操占据荆州后,等于是从北方向南插入一根锲子,从中间将整个万里长江截断为两截,断开了整个长江南岸东西两面的联系,曹操占据荆州七郡后,向南可直达交州及南海,向东可攻打扬州,向西可攻取益州。

这个时候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曹操,不再听从手下谋士的建议,而是一意要攻打孙权和刘备,继而一统天下,但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曹操在赤壁大败,孙刘联军乘胜追击,曹操不仅失了南郡,就连刚到手不仅的荆南六郡也一并失去,整个荆州曹操只保留了南阳郡和江夏郡的三分之一。

如果曹操不急于发动赤壁之战,转而向西攻取益州,结局会如何呢?

个人认为这样做的话,曹操统一天下可在有生之年内完成。

曹操要做的就是不攻打孙权和刘备,转而攻打刘璋,那么不出十年,曹操必定可以统一天下。曹操的战略就是先西后东,西进为主,严防江东,统一长江中上游,然后平定汉中、关中、凉州,最后攻打扬州,统一天下。

首先,曹操占据了荆州,可以在荆州切断长江东西两面的经济往来、人员流通、贸易交接,对江东和益州实行经济和人员封锁,在经济上孤立江东和益州。

然后,曹操经过一年的休整,然后率主力沿长江西进,经巫山从永安(白帝城)攻打益州,另外再派出一支军队,以夏侯渊、张郃、徐晃为首,进入关中,占据长安,佯装攻打汉中,并不是真打,实则牵制凉州马超、韩遂等人及威慑汉中张鲁。

以益州刘璋的能力,连刘备也不敌,就更别说身经百战、智谋百出的曹操了,论实力,曹操数倍于刘璋,论兵马,曹操数倍于刘璋,论用人,曹操数倍于刘璋,论谋略,曹操数倍于刘璋,刘璋拿什么抵挡曹操,不出两年,刘璋必定投降,就算刘璋不降,估计他手下人也绑了刘璋来投降曹操,曹操不仅实力强大,还代表东汉中央政府啊!

刘璋统治益州虽有二十多年,但毕竟是外来政权,刘璋重用东州军打击益州本土豪强,那些本土豪强早就对刘璋不满,就算曹操不来打,这些人怕也会叛乱,前有甘宁之乱,后有赵韪叛乱,此起彼伏,另外如果曹操准备打益州,肯定会对张松厚待,那么张松、法正等人怕是成为曹操的带路党,益州指日可待,不成悬念。

最后,曹操拿下益州,那么汉中张鲁受到曹操的南北两面威胁,张鲁很快就会投降,汉中也会步入曹操统治范围。接下来曹操对凉州用兵,凉州基本上也无法同强大的曹操相抗衡。

曹操在打益州时,东边的孙权和刘备不会有所行动吗,当然会了,曹操只要派出重兵守住荆州,不主动出击就行,孙权和刘备即使想打荆州的主意,也没有那么容易。

只要曹操保住荆州,切断长江南岸东西两面的战略形态存在,那么整个天下就形不成三足鼎立,只要形不成三足鼎立,局面就是一超对多弱,曹操是一超级势力,剩下的都是弱势力,这样的话,就存在统一天下的大势。

那么接下来,曹操就开始准备最后的大战,灭孙权斩刘备,曹操集中天下十一州的实力,攻打仅剩下的两州:扬州和交州,孙权和刘备无法抵抗,曹操统一天下,建立魏朝,曹操就是魏太祖。


如果曹操不急于发动赤壁之战,也不过于骄傲自满,那么根本不需要打益州,孙权和刘备的麻烦就大了。

实际上赤壁之前曹操的局势已经不是小好,而是大好。刘琮率荆州投降以后,曹操马上派五千精骑在当阳一举击溃刘备大军,刘备只带了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人逃走。虽然加上关羽的水军和刘琦的部队,刘备退到夏口以后还有2万多人,但是只能暂时自保,无力进攻,荆州大部落入曹操的手中。

除了刘备,剩下就是孙权还想著抵抗一下,所以派了鲁肃前来和刘备见面,大家交流一下一起抵抗曹操的意向。

至于益州,刘璋在听说曹操攻打荆州的时候已经打算归顺了,所以先派了溥致去见曹操,曹操还封刘璋为振威将军,封他哥哥刘瑁为平寇将军。为了表示敬意,刘璋又派别驾从事张肃带老兵三百人和军需物资前往荆州协助曹操,虽然派去的兵不多,但是已经表明了刘璋的态度:

