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够劲爆!不过,也多少有点儿对「先贤」们不够尊敬哈。

好吧,试析。

以上五人,基本生活在相同的年代,老黑和尼采稍晚。要说起来,这五人都不是「善茬儿」,均属可在历史上写一笔的人物。

哪个更牛逼一点呢?需要找一个参照系。不妨看看《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评价。

卢梭——18世纪欧洲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休谟——他那个世纪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康德——启蒙运动最重要的思想家,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

黑格尔——最后一位现代伟大哲学体系创始人。

尼采——现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

还是有所区别和侧重呢。

《不列颠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Britannica)也很牛逼。其亦称《大英百科全书》,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知名也最权威的百科全书。是英语世界俗称的ABC百科全书之一——美国百科全书、不列颠百科全书、科利尔百科全书。1771年开始在苏格兰爱丁堡出版。以后不断修订。不过,从1941年开始,版权已经归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所有。

除了这个视角,也还可以分析的再详细一点儿。

卢梭(1712-1778),法国人。他的思想,表达在政治和哲学的论文中,也表达在文笔优美的小说和自传里。

在哲学方面,卢梭没有太著名的著作。总体来说,他试图综合基督教与(笛卡尔)理性主义和唯物主义,自己称其为「智者的唯物主义」或「世俗的宗教」。

他在政治理论方面更为出名。1755年发表了《论人间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762年发表了《社会契约论》。这两本书影响巨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说,「他的著作激励了法国大革命的领袖们」。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领导人罗伯斯庇尔,被称作「行走著的卢梭」。而且,他的理论成为美国的立国根本。卢梭是最早批判私人财产制度的思想家之一,甚至被认为是现代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创意者之一。

卢梭的文学创作被给予了相当高评价,被称为影响了浪漫主义的一代。一系列作品中,最著名的是1761年的《新爱洛琦丝》、1762年的《爱弥尔》和1782年的《忏悔录》。《新爱洛琦丝》一经出版,随即轰动巴黎,被认为是世界第一部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爱弥尔》更是流传并影响至今。

这里插一句,读过《爱弥尔》若干遍,但好像从没从头到尾看完过——毫无不忍释卷的感觉,可能太没悟性。不过,还是青涩小青年的时候读《忏悔录》,登时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被惊住了——原来大思想家还可以这样「无耻」!当时就想,如此坦诚的作家不仅前无古人,估计也后无来者。

不尽如此,这位「仁兄」还「肝火旺盛」,属于「一言不和即退群」的类型。他和伏尔泰、狄德罗、后面要说到的休谟等等都曾是好朋友,然后就反目成仇了。

但不管怎样「八卦」,依然如歌德所评价的——「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打个不很恰当的比喻,卢梭很像中国秦末与吴广搭伙的陈胜(名胜,字涉)。陈胜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译成白话文就是——那些称王侯拜将相的人,难道就比俺们平头百姓高贵吗?卢梭理论中的要义,还真的可以这样解读。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后来,巨厦般的大秦帝国就轰然倒塌了。卢梭「振臂一呼」,没多长时间,法国大革命就爆发了。当然,年代不同、国度迥异,卢梭的文化水平和理论水平还是比老陈高出很多滴。

休谟(1711-1776),英国人。他被称作是经验主义的哲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作家。最重要的著作是《人类理智研究》和《道德伦理研究》。还写了六卷本的《英国史》等等。休谟的哲学理论叙述起来很麻烦。概括地说,他主张怀疑主义。他怀疑的不是信仰,也就是说不是怀疑结论,而是怀疑证明的过程。关于道德也是,他说他怀疑的不是道德本身,而是关于道德的许多推理。

这个说法有意义吗?还真有。你说你讲的是真理,那你证明给我看。如果你不能证明,或者被我指出你的证明是错误的,你也就不能让我接受你所说的真理。

休谟的理论一出,一片哗然,确实大乱。他死后影响更大。但总体上,他是个蛮有争议的人物。这种争论,一直延续到20世纪以后。

也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休谟不太像一个「建设者」,而更像一个「职业打假人」——专门挑你们各位大家的毛病。谁经不住「挑刺儿」,对不起,就请走下「圣坛」。

