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冤狱的案子一定震惊朝廷及各地,康熙亲自赶往刑场,释放了被冤枉的张五哥。这在朝廷上的那些大臣们看来,一定是相当不简单,皇帝亲自前去揭发冤案,古往今来,极为少见。这一点,作为上书房首席大臣的佟国维自然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处处机关算尽,处处都是机会,像佟国维这样的老臣,自然洞若观火。而更为令人意外的是,康熙居然将张五哥收为贴身侍卫,若不是有什么特殊的原因,一个皇帝的这种作为实在难以理解。

但是能否理解并不重要,与张五哥有关的一切自然就会为人所关心和称道,这其中就包括前往老十三府上喊冤,拯救自己哥哥的阿兰及其老爹。就像今天的这个社会一样,张五哥的意外出镜自然引发了与之有关的人和事的出镜,虽不敢说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但是一下提拔张五哥为康熙的近身侍卫,从「政审」的角度来讲,了解他的过往和家庭背景,佟国维自然不会掉以轻心,也是他的首要责任和义务。

那么,张五哥的妹妹阿兰就自热而然进入佟国维的视野。阿兰与十三爷的关系就不会再是什么秘密。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因为电视剧对原著进行了大面积的改编,不能以原著来推说阿兰的身份(原著身份阿兰是老八老九使唤的间谍,故意被安插到十三爷府上监视老十三的,最后因爱上老十三与同是间谍的乔姐双双服毒自尽)。

而此时的隆科多,在佟国维的安排下,当上了牢头。

木兰围场秋猎的风波,让十三爷陷入太子被废的漩涡,康熙下令囚禁老十三。老十三是朝野闻名的侠义十三郎,深受康熙的喜爱,无论怎么讲,说是这位皇子参与了太子谋反的风波,任谁也不会信。这就包括老谋深算的佟国维。这个叫佟半朝的家伙有著显赫的家世背景,自己的姐姐是康熙的母亲孝康章皇后,自己的女儿又是康熙的孝懿仁皇后,对于康熙孩子们的情况自然也是十分了解和关注,所以对于老十三,佟国维不会偏离康熙的看法,心底光明,可堪大勇,尚需打磨。而更为重要的是,老十三的背后就是老四胤禛。

对于木兰围场的风波,佟国维虽然没有在场,但是有一个人却给他带去了绝对明确的信息。这人就是图里琛,他是先行回朝的,图里琛在木兰围场的时候就已经透露出他与十三爷不平凡的关系,此刻,虽然我们不知道他给佟国维说过什么,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老十三是无辜的这个消息他一定会告诉佟国维。

随后就有了一废太子,康熙和佟国维设局以推举新太子为由打击八爷党的事。佟国维的「冷热灶」思想也开始灌输到隆科多的耳中。当然这是后话。

其实,佟国维的冷热灶思维并非到那时候才存在,他的这种思维早就存在,正如他自己所说,佟家能够长保富贵,就是坚持贯彻了不一条道走到黑的的思想,让隆科多去烧四爷的冷灶,在此之前,早就布局于佟国维的脑中。

在这里,我们要跳出一下电视剧,因为剧中没有展现。其实,老四胤禛能登位大宝,还有一个重大的背景,就是胤禛是在孝懿仁皇后的身边长大的,而不是在生母德妃的身边长大。自小,胤禛就被康熙留在宫中,所以胤禛登基的这个背景是不能忽视的,而孝懿仁皇后正是佟国维的女儿。

谁都知道,康熙和佟国维的一顿饭就奠定了八爷党的失败,因为正是他俩一唱一和设的局。

隆科多不如佟国维透彻,政治智慧显然也比不了佟国维。但是佟国维却以隆科多上位的条件来帮康熙演这场戏。说佟国维早就知道康熙的心思,会传位于老四胤禛,绝不为过。既然自己始终要为此牺牲,又怎么会放过隆科多为老四集团服务的机会呢?这就是佟国维厉害的地方。

万事早谋,提前布局和计划,这是佟国维邬思道等人政治智慧的表现。若是等到临时抱佛脚,那就太晚了。把一个还在处于基层的隆科多和皇子老十三能够有效的关联起来,这就是佟国维的智慧。

