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兴六年(公元223),诸葛亮正式展开了对魏国的北伐,这是第一次北伐,也是最有希望的一次。可就当形势正好时,街亭守将马谡却不顾诸葛亮的多次叮嘱,抛弃街亭而守孤山,导致蜀军的咽喉之地街亭却被魏军攻下,诸葛亮不得不放弃这次北伐的战果,此后蜀国失去了北伐魏国最好的机会,之后的几次北伐没有一次能够有第一次北伐的成果,可以说马谡背上后世骂名是一点不冤的。

那么问题来了,马谡为什么不听诸葛亮的话当道扎营?要知道马谡并不是一个军事白痴,不然诸葛亮也不会把他当作心腹更不可能把防守街亭这样的重要任务交给他了,马谡在早期对南蛮作战时就已经展露了自己能力,他建议诸葛亮对付南蛮要以「心战为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街亭之战中,马谡屯兵孤山其实也有他的目的的,但是这些目的却都不符合当时街亭战场上的实际情况。

第一个目的就是居高临下。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劈竹。」街亭之战中,魏军骑步五万人,而蜀军主力正在攻打祁山,马谡的兵力严重不足,因此他才会想据山而守,如果魏军胆敢进攻,蜀军居高而下,以逸待劳还可以打一个漂亮的防守反击。但是马谡却错估了一个重要的事情,当时的诸葛亮根本不需要马谡打什么反击战只要马谡能够拖住魏军主力就行了。当时的蜀国正在猛攻战略要地祁山,祁山守将高刚已经有投降之意了,诸葛亮只需要马谡够撑到蜀军主力回援,而马谡却想用街亭之战作为自己军事上的一个亮点,打一个以少胜多的战争,最终却自食苦果。

第二个目的,是置之死地而后生。项羽破釜沉舟、韩信背水一战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士兵退无可退自然会爆发出高昂的士气和惊人的战斗力,马谡自然也有这样的想法:若魏兵绝我汲水之道,蜀兵岂不死战?但是马谡却又没有考虑到,项羽、韩信都是没有办法而为之,而他则是自断后路主动把水源放弃。要知道街亭又名街泉亭,是有泉水的,本来蜀军依靠泉水完全不必为水发愁,如果当道扎营的话蜀军就掌握了战略主动权,张郃为了救祁山不得不进攻。而马谡主动放弃水源,据守孤山,就相当于把主动权拱手让人了,张郃把水源一断,就变成马谡不得不进攻了,为了置之死地而后生而把战略主动权拱手让人只能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马谡据山而守的目的,其实在兵书中都能找到一些影子,但是他却只知道照搬兵书而不考虑战场的实际状况,如果他能够听从诸葛亮的建议,再加上王平的辅佐,那么守住街亭应该不会是太大的问题,如果能够守住街亭,稳固陇右,那之后的作战就有了更大的赢面,克复中原也不是没有希望。但街亭的失守直接导致了第一次北伐失败,魏国也把防御重心从东吴转移到了蜀汉,蜀汉失去了北伐曹魏最好机会,马谡即使是死也弥补不了他的罪过,背上千古骂名也是活该。


诸葛亮名气很大,人们对他的事迹都相当了解。而借著他的光,不少和他有交际的人也因此被大家所熟知。就比如说马谡这个人,他是诸葛亮的学生,两人的交际也很深。可是他的这位学生,最后却被他亲手给杀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因为当年马谡驻守街亭的时候,没有采取他老师给他的战术布置,而是选择用他自己的方式来应敌。结果没有想到,就是因为他的这一个意外之举,使得局势被打破,诸葛亮的战略布置也因此失败,最后让他不得不对爱徒痛下杀手。

