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认知资料库

来自专栏数据分析进阶实战专栏

Catalog:

1.元认知和元数据

2.哲学成分分析:象,几,道3.哲学研究的对象:能量


1.元认知和元数据

2017年在哲学领域发现一个词,叫做「元认知」,百思不得其解。

2018年一月在学习大数据的时候,接触了一个词叫「元数据」。

元数据的含义是:描述数据的数据。

立即产生连接--Bingo!

那么元认知,就是描述认知的认知。

在大数据使用过程中,数据被切割分布在多台存储设备上,如何找到需要的数据?

需要用到元数据。

元数据就是这一条数据的简历:数据编号,数据长度,数据类型,数据位置等。

即数据的属性

如果把人和计算机类比,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就是人脑处理的认知。

在工作生活中,人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场景,

那么保持高效率,就要迅速对信息(数据)做出判断,然后选择一种思维方法处理这些信息。

这就是元认知/元数据的用途:监控,记录,反馈,调整

我尝试用资料库的方式,整理思维工具:

1.首先需要一个控制台(dashboard)

2.建立索引(index)3.对思维工具 进行整理归纳入库(database)

凯文凯利《必然》一书指出,未来世界的12种趋势

最核心的--Cognifacation--知化,赋予机器认知,识别判断能力

那么最基础的工作,就是特征分类--标签化

会有人工智慧 提供者--就像电和水

以前是将人工--自动化

现在是将自动化--智能化

未来人工智慧不一定是集中在设备上--而是会成为一种服务

举例:智能鞋--变换形态

吴伯凡老师采访KK: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HOQ0xAghM&t=1195s?

www.youtube.com

sum up:元认知就是标准化数据,AI化处理,把身心学钱环境变数都提取标签,放到sql资料库里面。


2.哲学--成分分析

用统计学的思维对哲学进行成分分析

灵感来源于李叔同的这句话:」执相而求,咫尺千里「

这句话的意思是:执著于事物的表象,就会离事物的本质越来越远。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哲学有这三种成分:象,几,道

相/象,表象,现象

道,能量运行规律(是人做事要把握的原理)

机 /几:人做事的最佳时机--君子见机而作不俟(si)终日

如:

1.身体的状态,身体的状态起伏,能量状态

2.事情的难度,事情的难易起伏,节奏感

3.易经64卦,64种场景--64种象


3.哲学研究的对象:能量

针对能量,研究:能量载体,能量的流动方向(灵感来源于数学概念:向量)

能量流动的整个生态系统

读大学的时候,我问中医基础理论老师:

」我们所说的阴阳,到底有没有具体的所指?「

答:」阴,吸收;阳,释放。「

这位老师是高手。

中国古代哲学

阴:吸收能量的能力

阳:释放能量的能力滋阴:补充吸收能量的能力壮阳:使 释放能量的能力 变强

古代哲学很多定义,一个字既能表示过程量又能表示状态量,很容易歧义

阴:在阴的区间,夜,山北水南(状态量)

阳:在阳的区间,昼,山南水北阴:吸收能量的过程(过程量)阳:释放能量的过程

只是很少有明白的老师把这些东西讲明白

在能量层面,所有学科都可以被哲学解释

哲学研究--能量的变化规律

--各种思维模型

这些思维模型可以通过标准化的元认知整理归纳

存入资料库--数据意识

sum up:哲学就是所有科学的元科学。

所有学科底层都是在研究能量。

How to do with that?

我们可以利用AI的方式处理这些哲学定义和框架,效率高。

这就是凯文凯利口中未来最核心的趋势:Cognifacation/Cognifying--知化(标签化)。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