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除了因为《永乐大典》出名,还因为一段「黑历史」出名。

最近网上有则消息火了,两个人相约辞职一起创业,结果一个辞职之后,另一个不仅没有辞职,五一假期还主动申请加班,一起相约辞职最后却被放了鸽子。其实这种事在古代也经常有,比如明朝这几位,相约一起殉国,却只有一个人赴死,另外两个人苟活。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给孙子建文帝朱允炆扫清权力上的障碍,防止功臣造反,大肆屠戮曾经和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可是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朱棣却造了孙子朱允炆的反,朱允炆无人可用,最后被朱棣攻破都城,下落不明。故事就是发生这个背景下。

建文帝手下有几个大臣关系不错,比如周是修、王艮、胡靖、解缙等人。他们平时关系就很好,而且他们还是老乡,因此平时经常相聚,谈论国家大事。这几个人都各有特点,其中解缙因为才华出众,曾被称为明朝的三大才子之一,也深得建文帝朱允炆的赏识。

周是修也是一个有才华的人,曾获得朱元璋的提拔,留下很多著作。同时他也是个有长远眼光的忠臣,为人正直,却遭奸臣排挤。他曾经上书建文帝早点采取措施防范朱棣,可惜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

胡靖与王艮也都是朱允炆的手下。燕王朱棣造反的时候,这几位好友还经常相聚,谈话内容更多的是指责朱棣的叛逆和对朱允炆的忠心。其中胡靖的演说最为激情,把朱棣骂的一文不值,同时又表现出对建文帝要忠心耿耿。而解缙作为大才子,同样表达了对朱棣的鄙视和对建文帝的忠心。而只有王艮表现低调,很少说话。

后来,这几个人相约,如果都城被破,他们就一起殉国,「忠臣不事二主」。看当时胡靖和解缙慷慨激昂的情形,他们两个应该是最先殉国的两位。但事实让人大跌眼镜,当朱棣攻城之后,解缙第一个跑过去臣服朱棣,还推荐了胡靖,胡靖也顺水推舟,投降朱棣。而表现低调的王艮则服毒自杀,周是修也自缢身亡。

古人云:「察其言,观其行。」几个人相约一起赴难,结果只有周是修和王艮履行了诺言,其他几个人则见风使舵,违背初衷。有些人能说会道,比如解缙和胡靖,但是真做起来却成了「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被人鄙视。所以看一个人,不能只看他的夸夸其谈,更重要的是看他的实际行动。

参考文献:《明史》


首先特别感谢悟空问答,今天把我列为「文化问答达人」,今后,我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解缙之所以出名,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文才相当了得,民间流传甚广。主要是他的一些敏对故事,这里流传较广的,有个典故是说,一天尚书知道解缙有才名,想煞煞他的威风,以宴请为名,出了一个对联:「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尚书这个对联,很是大气,意象恢宏,把天比作棋盘,星星比作棋子。一般人是答不出来的,旁边都为他捏把汗,以为这次应当把他难住了。尚书一旁,洋洋得意。谁知,解缙听罢,一跺脚,说出下联:「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能弹!」旁边人叫好不绝,尚书只是由衷佩服,看到他确实不是浪得虚名。这样他还嫌不够,叫人拿来笔墨,立即题下:「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让尚书很是没有面子,本来想羞辱一下解缙的,反倒被他羞辱了。这副对子也为毛主席1941年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所引用,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这个才子。也正是解缙这些才思敏捷的对子,他的书法,还有他主持编纂的《永乐大典》,让他千古流芳!

他的为人刚直不阿,死得太悲剧。他虽短暂的47岁的一生,但历经明太祖朱元璋、明惠帝朱允文、明成祖朱棣。中国什么都讲究中庸之道,即使有才也不能显山露水,太过招摇。都说树大招风,木秀于林,风必吹之;行高于人,人必非之。所以,出名趁早是不对的,为此很多人要经历挫折,历练多了,才不会磕人。看解缙这么有才,很得皇帝的赏识,平时有点恃才傲物了,加上朝堂之上,像个「愤青」,看不惯的就要说,得罪了不少人,让很多人对他产生忌恨。其他人得罪就算了,但他最后把明成祖朱棣得罪了,这个刽子手,开始还是比较赏识他的,但因为立储之事,彻底把朱棣得罪了。按道理,这是皇帝家事,差不多就行了,但他太过认真,坚持不能「废长立幼」,最后以「无人臣之礼」之名下狱,在朱棣的授意下,被锦衣卫灌醉,深埋雪中被活活冻死。下场之惨,令人不忍想像!

