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是不世出的军事天才,才能比明末战神袁崇焕还要强不少。擅长因地致宜,改进装备战法,一生战功赫几无败绩:

鸳鸯阵+小型火炮+火枪→水乡巷战→平倭患;

战车阵+精骑→大漠阵地反击战→击溃蒙古轻装弓骑。

而要对付全员骑乘机动升级版明军——后金军队,其不但有野战精骑,还有骑乘重甲步兵、火枪手、弓箭手,浑河之战后已有少量炮兵部队。鸳鸯阵是特警剿匪阵法,不适用于大规模军团作战;光靠战车阵也是无效的,后金会以楯车掩护重甲步兵,同时施以火炮轰击破阵,再铁骑突入结束战斗;明军火炮部队若出城野战,也易被后金骑兵团灭。对付骑兵的最佳方案仍是骑兵,唯有加强明军机动性和野战冲击力,方能对抗鞑子军。

戚继光当与袁崇焕之思路近似:

防守:塔攻压制+铁骑机动反击

进攻:铁骑掩护+火器歼灭

(也就是在以战车阵掩护火枪火炮部队结阵推进之外,更以精锐铁骑对冲鞑军精骑和重甲步兵死士、寻机歼灭后金炮兵)

能阻止戚的,同样只有崇祯的猜疑和杀伐之心。


别说换了戚继光来,就是换了崇祯,让你带著历史书回去做皇帝,大明的结局也难以挽救。

大明的败局来自于王朝存在的底层逻辑被动摇了,而且动摇这个底层逻辑的不光是被骂的最多的东林党人,还有李自成张献忠这些底层的起义者,还有后金那帮收服了蒙古的东北野人。

但更可怕的动摇者来自老天——持续的小冰期气候,更更可怕的动摇者则是来自于世界性的银荒,把不知不觉已经加入全球贸易的大明坑苦了。

最可怕的动摇者是时间,任何一样错误在时间的放大之下,都变成了捅在大明胸口上的刺刀,纵然大明无比强大,却还是受不了持续性放血的伤害。。。


没用,也会被昏君杀掉的。戚家军更会被猜忌。崇祯还会想你还敢叫戚家军,这不明显想造反吗?袁崇焕还没咋样都被怀疑要造反


铁定的。

崇祯当初信错了人,对袁崇焕从极度信任到极度失望,以至最后对其他人也是极度猜忌。

戚继光,是个实干的人,不但业务精熟,而且沟通关系也处理得好,无论对上面老板、对平级同事、对下属都能处理的好。袁崇焕不能望其项背的。


孙传庭救不了,别人也救不了。


戚继光南抗倭北击奴西平乱东击蔻,战绩牛逼,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安排的服服帖帖的,文官系统招待的好,武官系统也管理的好。一场战斗下来往往敌人上万得死伤,自己不过是几个人或者几十人而已


把崇祯换成朱元璋或朱棣大明还有救


若是戚继光生于崇祯年间替代袁崇焕肯定能力挽狂澜,扭转败局。


袁崇焕的兵道战力,远强于戚继光。戚继光是对非军非国的倭寇作战,也就是说,相当于剿匪,尚十分吃力。袁崇焕面对的清军,是当时战力世界第一的军队,早在万历时,就把二十万明军,打得落花流水。


问题有毛病,袁崇焕是进士文官做的是蓟辽督师。戚继光是军户还是长子世袭武职是没有机会考功名的,只能做到挂印总兵。俩个人根本不是一个系统的,就像现在省长和军区司令。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