在当时看来,街亭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地方,一旦失手的话,诸葛先生北伐的计划可能就因此落空,而且这个地方还关系著三足鼎立的局势。所以如此重要的战略之地,自然要让信得过的人看守,所以当初他才派了自己的学生过去。要知道这个学生和他的关系很好,虽然是师徒,但彼此之间更像是父子。结果没有想到,马谡居然会做出如此鲁莽的事,让诸葛亮的计划被打乱。 为何马谡会突发奇想,违背了老师给他制定的计划,丢到了街亭,跑到了登山去安营扎寨。这其实是因为他们两人的思想并不统一,诸葛亮再神机妙算,他也只是一个平凡的人,没有办法掌控人心。同时,他也受了感情的蒙蔽,太过于盲目的信任马谡,没有对他进行一番详细的了解,这其实也是他的一个大失误。 师徒二人的想法完全不同,诸葛先生是在求稳,他希望稳住街亭,从而争取到更多的时间,让蜀军能够顺利地向陇西地带靠拢。可是马谡这个人却不是一个不甘平凡的人物,他认为只是守在这里,没有办法真正的立下战功。他是希望主动出击,如果能够打败进攻街亭的曹魏大军,那么他就立下了大大的战功,这样才能成为传世的英雄。 因为这样急迫的心,他犯了致命的错误。最后不仅没有打退敌人,反而丢失了重要的防守之地。这件事情也让诸葛先生心痛难耐。其实当初先主在去世之前就对他说过:马谡这个的学识并不是很好,不能够当作用,只会纸上谈兵,世人对他的夸赞太过于言不符实。可能就是因为这番话,马谡才会那么渴望证明自己。而诸葛先生在这也有问题,别人都已经看出了马谡身上的缺点,更聪明的他应该也看得出来才对,可是因为他对学生的喜爱,导致他忽略了这个问题,所以才有了后面的败笔。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一出在中国百姓茶余饭后经久不衰的戏剧让我们都很熟悉马谡这个人。

虽然在三国鼎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制度的历史时期国家朝臣身份有别,上下清晰,内外分明,并不像春秋战国时期兵家那样注重门生收徒,但是诸葛亮并不在意别人有无猜忌和攻讦之心,始终把马谡带在自己的身边账下悉心教导,以让其观察学习官场战场的运行机制和运筹帷幄之术,可谓「形似师徒而更似父子」。

但恰恰就是诸葛亮用尽气血调教的这个学生,让用兵如神的诸葛亮天算不如人算,临阵变阵,尽失蜀汉陇右之地,彻底打翻了诸葛亮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蚕食关中的战略布局。

我们首先要知道的是,街亭的价值何在?以至于诸葛亮千思万选要派一个值得托付和信赖,并且在他看来军事运筹能力和战略帷幄出众的将才来守街亭?

在荆州失手后,诸葛亮《隆中对》中所设想的出益州、荆州两路兵马从东西两个方向夹击曹魏的战略构想彻底无法实现,结合夷陵大败后蜀国兵力财力元气大伤的实力现实,诸葛亮重新构想的北伐战略就是想通过一步步蚕食曹魏在陇西地区的人口和畜牧物资以壮大蜀国实力,以西凉地区为根据地,徐徐向东拿下关中地区后再图中原。

而街亭正是连接关中和陇西交通的要道门户之一,它是陇山山道的入口。而陇道就是从陇西到关中,山脉间的谷道。

守住街亭就能断陇关中地区和陇西三郡的联系。因此诸葛亮要想得到天水、南安、安定3郡,就必须堵住街亭所在的这条陇道,实现断陇。

因此街亭的重要性不仅仅关系到诸葛亮北伐的战略部署,还关系到三足鼎立的前途命运。

对于马谡,诸葛亮的私人感情不仅仅只停留在国家行政人事的层面上。马谡并不是早期跟随刘备集团的嫡系成员,但被诸葛亮委任责任如此重大的军事任务,一方面是因为他让诸葛亮都刮目相看的饱有诗书的兵法理论才华,另一方面则是完全建立在欣赏之上的纯粹是出于私人感情的器重和有意栽培。

演义终究是艺术,而艺术并不等同于历史。

历史中的诸葛亮并不是《三国演义》中那样能够掐指一算呼风唤雨的战神,而是一个擅长战略规划,用兵求「稳」的帅才。因此包括当世时魏延在内的很多将军诟病于诸葛亮用兵过稳而无奇谋。

所以诸葛亮才会针对蜀国的现状制定出一个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战略构想。对于这种现状来说,马谡需要做的就是按照诸葛亮的部署要求严格落实,而诸葛亮也是有意想把这份只要按照要求即可创立的不世之功送给马谡。

那么身为诸葛亮最器重的学生,马谡为什么在关系到蜀国前途国运的关键时刻会违背诸葛亮的军令,置诸葛亮的战前布置于不顾,放弃街亭城池,舍弃山下行军必备的水源物资而登山扎营?