康德(1724-1804),德国人。他深受休谟影响,因此将自己的理论建立在「批判」的基础之上,严把「过程关」,不给他人留下可钻的空子。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和培根的经验主义在他这里得到了集中体现。他还宣称是牛顿的追随者。也表示了对卢梭道德哲学的敬佩。

康德最著名的哲学著作,是1781年的《纯粹理性批判》、1788年的《实践理性批判》和1790年的《判断力批判》。这「三大批判」之艰深,连专业的研究者也几乎无法清晰地描述——「乱花渐欲迷人眼」,有时候甚至把自己也搞糊涂了。还是中国古人说的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跳出来」反而便于看清全貌。对《纯粹理性批判》,有中国学者概括,讲的是「人能够知道什么」,换言之「人类不需要上帝」。难怪康德自己骄傲地宣称,他在哲学中完成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关于《实践理性批判》,康德讲的也是一句话:对于人来说,自由是一切的前提——是知识、道德、法律和美的前提。《判断力批判》仍然是一句话:人的方向在哪里。在哪里呢?就是独立地进行审美判断和目的论判断。

康德的批判哲学迅速在所有德语大学中讲授。这引起了德皇的极度不安,亲自给康德写信,命令他不得讲授如上课程。1793年,政府正式出面不许康德在讲课和著作中谈论宗教问题。

康德在世和去世后,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中国学者的上述观点是有参考价值的。

1755年,康德写了《宇宙发展史概论》,提出了星云假说。1796年,法国的拉普拉斯于1796年也独立提出了有关太阳系的假说。俩人的理论,合称为「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被认为是目前解释宇宙最接近事实的假说。这是对康德哲学的真正本质和倾向性的最好注脚。

再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康德很像泰山——不是「老丈人」和「岳父」的别称,康德终生未娶,也无任何绯闻——是说康德理论「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如泰山般雄伟。

《不列颠百科全书》评价说,直到现在,「康德仍然是问题与思想的无穷无尽的源泉,他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并列,成为西方哲学思想的三巨擘」。

黑格尔(1770-1831),德国人。他一度受康德思想的影响。被后人称赞为具有历史学家的观点,每一部重要著作就是一部历史。1807年,他的巨著《精神现象学》问世。1812年,《逻辑学》第一部分出版。1817年,发表《哲学全书纲要》。黑格尔构筑了一个庞大严密的哲学体系,宇宙、历史、社会、人和人的思维,都被囊括进这个体系当中。他的思想充满著激情与活力——所有一切都是在运动的,这种运动是有规律的,动力源自内部的矛盾性。他和康德一样,强调自由的重要性,所不同的,黑格尔认为,自由只能来自对「规律」的认知和把握。那么,「规律」的本质是什么?他归结为是「绝对精神」。因此,他被归结为「绝对的客观唯心主义者」。

西方较一致地认为,黑格尔的学说,「使19世纪中叶成为哲学史中最动乱的时期之一」。可见其影响之巨大。在他身后,聚集了众多的追随者——形成了很有规模的黑格尔学派。不同的人,从他理论中阐发了不同的角度奉为圭臬。当时的传记作家戴维.施特劳斯,效仿法国议会议员在会议厅中按政治信念不同分坐左右,划分了黑格尔学派的左派和右派,也被称作「青年黑格尔派」和「老年黑格尔派」。路德维西.费尔巴哈属于青年黑格尔派。青年马克思也深受黑格尔影响。恩格斯总结说,马克思在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和黑格尔辩证法的基础上创建了自己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其影响,以不止十亿人计。

还是来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吧,黑格尔像华山。《水经·渭水注》描述华山——「其高五千仞,削成四方」。宋代寇准更有诗曰:「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仰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说黑格尔像华山,一是说他的成就之高、险峻;二是说他提供了一个「平台」——「华山论剑」,成就后人举世英名。

