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200余年的大清帝国第一次出现了皇储断档的危机

清朝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同治皇帝在紫禁城养心殿东暖阁去世,享年十九岁。

同治皇帝去世后慈禧十分冷静,他首先命宫中侍卫封锁消息 然后秘密的把 恭亲王召进宫来,恭亲王进宫以后 一看见同治皇帝的尸体惊得魂飞魄散,而在一旁的慈禧却十分平静的说了一句「事已至此,大位的事该怎么办?」

由此可见权力在此时的心中何等重要,此刻的慈禧太后心里想的是儿子可以没有了 但是权力不能没有。对于已经垂帘听政10多年的慈禧太后来说 对权力的追求和控制早已成为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甚至超过了儿子 ,她是不会甘心大权旁落的。

按照大清王朝的皇位继承惯例,同治皇帝载淳死后应该由 「载」 字辈之后的 「溥」 字辈中拣选一位来出任皇帝。朝中的大臣与皇族亲王们也倾向于这样的方案,便推举了薄伦继承大位,但这样的提议却是慈禧太后不愿意看到的方案。因为一旦这样 她的身份就变成了太皇太后 ,从而从法统上失去了继续垂帘听政的权利,还有就是溥伦的年纪不小了不利于操纵, 于是她以是「旁系支脉,太过疏远」这一冠冕堂皇的理由而拒绝了。

慈禧太后的想法是继续从「载」字辈中挑选一人来继承皇位,并且此人还最好是同治皇帝的近亲,如此这样她就可以继续以皇太后的身份把持朝政,按照这个要求可以选择的人选就变得很少了,能够入围的人选不外乎是咸丰皇帝的几个兄弟的儿子 ,也就是同治的堂兄弟,在同治的堂兄弟中又要选年纪比较小的人 ,方便日后操纵,同时也能从小开始培养感情,慈禧太后最终挑选了「人品醇厚,能识大体」醇亲王奕𫍽的儿子载湉。

(在儿子被选为皇位继承人后,奕𫍽还给慈禧上了一道名为《豫杜妄论》的奏折,内容大致是自己虽为皇上的生父, 但绝不会追求皇帝的封号,更无染指大权的野心,这奏折就像一份保证书,交给慈禧以安其心)

就这样载湉被抱入了宫中,登基成为了光绪皇帝


选定光绪帝继位属于是当时的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

一般来说,皇帝驾崩之后,如果没有子嗣继承皇位,那么就会从皇室子孙中选定继承人,而继承人的选择范围一般情况下就是在皇帝的下一个辈分,如侄子这样的,这样选择也可以说是代代相传。但是,清朝同治帝驾崩之后,本该由一位「溥」字辈的皇室成员继承皇位,但最后却是「载」字辈的载湉继位为帝,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就在于当时清朝的几位实权人物。

在「辛酉政变」之后,清朝属于是「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一种格局,也就是当时的清朝的实权人物,分别是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以及恭亲王奕䜣。在同治帝驾崩后,因为同治帝无子嗣,所以需要从皇室子孙中挑选一位继承大统,而继承人的选择是大事,所以两宫太后、恭亲王还有一些大臣就进行了一场讨论。

当时大臣中确实有提出立「溥」字辈的皇室为帝,面对这个提议,慈禧太后回答的非常决断,直接就说不可以立「溥」字辈的人。慈禧太后这么说,当然是因为自身的考虑,因为同治帝是「载」字辈,所以慈禧太后能够以「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但是如果立了「溥」字辈的皇帝,那么慈禧太后就属于是新皇帝的祖母辈的人,就是太皇太后,那样的话,慈禧太后就不方便继续进行「垂帘听政」。

否决了「溥」字辈,那么只能从「载」字辈中的皇室中挑选,当时也有大臣提出,立恭亲王奕䜣的儿子为帝,但是也被否决了。这个否决我认为是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两宫太后不会同意这么做,因为本身恭亲王奕䜣已经相当有权势,如果他的儿子做了皇帝,那么「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就会出现变故,很可能会脱离两位太后的掌控;其二是恭亲王奕䜣本人,奕䜣本身在权力上并不能一手遮天,如果他的儿子做了皇帝,那么奕䜣名义上就属于太上皇,那个时候,奕䜣绝对会被两位太后所忌惮甚至排挤。

排除了种种选择后,最终,讨论出了一个合适的人选,这个人就是载湉,也就是后来的光绪帝。

选择载湉,首先是因为他是「载」字辈,立载湉为皇帝,两宫太后还可以继续垂帘听政;其次,载湉年纪很小,就如同一张白纸一样,可任人涂画,慈禧太后将载湉养育在宫中,言传身教,便于掌控;还有就是载湉的亲生父亲,也就是醇亲王奕𫍽,相对来说对慈禧太后并无太大的威胁。

就这样,年幼的载湉在名义上被过继给了咸丰帝,并被立为清朝的新皇帝,是为光绪帝。


光绪不是作为同治皇帝之堂弟继位,是作为咸丰皇帝和慈禧太后养子继位的。

而且光绪继位时才四岁,慈禧又是光绪姨母(光绪生母是慈禧太后胞妹),光绪生父爱新觉罗·奕𫍽又是坚定的慈禧一党。

种种原因让慈禧选定了光绪。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