根本原因在于,马谡和诸葛亮的诉求其实是相互矛盾的:诸葛亮诉求是让马谡牢牢稳住街亭,为蜀军巩固陇西争取时间;而马谡,他诉求的是击败来犯街亭的曹魏大将张郃,立下不世之功。

诸葛亮最大的失误就在于,即使与马谡相识十几年,善于用兵的他并没有真正的认识马谡。而善于用人的刘备,对于马谡的认识可谓精准,针对马谡,特意在临终托孤诸葛亮之前进行交代。

《三国志·卷三十九·蜀书九·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先主临终那句「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断语是马谡心头永远的痛。无论他如何的被丞相看重,他的建言献策如何的被采纳,但在蜀汉文武百官的眼里,马谡这人就是言过其实,纸上谈兵。

对于自幼熟读兵书,胸怀大志的马谡,被先主一句话而定论,这是他绝对不能接受的。

所以当他第一次获得独当一面的机会,那么一展自己的平生所学,让看不起自己的那些将军们为之一震就是他心头最强烈的渴望。

如果按照诸葛亮的部置行事,稳扎稳打,当道扎营,就算功成也不是他想要的那种不世之功,而且也只能算为丞相运筹得当。

正因如此他才一定要违背丞相节度,他固执的自作主张。

马谡要证明的是这个万世之功不是丞相送给我的,而是通过自己的排兵布阵为蜀汉立下的。

因此当马谡来到街亭后,他觉得时间很充裕,就没有按照诸葛亮的部署。马谡既没有驻守现有的街亭城池,也完全没有考虑到被敌军切断山下水源的不堪后果。

也正是如此,当富有经验的副将王平一再指出他上山扎寨的危险之处后,刚愎自用的马谡越是认可自己所谓的模仿韩信所进行的背山一战的战略思想。

可时间并非马谡想得那么充裕,山上修筑营地需要额外花费时间,而同样领兵如神的张郃恰恰是抓住了战场上最宝贵的时间因素,带著两千精兵轻装简从,从洛阳急行军20天700公里火速杀到街亭。

所以这场战前争论的关键就在于,包括诸葛亮在内的所有人都没有体会到这位年轻参军内心渴望一战功成的强烈企图,诸葛亮以为自己了解马谡,实际上他真的不了解:马谡忠诚,马谡有才干,马谡不会辜负老师的信任。

但是诸葛亮也并不是对于预防马谡的兵败没有应急预案。

在马谡被张郃击溃时,诸葛亮已经派出援军,就在街亭数里外,可惜马谡败的太惨,不但没能守住,连给诸葛亮拖延时间都没有。

刘备做为一名集团领导的特别之处在于,包括善于治国理政的诸葛亮事后才看到的问题,他通过之前的察看,便可洞悉得极其精准。

刘备看得出马谡胸有帅才,然而性格上的问题让他的才能必须限制性的使用。

刘备看出恃才傲物的马谡不堪大用,靠的正是一个统帅者察人用人必备得基本素质。也正是依靠洞悉人性的特别之处,刘备才能从一介布衣在群雄中起兵穿梭直至建立一番霸业。

而马谡的心结正在于此,即使他在王平的压力下,听从诸葛亮事先的布置牢牢地守在街亭,骨子里恃才傲物、刚愎自用、好大喜功、纸上谈兵的他在后面的作战中,会不会再次君命有所不受,都是很难说的。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指的是像卫青、苏定方、徐达这样的真正能够独当一面的帅才,而他们身上都有一个特点,即使他们戎马一生未尝败绩,他们也从来没有倚仗自己的军功和才华云云谓云。


建兴六年(公元223年),诸葛亮率军北伐,开始了他第一次北伐的征程。一开始,蜀军节节胜利。不过自从马谡失守了街亭后,蜀军立即陷入困境,诸葛亮不得已将军队撤回汉中。并挥泪斩马谡,自降三级。

千百年来,很多人都责骂马谡,说他徒有虚名,完全不懂兵法,居然不听诸葛亮的劝阻,没有步步为营,而是选择在山上扎营。

那么,问题来了:驻守街亭的马谡为何不听诸葛亮的战术布置?