如果你认为是隆科多突发奇想,找到阿兰,然后讨好老十三,把她送到老十三的跟前,那你太高看隆科多了。

这都是佟国维设局的一小部分,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佟国维的主意,因为老十三的背后是老四胤禛,讨好老十三,自然就是讨好老四,这一点隆科多是可以看透的,所以,在佟国维的指引下,做起来也就很容易了。

把阿兰送给囚禁中的老十三胤祥,是隆科多的一步棋。

目的要让胤祥和老四胤禛都看到,我是跟著你们混的,到时候有好处不要忘了我。

结果证明,这步棋走的高明。

阿兰和十三胤祥是什么关系呢?

阿兰是张五哥的妹妹和胤祥相识于江夏镇,随即两人便互生情愫。只是都没有明说。后来老十三胤祥救了阿兰哥哥一命,两人关系更近一步。阿兰想追随胤祥只是时机未到。

然后胤祥因为太子调兵一事牵连而被囚禁,这是最好时机,隆科多正是抓住机会,成全好事。也成全自己。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不同看法。


胤祥与阿兰相识于江夏镇,彼时胤禛与胤祥仗义救了阿兰一家,却也在江夏镇被刘八女挫了锐气。本应此后就没有交集的两个人,却因为张五哥一件冤案而又有了新的发展。可以说当时在江夏镇十三阿哥胤祥侠义心肠英雄豪气就已经使阿兰心里留下了影子,一直到张五哥出事阿兰想到的能帮她救张五哥也会帮的第一个就是这个侠王,所以阿兰找到了胤祥。果不其然,张五哥平安无事,更是成了康熙的御前带刀侍卫,而阿兰应该也就留到了十三爷府中。

再来看看隆科多送阿兰到胤祥跟前是什么时候呢?当时因为太子一事胤祥被圈禁,整日只能与蛐蛐虫子花鸟为乐。而这件事正在隆科多在佟国维处要到了差事不久之后。佟国维要的是权力布局,家族长盛不衰,隆科多此时应该也觉察到了一点,所以他第一时间向胤祥表了忠心,继而将阿兰送到了胤祥旁边。这背后暴露出的也不是什么阴谋,只是站队而已,十三爷是四爷的得力助手,跟著十三爷也就是跟著四爷。此时太子已废,四爷也是皇位的有力争夺者之一,所以更直接的目的就是站队。而且我认为应该是阿兰主动找到隆科多要到十三爷身边,所以隆科多应该就是利用手中权力做了个人情。

小说中阿兰也是九爷安插到十三爷身边的眼线,但是在接触中被十三爷的英雄侠义所折服,最后与乔姐为了替十三爷除掉对方中毒而死。电视剧中对阿兰的描写更倾向于十三爷的红粉佳人,但是也有不少细节表现出阿兰的身份也是比较神秘的。比如当时在江夏镇四爷和十三爷并没有表露身份,但是张五哥出事阿兰就能直接找到十三爷府上等细节。


首先,我们讲一下阿兰和老十三胤祥认识的经过。康熙46年,黄河和淮河同时出现决口,淹没了江淮地区的大片耕地和村庄,百姓在死亡线上挣扎。但清朝的国库却没有银子,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主动请缨,前往江南地区筹款。他们在完成工作返回京城的时候,在江夏镇认识了张五哥一家人,阿兰是张五哥的妹妹。老十三胤祥对阿兰一见钟情,主动帮助阿兰烧火做饭,结果,由于业务不纯熟,差点把房子烧了。老四和老十三返回京城以后,和张五哥一家已经没有任何联系。但就在几个月以后,清朝出现了一起贪官花钱买命的冤案,背黑锅的人正是张五哥。

任季安是江南巡盐道任伯安的弟弟,江夏镇的庄主刘八女则是任伯安的小舅子。任季安强奸并杀害了一名寡妇,这是头等大罪,如果走正常流程,任季安必死无疑。但任季安和刘八女收买了各级官员,最终让张五哥顶罪。按照清朝的规矩,这样的重犯肯定是死刑。阿兰为了救自己的哥哥,千里迢迢前往京城,请求十三皇子胤祥营救张五哥。老十三胤祥是一个热心肠的侠王,不要说认识张五哥,即便不认识也要帮一把。老十三胤祥把事情告诉了康熙皇帝,在皇帝的干预下,张五哥无罪释放。此时的阿兰想以身相许,老十三确实喜欢阿兰,但不愿意趁人之危。

