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不在于大小而在于是否有战斗力,蒙古和金朝就是这个例子,蒙古是在草原,虽然不大,但是个个都是骁勇善战,而金朝发生过三次政变,金国的发展也是日日衰落,而又赶上了天灾也大大的削弱了金国的实力,而 灭金一直是蒙古人的愿望蒙古人在政治上占有优势士气满怀金蒙两国统治者能力、态度差距明显。在蒙金战事中,金人倚仗像胡沙虎这样平时享乐,战时谋反的大将,自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而后来倚仗的高琪,也是一位向往最高权力的大将,皇帝宣宗又毫无本事,导致皇帝无主张,大臣乱主张。而蒙古方面,成吉思汗以其绝对威信,凝聚了人心,再加上有木华黎、速不台这样「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的大将,局面是自然很占优势。要申明的是,金国文化虽然比蒙古国发达,但是金国高层却很没脑子,打仗的时候,哀宗对国家大将缺乏信任,并且误用奸臣。最终结果就是亡国……而像速不台这样的名将,横冲直撞、欺骗手段什么都会……从这几点对比金朝的灭亡自然在情理之中啦


蒙古人本来四处分散,没有统一领导,后蒙古部孛儿只斤家族的铁木真用了10多年的时间,征服了其他部落,统一了漠北地区,1206年,蒙古乞颜部首领铁木真建立了大蒙古国。

金人之前杀了成吉思汗的祖父,又经常向北屠杀,以减少蒙古人丁,防止蒙古报复袭击,所以成吉思汗一心想报仇雪恨,攻下金朝,为了战胜金朝,成吉思汗做了五年的战争准备,出兵征服西夏,除掉金朝一翼,并策反金朝官员,招纳边关兵士作为内应,打听金超情报。强盛的金朝没有把蒙古放在眼里,把精力和军力主要放在宋金边境上,松懈的对待蒙古的征讨,后来蒙古人通过宋人的帮忙,迂回攻金,成功攻破金朝防线,攻占金朝首都,杀光金朝皇室,金朝由此灭亡。


如题目所说,小小的蒙古为啥能灭掉金朝呢?而且还打下了中国最辽阔的版图。究其原因,我们会发现,蒙古能够发展起来确实理所应当的。那么有哪些因素导致蒙古能灭掉金朝呢?

首先,蒙古经过成吉思汗掌管后,蒙古空前的统一,内战消耗降到了最低。这时候的蒙古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也就应成了那句老话,万众一心其利断金!

其次,蒙古战士勇敢剽悍,敢征战敢杀敌,勇猛顽强。因为生存环境不怎么好,还经常受到金朝的侵扰,导致蒙古战士厮杀勇猛,不畏死亡。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是蒙古能够征战八方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最后还有蒙古国的策略。他们暗地里和宋朝结盟,借道南宋,形成南北夹击之势进攻金朝。导致金朝迅速败亡。所以说蒙古国能成为最后的赢家,套路还是很多的。

蒙古国能够战胜金朝因素太多了。不过胜者为王,败者为寇。金朝更早的成为了历史。


公元1206年,蒙古人的杰出领袖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诸部后,在漠北建立大蒙古国,蒙古族从此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崭露头角。1211年二月, 成吉思汗自龙驹河率军南下,越过阴山,袭击金朝边地,揭开了长达23年的蒙金战争的序幕.

金朝在蒙古军的迅猛打击下,被迫放弃中都(今北京),退守汴京。金军在与强悍的蒙古军交锋中几乎每仗皆败,不复祖先当年破辽灭宋的雄风。不过在1228年的大昌原之战中,金朝忠孝军提控完颜陈和尚却以400骑兵大败蒙古大将赤老温所率的8000之众。此仗的胜利使完颜陈和尚声名远播,忠孝军也因此成为抗蒙劲旅。但金与蒙古交战近20年,仅仅取得了这一次大胜仗,金军主将完颜合达却已傲慢不逊,他在遣返蒙古使者时说:「吾已备齐兵马,汝等可来战乎?」蒙古大汗窝阔台闻听此言,大为震怒,誓报大昌原之仇。

1229年,窝阔台亲率大军进攻山西,命大将史天泽攻打卫州。卫州是汴京的门户,由此过黄河可直入汴京。卫州若不保,汴京则危矣,因此能否固守卫州直接关系到金朝的生死存亡。金哀宗命完颜合达等率军10万火速驰援,先锋完颜陈和尚率3000忠孝军出击,击退了蒙军,卫州解围,金都汴京也一度得以转危为安。1230年,窝阔台确定了灭金战略:由其本人率中路军,攻金的河中府,直下洛阳;蒙将斡陈那颜率左路军直下济南;窝阔台的弟弟拖雷率右路军由宝鸡南下,借道南宋境内,沿汉水出唐州,邓州,次年春季全军会师汴京。同年九月,蒙古三路大军齐发.次年正月,窝阔台军占领郑州,其前锋部队已抵达开封城下,金哀宗连忙让正在与拖雷军作战的完颜合达部回师救援。

与此同时,拖雷军已进抵邓州境内的禹山,遭到了金将完颜合达和移剌蒲阿等的殊死抵抗。拖雷留一部分蒙军加以牵制,亲率主力直奔汴京. 完颜合达和移剌蒲阿奉命率军15万驰援汴京,在钧州以南的三峰山遭到拖雷大军的追击,前面又遇到窝阔台部的阻截,顿时陷入蒙古军的重围之中。当时正值大雪天气,金军粮草用尽,人困马乏,刀枪上又蒙雪结冰,战斗力大减。蒙军围而不战,轮番休整,而后有意让开通往钧州的一条路,等金军从这条道北上突围时,突然发起致命一击,金军顿时全线崩溃。15万人马几乎全部被英勇的蒙古军所歼灭, 移剌蒲阿和完颜陈和尚被蒙军俘虏,拒绝了蒙古人的劝降,不屈被杀。 完颜合达率残部退入钧州城内,蒙军围城,金军寡不敌众,城旋继被攻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