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和张仪同为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苏秦合纵、张仪连横,二人在各自的时代都是绝对的主角。也有说二人都为鬼谷子的学生,并且是同时期的师兄弟,苏秦先出山为,张仪后下山,不过历史上似乎不是这样,具体需要考究。单就二人的连横合纵成就来看,张仪要厉害,但是考虑联合和纵横的难度,认为苏秦更厉害。

张仪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得到秦惠王赏识,封为相国,奉命出使游说各国,以「横」破「纵」,促使各国亲善秦国,受封为武信君。先后让楚国与齐国断交,建立秦楚联盟,后来又逐一游说韩国、齐国、赵国等诸侯国,让各个诸国争相讨好秦国,瓦解了合纵之策。

苏秦自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关。极大的约束了秦国的发展,但是后来各国之间的矛盾及猜忌加剧,合纵被迫解算。

从结果上看,张仪的连横效果更好,不过合纵诸国之间,本来就是很多世仇,比如齐燕两国、韩楚二国,能让有成见的敌人握手言和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合纵远比连横困难,但是苏秦凭借一己之力,合纵长达15年,迫使秦国不能东出,效果还是很明显。


个人认为苏秦比张仪牛,主要有一下几点:

第一点,苏秦为从约长相当于六国联盟的总秘书长,并且担任六国的国相同时佩戴六国相印。

第二点,苏秦有自己的作品《苏子》31篇。

第三点,苏秦游说列国没有像张仪那样被囚禁过,而且合纵成功后途径洛阳时,各诸侯送行使者颇多,可以说是功成名就,气派非凡。

第四点,据说张仪曾经投奔过他,而他为了让张仪有更好的发展,故意羞辱他,并资助张仪去秦国,使张仪功成名就。

话又说回来了,苏秦最后虽然用计找出了刺杀自己的凶手,为自己报了仇,但毕竟未得善终。


苏秦和张仪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两个纵横家。他们都师从鬼谷子,是同门师兄弟。苏秦以合纵之策联合山东六国,对抗秦国。张仪以连横之策辅助秦国,对付六国。若论谁更厉害,须分析乃知。

一,苏秦。

苏秦是东周洛阳人。他从鬼谷子那里学成出来后,游说列国。但带的钱都花光了,却一事无成。回到家,兄弟,嫂妹,妻妾都笑话他,说:「人家都靠实业挣钱。你不务正业,想靠耍嘴皮子挣钱,这怎么行呢?"苏秦听了十分惭愧,便找到一本《周书阴符》的书,刻苦研读。困了,便用锥子在大腿上扎一下,一疼,精神来了,继续读。终于把书中的精义弄通了,便又去游说列国。他先去游说周显王,秦惠王,赵肃侯,都碰了壁。

之后,他来燕国,等了一年多,才见到燕文侯。苏秦向燕文侯结合燕国的情况分析了天下大势,指出秦国如虎狼,山东六国只有联合起来,才能抗击秦国,求得生存。

燕文侯被苏秦说动了,同意苏秦的主张,以车马金币资助苏秦去游说其他国家。之后,苏秦又成功地说服了赵肃侯。赵肃侯给苏秦车子一百辆,黄金一千镒,白璧一百双,锦绣一千匹,让苏秦去游说其他国家。这之后,苏秦又说服了韩宣侯,魏襄王,齐宣王,楚威王。于是六国纵合而并力焉。苏秦为纵约长,并相六国。苏秦同时掌握了六国相印。

苏秦即约六国纵亲,归赵,赵肃侯封为武安君,乃投纵约书于秦。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整整十五年,秦国没敢攻击山东六国。苏秦的合纵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后来,秦国终于击破了六国合纵。苏秦游走于燕国,齐国间。齐国有大夫与苏秦争宠,派人刺杀了苏秦。苏秦临死时,要齐王把他分尸,暴露于大街上,并谴责他犯罪。用这个办法引出了凶手。齐王杀掉了凶手。

二,张仪。

张仪是魏国人,学成游说诸侯。在楚国国相家,人们诬陷他偷了国相的玉璧,用鞭子打了他几百下。他血肉模糊地回到家,妻子批评他游说。张仪张口问妻子:"我的舌头还在吗?「妻子笑了笑说:"舌头还在。"张仪说:"有舌头就行了"。

苏秦当时已成六国纵约长,怕秦攻诸侯,想利用张仪,便叫人让张仪来见自己。张仪见到苏秦,苏秦故意对他十分冷淡,并且讥笑他。张仪一怒之下,往西去秦国。苏秦派人给张仪送去了车马和金钱,并把自己的真实意图告诉了张仪。张仪心里感谢苏秦。

张仪到秦国,便受到了秦惠王的重视,先为客卿,即而为国相。做了国相后,他写信给楚国相国,信上说:"从前我没偷你的玉璧,你硬说我偷了你的玉壁,用鞭子打我。你好好看著你的国家,我要偷你的城邑呢!"

张仪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他做的最漂亮的事,就是把楚国搞了个一塌糊涂。

楚怀王听说张仪在秦国做了国相,怕秦国攻打自己,便和齐国结成了联盟。这对秦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秦王很顾虑。张仪自告奋勇,去楚国拆散齐楚联盟。

公元前313年,张仪到了楚国。他先以很多的金银财宝贿赂楚国上官大夫靳尚,让靳尚处处为自己说话。然后他去见楚怀王,说此来是为了秦楚两国友好。楚怀王听了很高兴,说一直想和秦国友好。

张仪说:"秦国也想和楚国友好联合。但有个条件,即楚国必须与齐国断交。如果大王和齐国断交,秦国情愿把商于六百里地归还给楚国。」楚王一听非常高兴,当即答应与齐国断交。

楚国大臣中,陈轸和屈原反对与齐国断交,认为张仪的话不可信。但靳尚却极力拥护绝齐联秦。楚怀王听信了靳尚的意见,一面跟齐国断交,一面派人跟张仪去秦国办理土地移交手续。

张仪回到秦国,便借玫躲起来。使者找秦惠王,秦惠王说,必须要看到楚,齐断交的文书。楚王知讯后,为了对秦国表示诚意,便派人去齐国边境上挑衅,引起两国战争。齐王很生气,便去联合秦国,约好一齐打楚国。

这时,张仪出来了,对楚国使者说:"去接收你们的六里地吧。"

楚国使者大惊:"我们大王说的是六百里啊!"