我个人认为,马谡之所以不听诸葛亮的战略部署,是因为他这样做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下面我将根据演义和正史的记载,分析为以下三个道理。

第一,居高临下,势如破竹。

马谡没有在五路总口下寨,而是选择在山上扎营。道理很简单,居高临下,以一当十。如果魏军敢去进攻,必定是有去无回。马谡的相关论述如下:

汝真女子之见!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劈竹。」

并且马谡也说过,按照诸葛亮的话去做,是行不通的。因为诸葛亮给马谡选择的位置,一路平坦,没有关隘险阻。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此地奈无城郭,又无险阻,守之极难。司马懿非等闲之辈;更有先锋张郃,乃魏之名将:恐汝不能敌之。

简而言之,马谡如果听从诸葛亮的话,选择在平地扎营,是很难守住街亭的。因此,马谡才会违背诸葛亮的命令。而在山上扎营,四面皆不相连,并且树木极广,乃天赐之险。敌人从下往上攻,如何攻得下呢?

第二,置之死地而后生。

话说王平劝谏马谡,山上乃是绝地,如果敌人只围而不攻,断我军水源,又该当如何?马谡回答道:

汝莫乱道!孙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若魏兵绝我汲水之道,蜀兵岂不死战?以一可当百也。吾素读兵书,丞相诸事尚问于我,汝奈何相阻耶!

马谡说的话,是有一定道理的。魏军如果真的断蜀军水源,蜀军可能无动于衷吗?显然,蜀军定会用自己的生命,跟魏军决战到底。士气大振,以一挡十。

马谡第一个没想到的是,魏军真的就围而不攻,断蜀军水源;第二个没想的是,蜀军几天没喝水后,个个饥渴难耐,无精打采,完全没有了战斗。

其实马谡本来是有望胜利的,那就是在他得知魏军围而不攻后,立即下令让山上的蜀军,一鼓作气,冲下山去,跟王平的军队会合一处。哪里知道,马谡一开始并没有把魏军放在眼里,等到山上完全没有了水源,再让士兵去山下打水。这个时候,为时已晚了。士兵由于几天没喝水,已经没有精力去打仗了,乃致不战而乱,都喊著要投降魏军。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山上无水,军不得食,寨中大乱。嚷到半夜时分,山南蜀兵大开寨门,下山降魏。

第三,马谡考虑到敌众我寡,不得已而选择在山上扎营。

正如诸葛亮所言,街亭既没有城池,也没有险阻之地,可以说是无险可守。毫无疑问,以诸葛亮交给马谡的二万五千精兵,要想抵抗司马懿的十几万大军,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的。再加上,司马懿何许人也?他是曹魏著名的军事家和谋略家,深谙兵法,极懂行军用兵之道。并且魏国还有大将张郃,他是「五子良将」之一,骁勇善战,武艺高强。而马谡的军队中,没有像张郃这样的将军。

马谡自幼饱读诗书,喜欢谈论军事,可谓是才华横溢,诸葛亮对他也是很佩服的。《三国志·马良传》相关描述如下:

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

就算是刘备在临死前,跟诸葛亮过「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勇,君其察之」之类的话,诸葛亮也是不听的,依然重用马谡,提拔他为参军,经常跟他一谈就是一整天。

大家想一下,马谡如果是一个言过其实、不懂军事的人,诸葛亮可能佩服他,并且时常找他谈话吗?

有个例子能证明马谡很有军事才华,诸葛亮南征的时候,马谡提出过著名的十六字方针,即「攻下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我认为马谡在山上扎营,还有一点考虑,那就是他自以为,蜀军居高临下,魏军会望而生畏,不战而退。

那么,大家怎么看待马谡在山上屯兵呢?

专注三国史,喜欢三国的朋友,欢迎关注、转发和评论!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总结三个点:

一:「「马谡」」其人确实有真才实学!先不说之前担任过锦竹县令、成都县令、赵巂太守,诸葛亮评价:旷世奇才,器量过人,熟习兵法!且时常与武侯谈兵法计谋到深更半夜!最为重要的是为武侯平南蛮出的计谋确实是玄妙之极!

