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间传说和相关诗词推测,东坡肉应该就是苏东坡发明的。

先说几个苏东坡与东坡肉的传说。

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鱼、东坡羹、东坡肉……说起苏东坡,必然会想起美食,这和他是个吃货有很大的关系。

第一个传说,关于徐州。

说是苏东坡曾经任徐州知府,就遇到黄河发大水,大水围了徐州城。眼见著全城百姓可能会遭殃,苏东坡身先士卒,带领部下奋战在抗洪第一线,经过数十天的奋战,终于保住了徐州城。

全城百姓都很激动,觉得苏东坡是个好官,于是敲锣打鼓,杀猪宰羊,送给了苏东坡。苏东坡就算再是吃货,也吃不了这么多啊,于是他指点家人烧成「红烧肉」,送给了百姓吃。

老百姓很感动,所以有了「回赠肉」的称号,也有人称东坡肉。

第二个故事,湖北黄州。

这个最有名,因为苏东坡写了《食猪肉诗》:

黄州好猪肉,价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据说苏东坡被贬黄州之后,发现这里的猪肉很便宜,于是施展手艺,烧肉与好友共同品尝,东坡肉由此成名。

就是通过这首诗,可以猜测苏东坡发明了红烧肉,这么详细的手法,这么贴切的描述,不是厨子,不吃吃货,很难写出来。

第三个故事,杭州疏浚西湖。

话说后来苏东坡去了杭州,也是知府。他又一次遇到了水灾,天降大雨,西湖泛滥,庄稼被淹。苏东坡很有治水的经验啊,于是领著人去疏通西湖,筑堤建桥,为老百姓干了大好事。

杭州的老百姓也知道他是个吃货,又开始送猪肉了。这个场景似乎很熟悉啊!正好是过年期间,苏东坡就让厨师按自己的方法烧肉,烧完之后,和酒一起送给老百姓吃喝。结果厨师看错了,把酒肉放在一起炖了。

没想到,这样炖出来的肉,非常美味,老百姓吃了以后大加夸奖,称之为「东坡肉」。

第四个传说,美女王朝云。

王朝云原来是西湖歌女,某次见了苏东坡,才子佳人一相遇,就顺理成章的在一起了。后来苏东坡到了黄州,王朝云也一直陪著他。那时候苏东坡比较穷困,但是身为吃货,无肉不欢啊!

王朝云于是去买了当地比较便宜的猪肉,炖给苏东坡吃。买回来之后,直接和材料一起下锅了。然后,王朝云就去和苏东坡一起练字了。

这练著练著,时间过去了很久,练完字两人才想起来,锅里还炖著肉呢!于是赶紧去厨房看,没想到炖出来的猪肉相当美味,于是苏东坡记下了烹饪方法,东坡肉出现了!


不请自来,题主莫怪。先说答案,从历史传说来看,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但都与苏东坡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苏东坡是宋朝大词人、大书法家、大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作词上与辛弃疾并称双绝。但他还有一个大的头衔,大美食家,也是一个烹调高手,他的厨艺以红烧肉最为拿手。

传说一:苏东坡任徐州知州时 曾遇到黄河决口,洪水围困徐州,水位竟高达二丈八尺。他身先士卒,和全城百姓抗洪筑堤保城。经过七十多个昼夜的奋战,保住了徐州城。全城百姓无为感谢这个好领导,纷纷杀猪宰羊,上门慰劳。苏东坡推辞不掉,收下后亲自指点家人制成红烧肉,回赠给参加抗洪的百姓。被称为「回赠肉」,成为徐州传统名菜,这是东坡肉的原型。

传说二: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太湖泛滥,庄稼大片被淹。他组织民工疏浚西湖,筑堤建桥,使西湖旧貌变新颜。杭州的老百姓人人都夸他是个贤明的父母官。听说他在徐州、黄州时最喜欢吃猪肉,大家都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苏东坡收到后,便指点家人将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酥的,然后分送给参加疏浚西湖的民工们吃,人们就把他送来的肉都亲切地称为「东坡肉」。

至于这道传统名菜是不是苏东坡发明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记录了一段历史,反映出了人们对一心为民好官的赞扬之情,苏东坡也为后世为官者作出了表率。这是值得我们大家记住的。

欢迎关注@东坡投石与我交流讨论有关对联诗词民俗文化相关内容。


东坡肉据说是纪念苏东坡所做的,并不是苏东坡本人所创作,不过一直流传事苏东坡所制的!

苏东坡(1036——1101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作词,书法与绘画也独步一时。拒闻他在烹调方面也很有一手,尤其是东坡肉,常常烧菜与友人品味。

传说:宋天佑年间,苏东坡任职杭州,那时西湖已被水淹没了大半。他上任后,发动民工疏浚西湖,把挖起来的泥土堆积长堤,并建桥以畅通湖水。这条长提后来成为了西湖十景之首的「苏提春晓」。老百姓非常感激苏东坡,又听说苏东坡喜欢吃红烧肉。到了春节,纷纷给他送来了猪肉,表达自己的感谢的心意。苏东坡觉得那么多猪肉,应让大家一起吃才对。就叫家人切成一块块,用他的烹调方法烧制,和酒一起送到民工的各家各户。民工都觉的烧法别致,可口好吃,于是传闻就传开了。越传越广,就传为了东坡肉是苏东坡所作!

东坡肉是真的好好吃,没吃过的朋友可以去品尝一下!


东坡肉,杭州名菜,流行于江浙。是北宋诗人苏东坡发明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