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沫白,我来回答。

冤冤相报何时了,庞涓与孙膑这两个同门师兄弟为何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听我给您慢慢阐述。

庞涓,战国时期魏国的大将,率领魏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一时间声名大作,这时候他的师弟孙膑也学成归来。

并且来投奔庞涓,但庞涓嫉妒孙膑的才华,同时想得到孙膑所学的《孙子兵法》。便用计陷害了孙膑,导致孙膑惨遭膑刑。

最后,孙膑为了活命不得不装疯卖傻,免除了庞涓的猜疑。后被齐国所救,被齐王奉为上宾。

这时候,魏国攻打赵国,兵临城下。赵国不得不向齐求救,这样使得孙膑获得了一个可以向庞涓复仇的好机会。

学艺不精的庞涓终不是孙膑的对手。桂陵之战中,孙膑大破庞涓。庞涓落荒而逃。

在后面的马陵之战中,庞涓自杀身亡。孙膑大仇得报。

但他心中并没有喜悦,反而有的是对师兄的惭悔与想念。以及对自身身体残废,而导致的心灰意冷。孙膑最后同样也自杀身亡。


马陵之战 庞涓自杀身亡


孙膑曾与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后来庞涓到魏国,做了魏惠王的将军,自以为能不及孙膑,暗中派人邀孙膑至魏,借故施以膑刑(去膝盖骨),并加以软禁。以后,孙膑在齐国使臣的帮助下,秘密回到齐国。齐将田忌对孙膑很尊重。田忌与齐诸公子下注赛马,孙膑看到他们的马都相差不多,而马又分上中下三等,便对田忌说:我能设法使你在比赛中取得胜利,田忌于是就跟齐王及诸公子下了千金赌注。孙膑告诉田忌:用你的下等马和他们的上等马比赛,用你的上等马和他们的中等马比赛,用你的中等马和他们的下等马比赛。比赛的结果,田忌赢二输一,果然得到齐王的千金。于是田忌把孙膑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问孙膑以兵法,任为军师。孙膑在任军师期间,辅助田忌打了些胜仗。  

公元前354年,魏攻赵,包围赵的都城邯郸。次年,赵请救于齐,齐威王欲以孙膑为将军。孙膑辞谢说:「刑余之人不可」。威王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孙膑用「批亢捣虚」、「疾走大梁」(魏都,今河南开封市),「攻其所必救」的战法,迫使魏军回救,而在中途拦腰截击,大败魏于桂陵(今河南长垣县西)。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之战。

  公元前342年,魏攻韩,韩也告急于齐。齐仍派田忌为将军,孙膑为军师,直奔大梁。庞涓闻讯即回师迎击齐军。孙膑对田忌说:「魏的军队素称慓悍勇猛,向来看不起齐军,而且齐军也早有胆怯的名声流传在外。可以利用这一情况,智取庞涓。《兵法》说,急行百里之远去争夺胜利,可能折损上将;急行五十里去争夺胜利,也不过有半数军队能按时到达。齐军进入魏国后,第一天可造十万灶生火做饭,第二天造五万灶,第三天只造三万灶。」

庞涓追踪齐军三天,看到齐行军灶锐减,大喜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胆怯,进入我境才三天,士卒逃亡就大半了。便决定丢下步兵,率领轻装精锐部队,日夜兼程,追逐齐军。孙膑推算庞涓的行军速度,天傍晚之后,魏军当至马陵(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南)。此地道路狭窄,两旁又多天然险阻,可设伏兵。孙膑令人将道旁大树的皮削掉,在白树干上写上字:「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又令齐军万名优秀射手,挟持弩弓,埋伏于道路两旁。约定:天黑以后,看到火光举起,就一齐放箭。庞涓果然于当夜赶到此树之下,见白木上有字,就点燃火把借光阅读。几个字还未看完,齐军已万箭齐发。魏军遭此突然袭击,立即大乱,各自奔逃。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临死之前满怀疾恨地说:「遂成竖子之名!」齐军乘胜尽破庞涓军,虏魏太子申以归。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