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更归来,还请各位见谅……说明懒狗当久了其实也是会良心不安的)

早在我们的民族从阿兹特兰(Aztlān)迁徙而来,最终成为这片谷地的统治者前,在这片土地上曾经生活过很多不同的民族。他们按照不同的方式生活、制作不同的物品、拥有著不同的文化。在他们中包括曾经统治库尔瓦坎(Culhuacan)的那一批奇奇梅克人(Chichimec);在文明之初建造了伟大托兰城(Tollan)的充满智慧的托尔特克人(Toltec);还有那些被我们称之为「巨人」的,在万物源起之时建造众神之地特奥蒂瓦坎(Teotihuacan)的不知名种族……在这一次的仪式里,我们将为大家讲述在我们之前,这篇谷地上所发生的故事。

图拉(Tula)遗址 建于托尔特克时期

在这个故事的开始,我并不打算直接从我们历史记载中这片谷地最初的文明说起。相反,我想让我们的故事有一个尽量长的跨度。这个时间的跨度超越了文明,超越了地域,在这一期里,我想向你们讲述那些关于我们记忆里最初「祖先」的故事,那将会是一个很遥远,很遥远的的故事……


两个世界的交流

失踪的支派

「根据唐·胡安·托雷斯

手稿的记载,托尔特克人他们原本是以色列人大家族的后裔。当初摩西将以色列人从法老的暴政下解救了出来。但他们在穿过红海后就堕入了邪神的崇拜。为了避免遭到摩西的指责,或者说害怕遭到他的惩罚,他们离开了摩西,在他们的首领塔努布的带领下从一个大陆来到另一个大陆,后来到了一个名叫七洞的地方,这里是墨西哥王国的一部分。

——约翰·斯蒂芬斯(John Lloyd Stephens) 1839年

1839年,斯蒂芬斯从美国来到中美洲,在高耸的山脉、动乱的政局和肆虐的蚊虫中记录下了人类历史上最为神秘的文明——玛雅文明,向全世界展示了一个失落的世界

为何上帝创造了世界却从未提到过新大陆;人和动物是如何跨越大洋来到这里的;他们是亚伯拉罕的子嗣,还是漂流至此的失落中国人……自哥伦布于1492年发现新大陆以来,欧洲人对此前居住在这片大陆上的原住民就存在著无数要人命的争论。本著」绝对不能和圣经发生冲突「(圣经中明确教导,全人类都是亚当和诺亚的后代)的原则,基督教的传教士们第一次直面了这些问题并对这些原住民的来历做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

「如果这是真的,在我看来也的确如此……我们就不得不说(他们的穿越不是通过水路,而是通过在陆地上行走完成的)。他们不假思索地遵循了这一方式,一点点改变了脚下的方位和土地,其中一些人在已被发现的土地上定居了下来,而另一些人继续去寻找新的土地。」

——何塞·德·阿科斯塔(Jose de Acosta) 1590年

这片大陆上的原住民必定是在很久远的年代就从欧洲或者亚洲走到这里的,换句话说,亚洲和美洲「必定在某处相连」。耶稣会教士何塞·德·阿科斯塔所提出的这段理论在之后的几个世纪里一直被人们普遍接受。这一理论在之后被不断完善,并发展出了一个最让人信服的族群建构:「失散的十个支派」(Ten Lost Tribes)

事实上,在1728年白令海峡被发现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弄不清美洲到底是不是亚洲的一部分。在1634年法国探险家让·尼科莱特(Jean Nicolet)第一次到达密歇根湖时,他真的以为已经来到了中国,为此,他还特地穿上了一件中国丝绸制成的长袍表示庆祝

有关「失散的支派」的故事见于《圣经·旧约》之中,由于作恶多端造神背弃,亚述的君王撒缦以色(Shalmaneser V)攻陷了撒玛利亚(Samaria)城,灭亡了以色列王国,并将以色列人的十个支派流放到了美索不达米亚。《圣经》里继续解释说,这十个支派