"那是你们大王听错了吧。秦国的土地怎么能白送人呢?"张仪若无其事地说。

楚王大怒,发兵十万打秦国。秦国和齐国联合,大败楚国,楚国汉中一带的土地,全被秦国夺去了。

楚王恨透了张仪,提出拿黔中一带土地来换张仪,要杀掉他。秦王欲答应,又不好意思说。张仪乃请行。张仪到了楚国,从前得了张仪好处的靳尚和怀王宠姬郑袖都为张仪说好话。怀王又放了张仪。

后来,张仪回魏国为相,一年后死去。

三,结论。

苏秦倡合纵,挂六国相印。张仪倡连横,两次入楚国,把楚怀王玩弄于股掌之上而能全身而退,又于苏秦死后,施展手段,拆散了六国合纵。二人各有千秋。张仪似乎略厉害一些。

欢迎点评。


苏秦与张仪师出同门,都是战国传奇隐士鬼谷子的弟子,一个约纵,一个连横,把纵横捭阖之术发挥到极致,三寸不烂之舌可抵百万之师,玩弄战国七雄和王侯将相于股掌之上,天下局势尽在二人布局之中。关于二人谁更胜一筹,不妨先从几个维度回到历史中看。

苏秦善始,张仪善终。

苏秦是东周都城洛阳人,皇城之侧天子脚下,家境较好,有产阶层,从小有条件接受好的教育,而且还到当时最牛的私立大学深造(世外高人鬼谷子开办的军校)。须知这所学校录取率非常低,选拔学员是极其严格的,如今云梦山上有一舍身崖,据说要有胆量从陡崖上面纵身跃下不死才可入门拜师,看天分才智,胆识魄力,据说孙膑和庞涓,还有商人的鼻祖商圣白圭和范蠡也是出自这所学校。

学成下山后,自然是胸怀壮志,豪情万丈,亟不可待地想要建功立业,施展才华抱负,家里有钱支持,锦帽貂裘,香车宝马,就开始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天降大任必先苦其心志,那个时代游士早已成为一种传统了,满世界都是,前有孔孟的仁义非攻,后有商鞅吴起的严刑峻法,百家争鸣,各个门派都在拚命的游说诸侯推销自己的理论,涉世未深的苏秦空有理论纸上谈兵,自然不能说到君王的心里去,处处碰壁,被人冷眼相待,千金散尽,衣衫褴褛回到家中,还被父老乡亲嘲讽,在那小小的一方天地,春种秋收,务农耕作才是正经事,这般满世界的瞎逛,不务正业,败家子一个。

苏秦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猛然想起下山前;老师交给他的一本书,告诉他如遇逆境可读此书,翻箱倒柜的找出来,阴符经,如饥似渴读上了,百战归来再读书,是一种截然不同的体验,废寝忘食,悬梁刺股,春去秋来,终于悟透阴阳捭阖之道,自信凭此可以纵横天下了。果然,十年磨剑,拔剑出鞘的苏秦一举成名,身配六国相印,为纵约长,同时担任齐楚燕赵韩魏六国的外相,秦军十年都不敢迈出函谷关半步,建立旷古烁今的功业,荣华富贵自然不在话下。

苏秦把鬼谷子的纵横捭阖之术应用到极致,理论应用到实践最为成功的先行者,最后却陷入政治阴谋的漩涡,被人行刺杀死,他的合纵大业也功亏一篑。反观张仪,在这一点上略胜一筹,能够从容游走于诸侯矛盾的缝隙,左右逢源,不仅能够急流勇退,全身而出,回到故国魏国当了丞相,寿终正寝,他的连横策略和经营的连横阵营也一直延续到下去,直到秦国扫清六国,一统天下。

苏秦是张仪的伯乐

张仪下山后周游列国,到楚国遇到一场意外,参加了楚国丞相的一个饭局,还跟楚相把酒言欢,似乎交情不错,事实证明,酒桌上的交情都是靠不住的,第二天楚相发现丢了一块壁,有人说定是张仪干的,这小子又穷又寒酸,平日里油嘴滑舌的,一看就不是好人,楚相也深信不疑,就把张仪抓起来毒打一顿,打得血肉模糊,脸都认不出了。他老婆看见心疼哭的稀里哗啦,埋怨他整天不干正事,到处蹭饭吃,张仪反而笑嘻嘻的说,你看我的舌头还在吗,有了它,老子走遍天下都不怕。

阿Q自慰一下还是可以的,现实是很残酷的,当你是小树苗的时候大家都来踩一脚,当你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所有人都想蹭凉,现在苏秦熬成了那棵大树,名满天下,权势遮天,张仪还是一株小树苗,心志颇高的他还不想到师兄这颗大树下乘凉,凭他的才华和同门情谊,去投奔苏秦必然重用,平步青云指日可待,禁不住妻子和朋友的撺掇,还是硬著头皮前去拜访,苏秦竟然三番五次闭门不见,还让人传话羞辱他,一怒之下就去了秦国。没有人比苏秦更了解张仪的才华,他也自叹不如这位师弟,如今自己苦心经营的六国联盟看似坚不可摧,他自己深知,这种建立在错综复杂利益纠葛之上的联盟,其实是非常脆弱不堪一击的,此时如果秦国举兵伐赵,联盟很可能瞬间土崩瓦解,在这个关键时刻,必须要有一个把持秦国朝政的人控制局面,恐怕普天之下,只有张仪有这个能力了。

