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训原名叫武七,是武宗禹的第四个孩子。他的上面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大哥叫武谦,二哥叫武让,家里经常吃了上餐愁下餐。轮到武训出生时,家里不仅不高兴,反而觉得添了一个负担,也没把他当回事,依据叔伯兄弟出生顺序,给他取名武七。

武七的家乡,是清末堂邑县西北部的武家庄(今山东省冠县柳林镇),村子不大,住著一百多户人家,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穷苦人家。

武训小时侯,特别羡慕富人子弟上学读书,几次趴在窗户边偷听,都被打了出来。8岁时,山东出灾情,父亲也去世了,他跟著母亲讨饭,过著颠沛流离的生活。15岁在亲戚家当长工,指望努力干活来养家糊口。他挑水,割草,喂牲口,耕田,推磨,什么苦活累活都抢著干,没想到,他的劳动不仅没有报酬,反而换来打骂:「我收留你就是对你最大的恩惠,你还不知足,向我要什么工钱?」,武训无奈离开了亲戚家。

17时到馆陶县东北薛店村大地主李辫子家打长工,武训脏活累活抢著干,从不偷机躲懒。即使这样,也还是经常遭到打骂。那年除夕,李辫子吩咐武训贴对联,武训因为不识字,错把写有「六畜兴旺」贴猪屋的对联贴到了大门上,李辫子知道后,对他拳打脚踏,还罚他不吃饭,不睡觉,晚上在风雪交加的院子里站了一夜。

武训在李辫子家扎扎实实干了三年,事先讲好的每年工钱17吊,中间没有借支一次钱。有一天听说母亲病了,他找东家支些钱回家,李辫子拿出事先伪造好的帐本,某年某月某日武训借支多少钱,又某年某月某日借支多少钱,最后跟他讲,工钱已支完了。听李辫子一说,武训如五雷轰顶,他再三争辩,自已从来没支过钱。李辫子反而污谄他讹诈,唤来家丁对他一顿毒打,然后将他拖出大门。武训跌跌撞撞拐进破庙里昏睡过去,善良的人们没有见到武训,有的以为他回家了,有的以为他死了。三天后,武训走出破庙,嘴里念念有词:「扛活受人欺,不如讨饭随自己,别看我讨饭,早晚修个义学院」。那一年,临清、馆陶、堂邑县等地,增加了一个背著搭裢,手拿铜勺的乞丐。21岁的他不仅讨饭,而且吆喝出卖劳力:「出粪、铡草、拉砘子来找,管黑不管了」。武训当牛做马地卖力,是为了积攒钱财用于办义学。为了不上当受骗,他明码标价,反复讲清楚了,才开始动工。

为了拓宽赚钱门道,他练倒立,学蝎子爬行。一边倒立一边念词:「竖一个,一个钱;竖十个,十个钱;竖得多,钱也多;谁能阻我修义学?」。为了增加看点,多吸点资金,23岁的他,只在前额留一撮头发,其余剃了光头。有人问他,他说这是兴义学的头型。他逢人就唱:「左边剃,右边留,修个义学不犯愁;左边留,右边剃,修个义学不费力」。有时,他还在地上学动物爬,供孩子们骑行抓收入;有时当众吃蛇、吃蝎子、吃砖瓦,搏得别人的好奇和同情,从而获得赏钱,一边吃还一边说:「破砖烂瓦都能消化,不能修义学才惹人笑话」;有时讨到上好的食物,能卖就卖出去,自己吃残菜剩饭、萝卜菜根。好心人责备他:何必克苦自已!他笑著说:「吃得好,不算好,修个义学才算好!」1865年,武顺拿出积攒的钱买了40亩地准备做学田,其中有10亩碱沙地。他乐观地唱道:「只要该我义学发,置地不怕碱和沙,碱也退,沙也刮,三年以后无碱沙。」,这一年,武训29岁。乡亲们笑他「义学」不离口,说他得了「义学症」,他即兴又作一歌:「义学症,没火性,见了人,把礼敬,赏了钱,活了命,修个义学万年不能动。」。

1868年,武训31岁,母亲崔氏去世,办理完老人的后事,便和两个哥哥分家。他将分得的3亩地卖了120吊钱,加上积攒的100多吊钱,如果能找一个可靠之人放贷生息,岂不是能得到更多的义学金?他经过琢磨后,认定馆陶县娄家头村的武进士娄峻岭较为合适,武进士根本瞧不起乞丐,更不愿同乞丐打交道。武训为了早日实现义学梦,在娄家门口跪了一天一夜,终于打动了武进士。即然钱可以生钱了,武训挣钱的热情更高了。他看人家保媒拉纤也能挣钱,就利用自己走东窜西,人脉熟悉的条件,给张家说姑娘,为李家说亲事,撮成了就能得一包利是(赏钱);妇女做针线活丢掉的破布头烂线头,他捡来搓成绳或者缠成球卖钱。他的眼晴盯来盯去,只要看到财源他就高兴。

