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人,虽然出身不同,但都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心怀一颗热切的追求功名利禄的心。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既然在体制之中的晋升道路已经被断绝,那么总会有一些人铤而走险,做出一些比较出格的事情来。这是他个人性格使然,当然也是社会问题的缘故。

黄洪两个人,本质上并没有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的高尚情操,他们走上造反之路的出心,更像是投机倒把,纯粹的利己主义者。当然,我们大部分人,其实都是这样的人,在生活的磨难之下,总是会铤而走险。

黄巢跟洪秀全其实还是有点区别的,黄巢是大盐商,不缺钱,就是缺点权力,正所谓男人最好的春药就是权力,一个人当财富累积到一定程度,想要更上一层楼,在中国这样的社会,总是要走走权力的路子,黄巢考科举,就是出于这种心态。

其实唐朝做官,科举不一定是唯一的途径,李白十几年如一日的干谒诸侯,到处找门路出仕,是唐朝特色,特别是晚唐藩镇,想做官其实找个节度使靠山就行了。笔者认为,科举不中,并不是黄巢走上反抗的原因,而是他看到了乱世将近。这一点,黄巢是要比洪秀全强的,毕竟大盐商出身。

而洪教主家里往上三代都是贫下中农,全家人供养他一个人读书,他就是那种典型的小时候写了几首歪诗,被邻居夸赞了几句,就将科举视为一身的事业,然而,现实是他真不是吃这口饭的人,清朝的科举,对于洪教主本身的文才,副本难度系数太大,考了十几年,还是个白身。

一个连科举都考不中的人,而且还不肯回头,说明他对自己是缺乏认知的。可庆幸的是,这个人在特殊的时代,找到了不算特殊的方法,即宗教,(嘉庆初年早有川陕白莲教的前辈了)同时也找到了一块造反的沃土,也就是当是社会矛盾比较突出的广西地区,这样才在大势之下取得了巨大影响力。

而这两个人的失败,历史教科书往往一句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其实这句话的说法比较含蓄,所谓局限,就是指发动群众,如果没有思想武装,最后群众就会演变成乱民,而非形成真正的革命力量。

摆在两个人面前的,其实有两条道路,第一条是常规道路,利用民乱,发动群众,获取极强的影响力,然后再投入地主知识分子的怀抱,走上改朝换代的道路,这条路对于封建中国而言,是比较好走的,只是这样一走,其实就等于是自决于农民阶级,朱温当年就是这么干的,投身黄巢起义军,最后投入地主阶级怀抱,悍然镇压农民军,一转身在河北成为了大地主大军阀,最后建立了后梁。

而黄巢显然不会这么干,他其实一开始的心思大概也跟朱温差不多,也是寻找造反招安的路子,几次要求唐廷给官,只是条件谈不拢,或者说不符合他的期待,而他作为大造反头子,不像朱温还有操作空间,要么被招安,要么只有一条路走到黑,所以这已经注定了他的败亡。

而第二条路,就是用思想武装广大农民群众,走上革命道路,不是简单改朝换代,而是更改一种社会制度,显然洪秀全的太平天国一开始走的就是这条路,可惜,他这个太平天国,属于半封建半革命,阴不阴阳不阳的,所以最终死得也很快。

其实农民起义,说到底,就是跟地主阶级的对抗,封建王朝的统治依赖的就是地主阶级,而地主阶级拥有的不仅仅是土地资本,同时广大的知识分子无论本身出身是农民,还是地主,最终都会转化为地主,而农民跟地主之间的矛盾,可以缓和,但难以彻底消弭。

农民军只要一走上打土豪分田地的道路,就已经把全天下的地主和知识分子得罪了个遍,而且一朝得志,一夜暴富,心态难免失衡,整个队伍的成分就复杂了,而那些起义军将领们,大多都是些狠人,没什么政治才能,所以最终也只能变成流寇,成为了历史长河中一个比较显眼的注脚。


黄巢起义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农民起义之一,他直接摧毁了大唐王朝的统治根基,使得帝国大厦摇摇欲坠。

