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酸甜苦辣咸,请问您喜欢哪一味?

心情不好时想来点甜;消化不良时想来点酸;天气冷时想吃点辣……,虽然只是味觉上的小变化,但不要小看嘴里尝出来味道。

食物中的五味:酸、甜、苦、辣、咸,依其性味可活化五脏六腑。《黄帝内经》提及「天以五气(风暑湿燥寒)滋养人,地以五味(酸苦甘辛咸)护育人。五味能益于形体、增盈骨肉、健全骸骨、丰滋血脉,从而健魄壮雌。」我们的舌头有非常多的味蕾细胞,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味觉。多样的食物选择,能让味蕾感受不同味道,活化身体的新陈代谢。

食物的五味

【酸】

看到柠檬,酸─口中忍不住就会分泌口水。酸味食物可以助消化,消解腹胀,保护心与肝脏的作用,消除疲劳、防止感冒、降血压、软化血管等之功效。我喜欢在人多空气不好的环境,尤其长途的旅程来点青梅精,瞬间─ Refresh重新充电之感。

除了如梅子、橄榄、洛神花、橘子、酸菜等酸的食物,可使用凤梨酵素或梅醋酱提升菜肴中的酸,还可搭配蔗香蜜、味噌即是一道万能沾酱,可应用在凉拌豆腐、凉面或干面上。

 L1030223  【甜】

甜,让人有种甜蜜、愉悦的心情。可入脾胃,补养气血、热量,促进生长,解除疲劳等作用。甜,通常对有血糖问题的人是一大困扰,适当的摄取,供应身体所需很重要,尤其是脑、神经细胞、红血球等都需要葡萄糖的供应。生理期、轻度发烧时,蔗香蜜泡水热热的喝,还真有舒缓的作用。

甜味中大多来自糖。好的糖,可降低身体细胞的负担,还有米、面食、番薯、芋头等也是甜味来源。除了吃甜食外,烹调中加入些生花生仁、红萝卜、甘蔗、高丽菜、冬笋等都可增加汤里的甘甜味。小小的一颗神秘果,还可让酸的食物转甜,真神奇!

【苦】

苦的滋味,让人却步,所以多数的人都不喜欢吃苦。苦瓜虽苦,却能清心去火;咖啡虽苦,却能镇静提神,一点点苦反而会让其他食物变好吃。所谓苦口良药,苦味入心,还有清肝、清凉退火、解毒、抗发炎、除湿、利尿和舒缓血糖问题。佛陀也说:「众生最终的目的是要『离苦得乐』。」真是语重心长啊,希望我们别小看这一味。

芥菜、苦瓜、陈皮、龙葵、山 A 菜等都是非常道地的苦味食物,可搭配凤梨豆酱、香菇、豆鼓、姜片一起煮,让人尽情享受苦中回甘之甜美。夏天容易中暑或上火的人,青草茶加点甘蔗汁,解暑又清凉。

【辣】

红通通的辣椒酱,一点点就会让人舌头、头皮发麻。辣,使人有冲进与热力;辣,不是由味蕾所感受到的味觉,是种化学物质(譬如辣椒素、姜酮、姜醇等)刺激细胞,不管是舌头、或身体其他器官,只要神经能感觉到就能感受到辣。

辣入肺,行气活血、有发汗、散气、疏通经络等作用,还可治疗风寒感冒。葱、蒜、姜、辣椒、胡椒、诺丽果等均是辣味的食物。偶而想吃辣油拌面,可用花生油,爆香辣椒粉即可,香味扑鼻。吃面线糊时,加点胡椒粉,更增显菜肴的香气与风味。烹调野菜、瓜果等寒性食物,也可搭配姜片调和属性。

 IMG_2474  【咸】

咸,每天三餐都会吃,是很重要一味。如果菜不咸,就会变得不好吃,甚至食欲不振;但是血压高、心、肾不好、水肿的人都不可以吃太咸。所以咸味来源很重要,尤其盐的选择,不用精盐、低钠盐来烹调。依身体状况选用三、六、九烤竹盐,其中九烤的咸味、含钠量都较低。咸度用量刚刚好,就比较不会被嫌啰。

咸入肾,有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呕吐、腹泻、大汗之后,可喝适量淡盐水,以保持身体电解质平衡。咸味有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食物中的盐、海带、酱油、酱料、腌渍物等都带有咸味。真正好咸味,尝起来不死咸,吃完后口中不会苦,回甘生津,尤其用盐漱口,好口气、清爽不黏腻。

选择食物时,浓淡适宜,能五味调和,各脏器气血都能得到调养,均有利于身体健康。若五味过偏,部分的味觉没有接受到刺激,不被活化塞住了,容易导致生病。

嗯,说了这些味,下一次除了关心吃甚么之外,也要好好细心感受每种食物所呈现的风味喔!

 

(文│林亚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