璋闻曹公征荆州,已定汉中,遣河内阴溥致敬于曹公。加璋振威将军,兄瑁平寇将军。

益州牧刘璋始受征役,遣兵给军。

然而当刘璋再派别驾张松来面见曹操时,曹操因为荆州已定,刘备被击败,觉得大局已经,所以对他轻慢。接下来又因为曹军水土不服,士卒生病者众多,战斗力下降,所以遭遇赤壁之败。张松回去后就对刘璋说曹操不可怕,劝他和刘备联合自保。

松还,疵毁曹公,劝璋自绝。

如果曹操不是过于心急,屯兵襄阳,派人先去收服江陵和荆南四郡,巩固在荆州的统治,同时从陆路进攻夏口,压制刘备,防止他闲了来荆州捣乱。然后厚待张松,拉拢益州内部对刘璋不满的人倒向自己,以刘璋懦弱的性格很可能主动投降,那么益州根本不需要打就可以轻松落入曹操手中。

而从益州打汉中可是要比关中去打轻松的多,而且张鲁也不是什么死扛到底的人物,也是可以轻松拿下。倒是西凉那票军阀麻烦点,不过起码名义上他们服从曹操,而且派系众多,所以不用急著打,慢慢瓦解就是。

然后……然后还有孙权和刘备什么事,哪怕曹操的水军暂时不如他们,凭借江东和一个夏口能干啥?无非就是曹操慢慢练兵,然后一举过江的事而已。如果运气好,孙权还可能直接投降,毕竟他和曹操之间可没什么生死大仇,江东的豪强们也没什么兴趣和曹操死扛。

所以赤壁之败,还是败在曹操操之过急,而且还让本来已经逐步投向自己的刘璋重新背叛,不得不接受了三分天下的苦果。


你说的应该是这样的的吧!

这先给你说一声这个不可能的,有两点第一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根本没有路,你让曹操如何去打,打刘璋上面还有一个张鲁,曹操必须拿下荆州以后才能进攻益州,这也是诸葛亮的策略,把益州作为大后方荆州在前,进可打曹操,退可守,还可以俯视江东,要不是关羽诸葛亮还不一定死的这么快,

第二益州刘璋手下无大将,自己还胆小怕事,曹操也没有把他放在眼里,如去打你人为刘备回不动,老老实实的看著你打吗?

回到你的问题,我实在是想不出曹操去打刘璋的理由,,


赤壁之战是在三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役,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基础,这场战役的发动者是曹操,当时的益州刘璋是已经臣服了曹操的,而且荆州七郡除了江夏郡之外其他的都投降曹操了,曹操如果不把刘备逼的那么急,而是先去占领益州和汉中,曹操很有可能在他生前实现统一。

赤壁之战的诱因是刘备,曹操太著急要除掉刘备了

刘备得罪曹操主要就是衣带诏事件,之前曹操的谋士程昱曾经建议过曹操及早的除掉刘备,但是曹操没有答应,曹操的理由是他现在正在招募天下的英雄,不能因为一个刘备而失去天下人的心,在这个时候曹操已经认为刘备是英雄了,正史当中是没有青梅煮酒,但是曹操确实是在吃饭的时候给刘备说了:

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

后来曹操先打徐州的刘备,后打河北的袁绍,打败了袁绍之后又去打刘备,有衣带诏的成分在里面,也有曹操想趁著刘备羽翼未丰先除掉刘备的成分。刘备基本上是属于只身投靠袁绍的,建安五年曹操亲自率军打败了刘备,曹操全数收编了刘备的军队,俘虏了刘备的妻子儿女,并且活捉了关羽。刘备是通过袁谭的引荐到了袁绍的阵营,袁谭是刘备举荐过的茂才,对于刘备的到来袁绍是二百里出迎。后来刘备到了荆州刘表处,刘表让刘备驻屯在了新野这个地方,其实刘表对刘备是不放心的,并没有演义中说的那样刘表让荆州给刘备的。

曹操轻易的得到了荆州之后,也犯了膨胀过快的错误,最终得到的是反噬

刘备在新野这个地方的时候确实是火烧过房子,设下伏兵打败了夏侯惇,诸葛亮火烧博望坡和火烧新野这都是在正史当中不存在的,烧房子是刘备干的事情,罗贯中进行了文学加工。曹操在北征乌桓之后,去征讨荆州的刘表,曹操也知道荆州的重要性(笔者在多篇文章中提到过荆州的重要性),在平定北方之后立马就夺取荆州,而在刘表死后刘琮继位投降了曹操,曹操几乎是没有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荆州,只是刘表的另外一个儿子刘琦在江夏没有投降,因为刘琦和刘备的关系很好。