后有小说评论家,毛伦、毛宗岗点评,他所说的「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在原兵法基础上确实是前无古人!七擒孟获,终将其招降,为往后蜀国发展提供重要战略意义。

二、 至于刘备所说的:「马谡言过其实,不堪重用」就一定是绝对客观的评价?真理?诸葛亮眼光就这么差?

三、马谡守街亭是自荐的,诸葛亮也相信他。

当时具体的战场情况谁也不知道,就算正史也未必能全信!我们要有个人的思考理解(个人意见)首先马谡非一般儒子,不听诸葛武侯的肯定是有他自己的想法(将在外军令有所不授),能打赢的想法!也许是大胆的尝试!?但天公不作美,天意如此,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其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谢谢邀请。

要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回顾诸葛亮为什么要把坚守街亭的重任交给马谡而不是其它人。

建兴六年,亮出军向祁山,时有宿将魏延、吴懿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

诸葛亮明知道街亭之战是第一次北伐极为重要的一战为什么不用宿将魏延、吴懿而是「违众拔谡」(违背众人的意见提拔马谡),而在《三国演义》中马谡为了得到这次机会还立下「军令状」。

这难道仅仅是诸葛亮犯了用人不慎的低级错误吗?诸葛亮一生谨慎,为什么在这么重要的战役中使用从未有独立指挥大战经验的马谡?诸葛亮不仅违背众人的意见而且也没有听从已逝刘备的劝诫。

「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刘备

个人觉得诸葛亮在这样的情况下依然一意孤行「违众拔谡」是有自己的打算,这个打算就是为自己内定的继承人马谡积累政治资本。

谡以荆州从事随先主入蜀,除绵竹成都令、越嶲太守。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

说完前提条件,我们再来看街亭之战中诸葛亮的作战策略以及马谡的作战策略,分析马谡不听诸葛亮意见的人原因。

诸葛亮:屯兵当道,坚守不出

马谡: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

诸葛亮的作战方案依然是保守防御的作战策略,在交通要道修建营寨坚守不出阻挡张郃的大军。

第一,诸葛亮的策略能不能阻挡张郃的大军,理论上是没有问题的。有人说,张郃大军五万而马谡只有一两万人就算蜀军在诸葛亮的训练下战斗力强也不可能以一敌五。但是诸葛亮的策略是据营而守,虽然营寨没有办法与城池的防御力相比但在山林中急行军的魏军也缺乏攻城器械,再加上「屯兵当道」限制了魏军的展开,即使士兵再多一次性投入战场的士兵数量有人说有限地堆(这与《亮剑》种攻打狗日的山崎大队兵力展不开是一个道理)

第二,这个策略的优势与劣势。优势,之前讲的差不多了,即是可以用最小的代价坚守街亭至诸葛亮所需要的时间;那么劣势呢?诸葛亮策略的劣势只能御敌而不能灭敌。也就是说,如果马谡采用诸葛亮的策略守住街亭问题不大但是想要歼灭魏军军团是很难的。

而马谡为什么要违背诸葛亮的策略选择屯兵山上呢?

第一,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马谡还是具备一定的军事才能的,这一点与赵括很像(鄙人不认可赵括只会纸上谈兵的论断),马谡熟读兵书当然知道「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道理,也知道居高临下占据战术优势的理论。在理论上占山而守确实比屯兵当道更具有战术优势。

第二,如果(只论证占山的原因的假设)马谡的军队占据南山的同时占据水源。那么魏军要占街亭势必要攻山,不攻而过的话魏军的补给将完全暴露在占据南山的马谡军之下。而魏军攻山的话是自下而上仰攻占据极为不利的地位,马谡不但可以从容的用弓弩反击魏军还可以利用山地的优势利用滚木擂石大量杀伤敌军。这与据寨而守一样可以达成阻敌的作用,而且可以极大的杀伤魏军。在理论上占山而守可以获得比「屯兵当道」更大的战果。

第三,回到这个问题的前提条件,诸葛亮之所以「违众拔谡」是为了给马谡积累政治资本(因为诸葛亮清楚只要马谡按照自己的策略即便不能坚守两个月也不会有大败);而另一个方面马谡也极为珍惜这个机会(在演义中有马谡立军令状的情节)。马谡当然希望希望通过这一战获取更多的资历资本,这也凸现了马谡好大喜功的性格缺点。