尼采(1844-1900),德国人。五个人中,他是最晚的一个。他的第一部著作《悲剧的诞生》出版于1872年。他的一生亦很悲剧。由于生病,不得不辞去大学教职;因为失恋,几乎崩溃;出版著作,长期无人问津;摔了一跤,从此精神失常。在他身上,充满了「诗人的神经质」。他的诗确实写的不错。至于散文,可以称得上出类拔萃。《不列颠百科全书》说,「但他主要是一位哲学家」。其著作有《苏鲁支语录》、《善恶之彼岸》、《道德体系论》、《偶像的薄暮》、《基督教之敌》。最著名的是《权力意志》。

他受到叔本华的影响,后来摆脱了出来。此后更像一个「愤青」,批判基督教;批判理性主义;批判传统伦理;主张虚无主义。最重要的,是强调「强力意志」和「超人哲学」。因此,他的思想在一战和二战的德国具有很大影响力。

仍然来打个不恰当的比喻。《红楼梦》第五十一回是「薛小妹新编怀古诗 胡庸医乱用虎狼药」。虎狼药又称「虎狼之剂」,力量猛劲,并非适合于所有人。尼采的思想很像「虎狼之剂」,对于不适用的人,可能会产生过大的副作用。

好了,介绍至此。五人中,哪个更牛逼,自由看官自己拿捏。

需要说明,本文评价仅为个人观点,不一定属于主流看法,更不代表「悟空」立场。

套古诗的话——「诸国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若干年」。俱往矣。

(图片来自网路)


没办法说优缺点,因为正是这些特点,才构成了这些哲学家本来的样子。所以把几个哲学家放在一起,比较优缺点,我认为是没有多少意义的。

说说卢梭,首先一个问题,他是哲学家吗?在罗素的西方哲学史里,罗素就提出这个问题,并且说卢梭是启蒙思想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哲学家。这里就涉及到对哲学家的理解以及哲学家和思想家的区分。

其次,卢梭的语言是非常好懂的,邓晓芒、赵林写的西方哲学史里就说过,卢梭的思想是最平民化,最远离形而上学的。毕竟卢梭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跟伏尔泰那些人是不一样的。并且,从卢梭的语言中,可以感受到他强烈的真诚态度。卢梭在启蒙时代的欧洲思想家中是最特殊的一个。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卢梭全集》并不全,卢梭还有很多作品都没有收录,比如《卢梭评判让·雅克》、《论语言的起源》、《植物学通信》等等。我最喜欢卢梭的《爱弥尔》,这是一部教育哲理小说。但有个问题值得注意,卢梭为什么不亲自实践自己的教育思想呢?卢梭有五个孩子都送走了。

卢梭晚年的生活还是挺惨的,饱受精神和肉体的折磨,死的时候还是个在逃犯身份,并且还有被迫害妄想症,整个人神经兮兮的。在亚当斯密的通信集里,有一封大卫休谟的信,里边正吐槽卢梭怪异行为(卢梭曾投靠休谟两年,后来不欢而散)。

卢梭在浪漫主义上的影响是巨大的,以及在道德领域对康德也有重大影响(康德曾经说过,是卢梭纠正了他,让他尊重人性……)。毫无疑问,卢梭最大的贡献在政治上,《社会契约论》以及《论不平等》是政治代表作。


其实这几个人都有他们不同的特点,在不同的时期在哲学史甚至文化史上产生了不同的作用,很难说哪个更加厉害。

如果单就这几个人来说,可以说卢梭是他们这些人的鼻祖。为什么。因为卢梭所生活的时代,哲学是一切学问的统称,卢梭写过《爱弥尔》、《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等经典的哲学名著,卢梭重新呼唤了理性,引导人们脱离中世纪遵奉上帝的泥淖,他认为,人们不应该被教会所桎梏,要积极发展自己的天性,让人性重新回归自然。

和卢梭差不多同时代的英国,则有休谟,休谟是经验主义的代表,据说,英国人至今都认为休谟是最伟大的哲学家。休谟最著名的哲学著作是《人类理解研究》,在这部书里面,他否认因果律和归纳原则,认为理性无法推倒出完美的结论。他最著名的案例就是,太阳晒一块石头,石头为什么会发热?你可能说,这是常识啊,因为太阳有热量,就会把石头烤热。但休谟说,不对,石头热只是经验,你不能证明,也许之前有人摩擦过那块石头,你没看见。所以,对于休谟来说,原因和结果完全脱节。

