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不是销声匿迹了,而是他的级别不够写进史书。

《魏略》:至黄初中,韬仕历郡守、典农校尉,福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徐庶在曹魏做的是中郎将、御史中丞,

诸葛亮听说徐庶混的不好,就说,难道魏国的谋士太多了?怎么没见你们受到重用呢?

诸葛亮出陇右,闻元直、广元仕财如此,叹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

诸葛亮在荆州隐居时,就对徐庶石韬等人说,你们最多做到刺史郡守一级的官,他们仨就问诸葛亮,诸葛亮笑而不语。

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而谓三人曰:「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三人问其所至,亮但笑而不言。——《魏略》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把徐庶的地位拔太高了,把他写成了比肩于诸葛亮庞统的谋士,

实际上呢?徐庶并没有什么耀眼的成就,也没用什么奇谋妙计彪炳史册。

演义把他的埋没写成了「身在曹营心在汉」,认为他因为忠于刘备而不愿意为曹操出谋划策。

真是原因是,曹魏本土真的多谋士,而且还是门阀士族,不需要一个寒门外来户效力,徐庶并不能给他带来什么实际利益。

如果徐庶留在刘备身边,情况可能就大不一样了,刘备当时没地盘、没人才,如果徐庶跟了他,就是开 国 功 臣了,有分红的。


说到徐庶,读过《三国演义》的人们都知道有一个歇后语叫「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其实,《三国演义》中的一些故事,多有演义虚构。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并没有给徐庶立传,可见其在东汉三国的历史上,影响和作用并不大。

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有两处写到了徐庶。刘备依附刘表屯兵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三国演义》中,写到的:「曹操派军来攻新野,徐庶为刘备献计大破曹仁,」当为虚构的演义故事。

刘备新野兵败溃退时,徐庶因母亲被曹操所掳获,徐庶不得已辞别刘备,进入曹营为曹操效力。后来此事被艺术加工为「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等歇后语,被广为流传。而徐庶也成为孝子的典范被加以称赞。

其后,徐庶一直在曹魏效力。到魏文帝曹丕时,徐庶已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在《三国志》中,陈寿没有为其立传,《三国演义》中,后续没有徐庶的描写,应该有两个原因,一是徐庶并没有《三国演义》出场时描写的那样有智谋过人,二是曹魏的阵营中人才济济,徐庶不似在刘备「兵微势寡"这边,受到重用。


曹操逼死其母后,徐庶发誓终身不为其出一谋划一策。


《三国演义》中传说级的人物司马徽是这样说的「此中曹操之计矣!……元直不去,其母尚存,今若去,其母必死。」

害死了自己母亲 你不杀伯仁 伯仁却因你而死 不献计谋 曹操怎么重用?


徐庶是被逼过去的,心不甘情不愿,可惜了如此有才华之人,最终只能将一腔抱负化成了枯骨。从此世间再无此人,叹哉,惜哉。


也不算消失,在魏国其他地方做官,由于始终没有为曹操献一计一策,不过曹操还是对他礼遇有加,后来也算是做到高官,是右中郎将、御史中丞,最后病逝,活的比诸葛亮还要长。


徐庶

本是刘备的谋士,后被曹操以母威逼,进入曹营。

因而有了「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这句名言流传千古,后人褒奖其忠义可嘉。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写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