第四,马谡虽然常跟在诸葛亮身边讨论军事但是却没有大战的经验,因此他认识不到水源对于军队的重要性。也没有预料到张郃所率领的魏军围而不攻,将马谡陷入极为被动的局面战术优势尽失还因为水源问题导致军心大乱而不能守。

可惜诸葛亮一心设计为马谡,最后却毁在马谡自己的手里。


这个问题我之前说过,马谡为什么以全家老小性命作押也要去。

三国时期,蜀丞相诸葛亮为了光复汉室,实现刘备的遗愿,出兵北伐曹魏。诸葛亮一共北伐了六次,其中以第一次准备最为充足。首次北伐前,诸葛亮先是亲自率军前往了南蛮,平定了南方作乱的孟获,得到了安定的后方和孟获每年上缴的财宝,有了粮草基础。此外,诸葛亮还使人去魏国散布流言,说司马懿怀有疑心,魏主曹叡信以为真,罢免了司马懿的官职,诸葛亮少了一大劲敌。出兵前,令大将赵云出箕谷做疑兵,自己则出了祁山,使得魏军主力被赵云牵制,诸葛亮出祁山后未遇到像样的抵抗。

诸葛亮北伐时赵云已经年过半百

就这样,诸葛亮很轻松的就取得了南安,安定和天水三城,雍州刺死郭淮也被击败,躲在了上邽死守待援。这时候曹叡派出了驸马夏侯楙前来应敌,无奈夏侯楙是个无用之辈,完全被诸葛亮吊著打,自己躲在长安城内不敢出来。诸葛亮率军渡过渭水,准备出击长安,拿下了长安,就可以直接虎视中原了。一时间,魏国上下甚为慌乱,魏帝曹叡不得不亲自率领大军前往长安拒敌。

这不只是曹叡出来迎战诸葛亮了,而是整个魏国的西部可机动兵力都来攻击诸葛亮了。连皇帝都亲自触动了,各个地方的太守和刺史不得已纷纷前来助战。像什么大将张郃,凉州刺史徐邈和金城太守全都出动了,诸葛亮被各方军队从各个方向进攻。诸葛亮就是诸葛亮,完全能招架得住,分别派遣各将前去应敌,但是,蜀军粮草要道街亭却没有合适的人去守。

魏帝曹叡

这时候,参军马谡站了出来,要自荐去守街亭。这下可炸了锅,因为马谡之前都是跟随诸葛亮当参军的,从未自己带兵打过仗,可以说实战经验并不多,众人都担心马谡不能胜任,所以就提出了反对意见。就连诸葛亮也觉得马谡去守街亭不合适,可靠消息是魏国大将张郃进攻,张郃可是一代名将,马谡恐怕不是张郃的对手。诸葛亮都发话了,一般来说马谡也就听命了,但是这次,马谡却依然不依不饶,非要去守街亭。

诸葛亮和众人还是一番劝说,但是马谡就是不听,依然要去,甚至立下了军令状,要以全家老小和自己的性命作为抵押前去。话都到这份上了,众人也都不能再阻止马谡了,诸葛亮还是不放心,就派了为人十分谨慎的大将王平和马谡前去。临行前诸葛亮还特意安排,让马谡在当道口下寨,这样就能完全抵挡住魏军,就这样诸葛亮嘱咐了好几遍才让马谡率领好几万人出发了。街亭这个地方可以说是蜀军的命脉所在,失了街亭不仅这次北伐前功尽弃,几十万大军也可能无法回到蜀中。

魏国名将张郃

但是马谡却好像没有感觉到这个地方的重要性,到了以后没听诸葛亮的安排率领大军上山了。魏将张郃来了以后,以为马谡会在当道口下寨,正犯愁的时候,却突然得知马谡把兵驻扎在了山上。这一下张郃乐的都快笑死了,一边笑一遍夸马谡是个「蠢材」。张郃先是派人断了马谡的水源,而后放火烧山,马谡由于第一次带兵,威望不是很高,在加上张郃整这一出,马谡带领的蜀军军心全乱了,不少人都投降了。马谡见大势已去,率领精锐部队突围下山,逃往了蜀中。

诸葛亮得知街亭失了,当场崩溃,使出了毕生所学,又是派赵云断后又是演空城计,废了好大力气才把蜀军带回蜀中。回到蜀中后,诸葛亮第一个就要办的就是马谡,因为事情的关键都在马谡身上,不杀马谡,军队军心恐怕会乱。就这样,诸葛亮含著泪把马谡杀了,念及之前的情谊并未动其家人。那我们看,为什么马谡这次不顾众将和诸葛亮劝说非得要去守街亭呢?