张仪果然一到秦国就跟很吃香,跟秦王聊得非常投机,这位秦王还是当初苏秦来秦国找工作被拒掉的秦惠王,当时刚刚即位不久,商鞅谋反被杀掉,对游士非常讨厌,想来秦惠王后来是追悔莫及了,把这样一位经天纬地之才推到敌人的阵营,自己眼中一向视为乌合之众的六国被联合起来,把秦军打得龟缩在函谷关不敢迈出一步,秦军铁骑多年来纵横天下,从来没有这么憋屈过。此时内乱平息,朝政稳固,君臣一心,国富兵强,正当继承父亲孝公壮志,蚕食诸侯,称霸天下,却被一个苏秦阻挡寸步不得进,武将有司马错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战必胜攻必取,但是自商鞅死后,文臣谋士却没有一人可以担当大任,著实堪忧。正当此时,魏国士人张仪觐见,秦惠王对张仪有过耳闻,颇有传奇色彩的世外高人鬼谷子的弟子,更重要的是苏秦的师弟,两人果然一见如故,非常投机,秉烛夜谈,通宵达旦,纵横家精通捭阖揣摩之术,张仪太清楚此时秦惠王的焦虑和渴望了,句句话说到他的心坎上,惠王如久旱逢甘霖,把张仪奉为上卿,对他几乎是言听计从。

熬了那么久终于混出个人样来,我张仪也有今天,爱恨分明,恩仇必报才是大丈夫,第一件事就是登门报答那位一直帮助不离不弃的陌路相逢友人,结果那人正准备打包走人,告知了真相,其实一直相信和帮助你的人是苏秦啊,苏君担心你贪图安逸和小利,故而用这个办法激你,暗中让我协助支持,只有在秦国才能施展你的才华抱负,也只有你才能把持秦国大局,帮他阻止秦王发兵伐赵破坏联盟。张仪感动不已,我一直身在师兄局中而毫不知觉,汗颜自愧不如,替我转告师兄,伐赵之事我可把控,他在之时,我必不与为敌,也无力与他为敌。

张仪是苏秦的终结者

苏秦对张仪是有知遇之恩的,可是苏秦死后,终结他合纵大业的却是张仪,连横之术,各个击破,终于瓦解合纵联盟,其实无论苏秦还是张仪,游说列国,约纵连横,说到底最核心的就是一个字,利,孟子曰,利,诚乱之始也,利是天下大乱的根源,儒家报以批判的态度,以道德约束为利之心,否认人性就是否认人之为人本身,纵横家给予认同,然后加以引导,所以战国时代纵横家吃得开,进能建功立业,退能独善其身。

孙子兵法云,因势利导,顺应形势,加以引导,并非苏秦和张仪扭转乾坤,而是时势造英雄,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春秋无义战,战国时更是战乱不休,诸侯互相兼并,各国都在奋发图存,变法意识出现了,楚国有吴起变法,水土不服失败了,赵国也有胡服骑射军事改革,军力强了国力依旧衰退,只有秦国商鞅变法崛起,一夜之间成为诸侯的噩梦,秦国的可怕阴影笼罩在中原大地,六国恨不得把这群蛮子赶到草原上去放羊,这时候苏秦站出来了,振臂一呼,应者群集,这是顺应人心 。

等到秦国的侵略步伐被遏制住了,外患暂时可以放在一边了,联盟内部的陈谷子烂芝麻的旧账该算一算了,彼此之间有百年的恩怨纠葛, 这时候张仪带著金子来了,略施小计,挑拨离间,再加上威逼利诱,诸侯发现秦国也没有那么可恨了,出手也大方,倒是隔壁老王去年欠我钱还占我地可恨之极,打又打不过,何不让大哥秦国给出出气呢。张仪最精彩的表演莫过于「三戏楚怀王」,简直是忽悠术的鼻祖,堪称千古绝唱,把楚怀王和满朝君臣(屈原除外,众人独醉我独醒啊)当做弱智一般玩弄于股掌之上。最终联盟分崩离析,倒向了秦国的连横阵营。苏秦之后,六国再也没能组织起有效的联合进攻了。

鬼谷子的局

观赏了一局好棋,苏秦和张仪谁胜已不重要了,也许读者心中都有了自己的答案,从结果上看,苏秦被刺还遭车裂(尽管是他自己的诱敌之计,政治影响很差),苦心经营的联盟分崩瓦解,诸侯各自为战,六国最终被逐一吞并;张仪全身而退,连横策略也在秦国延续下去,成为对六国政治斗争的核心手段。

然而个人还是倾向于苏秦,他做的是一项空前绝后的伟大事业,以一人之力建起一个合作联盟,把六国王侯将相都集结在一起共同对抗秦国野心扩张,三国时期吴蜀两国联盟尚且很难维持,摩擦战争不断,何况是彼此之间关系错综复杂的六国,用现代的观点看,苏秦是一位创业者,搭建了一个平台,把众多中小企业拉进这个平台,共同对抗大企业的垄断。所以可以说张仪是一位职业经理人,背后有一家大的企业和大老板支撑,做成了拜将封侯,失败了大不了再找一个老板继续打工。历史上张仪这个角色扮演的人数不胜数,可是苏秦之后,再无苏秦,虽败犹荣。何况,张仪到秦国上位还是他一手安排的,把人才送到敌对阵营中为我所用,这种识人之明和容人之胸怀,用人之奇特,已是千古一绝了。

生死成败,看天时地利人和,当时天下大势在秦国,六国纷争,百姓苦于战乱,天下一统是必然之势,商鞅变法后的秦国,战甲纵横无敌,国力蒸蒸日上,吸收移民人才济济,大有二战后美国的面貌,况且三秦之地再加上四川天府之国,退可独霸一方,进可居高临下驰骋中原。苏秦以矛盾重重的六国拼凑起来的联盟,哪里抵挡得住秦国一统天下的战车。