武训对自已抠门,对穷人却很大方。1875年,山东西北平原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饿殍遍野。武训买来40担高梁救济灾民,解决了一部分极贫的困难户。又听说张春和的母亲生病想吃肉,而张春和外出十几年音信全无,莫说吃肉,连饭都吃不上。吃糠咽菜的孝顺媳妇割下自已的腿肉给婆婆吃,武训知道后感动不已,他尽己所能给了他们家很大帮助。

武训积攒的钱越来越多,娄俊岭却无法继续帮他。他听说堂邑县柳林镇进士杨树坊有本示,又拜倒在杨树坊脚下。1886年,武训把230亩地和2800吊钱交给杨树坊管理,杨树坊果然有办法,资金如雪球般越滚越大。关于校址问题,杨提议建在武家庄,武训不同意:「武家庄房舍狭小不说,学校有可能被武家后代霸占,还是建在柳林,那里交通便利」。

1877年冬天,武训筹办的第一所义学落成。义学定名为崇贤义塾,共有瓦房20间,大门一座,二门一座,四周有围墙。总耗费4787吊钱,其中武训积攒2800吊,其余都是杨树坊和柳林镇开明绅士捐赠。为了这个目标,武训追求了28年。

开学那天,士绅提议宴请老师,武训站在门口,向新来的老师磕头致谢。敬酒的时侯,杨树坊等士绅请他进来入席,他一再推辞:「我是乞丏,不识字,不敢跟先生同席!」,士绅无奈,分一碗大锅菜和几个馒头他吃,他转身出去换了几块新砖进来,等别人吃饱了,再到锅里舀了些残菜汤喝了。

虽然有了校舍,房间也有多余,但武训舍不得住一间。他白天将行李放在角落里,晚上摊开地铺在走廊里睡觉。虽然不识字,他对学校却很关心。一天,学生都到齐了,独不见崔隼老师来上课,他轻轻走进崔隼的房间,跪在床前默默流泪。崔隼醒来后,羞愧不己,再也不敢迟到了。有时看见学生调皮捣蛋,不认真学习,或者迟到早退,他就跪在学生面前劝说:「读书不用功,无脸见父兄,读书不用心,无脸见母亲。」正是有了武训的感召,崇贤义校校风良好,远近闻名。堂邑知县郭春煦久仰义校大名,亲自到义校视察,别的都很满意,独感武训一身破衣烂衫,与环境格格不入,便拿出10两银子与他置些衣服鞋帽。起初他坚决不要,而知县坚持要给,无奈只好收下,又将此钱存到义学中。山东巡抚张曜闻获知武训义行,特下示召见,并下令免征义学田钱粮和徭役,另捐银200两,同时奏请光绪颁以「乐善好施」匾额,授「义学正」名号,赏黄马裤,准予建立牌坊。

虽然武训办起了义学,可谓功德圆满,但他从没有停下乞讨的脚步。1890年,武训和僧人了证创办了第二所义校,地点就在馆陶县杨二庄。有人劝53岁的武训娶妻生子,以备养老送终,他又即兴作唱道:「人生七十古来稀,五十三岁不要妻,亲戚朋友断个净,临死落个义学症。」。

1891年,武训在临清一带乞讨,看到很多穷人家的失学孩子,打算在临清创办自己的第三所义校。经过几年更加艰苦的努力,临清御史巷义学竣工,同时他还买了两处铺店,六亩学田,铺店和学田收入有300多吊钱,用来维持学校开支。1896年春天,临清御史巷义学正式开学,可就在这年4月初,武训病倒了,他已经燃尽了生命的余光,安然地躺在御史巷义学走廊里。他知道自已不行了,怕花冤枉钱,拒绝大夫给他救治,但只要听到学生的读书声,他就会露出欣慰的笑容。1896年4月23日,武训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一年他59岁。

武训死后,哭声震天,上万人为他送葬。山东巡抚袁树勋奏奏准「宣国史馆立传」。


武训能够名满天下有其客观原因:

首先,故事够奇。武训以乞丐之身,终其一生修办义学本就是天下奇闻。不用说在当时,就是放在现在也是大新闻。

其次,武训所行之事在当时是大事,也是大忠义事。在当时百姓普遍受教育程度都不高的情况下,能够让子女有机会读书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武训办学其事情的性质就是大家乐见其成,非常值得人称道的。

再次,在圣人之道盛行的封建社会,武训以低贱之身行圣人之道,兴办教育,实在是值得读书人大书特书为之摇旗呐喊的。

另外,宣传武训的事迹也是统治者政策宣传需要。不论当时清政府和地方官吏多么腐败,这种「好人好事」的宣传工作还是要做好的。毕竟统治者都是要标榜自己的「仁政」的,武训办学最起码也是地方的「政绩」,可以说明此地官吏治理教化百姓有方,树立这件事作为「模范标杆」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这也反过来也说明了当时社会的腐败状况,那么多豪绅官吏不去办学,却偏偏是一个乞丐!可以说政府完全没尽到应尽的责任。