大卫·休谟

休谟几乎打破了人们相信的因果律和理性推倒,给人类的知识带来了巨大的危机。康德为了回应休谟,潜心十年写出了《纯粹理性批判》,在这本书里,康德重新考察人们是如何获得知识,重新让理性成为人们的中心。康德提出了人的先验范畴,认为人类可以统合知识,找出因果原因,是因为人类有统觉的能力。因此,康德提出人重新为自然界立法,从康德开始,哲学成为了一个探索人本身的学科。

康德之后,黑格尔成为了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从「存在」这个无可置疑的本身出发,推倒整个世界的运转规律,他推除了世界精神,认为整个世界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在不停发展,黑格尔的思想影响力马克思,另一方面,他也将上帝排除在外,黑格尔认为,推动世界运转的不是什么上帝,而是绝对精神,一种不自觉的东西在推动世界社会的发展。

最后是尼采,尼采可以说是现代哲学的始祖,尼采生于19世纪末,他批判现代工业对于人们人性的吞噬,重新提出了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认为人类需要重新寻找古希腊时期迷狂的天性,让人类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不是上帝。

所以,这几个人分不出谁更牛逼,只能说各自在各自的时代,都是最牛逼的。


这五位均是人类历史上最顶尖的哲学家,都有非常重要的哲学思想提出,也对后世的哲学家产生了很多影响。这五位哲学家各有千秋,卢梭对启蒙的巨大推动,也包括他的「爱弥尔」对教育思想的启发都是有深远的影响;休谟思想对后世的政治思想启蒙是有奠基性的影响;黑格尔的思想框架之广博也是哲学家里少有;尼采的「权力意志」,「酒神」「日神」,还有「查拉图斯特拉」,都会成为经典。但如果要在其中找出一个更厉害的哲学家,我选择康德,原因有三:

首先,康德的「三大批判」虽然并不完美,但它是目前为止最好的一个关于人类知识框架的系统,「三大批判」的庞大又完整的框架,是其他四位哲学家的思想体系中不具备的,可能会说黑格尔的思想体系同样庞大,但黑格尔的思想体系是一个封闭的体系,随著时间流逝,他的思想谱系会显得陈旧。

其次,除了三大批判,康德还有对于历史理性的批判,其思考之深远,让后来的哲学头脑都很难绕过康德进行哲学研究,这种对后世哲学影响的力度,是其他四位哲学家不具备的。

再有一点,与我个人的偏好有关,尼采是我最早读到的哲学家,它的作品如同它的生平一样,充满酒神与日神的精神在,也对我个人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尼采思想中很少能感受到那种大平静。卢梭的「孤独散步者的梦」,休谟的清晰的逻辑,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多少都对自己产生了影响。但康德对理性的认识,他的「道德的形而上学基础」,是我目前看待世界的一个重要基础,很坚定。


人性不同,难分高低,都很有贡献,康德最耀眼。

我个人最钟爱尼采,看到尼采两字才想码这许多字。

尼采研究古典文学出身,文学算是「本行」,故文章诗意盎然,哲学算是「半路出家」。从悲剧的诞生到强力的意志,都没有专攻哲学的人写的晦涩难懂(可能是周国平翻译的好),故后有人不愿承认尼采是哲学家。然而尼采热爱生命,追寻智慧是真正的哲学家。

在我看哲学是很人性很本质的东西,尼采(酒神精神,强力意志,永恒轮回,超人哲学...)让我明白了,哲学是任何人都可以用来思考人生的工具,虽晦涩难懂,却触手可及。尼采的思想让我感到深邃而熟悉,相见却恨晚。尼采让我知道曾有人选择这样活著。后来,尼采疯了,在夜晚的街头抱著一匹被鞭打的驽马,以一曲悲歌结束了他漂泊的生涯: 我伫立在桥头, 不久前在褐色的夜里... 我的心弦被无形的拨动了, 悄悄弹奏一支贡德尔船曲, 颤栗在绚丽的欢乐前, 你们可有谁听见... 尼采热爱生命,虽无人理解,高傲孤独,却坚定不移,乐在其中。尼采是勇敢的,这份勇气是我现在没有的,永远不敢忘记,愿看到这段文字的你,也能拥有这份勇气。愿各位也能像尼采一样,真正的活著...一点感触,愿能共勉