可以说,明太祖朱元璋还是很了解解缙的,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把解缙的父亲召进宫来,对他直说:「大器晚成,若以尔子归,益令进,后十年来,大用未晚也。」但是,人是回去了,在家待了8年,但脾气没有变,不然也不会那么个下场。虽然,解缙死得很惨,但是他捍卫了一个知识分子、一个臣子的名声与气节,所以几百年来,深受人们的爱戴与尊崇,他的故事也一传再传。


解缙,明初的名人,他之所以会出名,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解缙,少年神童,少年的时候,就盛名在外;

二、解缙,在永乐皇帝时期,主编了《永乐大典》,使其流芳百世;

三、解缙,在永乐时期,做到了内阁首辅,也使其出名的一个原因;

我认为,他最主要还是因为主编《永乐大典》,而出名。


解缙的身后名主要是他参与主持编纂了《永乐大典》,这是当时中国历史上和世界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可以说居功至伟。

他中年时是以治国之才,刚直敢言闻名的,多次向朝廷的纲政直抒己见,这也造成了他坎坷悲惨的命运,令人唏嘘不己,也令后人思悟。

他青年时是以才学出众,文思敏捷闻名的,在书法艺术上也卓有成就。关于他的奇闻逸事很多,反映了他在诗文词赋等方面的造诣和水平。

他幼年时是以神童闻名的,几岁便能诗能文,能与成年文人对联,聪明过人。当时的一些达官文人都想目睹这个神童的风采,争相邀请他参与聚会,游园,宴会等活动,邀诗邀对,借机考查和欣赏他的奇诗妙对,蔚然成风。

他八岁时,大学士胡子祺邀他游南京金水河玉栏杆,胡出上联,(金水河边金线柳,金线柳穿金鱼口)也是顶针联,命他对下联,他略加思考,便对出了(玉栏杆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头),对仗工整,巧妙自然,令胡大惊,因为胡是有备而来,早有腹稿,而解缙临时应对,如此迅速工妙,不得不令人佩服称奇。

就说这些吧,以后有机会再说说解缙的其他妙对。


《怀解缙》明月山脉。

杀人不解刃,

只言绣春废;

谁知雪下血,

一滴杯中悲。

解缙,江西吉安吉水县人。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三大才子之一,公推为博学第一。对联大师、文学家其余两位分别是杨慎(三国演义首词作者、文学家)和徐渭(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解缙从小有「神童」之称,七岁能写文章,十岁一日背千言之文而终身不忘,十二岁读尽《四书》、《五经》,「横贯其义」。十八岁江西乡试榜首(解元),十九岁中戊辰科进士三甲第十名,登进士第,授庶吉士,读中秘书,同年官至翰林学士,深得朱元璋器重。历官御史、翰林待诏,成祖即位,擢侍读,直文渊阁,参预机务,与编《永乐大典》,累进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他是明朝第一位内阁首辅。著有诗词:《赴广西别甥彭云路》、《游七星岩偶成》、《庐山歌》、《藤县即事》、《窦家寨》、《桑》等,著作:《白云稿》、《东山集》、《太平奏疏》、《丁丑封事》、《文毅集》、《春雨杂述》、《天潢玉牒》,。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五年后的永乐十三年(1415)锦衣卫都指挥佥事纪纲上囚籍,帝见缙姓名曰:『缙犹在耶?』于是纪纲用酒将他灌醉,全身赤裸,冻死于雪地。


解少有奇才,以解元入士,其五言七言诗冠绝一时,政论文,记叙文章成就颇丰,最主要的是主持并参与了明永乐大典的编纂工作。他是明初朱元章开科取士最早一代士子,才情,性情为历代士人所赞赏!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