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壮年(四十五岁)的耶律德光,

在北返途中染上了一种热疾,

高烧不退。

据《辽史》记载,

耶律德光这个高烧,

那可是真正的高烧,

烧到全身堆满冰块,

并吞冰入腹,

也无法降温,

没几天就口吐鲜血而死。

如果可以,

他和他爹耶律阿保机,

都应该享受「工伤」待遇,

因为那位也是死在出征还都的途中。

耶律德光咽气的地方,

是河北栾城,

离辽国国都上京还远著呢,

但是他妈述律后得知消息,

一定要「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这就有点为难文武大臣了,

那种热得要命的天气,

恐怕还没走到半路,

尸体就腐烂,

而成一具白骨了,

而一具白骨,

显然无法交差——

谁能证明这是我儿子?

你们是不是把他给害了,

然后随便弄具白骨来糊弄老娘?

述律后的懿旨,

愁死了伴驾的文武大臣。

这种时候,

最有用的是厨师。

一个名叫羊胡子的御厨说,

要想尸体不腐烂,

唯一的办法是做成羓。

所谓「羓」,

相当于我们四川人爱吃的腊肉,

做起来很简单,

先在肉上面抹上一定的盐巴,

腌好后再挂起来晾干。

在没有冰箱的时代,

要想使肉不腐烂,

唯一的办法是在上面抹盐。

若在平时,

御厨的话音一落,

估计脑袋也得跟著搬家——

这样做,

不是把咱们的君主当牲畜处理吗?

可是除了这么办,

又能怎么办呢?

大臣们一商量,

只得同意把他们的君主当牲畜来处理。

对御厨来说,

这种活儿倒不陌生,

只见他熟练地一刀把耶律德光的肚子破开,

取出内脏扔掉,

然后像处理一大块羊肉那样,

朝尸体上面撒盐,

最后装在一个盐坛子里运回上京。

有人说,

耶律德光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木乃伊君主。

这话太抬举他了,

因为真正的木乃伊可不是这么处理的,

至少涂的不是盐巴,

而是防腐的香料。

更重要的是,

古埃及人这样处理死者的遗体,

是表示对死者的敬意。

那个御厨朝尸体胡乱撒盐的时候,

有过敬意吗?

仅凭这一点,

耶律德光也不配叫「木乃伊君主」,

叫他「腊肉君主」倒比较合适。


谢邀!耶律德光,契丹的名字为尧骨,他是耶律阿保机的次子,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次子,母淳钦皇后述律平,辽国第二位皇帝,947年,倾师南征大败后晋兵,因辽人实施的「打草谷」物资掠夺政策导致中原反抗不断,无法巩固统治,耶律德光被迫离开东京汴梁,引军北返。途中,(947年5月15日)行至栾城(今河北栾城)病死。由于当时天气很热,用冰块也无法防止尸体腐败,其母亲淳钦皇后述律平要求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辽人为了将其运回北方安葬。途中为防尸体腐败,以盐渍腌其尸制成木乃伊,以保证尸体完好运回草原安葬。


他母后的意思,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古代交通不方便,问题还有那么多部队一起撤退,中途又不是自家的地盘,到处给人打伏击,再天气恶劣的条件下,只有风干盐烟了才有可能完成任务,要不就真没办法了,早腐化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