有一部小说叫做鬼谷子的局,局是棋局之意,整个战国天下大势是鬼谷子一人下的一盘棋,以天为经,以地为纬,以诸侯为棋子,以苏秦,张仪,孙膑和庞涓四位弟子为手,这盘棋局堪称天局了,下得了这盘局的必是神仙了,先让孙膑庞涓下山斗兵斗法搅乱大势,而后苏秦张仪来布局天下,至于为何安排师兄弟两人到对立的阵营,可能鬼谷子先生自己也不知天命所归,是回到西周的万国咸宁相安无事,还是列国合而为一,走向大一统,不论哪条路,都能结束百年天下战乱不休,百姓生灵涂炭的局面,他能做的只是加速这一过程罢了。


我认为是张仪厉害。

首先,纵横家中张仪显然是苏秦的前辈。需要纠正一点的是苏秦和张仪并非同一时期的人物。《战国策》记载张仪与苏秦是相对立的一纵一横,互相著文攻击对方,这和史实不符。司马迁在修《史记》的时候,没分出策士的伪作,所以导致了苏秦的历史事件错位。《资治通鉴》是跟著《史记》走的。因此司马迁在《史记张仪列传》中将张仪和苏秦列为同时之人;甚至还说在苏秦发迹后,张仪受苏秦激励而入秦,又记张仪之卒在苏秦之后,也均与史实不符。

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了大批西汉初年的帛书古佚书,其中包括战国重要史料《战国纵横家书》,其中有一章是苏秦的书信和谈话,提供了有关他的信史料,可以由此辨别《战国策》有关史料的真伪,并纠正《史记.苏秦列传》的错误。据考证张仪在前,苏秦在后,和张仪同时的是公孙衍、惠施、陈珍等人。苏秦是张仪死后才在政坛上初露头角的。在纵横家中张仪显然是苏秦的前辈。《史记》记张仪的年代基本正确,而把苏秦的经历提早了约三十年。

其次,从成果上来讲,合纵失败了,连横成功了。张仪帮助秦国的那段时间里,基本达成了秦国的战略目的吧,把魏国拉拢了过来。而苏秦虽然从个人成就上来说拿到了6国相印,但是他的战略目标没有达成。苏秦的合纵之术最后以失败告终,因为六国之间的同盟协议非常脆弱,各个诸侯国之间的利益错综复杂,苏秦是为了共同抵御秦国才把它们撮合到一起,很难保持很铁的关系不动摇;六国的地域纷争导致它们合纵注定要失败,韩,魏,赵,三国直接面对秦国的军事进攻立场很容易动摇,而燕,齐,楚则可以偏居一隅相安无事,坐山观虎斗矛盾就会产生。


张仪的活跃时期从秦惠文王时期开始,至秦武王时期在魏国逝世。 苏秦可能游说过秦惠王,不过主要的活跃时期是在秦昭襄王的初期以后了。 所以,两人在年龄上应有交集,但政治活动上几乎无交集。

从成果上来讲,张仪帮助秦国的那段时间里,基本达成了秦国的战略目的吧,把魏国拉拢了过来。

而苏秦虽然从个人成就上来说拿到了六国相印,但是他的战略目标却并没有达成。 当然从实施难度上来说,张仪的连横要比苏秦的合纵简单不少。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一方面秦国本身的实力就强,连横就是让秦国更上一层楼,而且只需要考虑一国的外交策略,没什么干扰。合纵是要指挥六个各自利益格局不一样的国家去对抗一个国家,成功的可能性本来就很小。

所以要是单纯的以结果去判定他们的成就倒是有些不公平了,但是就历史而言,两人都是极其有才的,他们都很有战略的眼光。


张仪和苏秦各有千秋,不过我更倾向于苏秦。孟子说过评价一个人不在于他做了多少成功的事,而在于他的人格。

张仪是魏国人。曾经和苏秦一起侍奉鬼谷先生,学习谋略,苏秦自己认为比不上张仪。

张仪前期也是穷困潦倒,去楚国发展,被楚国侮辱,说其是窃贼,后来去投奔苏秦,而苏秦对他爱答不理,让他心灰意冷,后来去秦国发展被秦惠王重用。重用后,才得知苏秦对他态度冷淡只是刚让他发愤图强,其实在暗中支助。

张仪为秦国破解了六国的联盟之后,又先后到齐国、魏国等地游说各国诸侯「连横」,实行亲秦的政策,变相地让秦国兼并了这些国家,为后来 秦国横扫六合,一统天下奠定了坚固的基础。秦惠王死后,秦武王上台,秦武王看不惯这个只会耍嘴皮子的张仪,觉得他满嘴油腔滑调又不务实 ,不重用张仪,张仪便又回到了魏国。最后在魏国去世,得以善终。

苏秦 ,对于苏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头悬梁锥刺股。

苏秦在前期也是遇到了很多挫折,后来苏秦经过反复思考,初步形成了一个促成六国结盟以共同对抗秦国的战略思想,即「合纵」。出于对自己新战略思想的自信,苏秦再次离开家乡,到各国游说。谁知他这一去,使中国历史上多了「纵横家」一流,而且更可以说是改变了历史。

坚韧不拔的进取意志和刻苦奋斗的精神,这是苏秦身上的另一特色,也是其成功的根本原因。在攻读过程中,他头悬梁锥刺股的拼搏与刻苦精神更为世代读书人津为乐道,引为楷模。


苏秦要比张仪厉害一点

苏秦和张仪都是鬼谷子的徒弟,拥有经天纬地,安邦定国之才,这一点从两人在战国时期搅动的历史风衣就可以看出来,甚至从某种程度上上,战国时期的七个国家都成为两个人打擂台的战场了。

那我为什么要说苏秦比张仪厉害一点?要知道张仪在后期可是采用连横之策破解了苏秦的合纵之策。

苏秦的苦心

当初张仪在楚国收到了楚国的昭阳相国的侮辱就离开了楚国,想要去赵国投奔苏秦。

毕竟,那个时候的苏秦已经采用合纵之策成为了执掌六国相印的宰相,再加上两人关系不错,张仪觉得投奔苏秦是个不错的选择。

只是张仪找到了苏秦后,苏秦并没有给这个老同学应有的礼遇,甚至还轻视打击了张仪一顿。

虽然说张仪有才华难以施展但也是一个心高气傲之人,怎么受得了这种闷气,就转身离开。

在张仪离开后,苏秦派人告诉张仪说他是故意羞辱他,因为苏秦觉得张仪是一个有才华的人,不应该在他的手下埋没了自身的才华,而且还指点张仪去秦国。

张仪知道了后非常惭愧,立誓若是苏秦在世,绝对不会破坏苏秦的合纵之策。

苏秦比张仪大三十岁,那个时代这个岁数查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而且历史上,张仪的确是在苏秦死后才向秦惠文王献上连横之策。