马谡

有一个原因是想建功,因为当时诸葛亮北伐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接下来就要攻下长安平定中原了。马谡见众人都立下了很多功劳,自己也想立个大功,这样论功行赏时可以获得封赏。但是带兵打仗是诸葛亮的事,自己完全帮不上手怎么办呢?这时候正好有个街亭要守,这下马谡来了希望,守城毕竟比较容易,所以马谡很想抢到这个功劳。

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诸葛亮收服了姜维。我们都知道,诸葛亮在收服姜维是对姜维十分青睐,马谡跟随了诸葛亮多年,一直鞍前马后,总不能后来还不如一个降将姜维吧。马谡就很想证明自己,向诸葛亮证明自己才是更有能力的人,才更能做为诸葛亮的亲传弟子。就这样,马谡就想证明自己,正巧街亭要守,马谡便自荐去守,众人劝说当然劝不住,因为这是马谡和姜维的较量,但是很不幸,成了两人最后一次的较量。


首先我们来看看诸葛亮的这次部署,诸葛亮派给马谡的任务其实很简单:坚守街亭,为诸葛亮争取两个月的时间,期间尽可能的避免与张郃正面作战。对于马谡而言,他很清楚诸葛亮派他到此的战略意图,他也很清楚,凭借他手上的精锐兵力,如果仅仅只是阻挡张郃麾下这五万援军的前进,并不是什么特别困难的事情,他只需要严格按照诸葛亮的部署坚守街亭不出战,就可以为诸葛亮赢得充足的时间来消化陇右地区。可以看得到出来这是一套非常稳妥且保守的战法,因为对于马谡来说有种毫无挑战性。但是马谡也看出来了,即便街亭能够守住,诸葛亮就一定能够成功占据陇右吗?这个答案事否定的,诸葛亮能力虽然强但也达不到百战百胜的地步。再说曹魏的国力雄厚,又是在本土作战,不管是粮草还是士兵,都可以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前线。长此以往,蜀汉军队真的能撑得住吗?面对这些问题,马谡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何不以攻为守干掉张郃这员猛将主力军呢!你要问马谡哪来的这份自信,就是诸葛孔明给的。孔明和马谡的关系是非常好的,有「常与之谋」的证据,事实上马谡确实是很有才干,基本的军事素养绝对是合格的,七擒孟获,攻心为上都是出自马谡和孔明的讨论。孔明也很重视马谡,待之犹如兄弟!但是由于经验的不足和低估了对手还有自己那份爆棚的自信心,一个不小心,非但没有歼灭掉敌人的有生力量,反倒被敌人给歼灭。其实,就王平和马谡两个人相比较,如果仅仅考虑宏观战略层面的话,马谡这方面的能力应该在王平之上,毕竟马谡自幼熟读兵书,又长期跟随诸葛亮等人南征北战,相当于高学历加名师指点,平日里接触的圈子也都是蜀汉高层,相对而言在看待问题时往往会看得更远,考虑得更全面一些。但如果比较具体的战术实施,那王平绝对有能力完爆马谡,虽然他是个文盲,据说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但他却是从最基层一步步凭借军功爬上如今的位置,实战经验绝非一般人可以比拟,人家可是出了名文盲大将军啊!最后杀马谡也只是为了缓和蜀汉内部的诸多矛盾而已。现在的大多数大学生刚毕业就是属于马谡这种类型的,而王平就像是一个公司普通主管(班组长主任)从底层上来的,他们更多是讲究实战型的而不是理论,当然这是个题外话。