一般都认为康德是继柏拉图以来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卢梭,休谟都比康德早,康德受他们的影响很深,但他们的学说不如康德的涉及范围广,卢梭作为社会改良家和小说家的地位也许比他的哲学地位更高,休谟,洛克,贝克莱那一帮子经验主义和笛卡尔,斯宾诺莎的大陆理性主义各有各的学说,而康德的出现统一了西方哲学,以后的哲学家不是发展了康德哲学就是通过批判康德哲学另辟蹊径,国内研究康德的专家邓晓芒教授说,康德以前的哲学家都是业余的,康德才是把哲学发展成了一门专业,所以对哲学史来说康德的价值无疑大过前几人。黑格尔,尼采确实也有很多独创的东西,但也是建立在康德的基础上的。


对于哲学,哲学家一般是不这样发问的,谁是第一,谁更恨,谁影响更大更深远。

以上举出了五位哲学家,

卢梭是法国人,写了名著《论人类不平等起源》,据说引发了法国大革命。

休漠是英国人,与卢梭同时代,据罗素讲,休漠把经验主义做到了家,他提出的问题现代人还回答不了,据说康德看了休漠的书思想才发生了转变。

康德,黑格尔,尼采都是德国人。

人们对康德,一般认为是古板的。我认为康德特别有意思,作为大学教授他特别有学问,教过多门课程,中国人写的西方哲学史中常常不提这一点。康德认识论中提出了,自在之物,认识形式,现象的理论。康德还有其他许多理论。

黑格尔应当是一个哲学大家,但是有一本哲学通俗读物《苏菲的日记》中,把黑格尔说的一钱不值,不知道现代人的眼光是怎样的?

尼采是诗人哲学家,黑格尔在他的著作中已经预测到了尼釆。


卢梭的影响力在政治伦理领域,休谟和康德在认识论哲学领域,在于对人类传统认知理性极其可能性的反思;休谟是人类经验认识的一次深刻探索和反思,康德将形式逻辑和形而上学的理性极限推到悬崖边上。黑格尔体现在一种偏向于历史辩证的认知探索。尼采是有一有一定思考力的躁狂诗人。


按照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的看法 卢梭最伟大 卢梭是开辟欧洲浪漫主义哲学的鼻祖 有幸读过他的忏悔录 也可以理解成自传 与别人伟人的自传相比 这哥们把自己写的很龌龊 很轻浮 这本书出了以后 掀起了巨浪 因为以前从来没有这样赤裸裸的将自己还有其他贵族的肮脏事情搬到台面 对于欧洲文艺复兴后的贵族阶级 是赤裸裸的讽刺 更别说他发表的其他文章和书籍 卢梭是欧洲启蒙运动的先驱

按照罗素书中的描写 卢梭和休莫关系不怎么样 休莫代表的是洛克以后的英国经验主义哲学 两个流派

康德 黑格尔 尼采是卢梭浪漫主义哲学的后来者

就哲学的影响来说 尼采和叔本华深受康德影响 主观唯心主义 而黑格尔是客观唯心主义 马克思三大理论来源之一就是黑格尔的辩证法


若问这一群体人类中,哪一位更牛点?不妨做如下一答:首先,为了读懂 尼采,需要读点卢梭、休谟、康德、黑格尔……等等(只限于他们的 核心思想!);其次,读了 或 读懂了尼采,卢、休、康、黑……等等 已无需再(传统式)读!!!最后,欲认清 欧美二战之后 或 所谓 后现代(林林总总的)思想或理论,需从阅读尼采开始!!

提示:可以 哲学系式地 即在哲学系范围内 读 卢、休、康、黑……等等,但阅读或 如实读懂 尼采(当然还应 精懂德语!) 一定不要 哲学系式地 读,或 与哲学系的尼采阅读保持 距离!!

尼采对欧洲思想文化,乃是断崖式的 节点!那尼采之前欧洲思想文化该如何看待?读尼采,他会告诉你! 那尼采之后呢? 他期待 如实读懂 他的人,自会做出判断!

………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