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宫本人在正史中著墨不多,连单独的传都没有,陈宫自出仕到被杀,不过短短七年,至于原因,我想也很好理解,从字面意思来解释,作者陈寿(受),而他是陈宫(攻),哈,开玩笑,开玩笑

我们很难去评价正史中的陈宫,但是三国演义中,倒是有说陈宫足智多谋,慷慨重义,小说中陈宫曾被刘晔评价为「陈宫多计」;荀攸评其「有谋而迟」。陈宫在谋略战术上处于三国顶尖行列

有一句评价他的话是这么说的

当是时,虽诸葛之智、陈宫之谋、吕布之勇、关张之功。

把陈宫之谋与诸葛之智并列,可以说是极高的评价了,但是陈宫虽然是一个优秀的战术型谋士,却缺乏战略上的眼光,属于把自己的路越走越窄的那种,如果拿他跟荀彧或郭嘉对比,就综合能力来说,他可能两个都不如,如果单指战术上的能力,应该大于管后勤的荀彧而小于郭嘉。

如果真的要比,个人觉得或许另一个人跟他有更相似之处,这个人就是失街亭的马谡,马谡是正常的战略性人才,在战略的成就,甚至非常得诸葛亮的欣赏。经常与他卧膝长谈

他与马谡正好是两个相反的人才,一个擅长战术,一个擅长战略,两个都算天才,只是面对的对手太强,这二人的水平应该说不相上下,如果搞个组合,想必会很强


提起陈宫,三国志中著墨不多。若按演义,陈宫智谋不在荀彧,郭嘉,贾诩等人之下。只因扶助吕布这个三姓家奴,而为世人所谈漠!〇①陈宫原以曹操为君子,故而弃官随曹操而走,后见曹操滥杀无辜之人,因此弃曹而去。〇②吕布自被李催,郭汜兵败后逃出武关,去投袁术,又投袁绍,又投张扬,又弃张扬投张邈,后因张邈弟张超引陈宫来见张邈,此后便与吕布共事。〇③第11回:吕布张邈用陈宫谋,破兖州,据濮阳。曹仁屡战不胜告急曹操。陈宫献计:去正南180里,泰山路险,可伏精兵万人于此,待曹兵过半击之,曹可擒之。可此计吕布未用。两军对阵,曹军先败首阵,陈宫要吕布严防西寨,布依计派高顺,魏续,侯成引兵守之。黄昏后,曹果然引军攻西寨,幸好援兵赶到,曹兵大败!后逢典韦救出,又见吕布引兵追杀,曹操落荒而逃,多亏夏侯惇截住吕布斗到黄昏,因大雨如注各自罢兵。〇④第12回濮阳之战,吕布用陈宫之计,大败曹兵,多亏典韦相救,曹操方得逃生!后战中因吕布不听陈宫之言而兵败。下邳一战,若吕布能听陈宫之计,出城为犄角之势,曹兵多粮少,虽有刘备关羽张飞之助,也未必能擒住吕布。〇⑤,纵观陈宫助吕布,凡听陈宫之谋者皆胜,凡不听者皆败。而曹操自己通谋略,手下有荀彧,许攸,贾诩等众多谋士,都败在陈宫手下,陈宫智谋水平的高低显而易见。因此,说陈宫有先见之明,料事如神不是没有道理的,只可惜他扶助了一个没有远见,不讲信义而又不听话的吕布,以致身后鲜为人评!


论才智计谋,在三国演义众多的谋士中,陈宫的智慧应排在前十名!本来陈宫应属于曹操第一位谋士,因亲眼看到曹错杀无辜,且一错再错,而弃之另投他处。从陈宫在吕布军中,所用的计策,无不显露他高超的谋略。一个满腹韬略的智囊人物,因择到一个无能主子,所发挥的才能,却被忽略不得以重用。让一代名流陈宫,得不到淋漓施展他的才华,很为他遗憾、不平!


陈宫的智谋绝对高手,顶尖。陈宫在三国演义中助吕布一人对曹氏集团,这是什么慨念。曹操有他的智囊团队啊,曹操自己就是高手,何况有荀彧,荀攸,郭嘉,程昱,刘晔,满宠,毛玠等。吕布团队中只有陈宫一个,能顶用的张辽和高顺。吕布还不是个乖孩子,还不听话,陈宫独木难支啊,以一人对一个团队,你说陈宫是不是高手。


陈宫的智谋只能算一般。还没法和荀彧相比,更不用说郭嘉了,荀彧可是在曹操身边呆了几十年的汉臣,其智谋可见一斑。而郭嘉更是有「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传说,也最得曹操喜爱。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