由于这一案件牵扯到了太子,康熙皇帝非常郁闷,决定前往热河狩猎散心。结果,发现太子胤礽与后妃有染,康熙皇帝勃然大怒。随后,又爆发了「太子谋反」的事件,牵扯到了老十三胤祥。最终,太子胤礽和老十三胤祥被囚禁。不过,老十三没有被送进宗人府,而是送到了大理寺监狱,大理寺监狱的牢头正好是隆科多。隆科多和佟国维有清晰的分工,佟国维支持老八胤祀,隆科多则支持老四胤禛。这样一来,不管谁继承皇位,佟家的地位都没有影响。胤祥是雍亲王胤禛的铁杆,巴结老十三也就等于巴结雍亲王。隆科多对老十三的照顾很不错,并且把阿兰送给了正在囚禁中的老十三。 阿兰一心想报答老十三,而且确实喜欢老十三胤祥。

按照清朝的规矩,贵族被囚禁的时候,只要不离开求囚禁地,其他的生活没有任何影响。有的贵族在囚禁期间,还能和小妾生孩子。把阿兰送给囚禁中的老十三,并不违背清朝的规定。患难见真情,阿兰在这个时候跟随老十三,也算证明自己的真心。隆科多则通过这个行为,给了老十三胤祥一个很大的面子。老十三不可能被囚禁一辈子,将来,老十三出去以后,自然忘不了隆科多。后来的事实证明,隆科多这一步非常正确,老十三对隆科多还是不错的。 不过,在二月河先生的原著中,则和电视剧的情况截然不同。

在原著中,阿兰和老十三另一个小妾乔姐,都属于双面间谍。在明面上,为老八胤祀集团监视老十三,同时汇报一系列的举动。但是在背后,阿兰则是天地会的成员,按照上级的要求,阿兰一直在找机会刺杀老十三胤祥,以达到反清复明的作用。其实,阿兰有很多机会,但是她下不了手,因为阿兰确实喜欢老十三。在原著中,阿兰最终选择了自杀。当然,电视剧和原著采用了不同的说法,给人们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间。如果在电视剧中,阿兰也是间谍,预计剧情会更加精彩。

本人不是历史学家,不过是根据电视剧《雍正王朝》和一些清代历史资料的情节做出猜想,故事为主,欢迎网友吐槽!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


首先我觉得是为了他的前途,隆科多在没有成为九门提督的之前是很落魄的,不但欠了国库的钱,还把康熙赐给他的宝剑也当了,一般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这么做的,可想而知隆科多当时有多么的凄惨,你说他凄惨也就罢了,有个好的差事也能养家糊口,可是他的六叔佟国维确一直压著他,要不,不给他差事,要不就是给的官特别小,这对于曾经为康熙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军隆科多来讲是多么大的耻辱,但耻辱归耻辱,总比没有差事强,就勉强答应去礼蕃院做个牢头,殊不知这个时候好机会正悄悄的来临,一天,隆科多正与手下打麻将,突然有人来报说十三爷要关到这,隆科多赶忙出去请安,顺便还攀起了亲戚,因为按辈分隆科多还是十三爷的舅舅,可是对于皇子们像这样的舅舅还有很多,所以在平常没事的时候是不会想起来他们的,今天正好有机会见到,而且还能说上话,这个机会对于隆科多怎么能错过呢,还不得全力伺候呀,这不隆科多就安排十三爷住最好的单间,吃最好,平常有时还自己掏钱买酒孝敬十三爷,顺便说说话,拉拉家常,你想十三爷一个人,也怪闷的,这个时候正需要解闷,隆科多就借这个机会,说说自己的情况,聊聊家常,而十三爷呢,速以仁义著称,听了隆科多的诉苦和委屈,他作为外甥来讲能不放在心上吗,即便自己忘了,有时看见他也会想起来,这对于隆科多的未来是很有希望的。总比一直待到这指望他六叔强,喝完了酒,隆科多也回去了,十三爷也入睡了,到了第二天,有一个教阿兰的来看十三爷,按理说,阿兰过来看,看的严了是不让见,可看的轻了也只是见一面,隆科多作为这里的牢头,灵机一动认为这是他巴结十三爷绝佳的机会,也是自己力所能及的,隆科多就悄悄把阿兰放了进去,当然这些也会传到十三阿哥的耳朵里,对于隆科多的孝心,十三爷也记在了心里,就这样阿兰一直陪在十三爷身边,后来我们都知道了,隆科多凭借自己的智慧当了九门提督,再后来就进了内阁,所以隆科多对于这件事,他是非常聪明的,对于当时落魄的自己,能有这么个机会就是背著处分他也愿意,总比一辈子待著强,这就是隆科多这么做的原因,