可以说,历史上,张仪和苏秦并没有直接的战斗,而是一个跨越时代的交锋。

也正是如此,张仪采用连横之策破坏了六国合纵并不能证明张仪比苏秦厉害,反倒是苏秦设计激怒张仪,把张仪送到秦国显出苏秦更胜一筹。

而且当初,张仪离开赵国前往秦国的时候自己也曾经说出自己不如苏秦的话。

这件事在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有记载,只是到底几分真假就没有人知道了。

只是若这件事是真的,那就是苏秦比张仪厉害。


张仪厉害。苏秦是传说,假史居多。

苏秦相六国辨

来自专栏九段道场.菜子学院

苏秦是战国时期纵横家的主要代表,史载其治学刻苦,以锥刺骨夜以继日,最终身佩六国相印,可谓功名显赫。[1]两千年来,苏秦的事迹流传甚广,家喻户晓。但考之以现存史料,其身佩六国相印一说大有可疑。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作辨,以就正于方家。

据《史记·苏秦列传》记载,苏秦早期经历「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秦,皆少之弗信。乃西至秦。秦孝公卒。说惠王曰:……(王)方诛商鞅,疾辩士,弗用。乃东之赵。赵肃侯令其弟成为相,号奉阳君。奉阳君弗说之。去游燕,岁余而后得见。」他说服了燕文公,并得到燕的资助,再次访赵。开始其合纵反秦事业。时间是周显王三十五年。[2]合纵之约的解散,《苏秦列传》记为:「齐、魏伐赵,赵王让苏秦。苏秦恐,请使燕,必报齐。苏秦去赵,而从约皆解。」此事系于周显王三十七年。[3]因此,苏秦相六国之事只可能发生于这段时间内,而这三年的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各缔约国之间本年无战事,应该是缔约的最佳时间,但至少有两个事实排除了这种可能性。1.据《六国年表》,次年,秦败魏于雕阴,如缔约已成,秦当不至嚣张至此。《苏秦列传》也将此战记于缔约之前。2.此年,韩国之君尚为昭侯,而苏秦将要与之晤谈的宣惠王要到次年才得继位。因此,本年没能完成合纵之约当无疑义。

周显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此年秦取魏雕阴,次年魏纳阴晋于秦。[4]如合约成于本年,魏就没有必要这样做。另外,赵与魏、齐与楚也在这一年发生战事。赵「围魏黄,不克」,[5]楚围齐于徐州。[6]可以确认的记载表明,至少有四个缔约国此年处于战争状态,没有可能缔约。

周显王三十七年(公元前332年),这是缔约的最后期限。此年可以确认的史事有:魏纳阴晋于秦,齐魏联合伐赵,如果有过的成约及破约,或许还得加上齐趁燕丧伐燕取十城。[7]前两事之先后,史料未予分辨。我们姑且假定齐魏伐赵在后,以便为所谓的缔约留下有限的间隙。但据上一年之情状,有几国或处于或方脱离交战状态,是否有缔约的愿望值得怀疑。不能排除这些国家会在战后修好,但修好不等同于缔约。只有在达成高度谅解的前提下,才有可能缔约。如果真能缔约,各国之间旋即打得一片混乱,则又有违情理。而且,也就在此年以后,秦向东方的攻势才益发不可遏制。此事实显然与各种记载所云「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之说[8]相抵触。

综上所述,历史没有为苏秦的合纵在时间上留有余地。对于完成一项需六国共同参与的合约,周显王三十七年间可能有过的一段休战期显然是不够的。除非发生奇迹,否则无从设想。然而,当时的历史状况注定了奇迹不可能发生。因为缔约的必要性及可能性均不充分。在缺乏之两大要素的前提下缔约,则是一种难以接受的荒谬。

众所周知,秦的威胁是苏秦力主合纵的基础,六国最终为秦所灭的事实,又证实了苏秦主张的正确性。但在前述合纵可能时间里,秦的国力还不算鼎盛,其造成危害的性质和规模都远不足以达到使六国警觉、乃至联成一体共同对敌的程度。按钱穆先生的分期,这段时间属于东方霸业自梁移至齐梁争强期二与齐秦争强期一的过渡时期。[9]齐取代了魏的霸主地位,秦则开始向东方经营。此说与历史记载吻合,表明秦还不能凌驾各国之上。

在地域上,秦与韩魏楚三国接壤,与赵接壤是周显王四十一年魏纳上郡[10]以后的事,与齐燕两国悬隔数国。当时魏的国土呈马蹄形将韩包在腹中,[11]其与秦接壤疆界最长,是秦东进的第一道屏障。而韩只有宜阳以西的一小段疆界接秦。[12]秦如单独攻韩势必将其进攻路线的侧翼暴露于魏,有被截断及腹背受敌之患。所以,周显王三十七年以前,秦之打击锋芒主要集中于魏。按《秦本纪》,献公以来,秦魏共八战。[13]秦对魏以外的战事仅两见:周显王二十九年,秦侵楚,[14]秦封商鞅的于商之地或取之于楚;周显王三十四年,秦拔韩宜阳,[15]二十八年后之周赧王八年,秦再拔宜阳,前记宜阳之拔,或为不实记载,或漏记了归还于韩的事实。于此期间,韩赵与秦也有交锋,但往往是作为魏之同盟国参与其事的。齐燕两国则没有与秦交战之记录。不难看出,魏以外的国家对秦之军事压力没有切身感受,所以合纵的基础先天不足。尤其是齐燕之类国家根本就没有理由要将自己的命运与他国捆绑到一起。如果追溯历史根源,秦与魏的频繁冲突也可看作为秦为收复失地的军事行动。这一系列战争基本上都发生于秦的旧境以内,这些失地又都因秦早年之内乱或魏势之强盛而为魏所夺。据此,魏虽然日后屡挫于秦,它似乎并未太过重视。毕竟它还未因战败而丧失土地,它楔入秦国的河西之地于此期间仍为其牢牢控制著,魏更感兴趣的是向东方发展。