太平天国起义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起义之一。他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代表了中国农民起义的最高形式。太平天国运动直接摧毁了大清王朝的统治根基,使得满清统治摇摇欲坠。

这两次农民起义,有著惊人的相似。他们的最高统领都是落第秀才,都在轰轰烈烈的胜利中走向惨败,最后消亡。我们来看一下他们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不第后赋菊》

从这一首诗我们都可以看出来,他在考试不利之后就已经起了反心!此时他应该还没有起义,但已经扬言要攻进长安去!体现雄心壮志的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他的猖狂。

我们再来看他的第2首诗:

飒飒西风满院裁,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暴雨桃花一处开。

这句诗就更明显了,就直接扬言要当皇帝了!未胜先骄,兵家大忌。

我们再来看看洪秀全也是科举考试不利最后走上了造反之路。刚开始造反的时候势如破竹,病毒天京以后,就慢慢的腐化堕落。他的觉悟还没有黄巢高。

他们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归根结底,根本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农民阶级是小生产阶级,具有自私性,落后性,封闭性和脆弱性。

自私性决定了一旦农民阶级取得政权,那么农民起义的首领,为了自己的利益就会相互夺权,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太平天国救亡于此。

封闭性决定了,他不会联合其他起义势力。太平天国起义是在南方,如果他能够结合当时的北方农民起义军也许就不会惨败了。黄巢也是如此,他也没有结合其他农民起义力量共同反抗唐王朝。

落后性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拿出先进的理论去指导他们取得其余的胜利。脆弱性决定了他一旦统治者集中力量残酷镇压,那么他们只有失败一条路。


黄巢起义,听说吃了很多人肉。洪秀全起义,更是广大民众死伤严重。

所为起义对国家大破坏,对民众大灾难。这样的社会动荡根本没有『义』字所存在,实际上恶魔搅世局。

对于不仁不义的社会乱象自然天不给路,最终失败,灰飞烟灭。

天是什么?

有些人打了浑场子,有些人还是头脑请楚的。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一个理念『爱国』中把自己的言语行动去升华;而不是动不动就报怨社会,报复社会。

人在做,天在看一一一

人做恶,自然天不给路。

有些人就是有些人头上的天,往天上捅窟窿能成吗?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唐朝未年农民起义领袖。能文能武。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屡次不中。让他看到考场的黑暗和吏制的腐败。愤而写下这首诗借以表达自己的心情。

875年,率众起义,以抵抗唐朝的黑暗统治。884年起义失败,历时6年。

黄巢起义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建立稳固的根据地。没,毛主席早在1938年指出『』存在过许多流寇主义的农民战争,都没有成功……只有彻底地克服了流寇主义,提出并实行建立根据地的方针,才能有利于长期支持的游击战争。」(《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没有稳固的后方,就没有稳定的物质供应及兵员。起义军打到哪里,吃在哪里。没有粮食吃就去抢老百姓的。失去了民心,也失去了人民的支持。任何一场农民起义,如果没有民众的支持,注定失败。

其次攻陷长安后,不思进取,贪图享受。给了唐朝军队残喘之机,结果没过多久就被的唐王朝军队打败。

而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起义犯同样错误。定都天京后,等级制度、享乐思想尤其严重,领导集团内部的争权夺势导致天京内讧。而逼走石达开,重用洪氏人员。使得天朝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给太平天囯内部带来致命危机。


不谢邀,问这个问题太多了,一段时间后又有人冒出来问。他们失败的原因最主要是违背初衷。就是一些小人物的一朝得志,语无伦次。后面就不会经营了,所以变得一群散沙,低层人物的贪憎恨表露无遗。


黄巢所到之处掘坟抢劫滥杀嗜血无恶不做如恶魔,没有施恩于百姓反之更恶毒,不亡天理不容。

洪秀全装神弄鬼荒诞淫荡,太平军一样对百姓杀伐无度,虽然沉重打击了满清鞑子政权,加快灭亡但是其政权属于邪教,灭亡是必然。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