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是有,因为黄承彦一直住在荆州,曹操拿了荆州之后他都没搬家,何况陆逊还是刘备的敌人,女婿诸葛亮的对手。

如果没有诸葛亮的请求的话,黄承彦是绝不滩夷陵这趟浑水的。

诸葛亮为什么要安排黄承彦救出陆逊呢?

其实早在诸葛亮看破刘备布营的弱点,让马良去告诉刘备时,他就对马良说过:「陆逊不敢来追,我已经在鱼腹浦埋伏下了十万大军了,可保成都无虞」。所以诸葛亮一开始设计八卦阵的时候,初衷就是为了吓退陆逊,而不是杀死陆逊。

为了保证陆逊试过八卦阵的厉害之后,又能退兵,从而保护成都和刘备,诸葛亮才特意不远千里地从荆州请来岳父黄承彦,让他帮助陆逊逃脱。

那为什么诸葛亮不愿陆逊折在八卦阵里呢?有三点原因。

第一:诸葛亮还是希望联孙抗曹的。作为三足鼎立最重要的两环,蜀汉和江东合则两利,分则两伤,最终得益者还是曹魏,这是诸葛亮和江东方面都不愿看到的结局。刘备以怒兴兵,兵败是理所当然的。这时候的诸葛亮想著的是如何挽回蜀汉和江东的关系。

第二:诸葛亮也没把握八卦阵能全歼陆逊大军。从书中可以看出,诸葛亮仅仅在退陆逊时用过一次八卦阵,可见八卦阵也只是一种防御性阵型,攻击力则不足。再者,既然是「阵」,那就得进去了才能发挥作用,只要陆逊避开八卦阵,另找道路入蜀的话,那成都依旧危险(诸葛亮、赵云等入蜀援助刘备时走的就是水路,只要陆逊走水路的话就能避开八卦阵了)。

陆逊也是聪明人,在阵中呆久了难保会想清楚破阵的办法,所以诸葛亮并不指望八卦阵能把陆逊活活困死,而是让岳父要在陆逊遇到危险时才出马,把陆逊带出来。让他知道阵法的厉害之余,又有恩于陆逊。

第三:借黄承彦之手,表达诸葛亮自己求和的意思。首先黄承彦是荆州名士,又是大名士蔡讽的女婿,和庞德公、水镜先生等荆州上层社会人物都是好友。让黄承彦来担任救援陆逊的任务,更能表达出荆州名士对江东集团的归顺。

要知道孙权刚拿下荆州不久,人心不稳,刘备一伐吴,荆州各地就有不少的叛乱响应,尤其是五溪蛮夷沙摩柯还射杀了江东大将甘宁。这时候的江东虽然打赢了夷陵之战,但后面更为重要的是要收服荆州的人心。而要收服人心,必先收服士心,而黄承彦刚好就代表了荆州士族的导向。

所以诸葛亮才需要黄承彦来向陆逊表明:蜀汉愿意不再插手荆州,但你也别再追了,两虎相争必有一死。这其中的厉害关系,陆逊一想就明白了,所以他也没有过多地思考破阵的办法,而是急匆匆地带兵回去了。

本文作者/狐史首丘:主写三国,次写明清,其余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是沔南名士,是荆襄地区最上层社会人物,这一点几乎是没有争议的。

黄承彦在三国演义的书中是一个神秘人物,可谓神龙不见首尾。黄承彦一生没有异地出仕做官的记载,作为当地豪绅与名士,安葬地无疑应是在家乡。根据碑文所云是「黄的生前友士在一起相议,立了此碑。」

这里有两处疑点:一说是黄承彦一生没有异地出仕做官的记载,何以《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陆逊营烧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阵图」中,有诸葛孔明之岳父黄承彦指点陆逊走出八阵图的故事?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黄承彦是随诸葛亮一起出山的,一直在幕后充当诸葛亮的私人智囊,这一点恐怕连蜀军上下整个都蒙在鼓里,其目的都是为了维护诸葛亮高、大、全的形象!

第二个疑点就是:黄承彦死后,仅由黄生前友士在一起相议立了碑。

诸葛亮乃一代人臣,集忠孝节义于一身,仅以汉相的地位,也不至于让其岳父如此寒 碜吧?而且不见有任何祭奠文章遗传下来,倒是涕零满面给那个扶不起的阿斗皇帝的《出 师表》辉煌至今,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如果我们尝试如下的推理,也许能够得出一个合理的逻辑。

黄承彦在刘备二顾茅庐时现身一次后,再次现身时就是指点陆逊走出诸葛孔明摆下的八阵图石阵了。当诸葛亮闻知陆逊火烧刘备连营七百里时,当时就仰天长叹:汉朝气数尽 矣!如丧考妣。缘何还有后来的伐魏兴汉之壮举呢?难道诸葛亮不是未卜先知,只是随便 叹口气玩玩的?

事情当然不是这样的,诸葛亮也不完全是泛泛之辈,他担心的也不完全是东吴。他算 定的结局是:陆逊必定会身陷他预先布下的八卦石阵遭到覆没,但他没有料到的是,曹魏 大军已趁机逼近东吴,只待东吴空虚,一举吞并东吴,然后两军合为一路,势如破竹追剿 蜀军,亡蜀指日可待也

。这就是诸葛亮深感末日来临,长叹一声「汉朝气数尽矣!」的根本原因。

当前形势,除非东吴大军及早回师防御,抵抗魏军,方可缓解蜀、魏两国的灭顶之灾。如何才能得解呢?那就是释放身陷八卦石阵的陆逊,并晓谕厉害,使之不再继续穷追刘 备,以免被曹魏得了鱼翁之利。

刘备经此败战,狼狈逃窜到白帝称帝后,不久就含恨托孤而死。火烧连营可以说是蜀 国的国雠了,说陆逊是蜀国的甲级战犯一点也不为过。被家仇国恨烧昏了头脑的蜀军,恨 不得将陆逊及其十万大军碎尸万段、食肉寝皮,就算诸葛亮被黄承彦提醒,又怎么提出来放回陆逊呢?!

此时的黄承彦忧心如焚,因为《隆中对》原本就是他一手在策划,诸葛亮只不过是一 个执行者,真正的内涵只有黄承彦一个人深知,在这紧要关头,黄承彦终于忍不住从诸葛 亮的幕后帐中跳将出来,冒天下之大不韪,释放陆逊,并阐明大义,令陆逊感激钦佩不已,发誓永不侵犯。

事实果不出黄承彦所料,由于陆逊及时回师,遏制住了曹魏吞并东吴的如意算盘,也 为刘备称帝赢得了时间,当然,也才有了后来的诸葛亮穷兵黩武、伐魏兴汉之举!

黄承彦顾全大局释放陆逊之后,并没有被蜀国最高核心统治层所理解,而是以叛国罪 秘密处决了黄承彦。诸葛亮权衡厉害后,最终以保持沉默为代价,被核心统治层允许不被 牵连而继续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