与秦相较,当时的魏才是真正的害群之马。三家分晋之后,魏俨然以旧晋的继承者自居,欲行使旧晋在各国事务间的权力。相当一段时期里,《史记》多处提到「晋」如何如何,常常就是单指魏国。考之与秦献、孝、惠同时的魏文、武、惠诸君事迹,当时列国除燕因与之间隔数国无法交战外,魏称得起打遍天下之名,且掠获土地甚多。魏的国都大梁就是早年取之于楚;其与韩赵的几次战争,都差点使对方亡国;它甚至能越过赵、奔袭中山国而灭之。即使与秦屡战不利的根源,也可归于魏对东方之齐、赵用兵过度,而给秦以可乘之机。在各国看来,此时魏的麻烦更大、危害更甚,遏制魏的侵掠显然要比共同抗秦更迫切。因此,合纵抗秦在当时只是一个无法引起共鸣的提议。

所谓合纵,其实质是建立一个广泛的抗秦联盟。战国时期,各国军事联盟司空见惯,各国对此都早有体验。联盟是利益相关的具体形式,只要利益共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很容易走到一起结成联盟。一旦利益出现分歧,联盟也就随之解体。在苏秦以前,各国已交互形成许多联盟。如韩魏赵联盟,经常性地对付楚国、[16]齐国;[17]韩赵联盟,旨在对付郑国、[18]两周、[19]秦国、[20]魏国;[21]韩赵齐联盟,经常性地对付魏国;赵魏联盟,旨在对付秦国、[22]齐国;[23]等等。这类联盟随时可以缔结,且不作长期打算。今天两国还是同仇敌忾的盟友,明天就可能反目成仇兵戎相见。如赵曾助魏攻楚,若干年后又联楚攻魏。[24]齐曾围魏救赵,几年后赵拔齐之高唐恩将仇报。[25]可见这种军事联盟极不牢靠,极易解体。有鉴于此,当时各国断不会对任何形式的结盟抱有多少热情与幻想。何况于急切间结盟只会最大限度地照顾了魏的利益,其余各国不可能对解魏的燃眉之急有太大兴趣。

必须看到,在各国以往的战事中,常常有相当部分的疆土易主。如果欲达成一项盟约,势必首先要将这些土地归属著重提出来讨论。而这类历史遗留问题解决的妥善与否,当是缔约成败的关键所在。毕竟秦的威胁只是一种远非当务之急的潜在可能性,而领土之得失则是大是大非所在,不能等闲视之。从技术角度来看,这类问题的解决绝非易事,不仅需要大耗时日,而且往往徒劳无功。按前文推算缔约可能达成的时间,又不允许进行这类纠纷的交涉。在积怨未消的情况下,不可能同心同德。因此,所谓的缔约也就无法实现。

综而言之,就当时局势来说,合纵抗秦远非当务之急。即便各国君主在苏秦的启发开导下变得目光远大起来,也不可能于仓促间拼凑起一个反秦联盟。

苏秦游说的法宝是晓之以害、诱之以利,但利害的成立与否,并不以随口而占,而是要以事实为依据。将苏秦的游历事迹及其说辞征之于史,其经不起推敲之处甚多。现试以其说燕赵言行为主,考证其相六国说之真伪。

苏秦的说燕辞看似雄辩,实则不得要领,其本意是劝燕参与抗秦事业,实际上竟在强调赵患。他说:「赵之攻燕也,发号出令,不至十日,而数十万之军军于东垣矣。渡嘑沱、涉易水。不至四五日,而距国都矣。」而秦的问题则是:「夫秦之攻燕也,逾云中、九原,过代、上谷,弥地踵道数千里,虽得燕城,秦计固不能守也。」[26]其最后结论居然是「秦之不能害燕亦明矣」。既然如此,燕又为何要与于己无害之秦为敌?赵强燕弱,历来如此,但两国至此尚没有交兵记录。在齐攻燕时,赵还出兵助燕一臂之力。[27]那么,赵之强大对燕不具有直接危害的现实性,这类言辞又能起什么作用呢?

如果燕确实对赵之强大有所顾虑,它最理想的办法是与秦结盟,以期赵有所惮忌。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周显王三十五年,秦女嫁燕文公太子,[28]就可看作一种结盟。燕文公死后,齐夺燕十城,苏秦即以此盟姻为由,说服齐归还十城。这至少表明,秦燕联合对双方都有利,比苏秦提倡的燕赵联盟更有价值。

在苏秦的一系列游说中以说赵最为重要,不仅是以后的游说要打著赵的旗号进行,而且所谓的合纵之约也于此时出笼。苏秦再度说赵时,奉阳君已死,他成功地说服了赵肃侯,从而开创了合纵大业。但这段史料漏洞百出,满是疑团,现在我们不妨随著历史的笔触考察一下此次游说的真实性。

