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候所-07

  每天上班前,是否习惯打开电视看看今天是晴、是雨,该擦防晒还是该带把伞。而今的便利,实在难以想像19世纪后期,气候的观测是架设在灯塔上,直到日治时期明治29年(西元1896年),台湾总督府发布在台北、台中、台南、恒春、澎湖五地设立台湾第一批的测候所,而后又在台东、花莲港、宜兰、彭佳屿、新竹、竹子湖、红头屿、日月潭、大武设立,台湾的气象就在此时奠立基础。而回顾百年前的气候所,经过时间的流转,有些已损毁、有些已改建,而留下来的经过修建之后成为国定古迹。 

  而位在《台南文学馆》后方的圆柱状建筑就是俗称『胡椒管』的台南测候所,是全台唯三的胡椒管建筑,如今仅有《台南测候所》原汁原味的被保留下来。其实《台南测候所》最早则在明治30年(西元1897年)在天公埕街官有家屋(今天坛北侧)设立「假测候所」(临时测候所)进行观测,同时进行筹建工作。于隔年明治31年(西元1898年)搬入现在的位置。

  以农立国的台湾,其气候的变化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可说非常之大,上回介绍过台南的风神庙,我们可知自古以来人民无法预测气候的变化,只有求得神明的庇祐,求得内心安稳。虽然至今人类仍无法控制气候的变化,但有了气象的预测,至少可以提前预防准备。

  在走进《台南测候所》才得知,早年的气象观测需要工作人日以继夜的气象观测,并以手工方式将勘测的纪录写下,再绘制等值线成为天气图,不但繁琐也费工费时,这般手工的程序直到1989年才有重大的转变。 

测候所-05

  回想工业科技的急速发展,集中在一、二战时期,台湾的气象发展也不例外,再二战期间(西元1938年~1945年),为了配合军方航空作战计划,台湾各地的测候所进一步的收集高空气象资料,提供给军方能更有效的作战,可见战争看似毁灭,也有著新生的面向。

测候所-01

测候所-04

  这栋管状的建筑,台南人称他为「胡椒管」,这般有趣的形容越看越觉得几分神似。其实这样的建筑造型并非著重于造型上的趣味,而是基于机能上的考量,因空间上的规划必须兼顾动线,如此才能机动掌控资讯。而其中风力塔是观测的要角,必须配置得宜才能发挥功能,而胡椒管圆形的建筑,风力塔就设在建筑中间,以俯视来看,就是以三个同心圆所组成。最靠中心的中心圆两侧设有圆形拱门,屋塔以螺旋状向上延伸也就是风力塔,不过因为禁止进入,无法登上风力塔一探究竟。

测候所-02

   向外算去的第二道及第三道同心圆间区分为几个事务空间,而今展示著许多古老的探测机器,其中有一个探测地震的地震仪就必须放置在完全水平地面及密闭空间,借由锤摆的震动由笔针纪录震波。另外还保有早年的气象纪录,可以更清楚的知道整个气象的发展轨迹。

 

测候所-03

  好似难得有观光客走入,讲解义工非常热情、认真的一一为我们讲解,他说:「分割成十八等份的圆形建筑,每一个夹角为20度,每一扇窗户都是油压方式,不需花太多力气就可把窗户拉上。」一边说著,仍一边动手示范。若不是他每一个细节都细心讲解,我这个外行人哪能看出什么端倪呢!

测候所-08

  说著、说著,他领著我到外头的树荫下,指著那棵树说:「这株就是苹婆树,夏天时就会长满苹婆果,小孩子时,总会捡来烤来吃,味道就像栗子,散发淡淡的香气。」

测候所-06

  离开时,夕阳金黄色的光线落在台南测候管、苹婆老树上,圆筒状的建筑不再那么可笑。百年的时光走过,从传统观测到现今的科技系统,气候的变化不仅是个太阳、云朵的符号,了解前人的贡献,了解了历史,很多事物才有了意义。

DATA

名  称|原台南测候所

地  址|台南市中西区公园路21

电  话|06-345-9218

交  通|
开车
1.国道1→ 台南交流道(327K)→ 东门路府前路南门路原台南测候管。
大众运输
◎出台南站至第二出口处转乘高铁快捷专车,约30~40分钟车程可达台南火车站,下车后可沿中山路步行约15分钟,或搭计程车约5分钟车程。

◎搭乘1267号公车至民生绿园站、中山路站、孔庙站或开山路站下车

营业时间|周二~周日 9:00~21:00 每逢星期一、除夕、年初一固定休馆

【参考书籍】

《台湾建筑文化遗产-傅朝卿著》

【参考网站】

百年气象特展─台湾气象百年回顾之初探-秦新龙、黄文亭》

 

Eureka-recommend.jp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