谢谢邀请。 街亭之战,局势已经很明显,这里不需要什么高深理论,只需要守住必须扼守要道,这样才能做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跑到山上,把道路让出来,既挡不住敌人,自己又面临被围的风险。这傻事基本有点常识的人都不会做。 可偏偏马谡就做了。他之所以这样做,其一,是急于证明自己的能力比「诸葛亮」高明,逆反心理偏不按诸葛亮布置办,成功后让诸葛亮对自己刮目相看。这就像一个孩子心理一样。 其二,是马谡有他所谓的理论,兵法上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战法。秦末项羽的破釜沉舟、韩信的背水之战,都是有这种理论依据。但是马谡忽略了一些很重要的事,就是军心和士气。 项羽带领的是自己培养出来的江东子弟兵,他的部下都有为之效死的决心。韩信攻更是一位名将声明在外,部下对他的信赖可以说是让部下死部下都相信的地步,认为按他说的去做就一定能打胜仗。而马谡这时只能说是刚刚出师但没有打过仗,部下将士对他都是半信半疑。《三国志》曾说,当时大家都认为该用老将将魏延或赵云,诸葛亮对马谡的提拔并没有得到下面的认可。当马谡的部下没见多么好,可能随时因此丧命。 当司马懿的降卒也不会多么坏,。 所以,当马谡部队在山上陷于绝境时,部下就纷纷投降魏军了。 马谡之所以不听诸葛亮的话归根结底是太想急于表现自己做出成绩给别人看,所以想出其不意。但毕竟没有真正实战过,书本学来的东西是死的。


大家好,我是史海寻踪,今天为大家分析一下马谡不听诸葛亮战术布置的原因

马谡曾经当过县令,太守。后担任参军一职,深受诸葛亮的器重,被诸葛亮视为接班人。本来前途光明,却因为街亭大败,白白丢了性命。纵观马谡丢失街亭的整个过程,我认为无非是两个原因:狂妄自大又急功近利。

马谡狂妄自大

马谡有多狂妄自大呢,我们来看他对副将王平的态度。王平曾劝阻马谡,说:街亭一无水源,二无粮道,若魏军围困街亭,切断水源,断绝粮道,则蜀军不战自溃。王平的看法可以说是一针见血。但马谡连这种真知灼见都听不进去,反而讥讽王平。说王平连字也不识,又何知兵法。王平是大字不识几个,可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没读过兵法可经验是有的。放到现在,马谡就是刚刚进入职场的大学生,王平是干了十几年,但学历不高的老员工。人家王平是你马谡的前辈,你不认同人家也就算了,还鄙视人家。你说马谡有多狂。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有些不解了。这马谡怎么连前辈都能不放到眼里呢。大家看一看马谡对王平说的另一段话就明白了。马谡说:吾通晓兵法,世人皆知,丞相也得请教于我。好啊连丞相都得请教于他,这相当于是诸葛亮的老师啊。就算不是,那也得跟诸葛亮差不多才敢说这话吧。可见在马谡心里。自己是跟诸葛亮同等地位的人。那教训一个小小的王平又怎么了。在这个的基础上,我们就不难理解马谡为何不听诸葛亮的了。因为他在某种程度上,把自己看的比诸葛亮还高,自然不会事事遵从丞相的吩咐了。

至于马谡为何如此的狂妄,一是因为,诸葛亮把他当做接班人,遇到问题总是和他讨论。马谡又擅长这个,所以诸葛亮多次夸奖过他。且诸葛亮征讨孟获时,马谡提议,攻心为上。诸葛亮这才七擒七放,收服了孟获。于是马谡便以为自己很高明。二是因为马谡从没上过战场,却研究过很多兵法。便以为打仗很容易。就像小孩子总是以为大人挣钱很容易。因为他还没有步入社会。所以马谡自大也就可以理解了。马谡太过于急功近利

马谡虽然自大,但军中认可他的人却不多。因此他急需一场胜利来证明自己。街亭之战对于马谡有著特殊的意义。正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马谡想要通过街亭之战震惊世人。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马谡之前对王平说,连丞相都请教于他。诸葛亮的战绩摆在哪里,珠玉在前,马谡的首战要是太平庸的岂不令世人嘲笑。所以诸葛亮守住街亭的命令和马谡的所思所想是完全相悖的。而按照马谡的性格,遇到这种情况当然是选择相信自己了。

总结

诸葛亮命令马谡守住街亭,而马谡需要的是一场彻彻底底的胜利。当自己的想法与丞相的命令相悖时,狂妄自大的马谡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冒险,选择了相信自己。最终付出了血的代价。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