除此之外,武训做事不卑不亢,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能够为自己的事业坚守一生,这在普通人来说也是很难做到的。而武训却做到了。这绝对是教育子女学生,教化百姓传播正能量的典范。

综合这些因素,武训的故事能够广为传播就不奇怪了。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他被人民称为乞丐皇帝,在没有成为皇帝之前,他曾当过乞丐,出过家,当过和尚,但是呢?在清朝末期,有一个乞丐,可是比较有名的,他就是被誉为「千古奇丐」的武训,那么他为什么会有如此美誉呢?

武训(1838-1896),出生在一个家庭没落,比较贫穷的一个小村庄武家庄,因为家人没有文化,在家里排行老七,就取名为武七,武训是他为国家做出贡献,清廷特意为他赐名的,武训是近代中国私人办学的开创者,是闻名中外的著名教育家、慈善家,帮助了无数穷家子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乞丐身份载入正史的,被誉为「千古奇丐」,那么他为什么能够名满天下呢?

1.心系百姓,知道穷苦人家的不容易,立志帮助老百姓走出穷苦生活,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小的时候,武训就是因为家里穷,导致无法读书,这是他的一大憾事,正是没有文化水平,发生了一件让武训刻骨铭心的大事。就是白白的给别人打了三年的工,一分钱都没有拿到,但是这件事也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正是通过这件事,他知道穷苦老百姓的日子不好过,他发奋图强,决定帮助老百姓改变命运,正是由于他的勤奋刻苦,不屈不挠的精神,他创办了义学,让穷苦人能够有书读,为国家做出贡献,帮助老百姓的生活能够得到提高。

2.武训是一个有善心,乐于帮助他人的一个大善人,同时他比较爱国,在他省吃俭用的情况下,他能够把节省下来的钱,用于帮助穷人,并兴办了三处义学,用来教育,感化国人的爱国情怀,这是其他人所不能相比较的。

总之,由于武训的努力和坚持,他创造了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教育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事情,他的行动和精神对我们后人都是值得学习的。


中国历史上,曾经是乞丐而名满天下者不乏其人,武训则与众不同。

武训出生于贫寒家庭,后来实实在在以行乞为生。武训虽然没有读过书,却明白读书的重要性,于是下定决心以一己之力,将乞讨来的钱物买地置房开办义学。

通过不懈努力,义学终于筹办成功,而且规模愈来愈大,成为中国最早的规模最大的免费私立学校,使更多的穷苦人家孩子有受教育的机会。武训虽然在办学过程中受尽凄凉,结果却成就了一桩壮举。

武训之所以名满天下,首先武训成为了中国尊师重教的典范;其次,武训开创了公益办学的先例;最后,武训的义学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

所以创办公益性学校的武训,当然会名满天下了!


武训之所以能名满天下,因为他能在世事不明的封建社会中,知道教书育人的重要性。这种觉悟让人惊叹之处在于其身份的特殊,武训居然是个叫花子,乞丐。诧异之余还是诧异。

武训的一生传奇而充满矛盾,捐资兴学建学堂,全靠乞讨得来的钱,日积月累。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里,曾有人批判他,有关他的书籍也属禁书之列。武训的性格人生和传统的仁义礼智信文化相背,所以有很多所谓道学家不耻他的行为。

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而且是千秋大计的好事,教育。伟不伟大,高不高尚不看他的衣食住行,而在于他实实在在做的事。


《走向共和》清末新政那一段,有这个人。编段子,打著天津快板,配合袁世凯宣传新学,废除科举的政治企图。。。小人物大事件的背后都有推手的吧。。之所以暴得大名,因为袁宫保用得著他。。。剧中慈禧也说,她就不信,新学旧学哪个好,一个乞儿能分得清。。。


看看这部电影片段,也大概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20, "thumb_url": "1e6850001bd91fcb52fe1", "vname": "", "vid": "v02016520000bikafnbivfcmnsj89edg", "thumb_width": 448, "src_thumb_uri": "1e63d0003f3167542db40", "sp": "toutiao", "update_thumb_type": 1,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1e6850001bd91fcb52fe1", "video_size": {"normal": {"duration": 279.96, "h": 320, "subjective_score": 0, "w": 448, "file_size": 8782328}}, "md5": "c2bd4a80eafe30395781104078626991", "duration": 279.96, "file_sign": "c2bd4a80eafe30395781104078626991", "thumb_uri": "1e6850001bd91fcb52fe1", "vu": "v02016520000bikafnbivfcmnsj89edg"} --}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