此时正赶上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朝野酝酿新太子人选的关键时刻,所以如何重新选择政治站位非常重要。

大阿哥胤褆已经完蛋,三阿哥胤祉也基本靠边站了,八阿哥胤禩呼声最大,但康熙却对其不看好,老十三胤祥虽在圈禁中,但他与老四胤禛已与太子胤礽渐行渐远,并在不知不觉间成为夺嫡的重要势力。

上书房大臣佟国维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公开烧老八胤禩的热灶,却把四爷和十三爷的冷灶交给了他的侄子隆科多。

隆科多赋闲在家,一直没工作,全仰仗著六叔佟国维给介绍工作。佟国维大权在握,却莫名其妙地打发隆科多去理藩院当个牢头。隆科多很不开心,但也只好去赴任,整日以打巨型麻将为乐。

就在这时,被圈禁的胤祥来了,隆科多赶紧鞍前马后的忙活起来。对于夺嫡,此时他并不看好胤祥,也不看好与胤祥一党的胤禛,他或许只是觉得胤祥是个皇子,来到自己的地盘上圈禁,讨好讨好总没什么错,而且之前二人还在准噶尔一同参战,所以更要小心伺候著。

但是拍马屁也要会拍,不能光说不练,隆科多不仅把胤祥的生活安排得有滋有味,他竟然把此前一直有意以身相许的阿兰找了回来,还为二人安排了浪漫温馨的洞房花烛,真是让圈禁中的胤祥感受到了些许的幸福和快活。

但直到这时,隆科多似乎尚未理解六叔佟国维的苦心,他依然觉得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不过是个冷灶,烧了也无用。但他确实是在不知不觉间,成功押宝四爷集团,这也是佟国维所乐意看到的结果。


《雍正王朝》中,隆科多出任理藩院的牢头,就是由佟国维安排的,而接来下隆科多所做的一切都是佟国维的所布棋局的一部分。

康熙在热河废黜了皇太子胤礽,并且囚禁了大阿哥胤褆和十三阿哥胤祥,按照清廷的传统,犯了错误的宗室亲贵是要交由宗人府处理或者圈禁看管的,比如大阿哥就是圈禁在了宗人府,而十三阿哥却被关在了理藩院,这个安排断然不会是佟国维所做出的,而能够决定下决定处罚皇子的只有康熙皇帝自己。所以,十三爷关在理藩院,是康熙做出的决定,并且通过图里琛告知了佟国维,知晓这件事的佟国维马上嗅到了康熙的想法:


  • 康熙并不认为十三爷想大阿哥一样有著罪过,相反,这个时候将十三爷关起来,更像是让十三爷与外界隔绝,实际上是对十三爷的保护。

  • 康熙不交由宗人府处理,为的就是避开不必要的流程的舆论压力,为将来释放十三爷提供方便。

  • 康熙对于十三爷胤祥这个儿子还是非常的喜爱和关爱的。


所以,从这个时候开始,尽管佟国维表面上依然是烧著八爷党的热炕,但是已经在布局接触四爷和十三爷这一派,为的就是「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无论结果如何,佟家都能通吃。而代替佟国维去烧四爷、十三爷冷炕的便是隆科多,方式便是让隆科多去理藩院做一名牢头。

