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泌,字长源,唐朝的著名人物,历经四代皇帝。他不仅仅是当时的文臣,而且在文学造诣方面也颇有建树。

他善于协调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梳理各种关系,而且提出了许多非常具有时代进步性的观点和主张。

比如,他反对外部妥协,对于外部的不稳定因素,坚决主张强硬对待;反对割地分封,极力维护中央的大一统。他平时作风果敢,尤其难得的是,作为文臣,他对军事有著非常独到的见解,战略精准,一针见血,实属不易。

李泌绝对是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和唐德宗四任皇帝的重要大臣,尽心辅佐了四代皇帝,特别是唐肃宗、唐代宗和唐德宗。

他作为一任文臣,参加参与军政事务,配合当时很多名将的行动,比如郭子仪。但是,李泌这个人有功却不自傲,自己一直都推崇老庄之学,对功名和利禄看得很淡。因此,他常年出于半隐居的状态,甚至还主动远离朝廷权力中心。

既然信奉老庄之学,他追求道家的长生不死之术也就很好理解了。

李泌去世后,被追封为太子太傅,同时直到清康熙时期,李泌也得以和历代的四十个功臣从祀历代帝王庙,这是做人臣的最大荣耀了。


李泌(bì) (722年——789年4月1日),字长源。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中期著名政治家、谋士、道家学者。李泌自幼聪慧,深得唐玄宗的喜爱与赏识,招为侍诏翰林,为东宫属官。官运坎坷,曾两次被逼,归隐深山,在官场被当时宰相元载、常衮排斥,出外任职。唐德宗时入朝拜相,贞元五年(789年),李泌去世,年六十八。获赠太子太傅。李泌博涉经史,精究《易象》,善属文,尤工诗。有《李泌集》二十卷,己佚。《全唐诗》录有其诗。

自幼能文,博学多才,可以说是唐代的小神童,在当时名满京城。在六岁时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唐玄宗的召见,并让李泌与燕国公对弈,在下棋时二人用偈语问答(偈文,偈句,偈言,偈语,偈诵。均为梵语「偈佗」。即佛经中的唱颂词),最后燕国公心服口服,并祝贺皇上喜得神童。当时著名宰相张九龄也特别喜欢李泌,经常让李泌来到自己的书房卧室交谈,李泌小小年纪却对治国方面由著自己独到的见解,敢说敢言,张九龄把他当做忘年之交,称为「小友」。

成年之后,李泌更加博学多识,通晓古今,善谋略,通阴阳。为玄宗上书,皇上想起了当年的小神童,立马召他进宫做翰林,讲授《老子》,为东宫属官,太子也非常喜欢他,因为之前曾写诗讽刺权臣杨国忠,安禄山等,被杨国忠设计赶出京城发配外地,李泌知道他们不会就此善罢甘休,顺著这个机会就又逃进名山,开始隐居修行。不久,「安史之乱」爆发,玄宗奔蜀,太子李亨在灵武继位,立马下令寻找李泌。李泌此时刚好也云游至灵武附近,风从龙,云从虎。从此李泌尽展胸中韬略,腹内奇谋,开始了建功立业,辅佐三皇,封侯拜相传奇的一生。


唐朝中期,经过安史之乱后不被灭国,还奇迹般的坚挺了100多年,除了民众对大唐盛世的认同感外,还有中期涌现出了一批对治理国家有重大贡献的忠臣良相,比如历经玄、肃、代、德宗四朝,有「财神爷」之称的刘晏;另一个是以一介布衣堪比宰相,在肃、代、德宗三朝运筹帷幄的奇士李泌。

李泌,唐朝中宗政治家,被人称为虽一介布衣,却权逾宰相。

李泌,从小是位神童,7岁时被唐玄宗召进宫,以试题考他,能对答如流,当时宰相张九龄对其喜爱有加,长大后李泌并没有进入朝廷做官,而是研究《易经》和兵法,并游山玩水,李亨即位肃宗后屡次邀请他入仕,都被婉拒,不过李亨只要有事,都会召他进宫拿主意,所以朝廷经常看到一位布衣跟著皇帝入则议政,出则巡视,帮助朝廷稳定大局。

李泌,被封为邺侯,他儿子李繁为了纪念他,修建了邺侯书院。

唐肃宗李亨当太子的时候跟宰相李林甫关系非常恶劣,做了皇帝后就想报复李林甫,把他开棺戮尸,以泄心头之恨,当时李泌严肃警告,我们现在正在平叛,皇帝这样做了就证明瑕疵必报,传到叛军耳朵里,那叛军还不拚命,不然也有开棺戮尸的一天,严重影响了我们平叛的进度,另外李林甫侍奉先皇20多年,现在这样做不是打先皇的脸吗,你是要做不肖子孙吗,一番话点醒李亨,感激涕零。

图为邺侯书院内的李泌画像。

公元783年,发生泾原兵变,长安陷落,唐德宗一面调集兵马,又向吐蕃求兵,并许诺收复长安后让出北庭和安西两大节度使地盘给吐蕃,谁知吐蕃出兵后不仅没出力绞杀叛军,还烧杀抢掠,最后是朝廷军队自己收复了长安,奈何之前的许诺,唐德宗准备兑现,这时李泌坚决反对,一是吐蕃出兵但没出力,还掠夺,违约在先,不用兑现,另外北庭和安西两大地盘控制著西域57国,何其重要,怎能轻许于人,最终唐德宗拒绝割地,捍卫了领土和尊严。

李泌在杭州任刺史时,曾开凿地下水引入城中,解决了城中饮用苦水的问题,后世纪念至今仍有标志。

李泌一生辅佐了三代帝王,虽然肃宗时封他为兵马大元帅,太子李豫的行军司马,但他根本没上任,只是成为太子李豫良师益友;代宗时期,宰相元载、常衮嫉妒他,于是谋了个地方官,游山玩水去了,分别任江南西道判官、杭州刺史等;德宗因为泾原兵变在外避难,李泌就跟在德宗身边日夜不离,辅佐度过难关,所以担任了很短一段时间的宰相,又封为邺侯,后来平定叛乱后,李泌辞职,789年李泌去世,德宗赠太子太傅,并入祀帝王庙。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