刘备败走当阳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当时刘备在离开新野之后驻守的是樊城,曹操来的很突然,刘表死后依附刘备的人很多,跟随刘备的人有十多万人还有几千辆车载物资,每天行走十几里路,关羽带领几百艘船走水路打算和刘备在江陵汇合。江陵这个地方储备了大量的物资,曹操怕刘备先得到就轻装前行,带五千骑兵一天行军三百里在当阳追上了刘备,俘获了大量的物资和人马,刘备丢下妻子儿女和诸葛亮、赵云、张飞等人骑马逃走,正好遇到了关羽的水军,和刘琦率领的一万多人一起到了夏口,在这样的形式之下,刘备派诸葛亮出使东吴和孙权联盟。孙权派周瑜和程普联合刘备,在赤壁打败了曹操的水军,烧毁了曹操的很多战船一直追到了南郡,曹操退兵的真正原因不是在赤壁失败,而是发生了瘟疫官兵死亡很多。曹操的在赤壁的失败,加上瘟疫而退军,使得刘备得到了荆州的五个郡,曹操在一定程度上也帮周刘备开启了自己的功业,不但没有消灭刘备反而助长了刘备的实力,曹操在赤壁这一仗实在是打的太不划算了。

益州的刘璋早已经臣服于曹操了,只是曹操还没有实际的去占领,当时曹操已经占领了荆州六郡,不注意力都放在了江夏的刘备和江东的孙权身上,而且在曹操发动赤壁之战的时候,刘璋派出了兵马给曹操使用,在当时的情况之下曹操去征服益州的意义并不是很大,曹操的首要问题是刘备,他是一定要把那个在他眼中能和他争天下的英雄给干掉的。顺便搂草打兔子再干掉孙权,这样就能快速顺利的成就他的霸业,但是事与愿违曹操的一次失误造成了他终身的遗憾,没有实现统一。

如果曹操不发动赤壁之战而是先取益州,必定会把刘备和孙权逼死的。益州刘璋虽然臣服了曹操,但是益州并不是曹操的实际控制区域,当时的曹操几乎已经有了荆州的全部,在加上益州和汉中,对东吴和只有弹丸之地的刘备,那是绝对可以形成包围的态势,如果曹操不发动对东吴和刘备的战争的话,孙权和刘备的关系只会有以下两种结果:

第一、孙权消灭刘备,当没有共同的敌人曹操之后,孙刘两家肯定是不会和睦相处的,孙权对于荆州是呈现的一种饥渴状态的,之前的江夏是在黄祖手中,孙权都攻打了很多次。现在的江夏在刘琦手中,但是刘表已经死了刘琮也投降了,刘琦成了一个本家的孤子并且和一个看似有血缘关系的刘备在一起,孙权是肯定不会放过江夏这个地方的。

第二、刘备必定会去蚕食东吴,曹操如果派遣得力的人选驻守荆州诸郡,以刘备在江夏的数万人马是咬不动曹操的,而同样兵力薄弱的东吴会是刘备下手的对象,因为本来东吴是孙策用武力夺取的,再加上诸葛亮的计谋当中是擅长喧宾夺主的,诸葛亮分别两次提议刘备主动夺取荆州和益州,在如此的态势之下孙刘之间的兼并只是时间的问题。

总结一下:曹操在赤壁之战失利之后哭郭嘉,很多人认为是没有了郭嘉身边的谋士没有引导他正确的战略思路,曹操讨伐二袁的时候用了郭嘉合则生分则死的策略,让辽东的公孙度除掉了二袁,曹操没有用一兵一卒就达到了战略目的。面对同样境地的刘备和孙权,他其实是可以完全用高官厚禄对待孙权,让孙权干掉刘备,之后再慢慢的兼并东吴,这大业不久成了吗?曹操哭郭嘉的深厚含义就在于此,荀彧当时也在许昌没有随军,曹操要是能思考和使用郭嘉曾经建议过的战略和荀彧二虎竞食的计谋,历史的进程必定会改变。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愚论,不正之处欢迎评论斧正,你的关注是我最大的动力,谢谢。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