首先,奉阳君赵成不仅没死,并且又活了几十年。二十多年之后,赵武灵王为了推行胡服骑射的服饰改革,就恳请其叔公子成予以支持。[29]赵肃侯不会有两个同名为成的兄弟,这个公子成必然是早年为相的奉阳君成无疑。其次,苏秦说辞中提出,只要赵肃侯按了他的谋划行事,「燕必致旃裘狗马之地,齐必致鱼盐之海,楚必致橘柚之园,韩、魏、中山皆可使致汤沐之奉,而贵戚父兄皆可以受封侯」。[30]应该看到,这一大串诱惑本身并非合纵之目的。即使各国都真心实意参与其事,也应该是互惠的,赵又岂能不做任何付出而净占上述好处。又其次,说辞曰:「当今之时,山东之建国莫如赵强。」这个提法严重失实。赵真正可以称得上强大,是在几十年后的赵武灵王后期。苏秦游说时,齐、楚、魏都远比赵强,赵曾赖齐助,才幸免亡于魏。再其次,被说服后的赵肃侯答曰:「寡人年少,立国日浅。」这更是大谬不然。肃侯年纪史无交待,但从其弟奉阳君成为相一事上分析,「年少」之说极不可取,苏秦再度说赵,赵肃侯即位已逾十五年,「日浅」之说更属不实。

接下来再看合约书的情况。据《苏秦列传》,苏秦协约诸侯之后,即投合约书于秦。其内容已在他与赵肃侯的交谈中透露了大概,其略曰:「秦攻楚,齐魏各出锐师以佐之,韩绝其粮道,赵涉河漳,燕守常山之北。秦攻韩魏,则楚绝其后,齐出锐师以佐之。赵涉河漳,燕守云中。秦攻齐,则楚绝其后,韩守城皋,魏塞其道,赵涉河漳、博关,燕出锐师以佐之。秦攻燕,则赵守常山,楚军武关,齐涉渤海,韩魏皆出锐师以佐之。秦攻赵,则韩军宜阳,楚军武关,魏军河外,齐涉清河,燕出锐师以佐之。诸侯有不如约者,以五国之兵共伐之。」[31]此约看似面面俱到,实则不能自圆其说。试想,在已缔约的情况下,如楚、韩、魏遭秦攻击,燕守常山、云中这类远离战线的地方是何用意,简直毫不必要。再说,秦又怎么可能在敌国环伺的情况下越过三晋去击齐、燕。因此,尽管这个合约设计得十分周密,有触一发而动全身之感,使每个国家都能参与其事,但实际上是楚、韩、魏三国首当其冲,而其余各国,尤其是燕显得过于轻松了。这极不合理极不公平。这至少意味著,燕可以出很少的力,甚至不出力,就可以换取各国对其不事侵犯的承诺。燕本身相当虚弱,在列国纷争中始终是个局外者,如果真有这样的合约,燕无疑占了极大的便宜,相信各国不会同意。

最后,还有必要提一下齐楚两国的情况。当时,齐国数挫强魏,拯韩、赵于覆灭,其地位可视之为东方盟主。苏秦称齐「欲西向事秦」于理不容。而楚于此期间正好东灭强越,[32]已挫或将挫强齐,其国势正空前鼎盛。如果说楚欲向秦寻衅、收复失地或者可信,苏秦称其「欲西向而事秦」则纯属无稽之谈,本不值一哂。

总之,苏秦的游历记载 不符合其时代情形,而其说辞更荒诞不经。因此,苏秦不可能凭著这些脱离实际的说辞去开创其合纵事业。很显然,这类记载是苏秦身后的好事者借用苏秦之名头敷演而成的,下文将作论述。还应该指出,就流传下来的苏氏合约书中提出的抗秦方略,事实上也从来没有得到落实。即便到了各国饱受秦患,决意合纵对抗时,其采用过的联合军事行动也与合约书规划好的方式大相径庭[33]。那么,合约书的可行性究竟如何便不难作出判定了。

通过以上分析,基本上可以确定,「苏秦相六国」之说只能是一种历史流行的提法,不可信以为真。

那么,苏秦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名声,并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呢?这恐怕还要到历史中寻找答案。战国时期,群雄并峙,自保和扩张成了一切国家的头等需要,各国君主都不同程度存有求贤若渴之心。于是,游说之士应运而生。只要能让某一君主心悦诚服,即便是一介平民也可在转眼之间平步青云。苏秦之前的吴起、商鞅就是这类成功的典范。苏秦所处时代的机遇背景大致如此。至于苏秦究竟如何游说、如何遭遇,恐怕历史本身已很难给出答案了。但他一定朝合纵反秦方向努力过,否则,就无法解释史料中何以会有如此之多的记载。应该看到,任何名声均非幸致,历史决不会把荣耀平白无故与人。苏秦问题或许是出在其有一个真实的开端、又有一个虚构的历程之上。根据苏秦的结局,[34]我们可以推断,他的最高成就也仅是在燕国显赫一时。

当时燕的情状是,其地处僻远,与中原各国绝少交往,有被遗忘之嫌,各路俊彦往往忽略于彼,而有大局观如苏秦者自然就显得出类拔萃。反观他国,各自都有过能人杰才,如齐之孙膑、邹忌,魏楚之吴起、李悝,秦之商鞅,韩之申不害,赵之公仲连。上述人等均非苏秦所能企及。因此,他只能发达于燕、最终死于燕事。这对燕与苏秦来说,都是合乎情理的。在日后想效仿他的人看来,即使苏秦只在一国取得高官厚禄,较之于他的早期出身,也应算作极大的成功。或许就是这种成功,为相六国的一整套神话提供了创作素材。

笔者如是说决非出于想当然。有关苏秦的事迹全部可见于《战国策》,《史记·苏秦列传》取材也未逾其范围。《战国策》的可信性前人已作过评论,[35]毋庸笔者赘言。《战国策》对苏秦之类辩士格外垂青,其目的在于告诫人君不可小觑口舌机利之士。因此,只要能达到,或希望能达到这个目的,举证实否也不甚考较了。这种做法与其记载的苏秦作风倒是一脉相承的。