"最终会来到一片从没有人居住过的土地上,在哪里遵守著在他们之前的国家里他们没有遵守的律法……(上帝)将以色列人从他们所到的各国吸取……引导他们归回本地。"

「失散的支派」这一理论虽然解决了很多谜题,但随著时代的进步和考古学的兴起,这套理论也最终被人们所摈弃。毕竟那个神创造人的时代早已离我们远去,为了追寻这片土地上原住民真正的起源,我们需要引入一些新的名词和理论……

在《旧约》中,以色列人被分为了十二个支派,所罗门王死后 ,他的王国随之分裂。北国以色列拥有十个支派,而南国犹太则拥有余下两个支派

三批人,一段历程

尽管我们现在都熟知:美洲大陆的原住民是在数万年前就从亚洲跨越了白令海峡来到美洲的,因为我们已经在白令海峡的两边发现了极其相似的考古遗址。而海峡两岸语言和文化上的微妙联系更是加深了这种认识。但认为整个美洲大陆的所有原住民都是那一次伟大历程的结果却又是不合理的,因为语言学和遗传学,甚至牙齿学上的证据都显示:原住民不是一次,而是三次跨越了海峡。

按照美国语言学家约瑟夫·格林伯格(Joseph Greenberg 1915-2001)的理论,在新大陆的原住民中,存在著三种主要的语系,这三种母语语系,分别代表了三次不同的迁徙:

第一种语系是从阿拉斯加到格陵兰之间的北部民众广泛使用的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系(Eskimo–Aleut languages)。大多数人更倾向于认为它属于欧亚语系下的一个语族,这一批人迁入美洲的时间在时间上也晚近的多——大约在2000年前。

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系的大致范围(紫色)

第二种语系——纳-德内语系(Na-Dene languages)分布在加拿大西部和美国西南部,最近的一项研究已经揭示了它和西伯利亚的叶尼塞语(Yeniseian,因此有专家提议将叶尼塞语和纳-德内语整合为一个Dené–Yeniseian语系)之间的联系。这一批人大约在8000年前作为第二批迁入美洲。

纳-德内语系是美国原住民使用的第二大语系,纳-德内语系的主要语族是阿萨巴斯卡语族(Athabaskan),这一语族最为人熟知的语言是阿帕奇语(Apachean)

最后一种语系是在美洲其余地区全境所使用的美洲印第安语系(Amerind languages),他们代表了早期人类进入新大陆的那一次主要迁徙,在20000-12000年前的某个时间段,是他们第一次占据了这片未被开发的处女地,并将他们的语言扩散到整个大陆。

事实上,一个笼统的「美洲印第安语系」太过庞大了,它无法展示美洲印第安人语言上的多样性。单拿北美洲来说,这里的印第安人语言破碎而多样。单单是加利福尼亚就有近100种不同的原住民语言

三波迁徙理论自发布至今以来,尽管新的基因学证据在不断质疑这个理论,但似乎迄今为止,一切都还不错(本文在这里和之后所提出的所有说法,都是众多假设理论中的其中之一,毕竟在那个蛮荒的上古,一切结论都只能依靠猜测和假说)如此一来,为了讲述我们本文中主角——在数万年前最早的那一批先行者的故事,我们需要回到那个年代,那个被今天的你我称之为「冰河时期」(Ice Age)的年代。

人类如何进入美洲

白令陆桥

众所周知,当气温到达零度以下时,水会结成冰。在冰河时代,陆地上所形成的冰川会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全球的水循环,并导致海洋的蒸发量大于补充量。这一事件的最终结果就是,海平面下降。

在1892年,一些猛犸象的骸骨在阿拉斯加以西300英里外的普利比洛夫群岛(The Pribilof Islands)被发现。「要么这些猛犸象是绝佳的游泳者,要么群岛原先是一片宽阔平原上的高地,而这块平原与整个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相连。」加拿大地质学家W.A.约翰逊(W.A.Johnson)在1934年做出的总结让人们开始认识到这一地区沧海桑田的变迁,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知的「白令陆桥」(Beringia)的由来。

