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凌烟阁功臣是哪些人。贞观十七年,唐太宗李世民为怀念跟随自己打天下的老部下们,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即所谓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

这二十四位功臣分别是:司徒、赵国公长孙无忌,司空、扬州都督、河间元王李孝恭,司空、莱国成公杜如晦,司空、相州都督、太子太师、郑国文贞公魏征,司空、梁国公房玄龄,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申国公高士廉,开府仪同三司、鄂国公尉迟恭,特进、卫国公李靖,特进、宋国公萧瑀,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褒忠壮公段志玄,辅国大将军、夔国公刘弘基,尚书左仆射、蒋忠公屈突通,陕东道行台右仆射、郧节公殷开山,荆州都督、谯襄公柴绍,荆州都督、邳襄公长孙顺德,洛州都督、郧国公张亮,光禄大夫、吏部尚书、潞国公侯君集,左骁卫大将军、郯襄公张公谨,左领军大将军、卢国公程知节,礼部尚书、永兴文懿公虞世南,户部尚书、渝襄公刘政会,光禄大夫、户部尚书、莒国公唐俭,光禄大夫、兵部尚书、英国公李𪟝,徐州都督、胡国公秦琼。

实际上,这二十四人,在贞观年间大部分已经作古。到唐高宗李治即位时,实际上还活著的只有长孙无忌、尉迟恭、刘弘基、程知节、唐俭和李积少数几人。这几人当中,尉迟恭、刘弘基、唐俭在唐高宗即位后基本上处于退休或半退休状态,不问政事、在家养老。因此,所谓的凌烟阁功臣在唐高宗即位后依然在台的,就只剩下长孙无忌、程知节和李积三人。李积大家都知道,唐高宗立武则天为后时,他的那句「此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最终「鼎定乾坤」,为唐高宗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后立下了大功。武则天投桃报李,自然不会为难他。而尉迟恭、刘弘基、唐俭,三个在家养老的退休老头儿,不问政事,武则天就更加不会去为难他们了。更何况,这老三位,在显庆三年之前都已经作古了。也就是说,显庆四年武则天和唐高宗联手处置长孙无忌等人时,这老三位都已经去见唐太宗了。

至于程知节嘛。显庆二年,老头儿以自污求自保,在与西突厥贺鲁部作战时,纵容副手王文度屠城杀降敛财被革职,后来索性借势「乞骸骨」,正式退休,老头儿根本不掺和朝中的政治斗争。最终与麟德二年,寿终正寝,获死后哀荣。因此,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实际上和武则天发生过正面冲突并被唐高宗和武则天联手除掉的只有唐高宗的亲娘舅长孙无忌。长孙无忌之所以被除掉,并不单纯是因为反对立武则天为皇后,而是其庞大的势力已经对唐高宗的权力造成了掣肘和威胁,唐高宗想要搬掉他这块绊脚石。彼时的武则天实际上只是充当了唐高宗的政治盟友兼枪手的角色而已,并非武则天一人想致其余死地。彼时的武则天虽然已经开始掌握部分权力,但地位并没有稳固,权力也不似后来那么巨大,想要绕过唐高宗处理这些元勋、老臣,根本做不到。

因此,说武则天掌权后对凌烟阁功臣动手纯属子虚乌有,根本站不住脚。至于偏偏放过程知节,也无从说起。希望提问者以后搞清楚历史再提问,免得贻笑大方。


凌烟阁大多数功臣在武则天登上皇后的宝座就已经去世。

武则天只对凌烟阁功臣的第一人长孙无忌动手,起因还是因为长孙无忌想废了武则天皇后的宝座,于是武则天设计诬告长孙无忌谋反,迫使他自杀身亡。

程咬金虽然读书不多,但情商高。程咬金早年追随李世民的时候,因为涉及到太子之位的争夺,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程咬金毫不犹豫站在李世民这一边。而和他一起投奔的秦琼因为没有站队,后来在李世民排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时候,秦琼最后一位,程咬金位列第十九。

