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看北齐历史就懂了,不要只看一段,

北齐,历经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幼主高恒六帝,享国二十八年。六个皇帝共28年,汉武帝一个人就在位50多年。

说明什么?肯定是非正常死亡的。

高洋(高欢次子)在位九年,550年--559年

高殷(高洋长子)在位几个月就被叔叔篡位,被杀,559年--560年在位。

高演(高欢六子),560年--561年在位,为了儿子高百年不再重复高殷的命运,高演临终时候宣布废掉年幼的太子,传位于弟弟长广王高湛。

高湛(高欢九子),高纬(高湛长子)

高演篡位后,本来已立自己的儿子为皇储,但仔细一想:我欺负高殷年幼势单,杀君篡位。谁又能保证我死后,长广王高湛不会把我的儿子杀了,自己当皇帝呢?何况高湛并不是那种仁义之人。

他想到自己儿子的命运,下诏传位高湛,哭著求弟弟高湛:「我死后你要好好对待我的妻子儿女,千万别学我的样。」

结果呢,高湛还是把他的儿子们一锅端了。

再看高洋为什么会丧心病狂的了?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王朝更迭频繁,面对如狼似虎的门阀士族,皇帝们通常两种选择,分封和不分封,

分封的结果就是诸侯王势力太大,王朝在皇室内讧中走向灭亡,比如西晋。

不分封,限制诸侯权利,结果就是皇室势力衰弱,在权臣篡位中走向灭亡,比如曹魏。

外姓大臣不可信,子侄兄弟也不可信,皇权有多衰弱,可想而知,这个时候,你坐上皇位,唯一的感觉就是毛骨悚然。

为了构建稳妥的权力结构,为了自己的儿子能顺利坐上皇位,为了让自己儿子坐稳皇位,那是无所不用其极,

所以很多人说,北齐皇帝没一个正常人,不是他们不正常,而是必须这么做,他不这么做,他的儿子就坐不上皇位,被人成批的拉去砍头。

高洋在后期,似乎看到了自己儿子的命运,因为他也是作为权臣,这样对待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的。所以他只能装作神经病,把对自己儿子有威胁的清理出局。

看完这些,还有人觉得满清的秘密立储多么优越吗?


精神分裂症只能是疑似吧,现在是有很多专家根据史料中只言片语的记载,推断高洋在位前后期表现迥异是因为他患上了神经性疾病。

「躬自鼓舞,歌讴不息,从旦通宵,以夜继昼」;

「袒露形体,涂傅粉黛」;

「征集淫妪,悉去衣裳,分付从官,朝夕临视」;

「凡所屠害,动多支解,或投之烈火,或弃之漳流」;

「支解其尸,弄其髀为琵琶。一座惊怖,莫不丧胆。帝方收取,对之流泪云:『佳人难再得,甚可惜也。』载尸以出,被发步哭而随之」 ……

在和高洋有关的史料中,记载了大量的诸如以上这些让人无法理解的行为,显然这些行为已经不能简简单单用残暴的性格来概括了。特别是这些行为多出现在高洋在位后半段,与之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他患上了某种神经性疾病,让他精神失常。

看过一篇论文,一位年轻的专家分析高洋致病的原因,将其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父母暴力性格的遗传,以及粗暴的教育方式,让高洋和他的兄弟们在骨子里,就是一群狂暴之徒。二是高洋的自卑心,他是美男子家族中唯一的丑八怪,又不如哥哥受父母喜欢。三是长期食用卫生状况不佳的肉类,容易患上脑囊虫病(症状和史料记载有些许相似)。四是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刺激。五是后期的自我放纵加重了病情。

当然这是一家之言,其实以《北齐书》、《北史》为代表的传统史书,已讲高洋身上发生的这种变化归结为「以功业自矜,遂留情耽湎」。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