19000年前的白令陆桥

在历史上,白令陆桥曾经数次开闭,最近的一次开闭发生在25000-10000年前

单单有一座路桥也是不足够的,在冰川期,整个北美洲的大部分区域都被冰川所覆盖——从格陵兰到阿留申群岛,唯独在阿拉斯加,那里的荒凉意味著几乎没有湿气形成冰或者雪,那里的气候惊人的温和——甚至比现在还要暖和。人们在阿拉斯加发现了许多大型动物的骨架遗骸,在它们的胃里草本植物占据著主导地位。这意味著:在数万年前最后的那一次冰期中,阿拉斯加和白令陆桥曾经是一片能满足大型哺乳动物生长的大草原。

有了大片的干燥草场,就不难满足众多动物的生活需求和动物种群的发展,当时的白令陆桥和西伯利亚一样是许多食草动物和猛兽的家园:从小型的啮齿类动物,到4吨重的多毛猛犸(Woolly mammoth),接著是巨剑齿虎和巨型短面熊(Short-faced bear,一种背部高1.8米的大型熊),最后是人。

多毛猛犸(Woolly mammoth)曾经广泛分布在从冰河时代的欧洲到加拿大的广大区域。和多毛猛犸一起生活在美洲的还有右侧的美洲乳齿象(Mammut americanum),它大致在8000年前灭绝。

大体上我们知道,大约在15万年前,现代人的祖先在非洲进化而来,接著有一批人离开了非洲,向欧亚大陆的四周扩散。大约在25000-22000年前的某个时候,他们第一次到达了白令陆桥,这里的环境适合猎人的生存,他们就这样在这里定居了下去。

进入无人之境

尽管白令陆桥可以为更新世的这些猎人们提供充足的食物,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所身处的是在一个大的时代中:冰河时代正在结束。随著全球气候变暖,全世界的冰川开始融化,海平面也随之上升。对这群早期人类来说,一个新的机遇展现在了他们眼前。

最后一次冰期冰川的大致范围(白色),冰川几乎覆盖了当时大半个北美,也阻碍了早期人类进入美洲的道路

上文曾经提到,在冰河时期,海洋中的水通过蒸发大量离开海面,在陆地上以雪的形式降落下来,它们年复一日的堆积,最终形成了庞大的巨型冰川和冰盖(Ice sheet)。在北美洲,数公里厚的劳伦泰德冰盖(the Laurentide Ice sheet)覆盖了今天几乎整个加拿大的范围,在北方,它与格陵兰冰盖相融合,在西方,它和科迪勒拉冰盖(Cordilleran Ice Sheet,位于西北美洲海岸山脉处的冰盖)相融合。这意味著今天北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包括格陵兰、哈德逊湾、五大湖和西北地区,都被深达数公里厚的冰川所覆盖,在当时的情况下,人类不可能通行。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一些科学家就断定,大约在气候开始变暖到白令陆桥沉没(大约在10000年前)的一段时期内,劳伦泰德冰盖和科迪勒拉冰盖之间一定发生了萎缩,一条不结冰的走廊得以出现,这条走廊沿著育空河谷( Yukon valley)一直前进,穿过加拿大的阿尔伯塔(Alberta),最终来到今天美国的蒙大拿州(Montana)人类就是在那个时候追逐著迁徙的动物穿越了这条走廊,扩散到美洲各地的。

白令海峡西岸考古遗址的分布:红圈年代最老,黄圈年代次之,紫色遗址年代最年轻,NPC代表沿海迁移路线,IFC是内陆迁徙路线

这一由海恩斯(C.Vance.Haynes)教授在60年代所做下的结论在上世纪曾经广受认同,因为它勾勒出了一幅史诗般的壮丽画卷。但是早期人类并非只有这么一种路线:随著冰川的消融,压在大陆上的重担消除了,海滩也得以出现,也许古代人是通过海路顺著太平洋沿岸一路南下,最终到达新大陆的。毕竟从早期人类的角度来看,顺著海岸一路前进似乎比穿越大陆更为方便。

