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哈哈……

官职高就不许做官职低的人的学生?别人我们不说,就说颜真卿,教过他的老师,没有一个人做的官有他大,这可怎么办啊!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不必贤于学生,也不必长于学生,更不必官职大于学生。若是官职小的人不可以教官职大的人,皇帝岂不是只能自学成才了!

孔子还拜七岁的项橐为师呢!古人有拜入师门学习的,有乡校学习的,有序、庠、塾、学馆,泮宫、国学等等,这些地方学习的学生和教师之间是实际的师徒关系。另外,还有「一字师」。如孔子和项橐,在某一个问题上请教于对方,便称为「一字师」。

颜真卿拜张旭为师,实际上也就是请教了在书法笔法上的问题。颜真卿还把这次请教的问题写了下来,《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就是二人之间进行的对话过程。

徐浩与颜真卿的师徒关系,见于《墨池编》中,「欧阳询传张长史,张长史传李阳冰,李阳冰传徐浩,徐浩传颜真卿」。《墨池编》的作者是宋代的朱长文。他的这个传承关系真实性并不靠谱。欧阳询641年去世,张旭685年出生,一开始就错了。徐浩虽然和颜真卿是同时期的人,徐浩长颜真卿六岁。二人同朝为官,颜真卿向徐浩请教问题完全有可能,称徐浩为师也不足为奇。就是二人真的存在师徒关系,也不能认为颜真卿的官职不可以超过师傅徐浩的官职啊!


袁世凯的官职也高于他的老师。可他还是老师的学生。


唐代楷书笔法经过初盛唐的传承之后,徐浩是一个关键人物。从我们现在看到的书法史来看,徐浩显然不能与颜真卿相提并论,有的书法史上根本看不到徐浩的身影,而颜真卿往往要单列一章节重点详细介绍。但是仔细审视那段历史,情况恰恰相反,当时的书坛是在徐浩引领之下。《旧唐书》载:「肃宗即位,召拜中书舍人,时天下事殷,诏令多出于浩。浩属词赡给,又工楷隶,肃宗悦其能,加兼尚书左丞。玄宗传位诰册,皆浩为之,参两宫文翰,宠遇罕与为比。」徐浩在当时是最高统治者认可的御用书家,自肃宗继位的公元756年始书名独步天下。毋庸置疑,作为御用书家,徐浩的名声显然远远高出在46岁还不见有书名的颜真卿。

徐浩是继张旭之后一位重要的笔法传承者,《墨池编》卷一云:「欧阳询传张长史,长史传李阳冰,阳冰传徐浩,徐浩传颜真卿。」所谓「徐浩传颜真卿」与米芾所言徐浩教授颜真卿笔法意思相同:「徐浩为颜真卿辟客,书韵自张颠血脉来,教颜大字促令小,小字展令大,非古也。」徐浩是否指导过颜真卿,目前还没有更可靠的史实证明,但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在当时的书坛,徐浩声名显然要隆于颜真卿,同时也说明徐浩在唐代楷书笔法传授上的地位。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中国古言:后来者居上,这没有什么奇怪的,颜真卿徳才兼备,文能定国,武可安邦,再加上在书法上的造化越众而出,这为他的享受的盛誉也有很大的关系。


因为当时徐浩是御用书法家,而颜真卿属于大气晚成,所以当时徐浩指导过颜真卿也属正常,加上徐浩当时受皇上信任,书法方面的一摊子事都以徐浩为主导。


严师出高徒!


应该是互相尊敬的称呼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