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纠正下题目问法,首先和妃是官女子身份入侍,官女子并非宫女,是介于宫女与嫔妃之间。另外和妃逝世时起码起码35岁了,24岁早逝的应该是她的儿子奕纬。

道光帝的和妃辉发那拉氏,正白旗包衣人,在嘉庆年间,以官女子的身份入侍还是皇子的道光帝,道光帝的另外一位侧福晋是后来的恬嫔富察氏,富察氏则是一开始便是侧福晋之位。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和妃的出身并不高,起码不如恬嫔。

出身不高的辉发那拉氏肚子却是十分争气的,嘉庆十三年,她生下了道光帝的长子、嘉庆帝的长孙奕纬,母凭子贵,凭著这个长孙、长子,辉发那拉氏被嘉庆帝赐封为侧福晋,注意这里是嘉庆帝主动赐封的,而非道光帝请封的,这有实在区别的,说明道光帝自己可能并没有特别欣喜这个长子的出生,相反可能觉得这孩子对他的形象有损。

但毕竟也是在一直服侍自己老人,登基之后的道光帝,还是把辉发那拉氏册封为和嫔,道光三年晋为和妃。可后宫的颜色佳丽自然多了起来,出身不高且年华逐渐老去的和妃,自然而然的遭到了道光帝的冷落,连带著皇长子奕纬也不得父皇的宠爱。尤其是道光六年、九年,道光帝陆续得了两个儿子奕纲、奕继,他们生母的家世背景都颇高,和妃和奕纬的地位就更加没有存在感了。

可是奕纲、奕继陆续夭折,这让道光帝慌了,在未知自己还能不能生儿子的情况下,他突然重视起了这个长子,但这突如其来的关爱让已经性格定性的奕纬承受不来,他极力反抗这些严厉的教导与呵斥,在道光帝忽然的「重视和培养」下,道光十一年奕纬薨逝了(有野史一说是奕纬被道光帝踢中了下体医治无效,死去了)。

奕纬是和妃唯一的孩子,也是唯一的希望,奕纬的突然薨逝,给了和妃沉重的打击。根据奕纬出生时间来推断,他薨逝时和妃应该至少有35岁了,年华渐逝又不得宠,五年后本来身体就不好的和妃也病逝了。清宫医案显示,和妃患过痢疾、肝病,长期荣血不足。道光十五年又患上喘咳、肿胀病等,可以说是病痛缠身。


和妃的凄惨结局,只有一个原因:出身不好。

首先纠正题主问题中的错误,和妃的出生时间不可考证,她死于道光十六年,简单推算的话不会低于40岁。

第二点呢,和妃一开始是「官女子」,不是宫女。

道光还是皇子的时候,和妃就在他身边当「官女子」,这个身份严格来说处于宫女和嫔妃之间。在皇子府上,官女子干的就是侍女的工作,也就是端茶倒水伺候穿衣服啥的,地位很低。

但是和妃这个人毕竟出身于正白旗内务府包衣家庭,想来也是受过一定的教育,很有「上进心」。在皇子身边当个小丫鬟,是永无出头之日的。不知道和妃用了什么手段,竟然让道光看上了她。

嘉庆十三年,和妃生下了道光的第一个孩子,这也是嘉庆皇帝的第一个孙子。不过,当时身为皇子的道光并不开心。原因很简单,和妃的身份太低微,堂堂皇子和丫鬟生出了孩子,传出去不好听。所以,道光并不喜欢和妃,也不喜欢他这个儿子:爱新觉罗·奕纬。

幸好,嘉庆皇帝喜欢这个小孙子,于是和妃被册封为了侧福晋,升了一级。


道光皇帝继位之后,因为儿子奕纬是长子嘛,所以她也跟著升了级,成为了和嫔,没多久又升为了和妃。

(道光帝)

但是,道光帝一如既往的不喜欢和妃和奕纬。这娘俩顶著皇族的身份,却过著备受冷落的日子,也只能一天天的混下去呗。

道光帝本来钟情于皇二子奕继和皇三子奕纲,不出意外的话,继承人会从这两人之中选一个。和妃和奕纬也明白,索性不争不抢,听天由命,反而落个自在。

万万没想到,道光九年的时候,皇二子和皇三子都去世了……道光帝这才意识到,目前的继承人,似乎只有奕纬一个选择了。


和妃的机会来了,奕纬的机会也来了。

道光皇帝确实表现出了对奕纬的关心,赶紧嘘寒问暖,找最好的老师教育他。结果,奕纬反而不自在了。本来没人管,想怎么折腾怎么折腾,这下忽然要作为「继承人」,正儿八经的拚命学习,奕纬开始闹腾。

野史记载,二十四岁的奕纬,某一天和自己的老师发生了冲突,被道光帝知道了。道光很生气啊,尊师重教是最基本的修养,必须惩罚一下。于是,愤怒的道光帝连踢了奕纬几脚。

相信道光帝也只是临时生气,不会太使劲。但是,脚法比较刁钻,一下子提到了奕纬的下身……然后,奕纬受伤严重,没治好,死了。

本来想著「母凭子贵」的和妃,这下彻底失去了希望。能怎么办?只能冷冷清清的度过余生了。

本来就身体不好的和妃,在儿子死后又撑了五年,道光十六年去世了。

所以,24岁早逝的,是和妃的儿子奕纬,被亲爹踢死的。和妃本人呢,出身不好,一直不受宠爱,郁郁而终。


和妃的凄惨结局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出身不好。和妃的身份低,道光不喜欢和妃,也不喜欢和妃生的这个孩子。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