支持这一理论的最大依据便是东北太平洋沿岸海藻层的连续存在。由于北太平洋暖流的影响,大量野蛮生长的海藻充斥著这一沿海区域。有了海藻森林就会有丰富的鱼类资源和浮游生物,人类就是沿著海藻森林一路南下,到达今天的美国的。

位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的海藻丛林,现在是很著名的观光场所

早期人类沿著海路迁徙的证据和陆路迁徙一样稀少,因为随著海平面的不断上升,多数早期定居点也会随之淹没。时至今日有关内陆说和沿岸说的争论也仍未停止,也许他们进入美洲的道路是复杂且多元的,人类有没有可能同时选择了陆路和海路呢?这又是一个新的议题了。

克洛维斯文化

第一次接触

不论通过何种方式,早期人类通过艰难的跋涉,最终到达了这片被称为美洲的处女地,到达了今天的大平原地区。那里漫步著悠闲食草的巨兽,它们之前从来没有见过人类:包括五种马和两种骆驼(今天的骆驼和马都发源于美洲);长著乌龟一样骨质铠甲的雕齿兽(Glyptodon);像今天一样宾士的美洲野牛;有史以来最大的地懒;最后是喜欢温暖气候的哥伦比亚猛犸(Columbian mammoth)它的分布范围一直延伸到今天的墨西哥谷地。

骆驼的起源是在中始新世的北美,在之后的进化中它们的体型也越来越高大,最大的巨骆驼(Megacamelus)身高高达5米,占据著生态位中长颈鹿的位置。上图为象驼(Titanotylopus)的骨骼

雕齿兽很像如今的犰狳,用覆盖在身上的骨板保护自己。雕齿兽的壳是当时原始人很喜欢的房屋搭建材料,这意味著它会遭到大规模的猎杀

地懒是树懒的近亲,虽然长达六米并长著尖牙利爪,但它们大多数时候其实是温顺的素食主义者

和适应严寒气候的多毛猛犸(Woolly mamoth)不同,哥伦比亚猛犸喜欢生活在温暖的草场,在今天的墨西哥谷地发现的猛犸遗骨表示它们的分布往南延伸了很远的范围

居住在这样一个动物丰富的地区,早期人类们很快就学会了如何同这些巨型野兽打交道。1929年初,人们在新墨西哥的克洛维斯(Clovis)镇发现了大量猛犸与野牛的骸骨,与之相关的是一个含有丰富器具和数量众多锋利石矛的大型史前人类遗址。自此以后,人们在北美洲和中美洲的许多地区都发现了类似的文化遗迹,人们称其为「克洛维斯文化」(Clovis culture)

大约在13500年-12900年前,克洛维斯人漫步在美洲大陆的多个猎场,使用一种被称为「克洛维斯长矛」(Clovis point)的武器猎杀草原上的大型哺乳动物。克洛维斯文化可能不是美洲大陆上最早兴起的原住民文化(在上世纪,人们普遍认为克洛维斯文化是美洲大陆的「始祖文化」,但随著近年来数个更古老文化遗址的发现,这一理论开始出现了动摇),但一定是影响范围最大最成功的原住民文化:在美国、墨西哥、中美洲,甚至是南美洲北部都发现了克洛维斯文化的器具。

出土的不同形状的克洛维斯长矛

「杀戮理论」

克洛维斯人都是优秀的猎人。他们会使用能使用的一切工具猎杀猎物。在美洲各地出土了成千上万带有凹槽(flutes)的长矛矛尖,使用者将矛柄的顶部放在凹槽处,再用筋腱固定,这样即使是矛尖折断,也可以很快换上新的矛尖。克洛维斯人居无定所(他们也没有留下艺术作品),流动性极强,这代表他们可以跟随猎物前往很远的地方——他们不用100年就扩散到了今天美国的全境。

