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周易》《道德经》《论语》就是中国古代的逻辑学巨著,而且全书是用数理逻辑编排的。

《周易》《道德经》及《论语》不是以往误解的杂乱无章的占卜书、语录体散文、语录,而是系统的应用数学、逻辑学、科学的哲学、龙的传人传的龙学。《周易》用一至八代数互乘,《道德经》用一至九代数互乘得出卦、章结果内容,《论语》是篇章序数代数相乘,代表问题,「子曰」等内容是得数答案。

由此可证,中国不仅有逻辑学,而且有最古老的逻辑学应用专著《周易》《道德经》《论语》等。

举例:

三等于丙、寅,代表龙的虎骨、离火、竞争创新,那么中华优秀传文化经典中这些数词代表的内容可以等量代换,如丙等于三虎骨,都代表竞争创新,一通百通。 如《周易》第三卦是离火卦,《道德经》 第三章是「强其骨",《论语》第三篇是「八佾第三":公平(八水羊)竞争创新(三火虎),其第一章说:公平竞争创新不能「舞于庭"演戏,第二章说竞争创新「三家者」……

详见拙著《大众龙学一一应用数学周易的破译》《解密红楼梦真味道》(含《道德经》译文)《破译<论语>背后的龙学密码》。

(文/刘树成)


中国的思维方法,能够把直觉与逻辑放在一起。

逻辑思维中具有直觉的方法,这种思维的表达方法与西方人明显的不一样。是,西方人只有单纯的逻辑思维方法。西方人没法把握直觉的思维。西方人的思维方法是直线型的。所以西方的逻辑思维方法很容易理解。但是中国这种逻辑与直觉放在一起的微妙思维方法。到今天为止,我们中国人还没有有人来研究。

不来研究也罢,我们中华古老的智慧中,这种传承一直在流传。

我们现在的人要学到这种古老的智慧方法,那么来认识人与天地宇宙万物的奥妙,就具备了超级的智慧认知方法。

关于这种超级智慧认知方法,中国古老的文件中,有无数的经典。

这些古老的经典,就是等到人为将来消亡了,还是会有人发愿来护持,让这些古老的经典能够流传于宇宙之中。

对于我们现在的人来说,这些古老的智慧太过神秘。

这些古老的景点已经成了一种考古。

这些古老的智慧对于有些人来说,就是一种传说吧。

我们现在整个的风气就是功利性的教育。哪里还有点提倡

来开启我们自己本有之光,来了解人与天地宇宙万物的真正奥妙。来发现古老智慧的微妙。


是的,逻辑学是从西方传入的一门学问。八十年代我们的教材已出现逻辑学这个课题,主要用于推理论证解决难题,要求学术严谨。中国这么长的历史没有出现这样一门学问是一个缺陷,也说明国人比较自由随便散漫不负责任地说话做人做事,这样就会有较多的冤屈。其实逻辑学和数学论证差不多的,A +B =C

A +D =C ,那么B =D 。用在侦破案件有很大的作用。但在刑侦方面就当它是定律还是不够的,还有一种叫反向思维,即罪犯每次说话都一样天衣无缝,说明罪犯已有所准备早已编好谎言应对。上次看了一报导「汤兰兰」事件呵,那些人就用「犯人的指证前言不搭后语」来指证那些犯人就是「罪犯」感觉写稿的人不仅无知而且阴险。关进去这么多年了你叫十一个人的口供还要和以前的一致,不一致就是罪犯,呵呵!(在天涯网站看到一篇稿)。


逻辑很容易陷入单纯的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怪圈,而世间的万事万物都不是这样单纯的,这样讲逻辑,逻辑思考,并不能很好的应对实践当中的问题。

中华文明是个比西方早熟了至少三千年的文明,很早就形成了阴阳调和平衡的思维,更注重长期具体实践去理解事物的本来性质,才能更有效的应对现实世界,从而使得中国得以在几千年历史遥遥领先于其他文明。

近代由于特殊的对外扩张掠夺财富积累导致西方获得更先进的科技,但这并不表明他的人文社会科学思想的逻辑也是先进成熟的,这种掠夺垄断财富的优势终会到头,没有这种优势的西方制度文化是很难处理他们这种制度文化带来的社会危机问题的。

我们理解的所谓西方制度文化先进就是很不合逻辑的。


谢谢悟空问答。国外的逻辑学是幼稚的。离开逻辑学的载体谈逻辑学是可笑的事情。汉字自带逻辑学。例如汉字这二字。①它是汉语言的文字。②它的字形是汉朝形成的。③它的字义是古代中国传承下来的。④它的字音是以汉族京都为核心多民族多地区共同演进的。⑤它的命名规则是某个皇帝定义的国号。⑥它的定义域是皇帝初次被封的封地及其形成的历史知识。⑦它的形成和传承代表著这个国家光辉灿烂的历史发展主线。

此外,易经自带高阶逻辑学。

以此类推,山海经自带地理逻辑学。

还有,黄帝内经自带人文逻辑学。


又是个「八戒问答」~没读过《墨子》吧?


大哲学皆是无心之出,是跳出逻辑之外的。


《墨子》《庄子》散见一些。《墨子》中逻辑篇章费解难懂。《庄子》讥讽逻辑,但诡辩逻辑却靠他残存。

不是没有。而是不重视。


问题有问题!古代中国有逻辑著作,比方说《周易》中的辩证逻辑,还有好多。只不过研究逻辑的人不多。


一定有,只是没有单独形成这一逻辑学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