苏秦的初衷并非是要专门与秦为难,他只是求一己之功名富贵。碰壁于秦之后,他就恼羞成怒,于是周游天下,联络反秦。夸大秦之威胁是他游说的核心,这算是抓往了说服术的要害:晓之以害,诱之以利,危言耸听,诱人就范。苏秦有别于吴起、商鞅之处也在于此。他没有具体的治国方略,只知一味强调利害,而且这类利害又极不固定,可以任意夸大或缩小。也许正是这种在当时已显得空泛的言辞,使苏秦只能得逞于一国,而不能通行于天下。随著时局的发展,到了各国对秦的进攻无从招架之际,苏秦不遗余力鼓吹过的秦患问题便成了先见之明。各国不得不经常联合起来,共同抗秦。于是,苏秦成为合纵反秦的先觉者应无可争议。苏秦死后,其弟苏厉、苏代继承了他的衣钵,为合纵事业奔走。因此,苏秦其人其说受到长期的关注也是合乎情理的事情。而其相六国的神话,也应该是这种背景下的产物,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苏秦事迹中传奇成分多于其真实成分。

最终,真假莫辨的苏秦事迹摆到了司马迁面前,《史记·苏秦列传赞》云:「然世言苏秦多异,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苏秦。」不难想见,要从纷纭的传说中,厘清苏秦事迹的脉络绝非易事,对苏秦其人,司马迁的评价不高,但其作史准则是,某人某事有一可取之处,则为存之于史。苏秦作为专事纵横术的先驱,开创了相当时期的合纵事业,又成功地预言了秦对天下的兼并,历史也理应给予其一席之地。于是,司马迁按存故说的原则向后人交待了苏秦的一生,虚虚实实的相六国问题也因此流传至今。

附注

[1]参见《战国策·秦一》《史记·苏秦列传》

[2][3][4][6][10]参见《史记·六国年表》

[5][18][19][20][21][22][23][24][25][27][29]参见《史记·赵世家》赵肃侯17年,成侯5 年、7年、11年、21年、11—12年、15年,敬侯6年,肃侯8年,敬侯9年,武灵王19年

[7][28]参见《史记·燕召公世家》易王初立

[8]参见《史记·苏秦列传》《范睢蔡泽列传》

[9]参见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考辨·通表附表第二》。商务印书馆1946年印行

[11][12]参见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之《诸侯称雄形势图(公元前350年)》

[13]参见《史记·秦本纪》献公21年、23 年、孝公元年、8年、10年、22 年、24年,惠文君5年

[14]参见《史记·楚世家》宣王30年

[15]参见《史记·六国年表》《韩世家》昭侯24年

[16]参见《史记·楚世家》悼王2 年、11年

[17]参见《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威王元年

[26]《战国策·燕一》

[30] [31]《战国策·赵二》

[32]参见《史记·越世家》王无彊时

[33]参见《史记·秦本纪》惠文王后元7年,昭王11年,庄襄王3年。《秦始皇本纪》始皇6年

[34]参见《史记·苏秦列传》

[35]参见诸祖耿《战国策集注汇考·考研录》(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引李格非《书战国策书后》、谭献《复堂日记六》、马端临《文献通考》有关篇章

(原载《江苏社会科学》1996年5期)

补注

苏秦问题是《史记》录了《战国策》。而《战国策》的真实性肯定是没有的。战国策的写作年代也很难确定,笔者以为其极可能出自秦楚之际的游说之士蒯通。此事前人也指证过。据《田儋列传》曰:「蒯通者,善为长短说,论战国之权变,为八十一首。」据其在秦楚之际的一些言论,其不得要领处亦复不少,且与《战国策》风格相近。故其信口开河的说辞,不能信以为真。在本文的涉关键时间多年以后,楚怀王攻秦,据说亦是苏秦主谋。而那时,此所谓联盟早已解体。不应当再有相六国事出现,且秦对列国的军事打击,又远较史载苏秦游说的时间过长。

?=*?

编辑于 2019-03-06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战国时期

中国古代历史

九段道场.菜子学院

九段道场.菜子学院


我个人认为张仪和苏秦没有谁比谁厉害,他们只是在某一个时间段,都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并且所造成的影响都是改变历史的。如果非要比的话,苏秦应该比张仪稍强一点!战国时期,我认为是整个世界最精彩的历史时段,今天,这个国家还在,明天,这个国家已经灭亡,尔虞我诈,多么精彩的一个时代。因为大小国家林立,自然就出现了大国欺负小国,小国寻求其它大国帮助,大国与大国之间又发生战争,正是这样的情形,合纵和连横应运而生,并在历史的舞台上展现出了辉煌的一夜,而作为连横的代表人物张仪和合纵的苏秦更是成为历史上的明珠。

简单的说下连横和合纵,最通俗的理解就是连横是2个或多个强国打其他国家,合纵就是2个多个弱国打其他国家。再声明一点,两人不是同时期,并不存在俩个人正面交锋的可能。张仪在中年入秦,展现自己的才华,具体的措施有说服魏王归顺秦国,以假给600里土地,更使楚国与齐国的外交断裂,秦国基本可以单挑任何一国。在公元前312年,因为楚国单方面的撕毁条约,齐国开始对楚国用兵,而秦国欺骗楚国,楚国与秦国开战,但曾经的霸主楚国被打的丢盔弃甲。在楚怀王明白这是张仪的计谋后,贸然的举全国之力攻打秦国,大败!楚国再也无力抵抗秦国的锋芒了,其次,张仪威逼其他国家倒向秦国,自此,秦国出关已是势在必得,但因秦武王不喜欢张仪,张仪最终回到了魏国,安享晚年,比秦朝的其它改革者好多了。

而苏秦的成名之作,便是自己以七国之中最弱的燕国展现自己的才华,虽二人同出鬼谷子门下,但二人的治国方略却大相径庭。苏秦挂六国相印,六国合纵攻打秦国,秦国差点就被灭了,这是多么的霸气。他能说服齐国把帝王称号主动去掉,以此让秦国成了枪靶,秦国不得已退还赵魏的土地,这一谋略让秦国的东进步伐倒退了很多!

总体而说,孰强孰弱没有明确的标准,我之所以认为苏秦稍微比张仪强是因为苏秦毕竟是在弱国,能让弱国连在一起实行自己的谋略是不容易的。而反观张仪,不可否认,他的才能相当出众,但是他的成功多少是因为秦国的强大而促成他成功了,借了秦国的势,但这也是他的本事啊!真的是难分伯仲啊!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