一把做工精良的克洛维斯矛尖

克洛维斯人的食物名单非常丰富,但他们似乎尤其喜爱大型哺乳动物:从一头插著八根克洛维斯长矛的猛犸骸骨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克洛维斯人倾向于猎杀猛犸象和乳齿象,并以它为食。在克洛维斯时代近一千年的时间里发生的最明显特征,就是生存了数百万年的美洲大型哺乳动物的灭绝(确切地说,这一灭绝时间发生在13800-11400年前)这一灭绝的前所未有,以至于如今美洲大陆上的大型哺乳动物,例如驯鹿、驼鹿和灰熊,都是亚洲来的移民。

真的是克洛维斯人杀光了美洲的巨型哺乳动物?通过猎杀这些毫无防备的巨型野兽,克洛维斯人完成了爆炸性的人口增张——25000人到100万人。但是过度杀戮理论的问题在于,不仅仅是大型哺乳动物,许多小型的哺乳动物差不多也是在同一时期灭绝的。那么造成这一时期物种灭绝的主因又是什么?

目前已知的比克洛维斯文化更为久远古老的遗址分布范围,这些遗址不仅对克洛维斯文化「始祖文化」的地位造成了冲击,更对上世纪以来所建构的那一套经典理论(即无冰走廊)构成了冲击

仙女木和彗星

在经历了数百年的繁荣期后,克洛维斯文化在12900年前突然神秘消亡了,多个局部的文化取缔了克洛维斯文化并开始发展出属于自己的特征。在这一时期的欧洲,人们在这一时期的沉积层中发现了只在北极生长的草本植物——仙女木(Dyras)的残骸。

大约自12900年前开始,本该继续回暖的全球气温发生了突然骤降——在短短十年的时间里下降了7-8摄氏度。这一降温持续了一千年,在地质学上被称之为「新仙女木事件」(Younger Dryas)

新仙女木事件所带来的气温变化

新仙女木事件是毫无征兆的,许多大型哺乳动物的灭绝发生在这一时期,克洛维斯文化的消亡也发生在这一时期。但是这些巨型哺乳动物已经度过了之前发生的22个大小冰期——是什么让这个冰期如此与众不同?

在2007年,一个新的理论表明:大约在12900年前,一颗巨大的彗星冲进了大气层并裂为碎片,碎片落入地球,引发了大规模的野火,这导致了美洲巨型哺乳动物的灭绝和70%克洛维斯人口的灭绝。在美国和加拿大近70个克洛维斯遗址中的黑色燃烧沉积和8个克洛维斯遗址中的纳米金刚石与外星稀有同位素证实了这一理论。也许彗星的撞击融化了格陵兰冰层,改变了气流并对气候产生影响,灰尘遮蔽了太阳,产生了火山冬天(Volcano winter)气温骤降,最后危及到世界上的植物和动物。不论好坏,一个时代就此结束了。

后克洛维斯时代不同文化使用的矛尖形状对比。这些矛尖的性质更加统一,手柄也更稳固,表示它们仅仅只用来捕杀一种大型动物——野牛

就让我们用克洛维斯文化的终结来完成我们这一期对祖先的追寻吧。尽管克洛维斯文化最终消亡了,但是人类就此在美洲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根,无数文化将如雨后春笋一般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在下一期的故事里,我将带大家跨越蒙昧与文明的边缘,向大家述说居住在墨西哥谷地的人们是如何在三千年前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文明的……

参考书目:

《大分离:旧大陆与新大陆的历史与人性》 彼得 · 沃森

《1491:前哥伦布时代启示录》 查尔斯 · 曼恩

《Ancient North Amerian》 Brian M.Fagan

《阿兹特克文明》 乔治.C.瓦伦特

《Incidents of Travel in Yucatán》 John Lloyd Stephens

Clovis culture - Wikipedia

Beringia - Wikipedia

guokr.com/article/44324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