首先,佟国维想要通过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去攀附四爷、十三爷这一派。

四爷一直做「孤臣」,也是出了名的「铁石心肠冷面王」,十三爷又时时与四爷站在一起,这也让外人通过常规的办法根本无法攀上他们的关系。而佟国维就是想接著十三爷被理藩院看押的这次机会,让隆科多博取十三爷的信任与好感,进而攀上这一派的关系。自己和隆科多分别支持八爷和四爷,这样不管是谁,是那一派上台,佟家都有人可以凭借拥立之功,继续掌权,进而保证佟家的长久不衰。

其次,让隆科多做这个牢头并借此接触十三爷,可以避免争议,也可以避免别人的怀疑。

隆科多因为当年在西北做逃兵一事,已经被夺了差事,赋闲在家很多年了。作为一个戴罪之人,名声在外,如果给予一个很高很好的职务,必然引起别人的非议,对于佟国维,对于隆科多,都没有好处。同时,佟国维也不想让外人,特别是诸位皇子们看到自己真正的想法和目的,所以只能让隆科多做一个不入流的牢头,避开所有人的耳目来执行自己的计划,而不被人怀疑,这样才能让两头巴结,两头得势的目标达成。

再次,佟国维也是再用这样的方式保护隆科多。

隆科多吃不了苦,并且飞扬浮躁,在佟国维面前大谈「用人之际」「拥立新君」,让佟国维大为担心,毕竟隆科多已经赋闲在家、趁机太久了,这个时候必然是急功近利、急于表现,一旦犯了错或者站错了队,很有可能不仅自己身败名裂,就连整个佟家都可能要受到牵连。因而佟国维选择将隆科多放在了理藩院,让他没有机会同外面接触,外界也会因为他只是一介不入流的小吏而对其置之不理,这样隆科多就能安稳的执行佟国维的计划和安排,并且在这个复杂的政治局面下,明哲保身,保住佟家的希望。

既然这一开始就是佟国维所布置的一盘棋局,所以让阿兰在理藩院中陪十三爷这样的安排,也必然是出自佟国维,隆科多只是具体的执行者。

隆科多只是一个不入流的理藩院牢头,在理藩院中如此的大动干戈,一方面是隆科多没有这样的权力和实力,另一方面,纵观这个《雍正王朝》的剧情,隆科多也确实没有这个脑子,他更多的都是在承担佟国维计划执行者的角色,听从佟国维的建议和安排在再做行动的。所以,让安排阿兰进理藩院陪十三爷,必然也是出自佟国维。

十三爷府上本就不像四爷府上那样篱笆牢靠,有著各方势力的眼线也就不足为奇,因而通过这些眼线了解十三爷同阿兰的暧昧关系也变成了可能,郎有情女有意,再加上两人中间还有恩情在,这样的安排不仅会为双方所接受,同时也不会在外人那里漏出太多的破绽以留下把柄。

而此时的十三爷可以说是最需要理解,也最需要有人陪的时候,而隆科多恰如其分的把阿兰送给了十三爷,必然也会博得十三爷的极大好感,加上自己本就是十三爷额旧部,也借此赢得十三爷的信任,同时攀附上了四爷和十三爷这一派,达到了佟国维烧四爷和十三爷冷炕的目的。

最后也要特别说明一下,《雍正王朝》原著小说《雍正皇帝》中,阿兰和十三爷府上的乔姐的真是身份都是间谍,而阿兰最后也是因为对十三爷动了真情,最后与乔姐同归于尽了。而正史中的佟国维,并不是隆科多嫡亲的六叔,而是他嫡亲的亲爹,这样的安排也是为了剧情所考虑,隆科多要真是佟国维亲儿子的话,老子冷落儿子,儿子检举老子,只会招来更多的非议和怀疑,很多剧情在情理与逻辑上就说不通了,所以需要侄子和叔叔的关系才更加的合适。


十三爷也是男人不是,也有需求


隆科多为了讨好十三爷,这个人明白四爷雍正帝和十三爷是关系最铁的哥们儿,帮十三爷就是帮四爷,四爷同时也是他姐姐的养子,管自己叫舅舅,所以隆科多的方向很明确,就是全力支持四爷,讨好十三爷也是明智之举。


要说阴谋有点过了。当时隆科多只是为了讨好十三,让他过的安逸一些。毕竟是皇子,在他的权利内肯定要照顾好。不然他也没好果子吃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