在武则天大权在握时,程咬金更是激流勇退。不惜自污以换取武后的信任,唐高宗时命令程咬金率领大军征战西突厥,因为部下苏定方骑兵突然袭击,大败突厥斩首了一千多人。当时大军追击时,有几万胡人开门投降,苏定方说:胡人反复无常,今天投降明天背叛,不如全部杀了。程咬金听信苏定方的意见将这些胡人全部屠杀。大军班师回朝,因为这件事程咬金被免职,后来朝廷想继续让他做官都被程咬金拒绝。武则天想对付他都没有理由。


武则天,本名武珝,后改名武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武则天的上位之路可以说充满了血腥杀戮,面对称帝之路上的重重障碍,武则天用行动表现了自己的狠辣和决绝。

在称帝之前,为了成为皇后,狠心掐死了自己的亲生女儿,嫁祸于当时的皇后,之后,在称帝之路上,大肆迫害李唐老臣和皇室宗亲,如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却偏偏放过了程咬金。

程咬金(589年-665年2月26日),字义贞,济州东阿(今山东东平西南)人。唐朝开国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武则天为什么放过程咬金,是不敢动他吗?当然不会,武则天在争夺皇位的道路上,连皇室宗亲都不放过,哪怕长孙无忌这位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都被迫害,更何况一个程咬金,之所以放过了程咬金,可能是因为:

首先,程咬金远离朝廷,也没有公开反对武则天,程咬金是名武将,平时驻守在外,一直远离朝廷。程咬金也从来没有公开反对过武则天;

不结党,不弄权,虽然是李唐江山开国元勋式的人物,但程咬金对于权力相对来说欲望不大,而且在晚年时程咬金就上书「乞骸骨」退休了,所以,武则天没必要迫害一个没有对她形成阻碍的前朝元老,更何况,这个元老在当时威望还是不低的;


不谢邀,这个问题两个句子就没有一个是正确的,问题提的越来越水。

武则天针对的是关陇军事贵族集团,而不是凌烟阁功臣

武则天掌权是从660年唐高宗李治患病开始,那时,凌烟阁25位功臣只有程知节和李绩两个人还活著。如果从武则天655年当皇后开始算,再加上长孙无忌、尉迟敬德、唐俭三人。

武则天实际上是没什么特别的政治天赋的,只是一个有野心、争权夺利的小女人罢了。李治连她都不如,是个懦弱无能的笨蛋。

当年李世民在世,还能充分利用长孙无忌代表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君权和臣权得到很好的互相限制,有利于国家发展;

但李治在武则天撺掇下,想要皇帝独掌大权,就在李绩等人的支持下杀了长孙无忌一伙。究其根本,还是李治、武则天水平太低,不能驾驭这股庞大的势力。

凌烟阁功臣,只有长孙无忌死在武则天手下,其他人都是善终。

唐俭是656年去世的,尉迟敬德是658年去世,二人都是多年前就退休了,唐俭纵酒享乐,尉迟敬德求仙问道,都是不问世事,两个年过七十的老头子都得了善终;

李绩是李治、武则天最倚重的军中元老,李绩也毫无保留的支持他们,因此李绩也平安去世;

程知节应该是李治、武则天用来制约李绩的,从来不问政治,只对皇帝忠心。李治当年继位,老程可是从翠微宫奉李世民遗命统率飞骑军护卫皇太子李治回朝继位,并在左延明门外连续宿卫三个月,李治对老程的信任应该在李绩之上。

老程只是个武将,并无参与朝政的能力,也毫无野心,年过七十还在外征战。老程也早就想退休了,在西域屠杀平民抢掠民财未必不是自污行为,老程岂是缺那点儿小钱的人?之后也是多次请求退休,弄个如尉迟敬德一般风光退休回家养老岂不快哉?

最后老程在任上去世,李治追赠正二品骠骑大将军,武官的最高官位,善终。

总之,不要电视剧看多了就把武则天当成疯狗,政治人物做每件事情都有目的的,可能水平不高手法很粗糙,但轻易不会扩大打击范围。

另外,看电视剧太多会降低智商。

(又是斧子,就找不到一张老程拿马槊的图片!!!)

用数学和工程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历史,妄图以古喻今。理工男读历史,欢迎关注和讨论。


武则天怕程咬金儿子反周吗


武则天掌权之前,程知节就去世了


没有放过,是没有来得及,人家老程就不在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